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小劇場
小劇場
坐于銅鏡之前,着裝描眉,身邊的宮人幫着劉嘉展現出她最美麗的一面,誇贊劉嘉貌美的聲音不絕于耳。劉嘉透着銅鏡望着自己,并沒有過多的情緒。
衛子夫當年以一介歌女的身份令劉徹動心寵幸,相貌秀麗人盡皆知。他們姐弟四人都算遺傳了衛子夫的美貌,從小到大也都聽多了別人對他們美貌的肯定,劉嘉雖喜于旁人的誇贊,但也漸漸習慣。
今日是她大喜的日子,宮中內外皆是一片喜氣洋洋,然劉嘉的內心并不見半分波瀾,蕭定啊蕭定,他們之間怎麽就成了這般了?
“恭喜長公主,賀喜長公主。”張燈結彩的宮殿,接二連三道喜的聲音不絕于耳。
凝視銅鏡的劉嘉看着鏡中妝容精致的自己,無論內心如何,面上依然流露出了該有的歡喜,嘴角勾勒出一抹笑意,然眉宇之間卻相對平靜,聽見道賀的聲音,劉嘉只揮手道:“賞。”
一個賞字,身邊伺候的宮女已然拿出一個厚重的荷包遞出去,樂得前來賀喜的宮女臉上的笑容更是加深了。果然還是皇後所出的一衆公主最是大氣,一賞下來都是他們大半年的月銀。
“蕭家郎君已經到宮門前了,正被人攔下作詩呢。”前來報信的人道賀之後更是将前方的情況一五一十的道來,不忘補充道:“這回是太子殿下在跟前攔着。”
攔親攔親,自劉挽在衛長公主大婚時鬧那麽一出,大家夥都覺得這寓意相當的好,既表露出自家女郎的貴重,又可以起到警示娶他們家郎君的人。無聲的提醒這娶人的主兒,別以為娶到人就行了,若不好好的對待他們閨女,随時他們都能把人帶回去,更能叫他好看。
至此,各家都開始了攔親。
針對劉挽當年出的題目,既論文也論武,正是展示本事的大好機會,誰家不挖空心思表現。
如今劉嘉出嫁,蕭定這位早年由劉嘉親自挑定的驸馬,這些年兩人之間發生了不少事,好些人都覺得興許劉嘉和蕭定的婚事要生出變故了。誰承想他們是想看戲不假,結果卻并不如他們所願。劉嘉将要嫁入蕭家,成為蕭定的妻。
“長公主是有福氣的人,太子殿下親自出面攔親,可見姐弟情深。”劉據作為太子親自出面攔親,這是對劉嘉最大的看重,滿天下的人都會由此明白一個道理,這是太子的親姐姐,蕭家倘若敢對劉嘉不好,自有太子親自出面對付他們。
劉嘉眉宇間流露出了幾分歡喜,沒有人不喜歡兄弟姐妹為她撐腰。尤其劉嘉自小便明白,她在大漢最大的底氣來源于她姓劉,是大漢的公主。比起蕭定,自家姐弟為她做的,劉嘉看在眼裏,才是真正發自內心的歡喜。
“長公主。”這時候門外傳來一陣福身見禮的聲音,只見越發福态,眉宇清朗的衛長公主和一頭白發,出塵脫俗,似是不染塵煙的劉挽一道行來,劉嘉已然第一時間起身,“大姐,二姐。”
但見自家的姐姐,劉嘉臉上的笑意更是加深了,衛長公主上前打趣的道:“我們嘉兒真好看。”
Advertisement
劉嘉驕傲的昂頭道:“那是自然。這一套禮服是二姐親自為我設計的,自然是要好看的。”
話說着目光已然落在劉挽的身上,劉挽臉上也浮現了笑容,“好看。”
聽到劉挽肯定的誇贊,劉嘉越發高興,昂頭挺胸的回頭與衛長公主一笑,叫衛長公主哭笑不得的問:“怎麽,你二姐誇你好看才算好看,我說你好看就不算了?”
劉嘉立刻挽過衛長公主的胳膊道:“大姐從來不說難聽的話,在你眼裏我們幾個小的就沒有不好的。二姐就不一樣了,她一慣是不會為了哄我們說好話的,只有真好看二姐才會道一聲好。”
衛長公主還能不知道劉嘉怎麽回事,在她心裏劉挽對她認可與否最重要。別人的誇贊不值一提。一戳劉嘉腦門,極無奈的道:“你啊。”
劉嘉眼珠子轉動,讨好的沖衛長公主笑了笑,反正不管怎麽樣都絕對不承認衛長公主的那套說辭。
“來。”劉挽的聲音顯得有些冷清,與劉嘉伸手,劉嘉當下毫不猶豫的松開挽過衛長公主的手往劉挽對面走去,衛長公主瞥過劉嘉一眼,這還不足以證明?
可惜劉嘉完全沒有注意到衛長公主的表情,這會兒她人都到劉挽跟前了,劉挽為她正了正頭飾,在無人聽見的情況下同劉嘉道:“你若反悔還來得及。”
沒頭沒尾的一句話,別人或許不懂,劉嘉卻了然于胸。
半點猶豫都沒有,劉嘉道:“二姐要相信我。”
嫁給蕭定,因那是她年少時一眼便看中的人,而且,蕭家作為開國丞相蕭何之後,在世族中有一定的地位。蕭定參加科舉考試,這些年在一衆科舉選出的人也算是數一數二的存在。
衛家啊,縱然他們的母親是大漢的皇後,劉據這個弟弟是大漢的太子。那又如何。大漢從來不缺被廢的皇後和太子。
劉嘉縱然能為母親和弟弟做的有限,但也并不想将所有的壓力全都交給劉挽。
“二姐是知道的,我喜歡蕭定,很多年以前就很喜歡了,現在依然。”劉嘉眉眼彎彎的笑着道來,像是擔心劉挽不相信一般。
劉挽心下長長一嘆,從前劉嘉喜歡蕭定不假,但如今這所謂的喜歡還剩多少,劉挽要打個問號。
可是劉嘉在望着蕭定的時候,她的眼裏依然只有一個蕭定,縱然如此,劉挽依然相信自己的判斷,劉嘉已然不像從前那樣歡喜蕭定了。
“二姐別多想,我都多大的人了,能照顧好自己,斷不會讓人欺負了。”劉嘉岔開話題,不希望劉挽繼續糾結于她的喜與不喜。這其實也沒有那麽重要了呢。
劉挽無奈,都到這一步了,劉嘉依然沒有打算改主意,她能如何。
最終,劉挽也只能送劉嘉出嫁。
而劉嘉拜別父母姐弟,太子劉據親自為劉嘉送嫁,劉嘉回頭望着站在臺階之上,遲遲沒有離去的衛子夫和衛長公主、劉挽,只沖她們揮揮手,她只是出嫁而已,依然在長安城內,三天之後她就會回門了,只是短短的三天不見而已。
劉嘉并沒有太多的不舍。
嫁人嫁人,她是大漢的長公主,哪怕嫁了人,她從前的日子怎麽過的,以後的日子也會怎麽過,任何人都休想改變她。
蕭家,蕭定,他們容得下要容,容不下也得容。
劉嘉作為劉徹的第三女,不錯,無論是對比身為劉徹第一個孩子的衛長公主,亦或者是自小在劉徹身邊長大的劉挽,長子的劉據代表的意義不同,她是衛子夫所生的四個孩子裏最不叫劉徹在意,同樣也是忽略最多的人。
年少時劉嘉還曾生出妒忌之心,也在宮人的挑撥之下覺得,同樣是一母同胞所出,為何她就偏偏最被父母忽視。
後來,随着讀的書多了,劉挽會帶她去見識外面的世界,觀外面的風景,比起別人,劉挽對劉嘉很好,沒有任何的要求,從不提出回報,劉挽只為了讓劉嘉高興。
單只劉挽對她的好,在劉嘉的眼裏勝過這世上的所有人。包括她的父母。
正因如此,劉嘉的內心在劉挽的維護下獲得了平靜。
她沒有像劉挽一樣擁有父母的最多寵愛和關注,同樣,她也不曾像劉挽一般為父母願意付出所有。她最幸運的莫過于有一個像劉挽一樣的姐姐,一個最在意她的開心與否,最為她着想的姐姐。
哪怕當年的劉挽對劉嘉看中蕭定一事不同意,哪怕長大後的劉挽知曉劉嘉對蕭定的喜歡已然淡去,當即劉挽的意見是解除劉嘉和蕭家的婚事,可是依然沒有自作主張的尊重劉嘉的選擇,只是一回一回的勸劉嘉想好。
劉嘉想好了,蕭定這個人,她曾喜歡了好些年,哪怕長成後的蕭定在一些行事上讓劉嘉不喜,大方向上蕭家并沒有過錯,蕭家于劉嘉,大抵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但,也該嘗嘗味道。
“長公主。”大漢的長公主,在劉挽滅匈奴之後,再也不只是追逐權利的代表,而是真正為國為民,不遜于任何男兒的存在。
何況別的不說,只看劉嘉人都已經進入她的長公主府,可是她的嫁妝都沒出宮門便可以看出宮中對她的寵愛。重點在于劉挽。
劉挽是真寵劉嘉。
自劉嘉和蕭家的婚期定下,天南北地各種各樣新奇的東西都不間斷的往長安運,比起當年衛長公主的嫁妝有過之而絕無不及。
蕭家上下也明白劉嘉不管比之衛長公主和劉挽這兩位長公主在劉徹那兒相對不得寵,那也只是相對罷了,劉嘉背後靠着的是劉挽,劉挽能幹多少事,以鹽鐵官營,滅以匈奴足以證明。
對上劉嘉,蕭家上下都恭敬有加,絕不敢有半點怠慢。
劉嘉淡淡的道:“辛苦諸位了。”
操辦婚事确實辛苦,劉嘉貴為公主,不需要像別的女子對蕭家的人行以大禮,相反,哪怕是蕭定的父母也該拜見她這位公主。
不過,劉嘉沒有要為難任何人的意思,甚至人未至,禮已然先到,該有的禮數,劉嘉叫蕭家的人挑不出半點毛病。
總體來說,大婚這一天,但凡不是沒腦子的人都不會讓劉嘉不痛快。
大婚祭以天地,也就到了洞房花燭,年少時因一張貌美的臉叫劉嘉看上的蕭定在一身紅衣喜服之後襯得更俊俏,劉嘉算是露出了真正的笑容道:“當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