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第96章
冊封皇太子的典禮定在了九月十八,是欽天監算出來的幾個黃道吉日中,距離現在最近的一個。
冊封太子不是小事,前期要做很多準備。不過這些都和李承乾沒有關系,他依舊是每天上課、讀書,偶爾去上物化生課,然後就是發愁怎麽花積分。
是的,土豆、番茄和棉花的推廣工作開始後,李承乾的積分開始暴漲,可以實現買買買了。就是買什麽還需要掂量,最近他空閑時間都在琢磨這個。
一轉眼九月十八就到了,天還沒有亮,秦王府就開始熱鬧起來,李承乾也被叫起來梳洗,他今天也要參加典禮的。
揉着眼睛起床,被風蕾拿溫熱的濕毛巾擦了擦臉,緩了一會兒才清醒過來,探頭探腦地往外看。
“他們是不是已經來了吖?”
今天臨軒冊命,每一個步驟都有規定,比如李世民做為主角就得有排面,不可能自己騎匹馬跑到皇城,朝廷安排了儀仗及随行人員,李承乾聽外面這麽熱鬧,就猜是不是人來了。
風蕾點頭:“都在外頭準備呢,咱們也該快些了。”
李承乾便張開胳膊,仰起小腦袋讓風蕾給他穿衣裳,今天是非常隆重的場合,他也要着親王衮冕參加。
這衣裳穿起來特別麻煩,還要戴九冕冠,冠前後各挂着九根珠串,就跟兩條珠簾子似的,李承乾忍不住晃晃小腦袋,見珠串也晃來晃去,還發出清脆的撞擊聲,就拍着小手樂出聲。
風蕾也跟着笑:“咱們郎君什麽時候都樂樂呵呵的。”
陳嬷嬷不住點頭,看着李承乾兩眼放光。突然想起什麽,一拍大腿:“郎君還沒用飯呢!”
李承乾卷卷袖子:“不用着急吖,今天早飯是什麽,我這就去吃。”
“那可不行!”陳嬷嬷和風蕾同時攔住他,這衮冕制作不易,是着急趕出來的,再沒有一套多的了。若弄髒了可怎麽好?
陳嬷嬷不讓李承乾動手,喂他吃了點東西,也沒有很多,免得一會兒出恭不方便,水也不給他多喝。
李承乾撅嘴,覺得熱鬧不那麽好看了:“我以後不要穿衮冕了!”
陳嬷嬷失笑:“那可不成。”
今日是李世民封太子,日後李世民登基、李承乾封太子和登基都還要穿這一身呢!
穿好衣裳,肚子填了七分飽,李承乾就被人抱着去前面,這會兒距離天亮只有兩刻鐘了,李世民和儀仗、随行人員都已經準備好。
太子左庶子版奏“中嚴”“外辦”,侍衛皆進入警戒狀态,皇太子的出發時間就到了。
由東宮的贊三主持升辂(上車),三師、三少随行左右,太子儀仗浩浩蕩蕩向皇城而去。
李承乾難得見自家阿耶這麽正經,也板着小臉爬上馬車,自行往皇城而去。
到了太極殿,被引領着到位置上坐下,周圍人都在悄悄打量他。
一則李承乾今非昔比,若無意外,他就是以後的太子和皇帝。
二則李承乾小小一個,穿衮服戴冕冠實在太可愛了,瞧,還在玩冕上的旒(珠串)呢!
等了一會兒,李世民和李淵先後駕到,衆人行禮過後,臨軒冊命就開始了。
門下省主官,侍中陳書達主持,中書令楊溫宣讀冊封诏書。
“儲貳之重,式固宗祧,一有元良,以貞萬國。天策上将太尉尚書令陝東道大行臺尚書令益州道行臺尚書令雍州牧蒲州都督領十二衛大将軍上柱國秦王世民,器質沖遠,風猷昭茂,宏圖夙著,美業日隆。孝惟德本,周於百行,仁為重任,以安萬物。王跡初基,經營締構,戡翦多難,征讨不庭,嘉謀特舉,長算必克。敷政大邦,宣風區隩,功高四履,道冠二南,任總機衡,庶績惟允。職兼內外,彜章載敘,遐迩屬意,朝野具瞻,宜乘鼎業,允膺守器。可立為皇太子。所司具禮,以時冊命①。”
李世民沖李淵一拜,從楊溫手中接過冊封诏書,暫時交給太子左庶子保管。
然後楊溫又從中書侍郎手中接過玺绶,代替李淵交給李世民。
陳叔達高聲道:“拜!”
李世民再次向李淵行禮。
陳叔達:“再拜!”
在場百官向李淵和李世民行禮。
至此禮畢。
李世民在樂聲中離場,随後李淵降座離席,之後百官才有序退場。
臨軒冊封結束,不代表太子冊封結束,按照規矩,李世民還要拜谒皇後、太後,以及去太廟祭祀。不過皇後、太後俱已過世,這兩個步驟可以省略,李世民只需另擇良辰吉日去太廟祭祀即可。
太廟祭祀同樣隆重,結束後李世民接受朝臣祝賀,收了一波賀禮,冊封儀式就全部完成了。
從此以後,李世民就是大唐名正言順的皇太子了。
成了皇太子,自然不能再住在宮外,搬家的事也提上了議程。
李承乾可高興了:“我們要搬新家啦!”
杜荷:“我不想去宮裏住。”
“為什麽?”李承乾不解,“你以前說過想去宮裏住,為什麽現在又變啦?”
他的小夥伴好善變哦!
杜荷癟癟嘴,他也不知道為什麽,以前覺得能去宮裏住特別好,在朋友跟前也很有面子,但是現在真要去了,他又舍不得阿耶阿娘。
杜荷眼淚在眼眶裏打轉:“我想天天見到阿耶阿娘。”
“是這樣嗎?”李承乾倒是很理解他,如果是他每天見不到阿耶阿娘,肯定也會不高興的。
想了想道:“要不我去問問阿翁,讓你們能每天出宮?”
“不用不用。”杜構連連搖頭,為了這點小事去麻煩聖上,他們還沒這麽大的膽子!
安慰杜荷道:“這不是有我呢,大哥跟你一起,總比蘇琛強多了吧?你看蘇琛都沒哭!”
蘇琛:“……”
杜荷一愣,看了蘇琛一眼,見他果然沒有哭,還很無語地看着他,立馬收住眼淚,擡起下巴倔強道:“我也沒哭!”
“嗯嗯,是我看錯了。”杜構敷衍地說,随後安慰道,“只是暫時見不到阿耶阿娘而已,王爺現在是太子了,阿耶肯定也要去東宮任職的,到時候想見還是能天天見。”
杜荷眼睛一亮:“真的嗎?”
“真的!”不過也只能見杜如晦,想見杜夫人就沒那麽容易了。
杜荷想不到那麽多,立刻就不傷心了,拉住李承乾的手鄭重道:“我要去宮裏住!”
等休沐他就可以去找朋友玩,告訴他們宮裏是什麽樣子,他們肯定會非常羨慕他!
杜荷美滋滋地想。
李承乾咧開嘴一笑:“那我們就要開始收拾東西了,今天先收拾我的!”蘇琛:“……不是自己收拾自己的東西嗎?”
“我們一起收拾東西,這樣比較快!”李承乾晃晃小腦袋,“我看到阿娘讓人收拾東西了,還和二哥哥一起收拾過東西,人多的時候可好玩了!今天先收拾我的,之後再收拾你們的,我們能玩好幾天!”
“真的嗎?”提到玩杜荷就興奮,一手拉住一個就往千福院跑,“走走走,我們去收東西玩去!”
其他人:“……”
幾個小孩興致勃勃玩了一會兒就有點累了,不過确實很好玩,他們還在李承乾的書房發現了一箱玩具,塞在不起眼的角落,裏面的玩具他們都沒見過。
連李承乾自己都忘記了,這是在系統裏低價買的,跟之前給李世民“治”中毒的彩燈同一批,因為不是大唐能做出來的東西,李承乾很少拿出來玩,慢慢自己也忘了,放着這些東西在犄角旮旯落灰。
現在這箱子就被找出來了,幾個小朋友高興地玩了起來,徹底把收拾東西的事抛到腦後。
最後李承乾送了他們幾個一人一個玩具,杜荷和蘇琛多一個,上次李承乾答應送他們兩個一份禮物,結果做出的弩被李淵收回去了,這回就當作是補給他們的禮物。
現在李淵和李世民都以為李承乾是神仙轉世,這種奇怪些的玩具他也敢拿出來玩甚至送人了。
晚上,李承乾被風蕾伺候着洗漱換衣裳,呈“大”字虛脫地躺在床上,感慨道:“收拾東西真的好累哦!”
風蕾:“……”
什麽累?
不是玩累的嗎?又沒有收拾東西,為什麽要賴人家?
*
并不用收拾很多東西,東宮那邊一直有人住,宮殿和院子修繕得很好,冊封诏書下發之後,裏面的布置陳設換了新的,辦事的人很用心,不用李世民這邊操很多心,只要把常用的東西帶過去即可。
九月二十九上午,離開皇城五年的李世民一家,換了個身份重新回到了這裏。
這天天氣很好,大大的太陽挂在半空,金色的陽光籠罩着這片宮殿和緩緩而來的人群,明明是初冬的天氣,卻莫名叫人覺得神聖和溫暖。
李世民看着東宮的大門發愣,這是他追逐了很多年,夢寐以求的地方,可現在真到了這裏,反而覺得不真實了。
李承道心情更加複雜,在他眼裏這不是東宮,不是一個代表地位的符號,而是他原本的家。
沒想到他會離開家,更沒想到不到三個月就又回來了。只是他不再是這裏的主人,而成了客人。
大家各有思量,李承乾卻歡呼一聲,一手拉杜荷,一手拉蘇琛,嗷嗷叫着往裏面沖。
看新房子去喽!
衆人:“……”
凝重的氣氛一下就沒有了。
衆人在東宮裏轉了一圈,好自然是好的,皇太子居住的地方,華美又精致,就是地方小了點。
其實東宮并不小,雖然不能跟李淵的太極宮相比,但比起嫔妃和其他皇子的居所已經相當寬敞,但架不住之前的秦王府大啊,東宮比起來就不夠看了。
李承道不知怎的就有點不好意思,他之前一直覺得東宮挺好的呢,直到搬了新家,又在秦王府逛過一圈,才知道自己見得太少。
院子都已經安排好了,雖然李世民有心讓李承道住他原來那個院子,但那個院子在後院,現在再住并不方便,所以在前院單獨給他安排了一個院子。
李承乾也是單獨一個院子,杜構、杜荷和蘇琛共用一個。
李泰和李恪也想住在前院,并且強烈要求挨着李承乾住,不過他們年紀太小了,被無情駁回。
三天後,李世民請了幾個人在東宮吃飯,就算是暖房了。也沒有功夫大辦,李世民現在要做的事太多了,就連這頓飯都是擠出來時間來吃的。
暖房自然要有賀禮,等晚上客人散了,李淵也送了一份賀禮過來,不是別的,而是陳進和陳和。
是的,李淵的賀禮是兩個人。
陳進尴尬地笑笑:“聖上怕太子初入皇宮不方便,特意讓奴婢二人來伺候。”
李世民:“……”
說得好聽,不就是拔掉兩顆釘子,不想鬧得太難看,又順便敲打他一下嗎?
也是李淵最近又不太高興了,李元吉反叛時曾說過,他以為李淵要将他流放。
因為這句話,李淵一直疑心其中有人從中作梗,想知道此人是誰。當然了,他并沒有猜錯,不過李世民一直推脫,就是不肯告訴他。封德彜又不比陳進和陳和就在李淵眼皮子底下,李世民不想叫李淵查到,他就查不到。
李淵可能是真想知道忽悠李元吉的是誰,也可能是感受到了李世民的威脅,想用這個辦法試探一下他。
是哪種都無所謂,反正陳進和陳和的使命已經完成了,李世民很淡定地地收下了這份禮物,讓陳和去伺候李承乾,陳進則留在他身邊。
扭頭就将一份封賞奏表遞給了李淵。
陳和挺高興的,他本來就是因為喜歡李承乾,才慢慢投靠了李世民,現在也算是求仁得仁了。
陳進……也算高興吧。
雖然是被逼着幫李世民做事、雖然算是從太極殿被攆出來的,有一點丢人、到了李世民身邊也不是頭一號的心腹下人,和在李淵那邊的地位大不相同……
但李世民是鐵板釘釘的下一任皇帝啊!他也算無痛抱住下一任領導大腿了。
現在不是心腹不要緊,他再努努力,說不定李世民的頭號心腹犯事或者死了,就能輪到他了呢!
常松:“……”
唯一不高興的就是李淵,李世民這份奏表一大半都是秦王府的人,剩下一小半也和他關系匪淺。雖然請封的都是東宮職位,說起來也算理所應當,但李淵還是很不舒服,總覺得這個兒子越發脫離掌控了。
但不舒服也沒辦法,現在兵權政權都在李世民手裏,難道他還能拒絕嗎?
*
與此同時,端王府裏,李建成也在和魏征說話。
李建成受傷後身體就一直很弱,才只是初冬罷了,卧房裏燒了地龍,還點了兩個火盆,魏征都熱得冒汗了,他還穿着棉衣。
魏征憂心地問:“您的傷還沒好全嗎?”
“傷口好得差不多了,只是落下了病根,怕是不能好全了。”李建成說着就咳嗽兩聲,下人立刻端來溫熱的蜜水,李承乾抿了兩口,笑道,“讓先生見笑了,冬天難免幹燥了些。”
冬天确實幹燥,但這屋裏又是火龍又是火盆,才真正是燥上加燥。
魏征嘴唇動了動,到底什麽也沒說。
李建成笑了笑:“今日叫先生過來,是有一件事與先生商量。”
“是。”魏征恭敬卻也疏遠,“王爺請說。”
李建成暗嘆一聲,道:“我這個身子,又是這個處境,以後也做不了什麽了,先生大才,不該跟着我浪費光陰……”
他還沒說完,魏征就皺眉:“您要下臣向秦……太子投誠?”
“先生本來就是太子洗馬,輔佐太子是你的職責。”李建成微笑,“況且二弟一直很欣賞你,你到了他身邊才不算明珠暗投,不像我……”
魏征默然,他在李建成身邊,說一句明珠暗投并不為過。
他們二人理念不合,魏征的建議通通不會被采納,君臣二人雖不曾劇烈争吵,關系卻越來越疏遠,哪怕李建成經歷瀕死、請辭,魏征義無反顧地跟着他,二人的關系也沒有改善多少。
話說到這個地步,李建成也有些感慨:“先生一直不理解,我為何就是不願意對二弟動手,是不是?”
魏征沒說話,李建成笑笑:“我為什麽要那麽做呢?我是名正言順的太子,只要穩住不犯錯,自然會順理成章繼承皇位。二弟再勞苦功高,有再多權勢人心,祖宗規矩擺在那裏,他也越不過我去,何必要鬧得你死我活?若叫阿耶知道了,肯定不會輕易放過我。”
魏征:“聖上即便再生氣,也只能讓您繼位。”
“我自然知道,可我的名聲又該如何呢?”李建成道,“我本是光明正大的繼承人,倒成了骨肉相殘的暴徒了!”
魏征皺了皺眉:“名聲固然要緊,然而關鍵時刻,顧慮太多如何成事?”
“先生說的是,我現在已經知道了。”李建成撫上心口傷疤的位置,“其實早該知道的,您與元吉都提醒過我,只是我總不願意深思罷了。”
總想着李世民應該不會下狠手,覺得他應該不是這樣的人。萬一就順利繼位了呢?就算李世民想要暗害他,只要他小心防範,也不一定會得手……
李建成苦笑:“說到底是我太貪心了,既想要皇位,又不想名聲有損,結果全都沒有了。”
魏征這才知道李建成是這麽想的,一時有些怔愣,反應過來後嘆道:“殿下應該早些告訴下臣的。”
如果李建成早點告訴他,就算不理解李建成的想法,他也會支持他,并且可以對症下藥,想辦法幫李建成達成願望,而不是互相磨合,最後分崩離析。
李建成搖搖頭:“以我當時的性子,這樣的話根本說不出口。”
說到底,李建成就是太“君子”了,無法面對不夠光明磊落的自己,這才糾結擰巴,誤人誤己。
魏征有些懊惱:“是下臣的疏忽,沒有察覺殿下的心意。”
“人的心意哪是那麽好揣測的?”李建成失笑,“我并不覺得後悔或者惋惜,只要先生能諒解我便好了。”
事實上李建成很慶幸當初的糾結,否則若跟李世民結成死仇,他才是真的沒有活路了。
他道:“先生才能出衆,總該将一身本事用到正途才不算辜負,不必與我一起深埋幽宅。”
他笑道:“若你日後身居高位,我便也多了一重靠山不是?”
這回魏征沉默了很久,才對李建成長長一揖,算是答應了。
*
李承乾和杜荷幾人很快适應了宮裏的生活,對于杜荷他們來說,除了不能經常見到父母之外,宮裏的一切都很好。
吃得好住的好(相對杜家來說,東宮并不小),下課了還能和小夥伴一起玩,想玩到什麽時候就玩到什麽時候,壓根不用考慮宵禁的事。
當然,考慮到第二天還要上課,也不能玩得太晚。
最最最令小孩子們高興的,就是他們可以在皇宮裏四處探險,都是以前沒玩過的地方呢!
對此李承道很不贊同:“宮裏有很多規矩,不可以這樣冒失。”
李承道教導主任氣質太強,杜荷下意識縮了縮脖子:“那我們要是犯錯了會被罰嗎?”
“自然。”
“真的假的?”蘇琛狐疑,“你被罰過嗎?”
“我沒有被罰過,是因為我謹言慎行,從來沒有出過差錯。我若犯錯也會被罰的。”李承道說。
“要一直很小心嗎?”杜荷苦了臉,“這多難受啊,我不想住宮裏了!”
“宮裏本來就不是玩樂的地方,在東宮裏頭也就罷了,出去沒有你們想得那麽舒服。”李承道又安慰他,“習慣就好了,你不用擔心。”
不擔心才怪,杜荷對李承乾道:“那算了,我們還是別出去了。”
李承乾撅嘴:“可是我想出去玩。”
誰不想呢,杜荷也想。但是被抓住怎麽辦?
“我以前經常來宮裏,就沒有人抓我。”李承乾撓撓頭,又覺得李承道在宮裏住了這麽多年,知道的肯定比自己多,就叉着腰兇巴巴道,“被抓了我就去找阿耶或者阿翁!”
他有人撐腰,才不會怕呢!
李承乾氣勢洶洶就出去了,杜荷幾個連忙跟上,不可能讓李承乾一個人出去,李承道皺着眉,一臉無奈地跟上。
先試探地逛了一圈,好像沒有人管他們。
然後又跑跑鬧鬧玩了一會兒,還是什麽事都沒有。
幾個人膽子一點點大起來,開始鑽來鑽去,招貓逗狗,将宮裏弄得雞飛狗跳,也沒人來抓他們,倒是偶爾有宮人幫幫他們的忙,還有人興致勃勃地看一會兒,李淵和李世民聽說了,不僅沒有訓斥,還問他們探險有沒有收獲。
衆人:“……”
大家都去看李承道,說好的很重規矩、并不舒服、謹言慎行呢?這人怎麽還給假情報?
李承道:“……”
他也很茫然,他一直都是被這樣教,也是這麽做的啊。
為什麽李承乾什麽規矩都不用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