第58章

第58章

李承乾還真有幾l面鏡子,是送完相熟的女眷後剩下的,只是不在鋪子裏。既然窦誕想要,他就要打發人回府去取。

秦王府距離東市不遠,但也要一會兒功夫,李承乾看看天色:“二姑丈,等會兒就要宵禁了,要不你和我去家裏看鏡子吧,其他叔叔伯伯也可以回家啦。”

衆人:“不要!”

窦誕也失聲:“不要!”

李承乾默默看向窦誕,其他人不想走可以理解,但窦誕反應這麽激烈真的很奇怪。

去王府看不好嗎?還沒人跟他搶呢。

窦誕眼神飄了飄,他就是怕李世民,不怎麽敢見他,怎、怎麽了呢?

應群衆強烈要求,李承乾令人将鏡子取來,因為鏡子脆弱易碎,多花了不少時間。

李承乾給窦誕看:“姑丈說的是不是這種鏡子?”

窦誕看了一下點頭,雖然他也沒見過,但這鏡子和襄陽公主念叨的一模一樣,肯定是這個沒錯。

“承乾啊,這鏡子怎麽賣?也拍賣嗎?”

李承乾摸了摸下巴:“如果叔叔伯伯們喜歡,那就拍賣。”

衆人:“拍賣!”

說不上多喜歡,但有用是真的。這年頭大家都很在乎形象,朝廷取用官員還要看長得好不好呢。

就算他們用不上,家裏還有女眷啊。他們的母親、妻子、女兒肯定喜歡。今天花大價錢買了玻璃窗和眼鏡的人需求更迫切——帶面鏡子回去給夫人,說不定就不用睡書房了……

Advertisement

因為窦誕第一個提出來要買鏡子,李承乾特意留出一面給他,不參與拍賣,價格就按本次拍賣的最低價。

窦誕美滋滋,其他人不樂意也沒辦法,還是那句話:這是李承乾的鏡子,他的拍賣他做主。

五面鏡子拍出五百金,簽好契約,李承乾站在小板凳上鄭重宣布:“本次拍賣圓滿結束,下次拍賣敬請期待!”

“好!”杜荷帶頭鼓掌,衆人一臉懵地跟着鼓掌。

李承乾笑眯了眼:“感謝大家支持。”

這會兒天色不早了,很快就要宵禁,大家也不耽誤,這就各回各家。李承乾像模像樣地送大家出去,等人走得差不多了,才發現不起眼的角落裏蹲着兩個人,都是一手鉛筆一手線裝冊,身上背着個簡潔版書包。

這打扮不算很少見,很多經常往外跑的人都會準備一套,尤其是商戶和讀書人。商戶不用說,用處大得去了,讀書人則是随時可能寫詩,以前靈感來了,得現找地方鋪紙磨墨,等漫長的前搖結束,可能那靈感已經沒了。

更重要的是,到處找地方的樣子真的很狼狽!

現在就不一樣了,靈感來了淡定地掏出紙筆,一邊寫一邊有感情地朗讀……吟唱。面朝山河,逼格頓生。

除了商戶和文人,還有兩種人喜歡背着書包,拿着鉛筆和線裝冊到處跑,就是禦史和記者。

是的,随着《長安日報》越來越紅火,管理也越來越科學,記者不再由編輯兼任,獨立出來了,還補了一批人進去。

李承乾和他們沒那麽熟,但基本都見過,一眼就認出兩人中的一個是記者,另一個應該就是禦史了。

禦史出現在這裏……懂得都懂。

見此人還在奮筆疾書,李承乾默默盯住了他。

這禦史年紀還不大(年紀大的也做不出蹲守這種事),被李承乾看得有點不自在,主要還用着李承乾搞出來的筆和冊子,就連書包也源自李承乾,現在堵在人家門口找茬,多少有點放下筷子罵娘的意思。

他尴尬地放下筆,拱拱手:“王爺見諒,下臣職責所在。”

李承乾睜着圓溜溜的眼睛問:“你是準備罵我嗎?”

“額……”第一次被人這麽問,年輕禦史尴尬得快爆炸,半晌才道,“下臣只是将看到的東西如實上禀,不會罵人的。”

“騙人!之前大家養鵝,你們就罵我帶壞長安風氣,我都知道噠!”

禦史狂汗,心說沒罵您啊,那不是都罵秦王嗎,誰會跟一個小孩過不去?

再說那不是沒罵幾l句,很快就被秦王和聖上打臉了嗎?

還有秦王也是,這種事都和小孩說,心可真大啊!

他淺淺甩鍋:“那次的事下臣沒有出言。”

李承乾輕哼一聲:“反正你們禦史最喜歡罵人,上次沒罵,這次也要罵。”

聽說有的小孩貪玩不聽話,家長就會吓唬他們:等會禦史要來罵你啦!

很吓人的!

年輕禦史:“……”這都什麽刻板印象?

您聽我狡辯……辯解:“我們真不是那麽愛罵人……”只是比普通人愛罵那麽一點而已。

職責所在,職責所在。

李承乾擺擺手,大度地說:“你想罵就罵,不過要先了解情況哈,我們的玻璃、眼鏡和鏡子都很好噠。”

記者聞言抱着紙筆跑過來:“王爺,能不能詳細說一說?”

“當然可以啦!我們進去說,外面太冷啦!”

李承乾熱情地邀請他們進去,記者麻溜跟上,年輕禦史卻有些躊躇:這走向不對啊,他們當禦史的什麽時候有資格進門找茬了?

到鋪子裏坐下,小二還給他們拿來點心和熱茶,禦史一時都不敢吃,懷疑裏面被下了毒,見記者十分坦然自在,心中隐隐有些羨慕。

同樣是靠筆杆子和嘴皮子吃飯的,人家記者可受歡迎多了,不像他們禦史,到哪都不招人待見,在外只收到過別人送的白眼,沒收到過別人送的點心。

李承乾給他們細細說起玻璃、眼鏡和鏡子,從材質到工藝,從特點到用途,小嘴叭叭叭個不停。

還拿出實物進行展示,參加拍賣的人不可能随身帶那麽多金子,沒付款的拍品暫時留在鋪子裏,這些東西不能給他們碰,只能看一下。

記者在鏡子前驚嘆連連。

年輕禦史如坐針氈:“王爺,要不下臣先走?”

“別走啊!”李承乾招呼他,“你過來看看,寫奏表時都有用的。”

年輕禦史:“???”

我為什麽要寫這些?

李承乾理直氣壯道:“你不是要實事求是嗎?不詳細全面怎麽能叫實事求是呢?”

年輕禦史:“……?”

李承乾默默盯住他,年輕禦史只能被迫留下,并且答應李承乾“全面詳細”地上禀此事。

走出玻璃鋪的時候,他整個人都是恍惚的:“為什麽我覺得我要寫的不是彈劾折子,而是新聞稿?”

記者安慰他:“多心了,我們寫新聞跟你們核心不一樣,沒那麽多批判內容,你這精華都在呢。”

“真的嗎?”年輕禦史期待地問。記者誠懇點頭:“真的!”

年輕禦史松了口氣,沒變味兒就好:“多謝你。”

記者擺擺手:“不必客氣。正好最近稿件多時間緊,等你寫完彈劾奏表,能借我參考下嗎?”

年輕禦史:“……你不是說我們核心不一樣嗎?”

記者嘿嘿一笑:“核心不一樣,但你細節豐富啊。”

年輕禦史:“……”

*

送走記者和禦史,這回是真的馬上要宵禁了,李承乾和杜荷、蘇琛急匆匆爬上馬車往回走。

這會兒街上已經沒什麽人了,車夫把馬車趕得飛快,終于在宵禁前把杜荷和蘇琛送回家并回到王府。

李承乾狠狠松了口氣,拍着小胸脯非常後怕:“好險好險,差一點就要住外面了。”

咦?李承乾仰着小腦袋想了想,住外面好像也不錯诶!

下回試試!

小厮和車夫則完全沒擔心,就算趕不上宵禁,金吾衛也不敢拿李承乾怎麽樣。

李承乾噔噔噔跑到正房,飯菜已經擺好了,李世民和長孫氏在窗邊對弈,李泰則趴在桌子前對着飯菜流口水。

見到李承乾進來,李泰眼睛登時一亮:“大哥回來了,阿耶阿娘,可以吃飯啦!”

李世民立刻扔下手中棋子,如蒙大赦:“不下了不下了,吃飯!”

李承乾嘻嘻一笑:“阿耶下棋又輸啦?”

李泰:“輸啦輸啦!”

李世民臉一板:“怎麽跟阿耶說話呢?是不是想挨揍了?”

李承乾:“略略略,阿耶惱羞成怒啦。”

李泰:“怒啦怒啦!”

李世民:“……”

“快過去吃飯吧。”長孫氏替丈夫解圍,把兄弟兩個挨個抱上椅子,李承乾被長孫氏提起來的時候還打秋千似的晃了晃,坐下來依舊美滋滋的。

安安靜靜吃完飯,仆婢們把東西收拾了,李承乾正要爬到榻上看月亮,長孫氏輕輕一拍桌子,嚴肅地看着他。

李承乾:“……”

他默默縮了回來。

長孫氏:“知道錯了嗎?”

李承乾臊眉耷眼:“知道了,阿娘說出去玩要天黑之前回家,我今天沒有做到。”

“為什麽沒做到?”

李承乾解釋:“我去玻璃鋪辦拍賣會,本來天黑之前能回來的,二姑丈說他想要鏡子,還不願意跟我回家來看,只能多等了一下下。”

長孫氏:“這事兒我知道,若單是為了這個,怎麽會耽誤到現在?”

李承乾小小聲:“其他人也想要鏡子,我們就……拍賣了一下。”

李世民打圓場:“這也不怪咱們承乾,都是窦誕……二姐夫,這麽大歲數還這麽任性,也不知道替孩子考慮考慮。”

能看出李世民也不喜歡窦誕了,本來直接喊名字,被長孫氏瞥了一眼才不情不願地改了稱呼。

李承乾眨眨眼,想起窦誕也很排斥來他家,莫非二人有什麽恩怨?

他把疑惑暫時壓下,專心挨訓。

弱弱地補充:“拍賣完之後,我在門口見到記者和禦史,就請他們進店說了會兒話,然後就到現在了。”

李世民:“……”

他默默閉上嘴,這頓訓挨得真不冤。

李承乾眼巴巴看着長孫氏:“阿娘,我知道錯了。”

長孫氏被他這樣看着,心不由就軟了下來,本來要說的話咽了回去,直接道:“道理你都明白,阿娘不再多說了。罰你半個月不許出門,每天五張大字,你能做到嗎?”

唉,又雙叒被禁足。

李承乾撅嘴:“好噠。”

“行了,這事兒就翻篇吧,也不全是承乾的錯,說到底還是怪窦誕!怎麽就不能來咱們家了?”李世民替兒子說話。

長孫氏無奈,這人寵孩子真是沒邊,虧得承乾自己有主意,才沒有被他寵壞。

她拉過李承乾:“你都做了什麽,怎麽還招惹了禦史?”

“我也不知道,我們只是拍賣,什麽都沒做吖。”李承乾茫然撓頭,随後挺直身板驕傲道,“不過我不怕,那個禦史伯伯人很好的,我們說好了,他到時候在奏表上幫我打廣告。”

禦史怎麽可能幫李承乾打廣告?李世民不信。

李承乾活靈活現把當時的情況講來,李世民這才知道是這麽個“說好打廣告”,嘴角不由抽了抽。

李承乾想起什麽,從書包裏掏出今天簽的契約,本來想交給長孫氏,想了想還是交給李世民:“這是我今天拍賣的契約,我們要按契約交貨和收錢。我最近不能出門,這件事就交給阿耶了。”

他板着小臉警告:“不可以偷藏哦!”

李世民嗤笑一聲:“能有多少錢,你阿耶我還不放在眼……咳咳!”

他随手翻開一份契約,就被上面的數字驚到了。

一百金!

李世民看了好幾l遍,真的不是一百兩,而是一百金。這還只是一份契約的金額,這裏可還有一大摞呢!

“你還挺能掙錢呢!”李世民打量自家臭小子,還不到他腰高的小娃娃,居然都能掙這麽多錢了!

也難怪禦史會找上門,只怕不止這個禦史,之後還會有別的麻煩,尤其要防着太子那邊借題發揮。

想到李承乾對年輕禦史做的事,李世民忍不住扶額,總覺得這件事發展不會太正經。

他問:“這些錢你有打算嗎?”

李承乾搖頭,他只是記得李世民說過大唐很窮,朝廷也很窮,連修坊門的錢也沒有(李世民:我是這麽說的嗎?)

玻璃并不适合普通百姓用,因為普通作坊做不了,運輸成本又太高,對生活水平提升有限,百姓不會花這個錢。既然如此,幹脆就定價高一點,用來賺官宦世家和富戶的錢。

錢很重要很重要的!

李世民聞言颔首:“既然如此,這些錢便交給我處置吧,保證都用在百姓身上,不會浪費你的一番心意。”

李承乾狐疑地看着李世民,臭阿耶真不是想偷藏私房錢嗎?

“……”李世民在他腦袋上拍了一下,“再想些亂七八糟的,我就要罰你背《孝經》了。”

李承乾捂着腦袋不屑地哼了一聲,背書有什麽好怕的?

這事就算是完了,李承乾小心翼翼觀察長孫氏,見她已經恢複平日溫和,這才委屈巴巴地撲到她腿上,然後就被長孫氏攬住了。

李承乾美滋滋,也有心情八卦了:“阿耶和二姑丈打過架嗎?”

“就他那膽子,哪敢跟我打架?”提起窦誕,李世民非常不屑,“他要是有這本事,我還高看他一眼。”

然後李世民就給李承乾講了緣故,原來窦誕當初和李元吉一起共事,李元吉胡作非為、劫掠百姓,導致民怨沸騰,間接致使太原被劉武周攻陷。窦誕不但不能勸阻,還幫着李元吉遮掩。

之後李世民就不太喜歡這個姐夫,窦誕也怕李世民,更親近太子和李元吉,二人便越發疏遠了。

李世民評價:“除了臉一無是處!”

李承乾想了想,點頭:“二姑丈确實好看。”

李世民:“……”

*

沒過兩天,李世民上朝時就被彈劾了。

習慣了習慣了。

這回彈劾他的是個年輕禦史,名字叫李素立,李世民直覺就是那天被李承乾忽悠的那個(雖然李承乾壓根就沒問人家名字。)

都被正主請進玻璃鋪喝茶了(?),還能堅持繼續彈劾,也算是不畏強權了。

李素立朗聲道:“微臣要彈劾秦王和恒山王,惡意斂財,擾亂市場秩序。”

太子一系的禦史們眼睛一亮,這不就是他們今天要彈劾的東西嗎?李素立這死腦筋倒是幫他們開了個頭。

不由豎起耳朵聽,看看他會怎麽罵……彈劾,也好調整自己的發言內容。

李素立:“……不可否認,恒山王所賣之物有一定長處。玻璃就不用說了,眼鏡是用玻璃打磨成曲面,鑲嵌在鏡框上,看東西模糊的人戴上,視物便可如同新生……鏡子已經不能用光可鑒人來形容,而是真的能看得清清楚楚,連臉上的絨毛都能看到,微臣有生之年第一次清楚知道自己的長相……但是,不管怎麽樣它們的價格也不能那麽高!秦王惡意斂財,還請聖上明察!”

衆人:“……”

太子黨:“……”

這是彈劾嗎?這是彈劾嗎?到底是彈劾還是帶貨啊?

李世民差點笑出聲,努力繃住表情,等會兒還要演戲呢,人設不能丢!

不得不說李素立帶貨(?)相當成功,聽過沒聽過的朝臣都心動了,別的也就罷了,那個眼鏡聽起來真的很香。

能站到這裏參加朝會的,大部分都勞心勞力許多年,眼睛多多少少有點問題,如果一副眼鏡就能叫他們再次清楚地看到這個世界,那可真是求之不得!一百金又算得了什麽?沒參加拍賣會的朝臣遺憾不已,尤其是收了帖子但沒去的,真是後悔不疊。如果當時沒考慮那麽多,去了這場拍賣會,他們也有機會拍下眼鏡了!

有幾l個拍下成品眼鏡的已經和李世民銀貨兩訖了,今天戴着來上朝,沐浴在衆人羨慕的目光中,面上淡定如初,心裏暗爽不已。

就連李淵也狀似無意地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鏡。

太子黨:“……”

說實話,他們也想要。

想要歸想要,彈劾還是要彈劾的,主打一個敬業。

于是繼李素立之後,接二連三有禦史站出來彈劾李世民和李承乾,他們角度可比李素立刁鑽多了,甚至懷疑李世民借賣東西之名,行結黨營私之實。

李世民一直默默聽着,既不生氣也不反駁,倒是有人想替他說話,被李世民用眼神制止了。

于是朝堂上一時全是批判李世民的聲音,莫名顯得他有些可憐。

直到一輪彈劾結束,李淵才淡聲問:“秦王,此事你有什麽說的?”

太子黨心一定:穩了!

聖上這表情和語氣他們了解,這就是有點不高興了,之後秦王必定會冷言冷語,然後父子倆針鋒相對,他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李世民擡起頭,抿着唇有些傷心地看着李淵:“阿耶也覺得我和承乾不對嗎?”

李淵忍不住扶額。

而還沒見過此等場面的衆臣則是:“???”

負責記錄歷史資料的修撰筆尖頓了頓,在紙上寫——王垂淚:“父不信兒乎?”

李淵無奈:“朕沒有不信你……罷了,你不願意說就算了。”

太子黨:“?”

“阿耶願意相信我,我很高興。”李世民表情舒緩開來,貼心地說,“但我也不能叫阿耶為難,我和承乾确實沒有趁機斂財,更沒有結黨營私。這裏有證據——”

他從袖子裏拿出幾l張單據,經由陳進轉交給李淵,“承乾知道今冬天氣寒冷,有些地方甚至形成災禍,百姓吃不飽穿不暖,心中不忍,這才辦了這場拍賣會。承乾說這是慈善拍賣,諸公也是因此才參加的。現在第一批貨款已經換了糧食和布匹,以阿耶的名義分發給城外的百姓了。”

衆人這才知道是這麽回事,沒人懷疑赈濟一事的真假,李世民不傻,不會撒這種一戳就破的謊。

而參加了拍賣會的大臣有些茫然:這是慈善拍賣嗎?可能是吧,只是李承乾忘告訴他們?算了算了,反正李世民說的是好話,贊同就完事了。

于是朝堂上逐漸有了支持李世民的聲音。

李淵瞥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一眼,隐隐有些不悅。李世民忙着安置百姓,替他分憂解難。而李建成和李元吉身為大唐的太子和齊王,卻只知道盯着一點小事計較,扯兄弟後腿,實在不像話。

李建成神色一僵,尴尬地低下頭,李元吉則有些不服。

當着這麽多人,李淵沒和他們兩個計較,訓斥了彈劾李世民的禦史們幾l句:身為言官,彈劾百官是他們的職責,但若不加調查惡意揣測,那就不适合做這個職位了。

禦史們頓時安靜如雞。

他們只覺得李世民有毒,最近幾l回彈劾他,都是過程潦草結果反噬,這破差事真是幹不下去了!

此事議罷,早朝便結束了,李世民随着衆人往外走,還忍不住回頭看了修撰……筆下的冊子一眼,上面記載了他們今日的一言一行,日後會經過編纂錄入史冊。

……遲早他要删了今天這一段。

官員們三三兩兩往外走,還在讨論拍賣、眼鏡和救濟的事。

說到拍賣就不得不提秦王門人,消息靈通的就知道,像杜如晦、房玄齡和尉遲恭等李世民的心腹,平陽公主等與李世民交好之人,還有李承乾的伴讀蘇琛、先生陸德明等,他們不用經過拍賣,直接擁有玻璃、眼鏡、鏡子三件套。

羨慕兩個字都要說膩了,省錢不是最重要的,主要拿着錢也買不到這樣的好東西。

說起這個很多人就悄悄看窦誕,好歹也是驸馬都尉,秦王的姐夫,恒山王的姑丈,他就沒有這樣的優待。

窦誕:“……”

還有很多人打量李素立——這人今天用了一種很新的彈劾方式,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啊。

雖然禦史們并不怎麽想走這扇門。

但也有很多人對此持支持态度,比如那天一起被李承乾請去鋪子喝茶,後來還借了李素立作業抄的記者,他就覺得這種方法不錯,甚至想寫一篇文章,名字都起好了,就叫《論禦史和官員如何和諧相處》。

李素立:“……”

李世民大步流星路過,還拍了拍李素立肩膀,誇了句:“不錯!”

李素立:“……”

我是在彈劾,真不是帶貨,尊重一點好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