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章

第 54 章

用李伴伴的話來說, 就是整個大秦也沒幾個人在武道天賦上勝過殿下的。

再加上殿下有皇宮寶藥的支撐,修煉速度簡直是一日千裏。他因為是殿下的伴讀,偶爾也能跟着喝口湯,所以才能在十五之齡, 達到一流高手的程度。

至于他們家殿下嘛, 同樣是一流高手, 對方卻是最頂尖的那一批。也許過不了幾年, 殿下就能突破到先天,成為最年輕的先天高手。

“阿宣,你這就累了?”

秦宸整個飛在半空中, 低頭看向撐着槍喘氣的白宣。

全力以赴的結果就是他快被累壞了, 可他卻沒能碰到秦宸。

“殿下還是這麽厲害, 臣估計這一輩子都碰不到殿下的衣角了。”

白宣苦笑,殿下的實力只會越來越強,別說贏了,這輩子都無法達到殿下的高度。

“那你就放棄了?不想和大将軍去邊關了?”

秦宸看着他, 疑惑地問道。

之前還一副不答應就不起來的架勢, 怎麽現在一臉放棄的樣子了?

“殿下,臣的長槍碰不到殿下,自然沒辦法和父親去邊關了。”

白宣低着頭, 一副傷心又難過的樣子。

“你真這麽想?”

秦宸歪着頭,阿宣難不成真的放棄了?

“當然、不是。”

白宣突然暴起,對着秦宸無風自揚的衣擺就是一槍。

“啊?你耍詐啊。”

秦宸本來可以避開的, 可是在最後一刻, 他控制住自己的本能, 沒有選擇避開這一槍。

“殿下,兵不厭詐。”

當長槍終于刺穿他的衣角時, 白宣也倒在了地上。

“啧啧,我這個被你t追着打的人都沒事,你居然倒下了。阿宣,還得多努力才行啊!”

秦宸從空中落下,走到白宣身邊,用腳碰了碰他的腿。

“還不起來,這裏不用你擦地。”

“多謝殿下,臣會繼續努力的。”

白宣掙紮着爬起來,手中的長槍被他當成了拐杖支撐自己。

“謝我什麽?謝我把你累趴下嗎?”

秦宸把手放在他肩膀上,很快白宣幹枯的內力恢複了過來。

“謝殿下放了一大缸的水給臣。”

白宣怎麽會不明白,就算他耍詐殿下也可以躲開他那一槍的。而他能刺中,只能是殿下給他放水了。

“哼,你明白就好。”

秦宸擡起下巴,要不是他故意相讓,白宣這一輩子都沒可能碰到他的衣角。

“既然你的志向是當大将軍,就別丢我的臉。你是我的伴讀,你要是做不好我也會跟着丢臉的。”

秦宸提醒他,既然要當大将軍,就好好跟在他父親的身邊學習,

“臣記住了,會好好跟父親學習,不會讓殿下丢臉的。”

白宣鄭重地點了點頭,他的臉可以不要,但是殿下的臉絕對不能丢。

帶着這樣的想法,白宣到邊關後,每天都跟着大将軍學習,一刻也不敢放松。

“還有……”

秦宸看向安于堂。

“奴才已經讓人去拿了。”

安于堂早就猜到這個結果了,主子的心思他還是多少了解一點的。

“安伴伴做事,我再放心不過了。”

秦宸一聽笑道。

不愧是照顧了他十來年的人,對自己的想法了解得很清楚。

換成是皇帝,就不喜歡有人猜測他的想法。如果有人擅自猜測他的心思,皇帝肯定不會高興的。

但是秦宸卻不一樣,你能猜到是你的本事。猜到後的做法能讓他滿意,那就盡管去猜。

只要不做傷天害理,違背良心的事,秦宸并不會因為自己的想法被人猜出來,而感到不悅。

這也是他和皇帝最大的不同,皇帝疑心重,除了幼弟和大将軍不會輕易相信一個人。

而秦宸卻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皇帝為此還頭痛過,後來見弟弟并不是那些優柔寡斷之人,對背叛了自己的人也能狠下心處置不會心軟。

這才放心,起碼弟弟該狠的時候也會狠下心來。

“殿下。”

白宣走過來跪在秦宸面前,他激動又難受地看着秦宸。

“怎麽了?為什麽不高興啊?”

秦宸本以為他會很高興,因為可以和大将軍去邊關了。

“臣明日便和父親一起出征,殿下在京城要多保重。”

白宣舍不得十一皇子,他們名義上是皇子和伴讀的關系,事實上卻是很好的朋友。

秦宸對他非常好,手把手教他練武,學習上也經常幫助自己。

明明他才是年紀大的那個,結果卻被殿下各方面照顧着。

就像殿下當初對父親的承諾那般,他會照顧好在宮中的自己,不讓父親擔心。

“我知道啦,你也一樣啊!回頭我讓人給你送一些傷藥到将軍府,都是禦醫們配的,戰場上刀劍無眼,沒有好一點的傷藥可不行。”

秦宸拉起白宣,小夥伴長大了,也該出去飛了。

他不是那種喜歡把人留在身邊的人,比起在他身邊,白宣更适合去邊關歷練,這樣等到大将軍不能上戰場後,大秦有新的接班人。

西北戰事就因為大秦在将軍上青黃不接,才讓文臣們鑽了空子。

他哥到現在還十分後悔,覺得自己當初為了省麻煩,答應給文臣們舉薦的人一個職務。

要不是皇帝還有最後的理智,這三軍元帥都落到文臣們的手中了,到時那名守将闖下的禍只會更大。

現在對方已經在押解回京城的路上,要是戰死了大家還會誇他一句不怕死。

結果就是他在外族打破城門後躲了起來,直到對方撤出殘破的邊城才出來。

雖然被憤怒的士兵們抓了起來,但是死去和被擄走的人卻回不來了。

這是後面神槍營傳回來的情報,皇帝和秦宸才知道那個守城将軍居然沒有死。

皇帝沒有把這件事說出來,因此整個大秦只有皇帝和秦宸知道。

現在不說是因為要那些文臣們湊糧草,等到大軍出征後,才和他們算賬。

這是多好的借口啊,下一批糧草也有了。至于已經被搬空了的文臣們聽到後會是什麽反應,皇帝才不管呢!

聽到自家兄長打得啪啪響的算盤,秦宸抽了抽嘴角假裝不知道這件事。

“多謝殿下。”

白宣聽到這裏心中一喜,禦醫們醫術高明,配的藥也比外面的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他父親白大将軍平時用的藥也是由禦醫配的,可家中只有大将軍才有這個待遇,其他人生病受傷只能老老實實請太醫或是外面的大夫。

“殿下,東西拿來了。”

幾個宮人擡着一副铠甲,一支銀槍來到練武場。

本來想出過去和弟弟說話的皇帝看到這裏,拉住了大将軍。

他弟什麽時候打造了這麽一套铠甲和銀槍啊?

“殿下?”

白宣看着這些東西,臉上帶着疑惑。

“早猜出來你想當将軍了,所以我讓人給你打造了一副铠甲和一支銀槍。是宮中鑄造大師的手筆,铠甲可以在戰場上保護你,銀槍可助你殺敵。”

秦宸拿起銀槍,在手中轉了一下,然後接給白宣。

“多謝殿下。”

白宣又想跪下,他太歡喜了。

雖然白家也有适合他的铠甲,可不管是在質量還是在外形上,都不是普通鑄造師能打造出來的。

“行了,你別跪了,你說說今天你都跪多少回了?”

秦宸趕緊把人拉住。

“這槍太棒了。”

比他現在用得還要好,白宣拿在手中就愛不釋手了。

“去換上,讓我看看。”

秦宸對白宣說道。

铠甲可以調整大小,就算白宣成年後也可以穿。

還有銀槍也可以收縮,長短武器随心變。

普通鑄造師可打造不出這樣的武器和铠甲,怪不得白宣高興呢!

練武場邊上的大将軍見了都有些羨慕了,雖然他現在用的根和盔甲都是最好的,畢竟皇帝對他向來大方。

可是自家孩子和十一殿下的情誼,實在是讓人很難不動容。

“大将軍,可別吃孩子醋啊!”

皇帝看到了大将軍眼中的羨慕,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回陛下,臣沒有。宣兒有的,陛下也給臣了。”

大将軍回了皇帝一個淺淺的笑容,他覺得自己雖然沒有這麽好的小夥伴,可是他也有陛下啊!

陛下對他也一樣的好,他回京城養身體,陛下就把禦醫派給了他,這樣的殊榮滿京城也就十一皇子能享受到。

十一皇子從生下來,就由禦醫照顧,從沒有請過太醫。

這樣一想,十一皇子打小享受的就是皇帝待遇啊!

“對,十一給阿宣的,朕也能給大将軍。”

皇帝聽了大将軍的話,立即挺起了胸口。

他就說嘛,自己對大将軍也很好啊,比起弟弟對白宣一點也不差。

就在他們說話間,白宣已經換好了铠甲,手提銀槍回到練武場。

銀甲銀槍,白衣勝雪,傳說中能穿白色戰袍的都是牛人,希望白宣也能成為把敵人吓破膽的白衣戰神。

“啪啪~”

秦宸拍了幾下手。

“太适合阿宣了,你穿起來真好看。”

“謝謝殿下。”

白宣腼腆地回答,這铠甲比平時穿的衣服要重很多,但又比白家準備的要輕一些。

輕歸輕,可是它的防護功能卻一點也不差,只會更好。

大師就是大師,大師制造的能差嗎?

當然不能了,白宣穿在身上十分喜歡,都不想脫了。

“阿宣,好好看,我只給你演示兩遍。”

秦宸從宮人的手中接過白宣之前用的長槍。

“是,殿下。”

白宣好歹和秦宸生活了好幾年,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的意思,立即專心致志地盯着練武場中央。

與此同時,練武場外面的大将軍神情也改變了,特別專注地盯着場地中央的秦宸。

“戰龍槍法,由太祖所創,是大秦最适合戰場上使用的槍法。”

長槍在秦宸手中如同手臂一般靈活,比起白宣之前使出來的槍法更加精通,秦宸使出來的槍法明顯要比他還要厲害。

白宣一開始還看着,後面忍不住拿起槍跟着秦宸練。

練了一會兒原來有些生澀的地方,見了秦宸的演練後,立即改正過來,一下子就變得通暢了。

整個武練場沒有別的聲音,只有長槍劃破空氣的t響聲。

每出一槍,就有空氣被炸開來的聲音,練開場外的人連呼吸都不敢大聲,怕錯過最精彩的地方。

就連不懂武藝的皇帝,都看得目不轉睛。

還有大将軍,在這一刻有些妒忌自己的孩子了。

他和白宣同樣學的是戰龍槍法,只是他的槍法是皇帝給了他一本槍譜,大将軍自己摸索着練的,畢竟皇帝不會武功。

而他的孩子卻是由十一皇子親自傳授,遠比他自己摸索出來的要好。

“陛下,請恕臣無禮。”

皇帝擺擺手示意他随意。

于是等到秦宸第二遍演練的時候,大将軍從武器架上拔出一支長槍,跟在秦宸後面練了起來。

原來他還有許多地方怎麽也練不好,在戰龍槍法上他可能還不如自己的孩子精通。

可是在今天,原來他怎麽也不懂的地方一下子就融會貫通了。

三個人呈三角形,在練武場上練起了槍法。

明明是夏天,太陽照在身上很熱,卻沒有一個人離開,而是站在外面觀看這一難得的場景。

皇帝看着場中帶頭的幼弟,這一刻他太驕傲了。

這個人是他弟弟,是他秦氏一族天賦最好的人。

秦宸本來只想演示兩遍的,可是随着大将軍下場後,他便多演示了幾遍,直到大将軍把自己所有的不解處都改正後他才停了下來。

“……”

場外的皇帝看着練武場中的三人,摸了摸鼻子,坐在宮人搬來的椅子上,端起茶抿了一口。

原來只有他一個人不懂武啊,那沒事了,看不懂就看不懂吧!

一開始覺得自己對大将軍還挺好的皇帝,現在多少有些心虛。

他不是不想教大将軍,而是他真的不會武啊!

在武之一道上,皇帝真沒啥天賦,和弟弟完全不能比。

白宣的槍法是進宮後秦宸傳授的,在進宮前他是不會的。

這戰龍槍法只有秦氏一族的人才可以學,如果沒有皇帝的允許,外人是不可以學的。

大将軍即使會,私下不敢也不能傳授給自己的孩子。

所以在今天之前,大将軍也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學的是戰龍槍法,當他知道後真的很驚訝。

特別對十一皇子,就算他沒和殿下交過手,也看得出來他使的槍法比白宣要高深很多。

怪不得阿宣每次回來談起殿下時,都一臉崇拜的樣子,原來殿下真的很厲害啊!

大将軍自學的槍法,有許多毛病,今天也都改正過來了。

原來有不少地方練起來總覺得不太通順,今天也都變通順了。

這和白宣一樣,父子倆遇上的情況都差不多。只是相比大将軍,白宣又好上不少。

原來秦宸只傳授了白宣槍法,卻沒完整演示過,在槍法連貫方面就差了許多。

而大将軍卻是有些招式不太懂,練起來總覺得不順。而他又沒有人可以詢問,只能在私下自己琢磨。

相比大将軍在軍事上的天賦,練武上面就差了許多。

而今天,秦宸把這個短板給大将軍補上了。

以後在戰場上殺敵時,只會更加勇猛。

當然現在能讓大将軍親自上戰場的戰事已經很少了,他一般都是在後方調兵遣将,把控整個戰局。

就是偶爾心癢難耐時,會下場殺幾個人。

大多數他還是在後方,不會讓自己涉險。因為大将軍明白自己的職責,戰場殺敵已經不是他的主要職責了。

他現在要做的就是讓大秦勝利,而不是跑到戰場有将士們搶人頭。

正因為大将軍在帶兵打仗時足夠謹慎,因此大将軍每一場戰争下來,大秦軍隊損失的将士都是最少的。

哪怕是心髒的文官在這上面,對大将軍都找不出可以指責的地方。

別看他們天天在朝堂上找大将軍的麻煩,在帶兵打仗這一場,所有人都心服口服。

只是佩服歸佩服,這權還是要奪的。

因此大将軍一邊打仗,還要一邊防備來自文臣們的算計。

好在皇帝對大将軍深信不疑,替他擋去了大部分的算計。

“滿足了?”

皇帝看着滿頭大汗下來的大将軍,親手遞了杯茶給他。

“多謝陛下。”

大将軍雙手接過茶,謝過後才喝。

大将軍和皇帝相識多年,私下也沒那麽多規矩。

“哼哼,要是知道你喜歡,早就拉你來練武場和小宸學了。”

皇帝再傻也知道,自己只給了大将軍一本槍譜有多不靠譜。

相比他兒子白宣有幼弟的教導,自學成才的大将軍就可憐多了。

因為這槍譜不能給外人看,大将軍就只能自己琢磨,也是難為他了。

“臣謝過陛下,要不是陛下臣也無法學得戰龍槍法。”

大将軍好歹也是和皇帝認識了多年的人,知道皇帝心裏有愧疚,趕緊安慰道。

“臣的內功心法和槍法,全是陛下所賜,相比其他只能學習軍中簡易功法的将士們,臣已經很幸運了。”

在沒認識皇帝前,他學的也就軍中那一套,粗淺到不行。

要不是皇帝,他根本沒有機會學到高深的內功和槍法,大将軍還有什麽遺憾呢?

他兒子有的,他也有啊。只是皇帝不像小殿下在武之一道上的天賦,可皇帝也替他擋下了來自朝堂的算計。

所以大将軍并不覺得自己比兒子的待遇差,相反他覺得自己現在這樣的生活,已經是許多人求而不得的。

大将軍在一方面,又表現出了與其他文臣武将不同的地方。

那就是大将軍很容易滿足,他覺得自己現在的生活已經非常好了,不會奢求不屬于自己的東西。

正因為他容易滿足,對皇帝也足夠忠心,才沒人也跑去抱大将軍的腿。其他人不是不想拉攏大将軍,而是知道拉攏不了。

這樣的臣子,是所有皇帝最喜歡的臣子。

秦宸遇刺時,對方也是趁白宣離開後才動手,就是不想得罪大将軍。如果他們的計劃成功,以後還能用得上大将軍,這樣好用又忠心的臣子,上位者誰不想要呢?

可白宣要是死在刺殺裏就不一樣了,不管以後誰上位,大将軍都不會為他們所用。

這怎麽能行呢?大秦的邊境還要依靠大将軍震懾呢!

所以直到白宣離開他們才動手,就是為了以後能繼續任用大将軍。

看到這裏就有人問了,在刺殺之前,秦宸也有好多次沒有帶白宣出宮,為什麽他們不動手呢?

關于這個老十就有話說了,你們以為訓練殺手很容易嗎?在那之前這些殺手都沒能合格,根本無法執行刺殺任務。

而且他東拼西湊才有了這麽些人,還全都死在刺殺中了。

皇帝登基後,對他們防心甚重,就這些人還是他暗地裏想盡辦法弄出來的。

現在全折在刺殺裏了,不僅銀子沒了,人也沒了。

要知道光是訓練這麽多殺人,他每年都要花費好幾萬銀子,家底都快搬空,家中的妻兒都要吃糠喝稀了。

現在又被降了爵,俸祿也比以前少了。

幸好皇帝沒有停掉他們秦氏一族的分紅,一年也有個二三萬,好歹能把王府的開銷支撐下來。

當天他們被扔出皇宮後,回到家面對的就是來自王妃和兒女們的譴責。

好好的親王妃,親王世子,親王郡主,這下子都降等了。

王妃和世子還好,在稱呼上變化不大,就是俸祿少了,地位低了。

老十的郡主最慘,變成了縣主不說,出去還要被人指指點點。

她原來是個高傲的性子,沒少仗身份欺負人。現在好了,成了大家恥笑的對象,最後哭着回家。

因為老十犯錯被罰,最近都不敢惹事,女兒哭了就哭了,也不敢去替她找回場子。

父女倆本來就單薄的父女之情,都快稀薄到沒有了。

不僅老十,老二他們也是一樣,在家中不受妻妾子女們的待見,一個個看到他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在自己的王府卻要受大家的氣。

老二他們心虛,也不敢像以前那樣發火,只能捏着鼻子認了。

主要是現在大家都在為大軍出征的事而忙碌,他們卻派人刺殺十一皇子,就連暗中支持他們的人都寫信提醒這些王爺們。

就算要鬧,也等大軍出征後再動手不行嗎?為什麽非得在這個時候動手呢?

弄得他們想幫都不敢開口,只能眼睜睜看着自己支持的人被降爵。

靠,當場他們就暴躁了,真想給那些個大傻子一個大逼鬥。

要不是為了從龍之功,為了家族更進一步,他們傻了才會選擇這種蠢貨支持。

其實要是皇帝有子嗣t,根本輪不到這些人。誰讓皇帝沒有呢!

而沒有子嗣的皇帝,大多數選擇的是過繼。除了親兄弟,皇帝又能過繼誰的孩子呢?

至于十一皇子,他們無視了。歷史上也有皇太弟,只是少。大多數人覺得十一皇子的存在會影響到皇帝過繼,卻沒往皇太弟的方向想。

在這一點上,老二他們表現得并不蠢,甚至可以說是敏銳。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