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我殺皇後與國舅15

第50章 我殺皇後與國舅15

“唉,她與我同歲啊。”周太後靠在靠枕上,幽幽嘆了一口氣。

世人都說皇帝寵愛大自己十七歲的萬娘娘是如何引人注目、不合常理,十七歲這個數字還是不如“與生母同歲”這個說法的沖擊力大。朱晴突然就理解了周太後,為何死活看不上萬貴妃,從不讓她來清寧宮請安。

當然,聽年長的姑姑說,當年萬貴妃初封的時候,也來清寧宮請安。周太後趁機叫人按住她要以大不敬的罪名打死,惹得皇帝飛奔來救,母子大吵一架,從此萬娘娘再不來請安,皇帝更是疏遠生母,連貢品都是昭德宮先選。若不是還有孝道壓着,周太後幾乎在後宮無立足之地。

所以面對太後如今的嘆息,沒有一個巧嘴八哥敢接話,個個如同剪了舌頭一般。

周太後也不需要任何人答話,自己靠了一會兒,又打起精神來,看到捧着的賞賜,問道:“怎麽又回來了?”

曹女史一愣,也不知該如何答話,說自己擔心這邊喜氣洋洋、那邊凄凄慘慘礙了皇帝的眼,惹皇帝不高興?還是說自己揣度着萬娘娘要追封皇後,太子妃恐怕三年內不能入宮,所以要回來請示太後?

這樣的小心思,不用下面人說,周太後居高臨下,看得一清二楚。

周太後卻佯裝不知,用輕松寬和的語氣問道:“你們說說,這賞賜,該不該送?”

沒有人答話,周太後開始點明:“你來說。”

這一指,剛好指得是曹女史。曹女史在清寧宮并不是有臉面的人,聞言更緊張了,試探着回複:“皇帝此時悲痛,娘娘一片慈心,不若暫緩送賞,也寬寬皇帝的心。”

“嗯。”周太後颔首,仿佛在表示自己聽到了,又仿佛是贊同曹女史的回答。

進宮之後,朱晴最明顯的感受,就是宮裏人從來不說人話。她們的說話、表态,能理解出截然相反的含義,而且絕不把話說死。在後宮,大人物們都有笑着出殺招,哭着享受喜悅的本事。

殿內無人出言附和,朱晴悄悄擡頭看了看趙女官和夏女官的表情,這兩個能做到五品,對周太後的心思應該是最清楚的,連她們都不出面附和,是不是她們也不贊同,至少她們拿不準太後的心思。

一屋子人安安靜靜的,朱晴擡頭低頭布料摩擦的聲音都明顯起來。

周太後不悅道:“你有話說?”

Advertisement

聽着太後口氣不好,朱晴指甲掐在掌心穩定心神,想着萬貴妃從來沒有皇後封號,決定賭一把:“回娘娘,奴婢愚見,賞賜該繼續送。”頓了頓,咽下緊張的唾沫,“萬娘娘薨逝,自然該哀戚,只是自古卑不動尊,萬娘娘雖是長輩,但不該于小爺娶妻上有所耽擱。”

趙女官站在一旁,都為朱晴大膽捏一把汗。她不說話,自然是因為自己拿不準太後的心思。朱晴這話,踩着萬貴妃給太後賣好,有可能讨太後歡心,也有可能讓太後想起,她曾經也不過是妃妾,若不是有皇帝這個兒子,做不了太後。即便做了太後,埋入皇陵的時候,也在原配錢娘娘位分之下。周太後為了能在身後事上,壓原配錢皇後一頭,不顧先皇遺命,做的事情令前朝後宮瞠目,當年雪花一樣的彈章飛進宮中,周太後的名聲很不好聽啊。

“哈哈哈哈,很是,卑不動尊。去告訴皇帝,他要大辦,我不阻攔,但不可追封皇後。也傳話給前朝,讓他們盯着些,他們不就愛上竄下跳地進谏,專盯着後宮婦人事嗎?”

太後發話給這件事定性,趙女官提溜着的一顆心終于放回肚子裏,撿來的徒弟不會死半道上了。

朱晴這一番言論得了太後青眼,終于從人形寵物,進化到“聰明、有眼力見兒”的小宮女。

周太後和顏悅色招招手,吩咐朱晴:“既然你這麽說,就領着人給太子妃送賞去吧。”

這就是讓她代替曹女史的位置了!

即便只是臨時的、一次性的安排,但朱晴相信,太後以後還會看到她的才幹,她出頭的日子還在後頭!

未來太子妃很溫和,謝過她們送來的金銀珠寶、禦酒錦緞之流,安靜讓人送回家中待嫁,端莊得讓人無可挑剔。

宮中近日的主旋律,是哀戚萬娘娘芳魂早逝。

朱晴覺得,自己可能小瞧了皇帝對萬娘娘的喜愛,不能因為皇帝宮中還有其他妃嫔,就覺得他對萬娘娘的寵愛是打折的。這些妃嫔不過是傳宗接代的工具,怎麽能與有同甘共苦、刻骨銘心之情的愛人相比。朱晴之前是觀念沖突,以為一生一世一雙人才是愛情,後來才明白皇帝是個靈肉分開的選手。

聽說皇帝為萬娘娘辍朝七日,令禮部以皇後禮儀為萬娘娘下葬,若非萬娘娘身前有遺言,不讓皇帝追封她做皇後,恐怕現在皇帝正和前朝扯皮呢。

朱晴想不明白,萬貴妃為什麽不想封後呢?君不見,即便做了太後,周娘娘也迫不及待要淩駕于昔年主母頭上,妄圖挾子自重,改變自己的身份地位。

這些問題,只有朱晴這樣的傻子才會想,如今宮裏人人都緊着自己皮,生怕皇帝把邪火發到自己頭上來。近日,皇帝身邊總有小內侍小宮女擡出去,和朱晴一樣身份的小宮女。

皇帝非要在昭德宮設水陸道場,又令命婦進宮哭靈。清寧宮離昭德宮不遠,僧道念經的嗡嗡聲,喪葬禮器樂聲從早到晚,吵得周太後睡着覺。

女官們又是關門窗、堵門縫隔音,又是點安神香、按摩,都不管用,周太後依舊睡不好,脾氣越來越大。

這日,好不容易熬到三七,皇帝昨晚夢見萬娘娘身前音容笑貌,不顧自己身體不好,硬是在靈前痛哭,又讓僧道、禮部大聲祈福超度。

他痛快了,清寧宮這邊遭殃了,周太後正在午睡,被突然放大的樂聲吵醒,等聽清楚是什麽了,更加生氣,拍着床沿怒喝:“晦氣!”

周太後生氣,無人敢應聲,她順手點了侍立在一旁的曹女史,“你去一趟,告訴皇帝,他要想我也死了,就再這麽大興鼓樂給我送葬!”

一屋子人吓得跪在地上連連叩首,請她保重鳳體,周太後不理,只一個勁兒催促曹女史快去傳話,“連我的話也管用了是不是?”

曹女史吓得連忙跑出去,不一會兒,慘白着一張臉過來回話,“皇帝說……皇帝說……貞兒去了,朕亦不久于人世。”

學完這話,曹女士就跪伏在地上,瑟瑟發抖,不敢言語。

周太後氣得胸脯起伏不定,胸中一口惡氣呼不出來,手都開始顫抖。

衆人不敢在此時冒頭,朱晴端着一碗參湯過來,悄無聲息走近,跪地舉過頭頂,聲音平和幹淨:“娘娘,用些參湯吧。”

周太後突然抓過湯盅,砸到跪在地上的曹女史頭上,沉重的湯盅、滾燙的參湯,立刻讓曹女史驚呼着捂住腦袋,又不敢求饒,只能瑟瑟發抖。

“好啊,好啊,皇帝這是叫我去死,要親娘給愛妾陪葬呢!”周太後說讓皇帝給自己送葬是賭氣,是拿孝道壓皇帝,是表達自己的不滿。皇帝說自己亦不久于人世,這是反将一軍,要自己去陪愛妃共赴黃泉啊!

有這樣的兒子嗎?不珍惜自己的性命,不孝順自己的母親,偏偏寵愛一個于世俗不容的妃妾!周太後真快氣死了,這是兒子嗎?這是上輩子的債主,這輩子折磨她來了!

“娘娘息怒。”衆人這才反應過來,七手八腳湊到周太後跟前來,順氣的順氣,拍背的拍背。趙女官吩咐人再送一盅參湯過來,夏女官吩咐人開窗通風,其餘女官有叫人來打掃的,有叫人搬香爐來熏味道的。殿內一時忙碌起來,曹女史被兩個小內侍拖出去,扔到一間下房裏。她明顯不受老娘娘待見,這輩子都不許進屋裏伺候了。

朱晴也拿着空托盤出來,恭謹得站到門邊自己原本的位置上,看着衆人來來回回進出,川流不息在天下最尊貴的母子之間來回傳話。她對面站着的紅兒瞅着沒人了,才常常呼出一口氣,輕拍胸脯表示後怕:“太險了,曹女史運氣當真不好,今兒個不該她當值的。”

朱晴标準站姿,微垂着頭,輕聲道:“是啊,運氣不好。”

後宮因萬娘娘之死,更加喧鬧了。

太後傳了禦醫,禦醫說太後急火攻心,要靜養。

太後讓人去請皇帝。

皇帝來了,不知在內殿說了什麽,只聽到有摔東西的聲音。

皇帝走了,清寧宮又傳了禦醫。

萬娘娘的七七在皇家母子的争執中度過,萬娘娘的棺椁并未葬入茂陵,茂陵只有皇後才能入葬。皇帝既然沒有追封萬娘娘做皇後,肯定也不願意愛妃在地下還低人一等。遂在京城西北的歷代皇家陵寝旁,單獨劃了一塊園寝,安葬愛妃棺椁,又劃了兩百戶人,專門做守墓人。

為了這兩百戶人,前朝又上了一波彈章,太多了,就是給皇後守陵,也不用這麽多百姓丁口,這不合禮制!

前朝的喧嚣也不能令皇帝回心轉意,更不能令周太後身體康健。

在這一片混亂中,唯獨清寧宮中一個不起眼的小宮女是高興的。朱晴很高興,周太後為了沖掉晦氣,為了和皇帝對着幹,給宮中小宮女們發了賞賜。曹女史空出來的女史編制,順延到了這批宮女中最得老娘娘親眼的朱晴身上。

朱晴今年七周歲,虛歲八歲,已經當上女官了。

做了女史,朱晴就能搬進曹女史之前住的房子裏。原先和她同住的小雪則搬去和紅兒一個屋住。

“晴兒,曹姑姑……曹宮人才去了不久,這屋子怕是有些不吉利。”紅兒來幫朱晴搬家,還有幾個手腳麻利的小內侍,已經幫忙收拾開了。曹女史之前被老娘娘砸了一下,下面人看碟下菜,直接把她壓在下房不許她露面,過了兩個月,老娘娘沒提起,直接報給尚宮大人,以放宮女祈福的名義,趕出皇城了。

朱晴環視一周,笑道:“有老娘娘庇佑,百無禁忌。”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