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小劇場
小劇場
劉挽問了,斷沒有半途而廢的道理,再問:“殺人以正人心,好讓他們往後再動歪心思前想清楚後果,是利是弊?”
這是利弊的關系?
“于大漢是利亦或者弊?”說一句不夠,劉挽再追問問他們,于一國而言,人心正是好是壞。
一個個官員腦子轉不過彎,完全沒有辦法反駁劉挽。
最重要的一點是,劉挽于此刻補上一句,“你們不要忘記我剛剛那句話,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刍狗。他們仗勢欺人,視人命如草芥,天下黎民有權有勢者幾人也?倘若人人皆效仿之,大漢律法何在,大漢何存?我就是要殺上一殺,以正風氣。他們敢視普通人的命如草芥,自該付出同樣的代價。仗勢欺人,目無王法?他們敢做,我也敢學,而且會做得比他們更好。”
無數人都打了一個冷顫,哪怕是反對劉挽的人,明了劉挽更多的心思是在為尋常百姓,那些像眼前的青年一般沒有資格說不,無法決定自己生死,全然由這些達官權貴主宰的命運。
律法存在的意義是讓人有所忌憚,不敢肆意妄為。
可是無數的權貴視律法如無物,一次一次的踐踏律法,仗着他們擁有的權勢随意剝削人命,甚至将無視他們的命。
如果這樣的風氣不殺,對大漢才是真正的滅頂之災。劉挽這一份心,只為大漢,為無數的普通人,難道他們還有比劉挽更周全的法子?
劉徹在上方已經大手一揮道:“準了。”
張湯馬上自薦道:“陛下,臣請查查。”
劉徹的視線落在劉挽身上,等同于在說,這件事的決定權在劉挽,劉挽要他接手他可以接手,如果劉挽不同意便再議。
“查可以,張尚書知道我的行事風格吧。你,我不希望成為我要解決的人之一。”劉挽總是要将事情交給別人去做的,誰來都可以,只要将事情辦好即可。
張湯确實算是一個合适的人選,但張湯的戾氣太重,未必不會借機随意行事,一股作氣的将某一些事全都解決。她要用張湯,也要敲打張湯,以避免張湯在此過程中過界。
出列的張湯未必不認為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可以讓他排除異己,劉挽的話音落下的同時,人已經轉向他,目不轉睛的盯着他,犀利的目光已然完全将他洞察。張湯難免生出恐懼,心下長嘆,劉挽真是敏銳啊。
Advertisement
“臣一定牢記長公主教導。”張湯別管有再多的小心思,在劉挽已然出言告誡的情況下,任何的心思都要收起來,絕對不能再有半點別的心思。
“帶路。它會帶你們找人,剩下的有勞張尚書。他的家人會有人去救。”劉挽都不需要親自開口吩咐,她有那樣的意思,自然有人立刻在第一時間去救人。
依然跪在地上的青年原以為劉挽會把他的事情忘記,沒有想到劉挽竟然已經讓人去救他的家人了嗎?
青年滿懷期待,自然是盼着劉挽可以救下他的家人,讓他們一家子可以逃離這樣的處境。
“長公主,此人如何處置?”張湯信劉挽,一只狐貍,那并不是普通的狐貍好吧。聽聞這只狐貍懂得尋水探路,劉挽深入匈奴等地,能夠精準找到匈奴的位置,這只狐貍也是有功的。
那一位長得像霍去病的人,劉挽不打算處置嗎?
再一次成為衆人的矚目,青年袖下的手不由捏緊。
他是被迫出現在這裏的不假,并不代表他全然無辜。
他的某一些心思定然瞞不過所有人。
劉挽道:“自哪裏來回哪裏去。我說了,相貌是父母所賜,非他所能改變。況且,長得像冠軍侯并沒有錯。恰恰相反,有這樣一張好看的臉得天獨厚。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這樣好看的臉的對吧。你的家人我會讓人救出,此後,走吧。找一個地方重新過你的日子。你的人生才剛開始,萬裏河山,花開花落,潮起潮退,世間無數的風景你都可以去看。讀過書嗎?”
話鋒轉起問起青年有沒有讀過書,青年一頓,還是如實的答道:“從前沒有,這些日子識了一些字。”
“想讀書嗎?”劉挽順勢而問。
青年拿不準劉挽的心思,還是如實的說出心中想法道:“世間想讀書的人何其多,小人也想。”
“好,想讀書我讓人教你讀書。如果你将來有本事,能夠讀好了書,成為大漢的人才,我大漢之幸也。哪怕只是會讀一些書,能夠稍稍讓你有所收獲,這書也不算白讀了。”劉挽确實是一個做事精細的人,很多事要麽她不做,既然做,她定是要做到最好的。
“長公主。”青年是震驚的,這和一開始打算用嚴刑逼供,讓他一定要說出幕後之人的劉挽好像是另一個人,他不懂為何劉挽為他謀劃。
“你會落入他們手裏,其過在于我。他們想算計我,算計不成,只能不斷試用法子,目的在于毀了我。一個若是只懂得沉迷情愛的公主,何以為患呢?你因我而受罪,我讓人送你和家人離開這裏,再讓人教你讀書識字,算是兩清了。以後你的人生,你的未來,你自己努力掌控。我知道像你這樣無法改變自己命運,掌控自己命運的人很多。不怕你笑話,對我們這樣的人來說,看似風光無限,同樣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掌控自己的命運。至少我是用了三十餘年的時間,到了今日才算是稍稍做到這一點。所以,你有你的難處,我們也有我們的難處。不想同樣的事情再發生,憑你的本事支起來吧。成為一個可以主宰你自己命運的人。我很期待你在将來的某一天可以成為這樣的人。”劉挽知道這個世道有太多的人命運都不受控制,她能看見的,碰見的,已然盡所能的幫助那些人,但她能做的畢竟有限。
人,想要不被人控制,想要完全掌控自己的命運,還須靠自己。
青年是委屈的,他恨自己的無能,也恨這個世道的殘酷,甚至連劉挽都恨上了,如果不是劉挽,他和他的家人都不必遭受無妄之災。
甚至他連自己的臉都恨上了,恨自己為什麽長了一張這樣的臉,讓自己和家人置身于危險之中,成為犧牲品。
可現在,劉挽竟然願意放過他,更願意救出他的家人。
甚至他所面臨的那些難處,無數人無視,劉挽卻知道他的不易,也願意伸手拉他一把。
拉他一把啊!
想他在泥濘掙紮的時候,所盼的不過是有人可以拉他一把,讓他可以站起來,不至于在泥濘之中,由人踐踏。
縱然出現在這裏,面對劉徹一言不合即下令讓他死的結局,青年依然想讓人救他一救,在劉挽出現的時候,他更是陷入了絕望,他以為自己必死無疑了。
沒有想到,沒有想到啊,他以為自己必死無疑,卻迎來了柳暗花明。
劉挽走了過來,站在青年的面前,親自将人扶起,“放心,我答應的事一定會做到。如果将來有機會再見,我希望你能夠成為比現在更好的人。所謂更好,比如心情會比現在更好,認為大漢其實還是很好的,足以。”
作為一個所求不多的人,劉挽并不願意将太多的事情強加在人們的身上,讓別人為她背負。
青年已然淚滿盈眶,他聽過太多關于劉挽的事,但從來不認為劉挽真如傳聞的那般是那樣一個溫暖的人。
是的,溫暖。
在這一刻,青年如同身處于冰窖多年,一縷陽光破過層層的障礙,直射在他的身上,讓他感受到久違的溫暖,一點一點的為他驅趕寒冷。
“小人牢記在心。”青年朝劉挽作一揖,這一回是發自內心的感謝劉挽,謝過劉挽。
劉挽道:“去吧,會有人救出你的家人,也會有人送你們離開的。你們想去哪裏都會有人安排好。”
餘光瞥過一旁的華柬,華柬已經立在一旁道:“郎君請。”
青年張了張臉,想問劉挽不需要知道他叫什麽名字嗎?
話到嘴邊又想起他一開始說過的話,他不過是一個賤民,沒有名字。他确實沒有名字。
而這一走,終此一生也不知他們還會不會有機會再見。
最終,青年沖劉挽再作一揖。萬分感謝。
對此啊,張湯的視線落在劉徹的身上,劉徹完全沒有要管劉挽的意思,不過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罷了。
對劉徹來說,只要這個人不會影響劉挽,他長得像霍去病這一點并不足以讓劉徹非殺他不可。
劉挽的表現在劉徹眼裏必須是好的,他的女兒啊不負他所望。
放一個人的時候不忘好好的敲打敲打在場的這群人,好讓他們都好好的反省反省,到底事情是怎麽會變成這個樣子的?
張湯畢竟跟在劉徹身邊多年,對劉徹的心思還是摸得挺透的,劉徹不吱聲便是将事情全都交給劉挽處置。
劉挽啊,只能說有些人遇上劉挽确實算是幸運,否則早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