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章
第 57 章
當他聽到這件事的時候, 秦宸手中的折扇都掉了下來。
不是,你們邊軍玩得這麽大嗎?
關鍵是皇帝居然一點也不驚訝,讓秦宸忍不住好奇地問了他哥。
“哥哥,這是什麽情況啊?”
“這是太祖暗中下的令, 只有皇帝和那邊的邊軍才知道的命令。不過這件事說出去實在不光彩, 因此大家都守口如瓶, 連最親近的人都不會說。”
皇帝跟弟弟解釋道。
也不知道太祖他老人家哪來那麽大的怨氣, 居然讓邊關一點點蠶食對方的土地。
原來大秦的和對方的邊界線在貝加爾湖中間,經過了百年,現在都把整個貝加爾湖包括進來了。
“……”
聽完皇帝解釋的秦宸, 他抽了抽嘴角。
你們是怎麽做到一百年間蠶食了對方這麽多土地的?
問皇帝, 皇帝也不是很清楚。
只有那邊執行任務的邊關将士才清楚。
從太祖起, 幾代皇帝都沒問過他們是怎麽執行的,只知道大秦每年都在擴張。
當然在史書上肯定不能這麽記,史官也是懂得變通的。
在史書上那肯定就是對方入侵,然後我們趕跑了入侵者, 作為賠償拿點對方的土地很正常吧?
別說, 這個理由确實很強大,只有吃了悶虧的北方國說不出來。
主要是談及他們和邊軍的沖突,确實每次都是他們喝醉酒後鬧出來的, 人家反擊很正常啊!
打贏了要走土地,這也很正常啊!他們平時和別的國家都是這麽幹的。
就是他們不懂,為什麽打着打着他們的湖就沒了?
現在整個貝加爾湖都歸了大秦所屬, 又給了後代們一個自古以來的理由。
這個要重點注明, 貝加爾湖自古以來都是華夏的, 誰也不能把它搶走。
其他皇帝和将領不明白太祖為什麽對北方的土地那麽執着,那裏又不能種地, 雖然不是寸草不生,卻也差不了多少,太祖為什麽一定要拿下來呢?
只有秦宸明白,看似荒涼的土地下面埋藏着多麽重要的寶物,所以能拿下當然要拿下了,這可是老祖宗們給後代留下的珍貴禮物。
皇帝一直都知道他弟和太祖很像,對太祖的某些奇怪做法十分理解,但是他也沒想到他弟能理解到這個地步啊!
有時候皇帝都懷疑,他弟是太祖轉世,怎麽能對太祖的想法這麽清楚呢!
像他和歷代先帝都不理解太祖為什麽對北方土地那麽看重,那裏不說寸草不生吧,真不适合種地。
可他弟和太祖就十分看重不說,還堅持要把北方的土地拿下,并且是越多越好。
秦宸看着手中的地圖,和腦中模糊的世界地圖比較,發現他們已經拿下了不少北方的土地,包括原來就屬于他們的貝加爾湖。
也許以後亞洲最大的國家,将不再是毛熊,而是他們華夏。
秦宸笑眯眯地合上地圖,心滿意足地離開正陽殿。
輿圖對古代每個國家來說都很重要,因此秦宸要看地圖就得來正陽宮,其他地方是看不到的,更不可以帶出正陽宮去看。
幸好這輿圖對秦宸來說是想看就看的,只要他開口皇帝就給。
因為古代科技繪制條件有限,輿圖肯定不是十分确定,不過沒關系,大致上一樣就行了。
看過大秦的輿圖後,秦宸的心情一直很好,就連回到他的璟陽宮都笑眯眯的。
“漂亮哥哥,我回來了。”
一只鹦鹉從天而降。
“可愛多,你又去哪裏混了?”
秦宸不想被他抓亂衣服,伸手抓住了他的翅膀。
“找禮物,找禮物,給漂亮哥哥。”
可愛多把自己的爪子伸到秦宸面前。
“哇靠,可愛多你去誰家偷孩子了?怎麽沒被親鳥打死嗎?”
秦宸看着它爪子上只有一點點絨毛的雛鳥,急忙把它從可愛多的爪子上救下來。
“不是偷,不是偷,是救,是救。”
可愛多聽到秦宸說它是偷的,立即反駁道。
“啊?救的”
秦宸臉上大寫一個震驚。
“鳥媽媽推它下巢,我救的。”
可愛多一臉的驕傲,要不是它及時抓住這只雛鳥,它就死了。
“啊?”
秦宸覺得自己今天受到了不少的刺激,鳥媽媽居然不要寶寶,把它推出巢穴,這真的很不理解啊!
“對啊對啊,它媽媽不要它了。”
可愛多一臉同情,幸好它遇上了我。
“好吧!可愛多你真棒。”
秦宸還能說什麽,當然是誇它啦。
“我要吃瓜子。”
可愛多解釋清楚後,就理直氣壯地提要求,誰讓漂亮哥哥誤會它的。
“好,我讓人準備瓜子給你。”
秦宸立即讓人去準備瓜子,誰讓他冤枉了可愛多呢!
順便還讓宮人把雛鳥送去鳥房,那裏有專門照顧鳥禽的宮人。這麽小的雛鳥,還得專人來照顧才不會死亡。
“叽~”
小鳥一直叫,好像知道自己要離開可愛多一樣,不樂意了。
“可愛多,你跟着去看看,把它安排好了再回來。”
秦宸對自己的鹦鹉說道。
自從可愛多成為他的鳥後,秦宸從沒有限制過他,鳥籠天天都是打開的,随便它想去哪裏就去哪去。
它的脖子上還挂着一個小牌子,上面寫着璟陽宮三個字。
只有要這三個字外,京城沒人敢打可愛多的主意。
哪怕是他那些渣哥,明面上也不敢對一只鳥動手。
先不說抓鳥有失身份還很丢臉,更重要的是他們現在還沒有和秦宸與皇帝撕破臉的勇氣。
“好~”
可愛多還是很聽秦宸話的,哪怕這會兒很想吃瓜子,還是跟宮人去了鳥房,安排好雛鳥。
也許是可愛多救了它,雛鳥特別依賴可愛多。
可愛多是個好孩子,不然也不會救雛鳥了。到鳥房後,它只要一離開雛鳥就叫。
沒辦法,可愛多暫時住到了鳥房,天天守着雛鳥,等它大一點再回來。
對此秦宸表示無所謂,反正這家夥也不是每天都在家,有時候一個星期都不回來,秦宸都習慣它不在宮裏的事了。
不過他還是問了一下鳥房的人,可愛多救回來的是只什麽鳥。
“回殿下,是金雕。”
鳥房的人果然對禽類很了解,看了一會兒就分辨出來了。
“啊?”
秦宸手中的折扇沒拿住,掉到了地上。
一只鹦鹉救了只金雕,這是什麽玄幻大片啊?
而且看雛鳥的反應,它明顯是把可愛多當媽媽了。
“咳,可愛多,你就留在這裏好好照顧它吧!我回去了。”
秦宸轉身就走,不然他怕自己忍不住笑場。
可愛多是個小男生呢!居然被雛鳥當成了媽媽。
不能笑,不能笑,可愛多可愛記仇了,回頭它會報複自己的。
“……”
可愛多看着毫不留戀走人的漂亮哥哥,再t看着一直往它身下鑽的雛鳥,生無可戀的可愛多趴在窩裏,照顧起了雛鳥。
對生性愛自由的可愛多來說,這無疑是件很困難的事。
可是雛鳥真的太小了,自己一離開它就拼命地叫,這可是它送給漂亮哥哥的禮物,自然不能死掉。
有可愛多在,雛鳥很快就安靜了下來。
只是一只猛禽認了一只雄鹦鹉當媽媽,說出去也挺好笑的。
反正知道這件事的人都笑了,皇帝好奇心一起,還去鳥房專門看過。
可愛多認得皇帝,便任由他打量,還讓他抓起雛鳥看了看。
當然皇帝沒想搶弟弟的禮物,就是好奇而已。
金雕雖然稀罕,可皇宮什麽鳥沒有?比金雕更珍貴的猛禽都有,更別說金雕了。
他主要還是好奇可愛多這只鹦鹉,相比其他鹦鹉,可愛多就明顯智商高出一截,詞彙也更豐富,還會念詩拍馬屁。
哪怕弟弟從沒有關着它,可愛多也沒一去不回,就是中間偶爾玩太高興了,十天半個月才回來一次。
皇帝很好奇,一只鹦鹉帶出來的金雕,會是什麽樣的?
是更勇猛呢?還是變得和鹦鹉一樣,只會吃喝玩樂加賣萌。
抱着這樣的好奇,皇帝吩咐鳥房的宮人一定要照看好這對假母子。
哈哈哈……
然而這樣的歡樂并沒有持續多久,捷報的消息送到京城後,原來風平浪靜的京城,氣氛突然一下子就變得箭拔弩張起來。
某次早朝,突然好幾名禦史朝秦宸發難。
“陛下,十一皇子已經十二歲,該出宮建府就藩了。”
打頭陣的還是禦史臺的禦史,他沒看到自己上司瞬間冷下來眼神。
什麽時候禦史臺成為他人争權奪利的刀子了?
禦史大夫是皇帝的人,他向來把禦史臺抓在自己手中,還為此而自傲。
可是今天他被打臉了,在不知道什麽時候,他禦史臺的禦史居然被人收買了。
好,真是太好了,禦史大夫氣笑了。
“皇子都是十五歲出宮建府,哪怕是就藩也要二十歲,十一皇子才十二歲,離出宮建府還有好幾年,離就藩的年紀就更遠了。逼一個不滿十五歲的少年出宮,你們想做什麽?”
禦史大夫親自站出來反駁自己人的話。
當年皇帝把他這些兄弟全都扣在京城,本來就引得衆臣們很不滿,但是皇帝非常堅持,不管誰上書都沒用。
再加上他們又是皇帝的仇人,自然沒多少人替他們說話了。
留在京城,又不受皇帝待見的藩王,自然沒什麽勢力,圍着他們的人也都一個個消失在了他們身邊。
直到最近幾年,又漸漸死灰複燃,其原因也不過是因為皇帝無子嗣而已。
如果現在皇帝有皇子,信不信他們會跑得比當年還要快。
大多數人都理解他們的想法,只有老二他們才覺得這些人是真心想支持他們的。
為了從皇帝手中取得更大的權力,不再受皇帝限制,朝中某些大臣才會選擇支持老二他們。
為什麽不選年紀更小的十一皇子?
額~別看人家年紀小,可是他比他的那些兄長都聰明,不好掌控。
是的,只要是見過秦宸的人,都知道他比老二他們聰明多了。
想哄騙他?夢裏比較容易,現實就別想了。
因此支持十一皇子,不僅得不到什麽好處,搞不好他還會把他們的秘密說給皇帝聽。
一想到那場景,頓時打消了支持十一皇子的念頭。
年紀小和腦子沒有關系,看看二郡王他們,再看看才十二歲的十一皇子,差距就是這麽大。
二郡王他們一忽悠就上當,相反十一皇子,他是反過來忽悠的那個人。
而且十一皇子和皇帝的心腹們相處得都挺好,如果非要選的話,皇帝的心腹自然是想十一皇子登基了。
比起沒有影的皇子,還是先帝的十一子看起來更靠譜。
秦宸坐在屏風後面,他對于禦史參他的話充耳不聞,他要不要出宮開府,要不要出京城就藩,他哥自有安排。
這些人上朝時突然發難,肯定又是他那幾個渣哥的手筆,怪不得他之前一直打噴嚏呢!
原來又是他們以算計自己啊!
突然靈光一閃,秦宸猜出了這件事背後的真相。
“陛下,十一皇子的年紀越來越大,再住宮中已然不合适。”
文臣中這時也有人站出來勸道。
皇帝看去,是禮部的人。
禮部尚書的臉頓時就黑了,好啊你們收買人都收買到他這個冷清部門了。
除了過年過節,或是重大祭祀場合,禮部在六部之中是最不起眼的。工部還因為有活要幹,都比他們有存在感。
可這不代表禮部尚書就好惹了。
“陛下,對方大人的話臣不敢茍同,十一皇子才十一歲,又住在前朝,有什麽不合适的?先帝在時,二郡王等人都是住到十五歲才出宮建府,怎麽到了十一皇子這裏就不行了?”
禮部尚書瞄了對方一眼,見他額頭上出現了冷汗,甚至不敢看自己。
哼,讓你被銀子迷了眼,二郡王他們的禮都敢收,這擺明了就是和皇帝作對,誰敢幫他啊。
“臣不敢,臣是真心為陛下好啊!十一皇年紀确實不到開府的年紀,可現在不是先帝時期,陛下後宮中的嫔妃和十一皇子又是同輩,情況不同,自然也要特事特辦了。”
對方并不笨,立即替自己辯解。
可惜他的辯解沒有一人相信,畢竟好端端的你參十一皇子做什麽?
相比皇帝時期皇室的烏煙瘴氣,現在的皇室已經好多了。
皇帝無子,又獨疼十一皇子,要不是知道皇帝确實子嗣艱難,大家都懷疑皇帝給他爹先帝戴了頂帽子。
雖然還是有人私下這麽想,但沒人敢說出口。
不過老臣們倒是沒有懷疑十一皇子的身世,記錄先帝臨幸嫔妃的簿子上清清楚楚地記着先帝臨幸皇貴妃的日期,這是做不了假的。
而且十一皇子是不是自己的崽,先帝能不知道嗎?如果不是,他會在臨終時給十一皇子留□□己?
想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十一皇子的身世沒有問題。
老二他們倒是想在這上面做文章,可是一想皇帝真要認下這個污點,十一皇子就不是十一皇子,而是皇帝的大皇子,那繼承皇位将比現在的身份更有利,也更加的名正言順。
至于給父皇戴綠帽子什麽的,只要皇帝臉夠厚,對百姓好,這點事都不影響他成為明君。
畢竟太宗還殺兄弟囚父皇呢!
那影響到他是後世皇帝的白月光了嗎?不影響啊!
所以老二他們在心腹的提點下放棄了。
是的,不是他們自己放棄,而是被幕僚和心腹提醒後才知道這麽做只會成功皇帝和十一皇子,對他們沒有半點好處。
看吧,就說他們蠢,這種事居然還要幕僚和心腹提醒,說他們是廢物點心一點也沒錯。
只要皇帝想,整個京城就沒什麽事能瞞過他。
老二他們在自己的王府和幕僚們開會,不到半個時辰,皇帝就知道了全過程。
看着跟篩子一樣的王府,別說皇帝罵他們是廢物了,就連秦宸這個當弟弟的都十分無語。
他們真是同一個爹生的嗎?為什麽智商差這麽多?
王府裏不僅有皇帝的探子,連大臣們都能輕易在他們的王府裏安插人手。
該不會是他們娘在懷他們的時候,腦子被狗啃了吧?
好的,老二他們的愚蠢大家都知道了,我們把視線再次回到朝堂之上。
秦宸坐在屏風後面,聽着朝中大臣們對他的去留問題争執起來。
皇帝的人要留住他,而老二他們的人卻想把秦宸趕出京城。
只要十一皇子不在京城,時間久了後皇帝對他的感情也就淡了,到時再提過繼之事,也容易多了。
一開始這些大臣們還真沒往秦宸身上想,還是老二他們提醒了他們。
皇太弟,歷史上可是有記錄的。
十一皇子不管是年紀還是身份,都非常合适。
之前還鬥得跟烏雞眼似的人,立即握手言和。
他們要鬥可以,但是先要把最大的對手弄走。
在京城有皇帝的保護,刺殺十一皇子的難度很大。
只有把人弄出京城後,再行刺殺就簡單多了。
他們就不信了,一直刺殺總有成功的時候吧?
是的,他們想弄死十一皇子,這是老二他們和那些逆臣的共同想法。
十一皇子是他們最大的障礙,他不死皇帝永遠不可能考慮過繼之事。
就是十一皇子有點難殺,上次十郡王準備了那麽多人手,都沒讓十一皇子t破個皮。
因此不能把十一皇子留在京城,把人趕去封地,也方便他們派人刺殺。
想法都很好,就是他們沒想到皇帝的抵觸這麽強烈。
“朕說了,朕不同意,十一還小,朕還想多留他幾年。此事不準再提,退朝。”
皇帝無視朝堂上的吵鬧,坐在龍椅上對臣子們說道,說完一甩袖走人。
不管對方的用意為何,皇帝都不同意。他的十一才十二歲,連舞勺之年都不到,他們居然想讓朕狠心把年幼的弟弟趕出京城就藩。
朕就知道這些人不懷好意,朕不會順他們心意的,就算要就藩,也得等弟弟年紀再大一點。
放弟弟出去主政一方,有治理地方經驗後再召回京城,這便是皇帝給幼弟安排的路。
他會努力撐到弟弟二十歲,到時弟弟繼位,也不會因為年紀小,讓大臣們輕視他,更不能用年紀小的理由,弄什麽輔政大臣出來,侵占皇帝的權力。
不是所有大臣都和孔明先生一樣大義,一心為漢,對劉禪忠心耿耿,從沒有想過要篡位。
也和張居正不一樣,他雖貪權,卻是為了明朝好,只有這樣他的變革才能順利完成。
可惜他們都沒有遇到好的君主,一個是勞累而死,一個則死後被清算。
前則還好,雖然君主平庸,卻對孔明先生足夠信任,從不幹涉他的政策。後者嘛,只能說老朱家的忘恩負義是刻到骨子裏的。
從老朱開始,到最後一位大明皇帝,有多少人冤死在他們手中?
不怪後來忠心大明的臣子少,主要還是這皇帝啊,他們就沒當明白。
殺忠良,還是天下盡知的忠良,有多少文臣武将因此而寒心啊!
後一位還是皇帝的先生,居然差點被開棺鞭屍,可不就讓明朝的人對君王寒心了嘛!
這樣的王朝,不亡才怪呢!就算沒有天災人禍,也堅持不了多久的。
太祖一直跟後代強調,不能讓屠龍者變成惡龍。因此他留下了太祖筆記,當後面的皇帝有什麽不懂,不明白的地方,就可以去看看太祖筆記。
太祖筆記裏不僅有太祖留下的叮囑,也有歷代皇帝執政的經驗。
可惜先帝資質不行,就算看了也沒辦法化為自身經驗,最後勉強保持大秦正常運作。
好在現任皇帝秦昊天賦不錯,這些年讓大秦的國力往上邁了一步。
可面對大秦內部的問題,他也無能為力。不是他做不到,而是他不想做。
他終究沒有太祖那打破一切的魄力和決心。
因此當他發現幼弟有這個心思後,他選擇了支持。雖然我做不到,但是我知道你的決定是正确的。
弟弟想做的是把大秦建設成太祖期盼的世界,沒有大毅力大智慧大魄力是做不到。
秦宸等所有的大臣都退出大殿後,他才從屏風後站起來,走出大殿。
望着殿外空曠的廣場,秦宸嘆了口氣擡步邁下臺階。
“怎麽這久才回來?”
皇帝在正陽殿等了半天,才等到弟弟回來。
“我不得等人走完了才出來啊,誰讓哥哥你甩了袖子就走,把弟弟忘得一幹二淨。”
秦宸一進門就坐在椅子上,宮人送上的溫茶他一口飲盡。
“做什麽去了?還是宮人忘記備茶了?”
見弟弟如此口渴的模樣,皇帝皺眉,屏風後有他讓人準備的點心和茶水,十一為何還這麽口渴?
作為皇家子弟,從小就學習規矩禮儀,像這般牛飲之法,很少在弟弟身上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