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水将傾(三)
第045章 水将傾(三)
“李司籍, 還請随老奴走一趟。”
安仁殿中的衆人,恍然見李知被叫去,皆是疑惑。
李知放下筆,神色倒是安然, 只朝她們道:“無事, 諸位且先待。”
只是待了一整日的貴女們, 也未等到女師返還。
反倒是謝愈, 在刑部等到李知來時,輕彎指,道了句,“李司籍。”
李知立在門前, 清麗的面容之上, 神情驀地空白了一瞬。
良久,她才找回自己的聲音,“謝補闕怎麽在此?”
張修邁步進來,逼仄的獄房中, 腳步聲響亮。
面前的兩人皆轉過身, 聽着他略帶嘲弄,揶揄的話——
“二位同為刑部将審之人, 倒是, 不必各自問好了。”
李知的心,驟然因此急促跳動起來。
刑部的牢獄浮着糜爛與血腥, 充斥在潮濕的空氣中,令人作嘔。
李知蹙着眉強忍着不适, 和謝愈一同跟随着張修穿過甬道。
眼前, 倏然出現一方白帕。
同這燭火滅了一只又一只的牢獄分外割裂。
Advertisement
李知視線一頓,她接下, 捂住鼻息。
是謝愈衣衫之上,熟悉的清苦之味,壓下了爬滿身間的難受,讓人分外清醒起來。
她轉過眼,便見謝愈偏頭,朝她溫笑。
他在安撫。
李知睫羽顫動起來,她輕彎眸,卻只能扯起一抹很苦的笑來。
她知,這女學于她而言,并不會輕易。
只是未想,竟會如此之快。
眼前,是張修的背影,他闊步走在前,萬分肆意,與這牢獄兩旁拉着鐐铐的犯人,是天壤之別。
她想,這便是執刑之人的傲氣麽?
李知複又望向更前處,那扇将近的門。
今日她被刑部請來此處又是因為什麽?還有身旁一同而行的謝愈。
同為刑部将審之人。
李知垂下眼眸,蹙眉深思。
有何事她與謝五郎都曾有所沾染?
小吏取下胯間的鑰匙,開了班房的門。張修進了房中,徑直撩袍坐下。
身後二人邁步跟上,李知才瞧清了坐于草席之上的人。
他衣衫尚整且幹淨,不像是受刑之人,而發間臉龐卻是亂雜滿塵得很,手腕腳上皆鎖着厚厚的鐐铐。
一雙烏黑的眼朝李知望過來,只一瞬他便起身,自手腕之上傳來鐐铐陣陣相撞的沉鳴之聲。
謝愈微皺眉上前,不動聲色地将李知擋在身後。
可李知卻認出他來了。
是前幾月殺人的昆侖奴,亦是,三年前他所救下的乞兒。
大豫十三年。
那年是隆冬大雪。
李知騎馬同煙雲去西市,正是去買那聞名長安一時的栗子糕。那方人山重重,兩人便是趕早,也是等了許久。
西市魚龍混雜,卻也新鮮玩意衆多。
百無聊賴之際,她行至街角,一轉身,便瞧見那人潮相湧之處的拐角,正有有一群人打得火熱。西市的熱鬧太多,這番情景并無人注意。
李知站于高臺之上,才瞧清,卧地于中的是一個瘦瘦小小的乞兒,圈外的一群人正對他拳打腳踢。
起初,那乞兒還直起身與他們毆鬥,次次下狠手,只是後來,耐不過人多,便成了挨打之人。
他抱着頭,縮成一團,任着他們拳打腳踢。
李知下了高臺,微湊近些,便聽見他們嘴裏罵道:“小崽子,還不把老翁留下的錢帛交出來,不然讓你下去陪他!”
那個乞兒依舊硬氣地回道:“我沒有錢!”
約莫有人揮拳累了,甩了甩手靠在牆上,她這才透過縫隙看清,那是位昆侖奴。
昆侖奴體壯如牛,性情溫順,極受長安貴人們所喜。
可擁有昆侖奴者,非富即貴。
不過這位,瞧着卻是與衆不同。
那昆侖奴挨了這麽多拳打腳踢,仍是不松口,他們便揪着昆侖奴的耳,兇狠地威脅,“這次先放過你,下次再來還是沒有錢,就下去陪老爺子吧!”
人已皆離,拐角暫歸平靜,昆侖奴放開捂着腦袋的手,對着他們的身影吐了一口唾沫,又喘着氣爬到一邊靠着,抹了把臉上的血,而後一動不動。
身前讨食的碗,早被踢到一旁。
李知身形微動,她拾起那碗,将它翻正。
煙雲将好買上了栗子糕,轉頭在拐角尋到三娘,便忙提着裙過來。
“诶?”煙雲歪頭,“三娘這不是昆侖奴嗎?竟沒被賣去,在這街上做乞兒。”
李知也是奇怪。
只見那個昆侖奴突然睜眼,眸中紅紅,如摻了血般。
煙雲被吓了一跳,直直退後一步。
她扭頭,有些害怕,“三娘我們回吧。”
身後人群熙熙攘攘,縮在牆角的昆侖奴靜靜靠在那兒,肚子卻驀然叫了一聲。
李知抿唇,朝煙雲吩咐:“去前頭的鋪子給他買些胡餅來吧。”
煙雲微愣,瞧那昆侖奴又閉上眼了,她便道:“那三娘離他站遠些,我這便去。”
“你是逃出來的?”
李知未動,只微轉過身,朝他開口。
那昆侖奴捂着肚子睜開眼,“我不是奴。”
她面上微讪,眸中浮上些歉意,又走近了些,道了句,“抱歉。”
煙雲小跑着回來,将胡餅遞給李知。
“瞧着郎君怕是餓了,不若拿這胡餅墊墊。”李知手懸于空。
聞言,那昆侖奴擡手接過,艱難地從牆角爬起,略微怪異地作揖,“多謝女娘。”
他似乎是餓了很多天,狼吞虎咽的,而後又有所節制,留了一半的胡餅揣入懷裏。
“怎麽不吃完?”
昆侖奴将胡餅護得緊了些,他聲小,“留給我阿姊。”
李知倒是微驚,“你還有個姐姐?那你們住在何處呢?”
煙雲瞧他是個重情義的,又見三娘有意相助,便也不再害怕,“我看他在街上做乞兒,想來也是養活他阿姊,不若讓他來府上,做個雜役。”
李知直起身,立在那人喧馬嘶的街角。
“好好的,去做什麽奴呢?良人的身份不易得。”
何況,以阿耶的身份,養個昆侖奴也不好。
那人低着頭不說話,良久才擡指向巷子深處。
他的左手,小指是少了一節的。
李知同煙雲對視一眼,皆抿着唇。
她提着裙,和那昆侖奴一同朝着巷子裏走去,路間皆是雜物堆砌在旁。見到最裏面有一個破舊木門,露着縫隙,似乎是蓋在上面,前處帶路的人便停下步子。
昆侖奴有些吃力地推開,便見門哐當一聲,倒在了地上,煙雲跟在身後,倒是又被吓得一激靈。
這門,怎麽是拆下來蓋在上面的。
院子裏凄涼幽冷,雪落得很厚一層,覆蓋住倒塌在地的水井,木頭潮濕破爛,也不知如何生火。
李知攏了攏肩上月竹色的大氅,四周打量,“你和你阿姊住在這裏嗎?”
他忽而垂頭,聽不出情緒,“以前還有一人在的。”
李知想起那群人的話,腳下的松雪踩得很實。
“原先,還有位老翁。”
昆侖奴的嘴巴動了動,卻什麽也沒有說。
屋間傳出來些動靜,李知擡頭,便見一位女娘顫顫巍巍地扶着一個木棍出來。
她同那昆侖奴一樣的膚色,一樣烏黑的眸,只是瞧起來身子極為不好。
“無寂,來客人怎麽也不請進屋來,外頭天寒。”說罷,她便咳嗽起來。
昆侖奴極快地迎上去,低低地喚了聲阿姊。
那女娘才瞧清阿弟身上的傷來。
“他們……他們又來找你了。”女娘已是帶了些哭腔,抱着昆侖奴掉起眼淚來。
昆侖奴的阿姊還注意着李知他們,擡手撫幹了眼淚,“先請貴人們進來吧。”
李知便和煙雨微低頭,邁步入內,門窗雖閉,炭火雖烤,卻仍是蓋不住這屋子裏面的寒氣。
那女娘有些不好意思,“屋中漏寒,勞貴人受苦了。”
李知輕輕搖頭,道了句無事。
她才從這位昆侖奴阿姊的口中,知道了他們姐弟原是同使節入唐被遺留者,幸而被這戶老人家所收留,老翁有一個女兒,她同無寂叫她姚姨。
嫁得不是很好,卻是一個很溫柔的人,待人和氣,日子還算順遂,搖搖晃晃地度過了五六年。
後來,姚姨被自己的夫家折磨死了,老翁一口氣沒提上來,撐了好久,還是沒撐過這個冬天,在一場大雪中閉眼離世。
老翁死前拉着無寂的手,顫顫巍巍地塞給他一個錢袋,張口還未說,眼便合上了。
親眼瞧着老翁死在自己面前,兩人抱着哭了一整宿。
第二日,無寂拿着錢,給老翁買了一頂上好的棺木和衣襟,背着他一步一步地離開。
下葬之時,又将老翁交于她二人的錢帛,跟着埋了進去。
再後來,她同無寂又回到了這個家裏,看見姚姨的夫家翻遍了屋,物什摔得破爛,嘴裏還嚷嚷着這老頭子将錢藏到何處了。
夫家來的人擡頭撞見,便篤定是他二人拿走了老頭子的錢帛。
威逼了好些天,二人不肯,今日便又來了。
也正好,被李知碰見。
煙雲聽完倒是唏噓。
李知心生憐憫,走前,她将腰間的錢袋留下。
“至于這錢如何花,留下些給他們仍守着這屋子,亦或是離了長安換一處生活,全在于你們。”
身後,是她姐弟二人拜謝之言。
她搖頭,“不必謝我,留下錢帛算不上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