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破立壁(一)

第028章 破立壁(一)

見天色已至晌午, 兩人便出了朱樓。

這一走,李知擡眼便怔住,謝愈同王離就在前處。

“貴主。”

恍然聽見謝愈的聲音,清河步子一頓, 轉身便見謝愈踱步過來同她行禮, 他身旁還站着一位郎君, 亦是拱手。

她忙道:“在外先生就不必多禮。”

這會輪着王離怔住, 他原本聽着謝愈稱為貴主還有些狐疑,如今見這小娘子也喚謝清讓先生,他記得……

王離又擡眸打量那位小娘子,不會謝清讓口中的貴主, 當真是清河公主?!

嘶……與坊間相傳倒是很不同。

“謝先生這是要去何處?”

謝愈便答:“要去前方的雨春樓裏用膳。”

清河一聽, 點頭思索一番,“正巧我同三娘也還未用膳,不若和謝先生一同去那雨春樓裏,三娘意下如何?”

李知同謝愈眼神對上, 又撇開目光, 注視清河,“也可。”

雨春樓的門前便驀然多了四位客官。

“若是未記錯, 明日貴主的學課便恢複了。”

“父親說我長留宮中, 不知民間,放我出宮漲漲閱歷, 學課便也又停了,許是傳話的內侍還未動身, 先生同三娘才不知。”

Advertisement

“這樣啊。”謝愈聽罷, 若有所思。

“四位客官是一起的嘛?”那博士見四位一前一後邁入,便開口尋個确數。

“一處。”

“分開。”

兩聲一同響起, 只是前一句是謝愈,後一句是清河。

氣氛變得有些微妙。

博士瞧着四人撓撓腦袋。

王離見狀撇唇嗤笑,這原本是為他來的送京宴,謝清讓見了心上人就真将他擱在一旁了。

真真的見色忘義之輩啊!

便見謝愈神情訝然,面露窘态,恍然大悟一般,“我以為貴主前番言論是想一同。”

清河亦是有些尴尬,細想她之前話語是有些歧義,如今這局面也是不好推脫,她便接話,“無妨,先生若不介意一處也可。”

“我這番是為了替他踐行,才來這雨春樓,則禹是個喜熱鬧之人,人多倒也無妨,是麽?”

王離眼瞧着謝愈一番話轉到他身上,視線也與之相對,連帶着公主的目光也移到這處。

他嘴角微抽,揚起笑,“無妨無妨,廣納朋友,是我之幸。”

李知垂眸低笑着跟在他們身後,入了雅間。

她竟未瞧出,謝清讓還有這番演技與巧言如簧,倒是少見。

王離方坐下,忽冁然而笑:“既是為我踐行,來時答應同我飲酒,便是有女娘在席間也不可推脫,如何?”

這話是故意說與謝愈聽的。

謝愈還未開口,清河便道:“這又如何,我在宮中時常飲酒,并不忌諱這些,既是為郎君踐行,自是要盡興才好。”

“貴主暢快。”王離拱手一敬,挑眉瞧謝愈。

謝愈收回眼,微搖頭嘆氣,溫聲笑道:“本也未想逃。”

“知你不會逃,那便同我喝個暢快。”

“你放心,定是不逃的。”謝愈無奈應下,只是話峰一轉,望向李知,“三娘不能飲酒,便給她換上旁的吧。”

豈料李知擡眸,笑言:“我能少飲些許,不至于掃興。”

“不可。”

這一聲駁得太急,謝愈也驚覺自己有些失禮。

王離噙着笑打量他,連着清河也有些狐疑。

謝先生是不是對昭九阿姊……

這念頭一出,她便覺得有幾分影子,聽青雀說李禦史托付謝先生送三娘出內宮,每次從中書省折路回走到肅章門,怕不是這宮裏頭的路走着走着,便走出心意來了。

這可不行啊。

李三娘可是有心上人的!

謝愈這聲駁得太快了些,細看他神色也有些微變,他自察覺,緩和了一下眉頭,輕咳一聲,同她相視,“不勝酒力,便不為難自己。”

李知未去理會他,自轉了話頭朝王離問道:“王郎君何故離京?”

“想去投身行伍之間。”

清河一聽,打量王離一番,未曾想這郎君一副書生打扮,心卻是在武道。

“今日才同郎君相見,也不知郎君是何名姓?”

王離又一作揖,眉間舒展,“某姓王,名離,字則禹,祖籍便是長安。”

“勞各位貴人久等。”

女婢将各類菜品酒水放置妥當,便退身閉門。

清河提壺,先将身前杯盞滿上。

王離也是一笑,徑直擡手,将謝愈同自己杯中倒滿。

李知接過,壓壺微傾。

杯中酒水将過半,仍懸而未停。謝愈轉頭側目,傾身擡腕,按住李知的手。

李知擡眼,眸子随着他的手移到案上,酒壺已被謝愈接過,置于右側。

“五郎不必擔憂,我自有分寸。”

清河面上裝作未瞧見,擡手夾菜,心裏卻想昭九阿姊待謝先生态度疏離有禮,只怕是苦于謝先生的熱忱之心,無處可躲,可謝先生也是難得的正人君子,關心之色卻也并不過分。

但李知待她真誠,她也該為三娘分憂才是。

于是雅間兀自響起清河脆亮的聲色——

“哎,謝先生心細溫和,也不知可有中意的小娘子?”

謝愈一怔,微垂眼眸,答:“有。”

便見清河一喜,面上樂作一團,哎呀一聲,“這可巧了,先生同三娘皆有心上人,昭九阿姊愛慕之人是湖州人士,謝先生呢,是長安的小娘子嗎?”

湖州人士四字一出,李知心便一咯噔。

謝愈也是擡眸愣住,望向李知,他記得昭九從未同他提過什麽湖州人士。

清河将謝愈的神情盡收眼底,便知謝先生所答的這個“是”字,怕就是昭九阿姊了,便也不追着謝愈尋個答案,左右師生一場,自要兩邊人都顧及體面。

“瞧我淨将話頭引到旁出,清河自罰一杯,王郎君勿怪。”說罷擡手舉杯,盡數飲盡。

王離原本就在一旁瞧謝愈笑話,如今也自然将酒杯舉起,回敬公主,“貴主客氣。”

公主既然不提了,他便又只能強忍着打趣的心思,将話咽了回去。

可嘆可嘆,清河公主竟不知他兩位先生早已是心意暗通。

王離笑一聲,仰頭飲盡。

案面上酒盞相傾,案面下也是并不規矩。

李知坐在謝愈左側,她輕垂手腕,悄悄伸指碰了碰謝愈,算是對清河将才那句的反駁,也不知謝清讓能不能意會。

謝愈垂眸瞥了眼李知的手,彎了彎唇,覆手将其握住,右指如常舉杯小飲。

“則禹,你可想好此次出京要投奔何處?”

“自然。”王離放下酒杯,正色道:“我已決心去成德節度使房山越手下闖一闖。”

朝廷因節度使問題,常年作亂争執不休,清河聽此便來了興趣,“我聽說成德節度使與平盧淄青節度使互不對付,王郎君怎的不去山南東道或是淮西使君的手下?”

卻見王離又是一笑,“我是想去立一番功名,并非躲身享樂。”

清河聞言,自覺言失,有些羞愧不如。

如今七大節度使,除去遠隔河西,統領三鎮的文征之外,阿耶說剩下六位并非真心想聽順朝廷,或許哪一月其中一位便反了,剩下節度使便會借此吞并。

所以,王離此番北上定不太平。

“那便預祝王郎君,此番北上,志得意滿。”

酒過三巡,四人起初的拘謹早已松懈了許多,清河拉開了話匣子,扯着王離問滄州深州是何風景。

王離拿着酒壺,仍舊只一個勁的朝謝愈倒酒,腦袋也不太清醒,口裏胡扯念着,“滄州啊,就是和長安一樣,平平整整四四方方。”

清河聽罷,搖頭擺手道:“如此說來,倒也無甚趣味。”

謝愈被王離硬生生地灌了許多酒,胃如火燒,早已有些撐不住,擡手揉着眉心。

于是席上四人,只餘李知一人尚還腦中清醒。

她杯中的酒水已無,也未在續過。只瞧着清河同王離你一句我一句胡亂接話,一時發笑。

“筱雨,筱雨。”李知轉過身輕拍清河的手,湊近勸道:“殿下這模樣怕是醉胡了,不如三娘先送你回去。”

清河點頭嗯了一聲,放下酒盞,“是……是有些醉了,那咱們回去。”

李知将清河扶起來,攙着她走到門外,青雀同扶回正立在那兒守着。

青雀接過清河,嘆了句,“貴主醉成這般。”

李知略帶歉意得笑了笑,“今日是有些胡鬧了。”

扶回朝裏間瞥了眼,王郎君和自家王郎都是一副不醒事的樣子。趁着青雀帶着清河公主離開,他便進到裏間,搶先将王離扶起來。

“勞李娘子在此處稍坐,我先送王郎君回去,再來接五郎。”

她今日原想着進宮,也未帶女婢,便應下道:“也好,你且先去。”

外頭清河見李知未跟上來,偏頭問青雀,“昭九阿姊怎的沒來?”

青雀才啓唇,便聽見後頭傳來一聲——“我知道!李娘子自是要送謝清讓回去。”

清河轉身,眸子愣愣的,立在一處不走了。

王離一手搭在扶回肩上,極其不安分地鬧個不止,扶回正愁他鬧騰,恍然見他站直了不動,不由得松口氣。

“不行!”

“怎的不行?”

清河搖搖晃晃地轉過身,手指比劃道:“謝先生無賴。”

王離半個身子仰仗着扶回,也揮了揮手,口齒也有些不清,“确确……實無無無賴。”

兩個醉酒之人,竟還能将彼此的話接上。

“我我我要,去……将他們分開。”

清河說罷擡腳欲走,青雀見狀忙将她拉住轉了個身,胡扯道:“四娘,咱們上車去尋李娘子,莫走錯了路。”

“我我我也要去!”

王離叫了一聲,朝清河歪歪斜斜地走了過去,人卻是直直地往地上栽,扶回唬了一跳。

青雀同扶回對視一眼,扶回意會,眼疾手快忙扯住王離,推着他朝另一邊,“王郎君,咱們快上馬去尋五郎,莫叫他等急了。”

王離便沒有清河這般舒服,被扶回硬舉撐上馬,一路颠簸着回了崇仁坊。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