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小劇場
小劇場
對啊,正是故意的。
劉挽這些日子對喝藥的事多敷衍別人不清楚,戈央最有數。
為了讓劉挽喝藥,戈央絞盡腦汁,一樣無果。
現在好了,有衛青出面,看劉挽好意思不喝嗎?
平陽長公主也在一旁勸道:“你是個聰明孩子,比起旁人,你在陛下心中的份量無人可比。你得罪的那些人,一但你不在,想想你娘和姐弟們的下場。”
劉挽覺得這輩子能做的,不能做的事她做夠多了,該适可而止了。
再多做點,沒準劉徹先容不下她,親手解決她。
在劉徹動手前,倒不如她先出手,反正也沒什麽意思了。
可是,局開了,她開的局,她得罪的人,如果她不在,就那些人的性子,要說不把衛子夫和劉據他們全都往死裏整,劉挽信?
自來改革的人都沒有好下場,活不長久,沒能把這一波人熬死,這些人一定會想方設法的清算。
劉挽別忘了掙紮三十餘年要做的事,無非是好好的活下去,也讓親人們不必落下歷史上的結局。
她折騰半天,結果最後撂挑子不幹,純純是要把自家人坑死的節奏。
劉挽能這麽幹事?能那麽坑自家人嗎?之前再不想幹。
好了,都別說了,藥再苦,她喝還不行嗎?
劉挽端過一旁的藥一飲而盡,無論誰看到這樣的一幕不為之松一口氣,願意吃藥是好事,絕對的好事,可算把人勸想開了。他們都不容易啊!
Advertisement
“長公主漱漱口再吃顆糖。”一旁的戈央如願以償必須高興,連忙給劉挽端來茶水漱口,末了提醒劉挽多吃糖,糖吃了劉挽一定會心情更好。
劉挽話都不想再說,只管照做,同時也道:“藥吃得差不多了吧,我應該不用再吃了。”
戈央的笑容在那麽一刻僵了,瞅了劉挽一眼,警惕的道:“不如長公主問問陛下?”
凡事不是她能做主的呢,絕對不能往身上攬。
劉挽的身體好不好,宮中諸多醫者,他們一定會一起研究讨論,藥吃不吃完全不是戈央一個人能夠決定的,劉挽又不是不知道,何以挑她為難。
挑挑眉,劉挽意味深長的掃過戈央,戈央連頭都沒敢擡,頂着劉挽灼灼的目光退下去。
“莫要胡鬧。吃不吃藥聽他們的。”衛青看不下去劉挽在欺負人,只好出言提醒劉挽一句。
“是藥三分毒,心病須得心藥醫,舅舅。”劉挽補上一句,衛青即道:“那我們說道說道你的心病,我和長公主一道為你開解?”
劉挽這回回頭和衛青對上道:“舅舅确定 ?”
平陽長公主已然第一時間攔下衛青道:“莫要胡鬧。”
是啊,怎麽能夠胡鬧呢?
真讓劉挽把心裏的事全說出來,确定他們一個都敢聽?
反正平陽長公主不敢。
衛青是話趕話說出來的,後知後覺反應過來,不成,有些事和劉徹扯上關系了,确實不适合多論。
“舅舅,好久沒有和舅舅過過招了,我今天有所悟,突然想用劍,舅舅試試我的新劍法威力如何?”劉挽适時的岔開話頭,她又不是真心想為難衛青,不過是逗逗自家的舅舅罷了。
劉挽一提要試新劍法,一旁有人不解的問:“長公主用的不是槍嗎?”
對啊,劉挽那一杆槍,天下皆知。
“天下武器,一通百通,早年我習的也是劍。”确實,劉挽後來才學的槍,那會兒不樂意的人不少呢。
可惜,劉挽才不管有誰不樂意,她要學的,她想學的,只管學。
“你的身體?”衛青自然是樂意給劉挽陪練的,只不過還是擔心劉挽的身體。劉挽一病大半年,躺在榻上人都廢了,現在動起手來确定可以?
“試試,舅舅肯定能知道我的身體到底好沒好轉。”劉挽認為衛青有再多不放心不如上手一試。
試了肯定能夠試出來到底她身體有沒有好轉。
“她是手癢了,你要是不陪她練,她是過不去這個坎。”平陽長公主調笑一番,末了不忘補充道:“你總說一個個孩子沒有一個比得上冠軍侯,也比不上泰永,你都不想跟他們交手,現在泰永送上門了,你只管練練,我也想看看你們兩個到底誰更厲害。”
衛青的本事平陽長公主有數,劉挽這兒吧,聽衛青話裏話外的意思與他不遑多讓,平陽長公主是存疑的。
加上這些年別管是衛青亦或者是劉挽都很少出手,平陽長公主都拿不準他們兩人到底誰的本事更高。
平日是不好挑戰的,現在是劉挽提出,平陽長公主也想看看。
當然,這絕不是單純的看看。
大漢的大将軍,這些年衛青在南邊,加上劉徹有意将劉挽的功績誇大,以弱化衛青的影響力,外頭的風言風語平陽長公主沒少聽說,也知道很多人從心裏都認為衛青不如劉挽,有人更提議讓劉挽成為大将軍,取衛青而代之。趁此機會不妨讓他們瞧上一瞧,到底衛青夠不夠資格成為大漢的大将軍。
平陽長公主的心思确實不少,但每一件事也并非只為自己。
在她看來衛青在戰場上的功勞并不遜于劉挽,沒有任何一個人比衛青更适合作為大漢的大将軍,任何一個人都沒有資格要求衛青給劉挽讓位。
偏衛青從來不争,他一直牢記一點,他的一切都是劉徹所賜,劉徹給的他要,劉徹不肯給的他絕不貪。
無論是名利,榮譽都一樣。
平陽長公主斷不可能教起衛青不忠不仁,但有一說一,有時候她也恨衛青的忠。
然而平陽長公主同樣很清楚一點,倘若不是衛青的知趣,忠心,劉徹一朝至今為止能夠善終的丞相有幾個?
劉挽擔了尚書令的名頭不假,如她所言,她鎮守在西域十餘年,大漢朝改用三省六部制,宰相之位由一變七,朝中沒了一個劉挽,剩下六個,雖說大漢的宰相自一分為七以來從來沒有湊足過七位,也并不妨礙劉徹殺起信任的丞相毫不留情。
那麽多年了,張湯依然屹立不倒,其中的原由別人不懂,平陽長公主清楚着。
劉徹有容人之量不假,并不代表他一味容人,一但碰上不識趣又鬧騰的人,正是劉徹用上張湯的時候。
虧了劉挽生財有道,否則大漢都不知道會變成什麽樣子。
大抵,她的日子不會比現在更好過吧。
平陽長公主目光随劉挽而動,同為公主,她自嘆不如,她不是一個有多少遠大志向的人,她原不過想成為大漢朝最有權勢,最有地位的人,借劉徹的手她一定能夠如願。她以為她定能如願的。
衛子夫受寵,更被封為皇後,衛青和霍去病都成為大漢朝的大司馬,世人誰不贊她平陽公主識才?
其後這些年平陽長公主在衛子夫失寵後送入宮中的人,縱然不可避免那些人都失了寵,平陽長公主在劉徹心中的地位依然無人可替。一如她也永遠不可能替代劉挽。
罷了罷了,想劉挽鎮守西域,與各國周旋,再加上朝中無數臣子都想給她下絆子。
劉挽那樣的日子同樣不是平陽長公主能過的,劉挽成為劉徹最信任,最倚重的人,她沒什麽可說的。
“舅舅,我這套劍法須持雙劍,您且當我和表哥一起進攻您。”劉挽不管平陽長公主此時的心理,這會兒到一處空曠的地方,劉挽讓人取來雙劍,請衛青也持劍。
衛青聽清劉挽的話一愣,注意到劉挽神色認真,并非玩笑,衛青明白,或許在外人眼裏霍去病在劉挽這裏是一個不該提的存在,實則不然。
劉挽從來不避諱提及霍去病,她坦然接受霍去病不在的事實,哪怕她很傷心難過,她都接受了。
“好。”衛青應下,請劉挽出劍。
此時天已經漸黑,上林苑內的景致比起白日的繁華似景,于夜中朦胧之态下若隐若現,更是如同仙境。
各色的宮燈高挂,自走馬燈被劉挽有意改動,今夜的上林苑彙集各色的人馬,劉徹自是讓人将各種各樣的燈都點亮,有亭臺樓閣的燈,也有行人走動,少男少女耳鬓厮磨,還有花鳥魚蟲。
上林苑內之情,之物,天下知稀,再加上打扮精致賞景的人,更為上林苑憑添幾分美态。
劉挽動手,雙劍齊出,只一招衛青便明白了劉挽為何之前會說出讓他當作她和霍去病一道進攻。
雙劍齊出的劉挽,使的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劍法,交手的衛青親身體驗到了。
好在衛青多年的本事都沒落下,劉挽這樣的打法反而讓衛青甚喜。
比起一味防守,衛青開始進攻,想必劉挽也在等衛青的進攻。
很好。
衛青心裏贊許之,自不會錯過劉挽眉宇間認真,再沒有之前的頹廢。
本來都是玩鬧的人,聽聞劉挽和衛青對起劍了,劉挽更是執雙劍而出。劍法,世人皆聞劉挽善槍,第一回聽說劉挽竟然也擅劍,更能持雙劍。
再聞劉挽的劍宛如舞蹈,立刻引起衆人的圍觀。劉徹也聽見動靜,思量劉挽送完糖也差不多該回來了吧,沒回來怎麽回事?
一眼掃過華刻,華刻非常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