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皇帝宣旨

皇帝宣旨

院裏風聲不停,卷着落葉撲向歪斜的綠竹,葉片摩擦的沙沙聲像極了邊塞嗚咽的風聲。

寧煜放下茶盞,臉上表情不辨喜怒,他靜靜看着來人:“什麽消息?勞你深夜來跑一趟。”

院中人摘下黑色面巾,臉上滿是驚愕的神情:“公子不想我來?”

“沒有。但你不該故意驚擾旁人。”寧煜眼神有些冷。

正說着,塵嚣就從院外進來了。

“喲!稀客,什麽大事勞動懷奚你親自過來了?”

塵嚣朝寧煜行了禮,接着說道:“你小子沒輕沒重地,弄這麽大聲響吓姑娘一跳。”

懷奚心虛地瞟了寧煜一眼,恭恭敬敬地将懷裏的信箋遞了過去:“聽說你要娶親,我就想來看看這位姑娘是不是你帶進攬月樓的那位。”

塵嚣沒憋住,笑出了聲。

寧煜沒理他們,打開信箋,神色驟變。

“怎麽了?”

懷奚連忙上前兩步,站到寧煜身旁:“這份供詞我看了,我們不是早就預料到永安要在北邊生事嗎?你為何這麽大反應?”

“可我沒想到林大将軍會戰死,如此一來,朝中無将。”

懷奚疑惑:“我們以前不是談過這個問題嗎?由公子請纓,挂帥出征,到時南北兩軍兵馬盡握于寧家手中,這不就是我們計劃中的一環嗎?”

塵嚣皺緊了眉:“可是公子還有半載就要娶妻,你讓他這時候挂帥出征?邊塞戰事一起,就得耗個三五年,你要姑娘怎麽辦?”

Advertisement

寧煜攥緊信箋,痛苦地閉上了眼。

懷奚一怔:“那不還有李、許兩位将軍嗎?雖說他們支持永安公主和宣王,可現下賊寇犯國,他們不可能眼睜睜看着北邊百姓被屠戮吧?”

懷奚還未明白,塵嚣卻連連搖頭:“如果讓李、許将軍其中一位接管北方十萬大軍,那麽永安公主實力大增,日後宣王揮師京都時豈不更加容易?哪怕北方軍隊不參與謀逆,只冷眼旁觀,京城這點人馬都很難抵禦宣王手裏那五萬精兵。”

塵嚣說着臉色越發凝重:“北方十萬兵馬加上宣王的五萬,快要能和寧大将軍手裏的兵馬抗衡了。”

寧煜聽着,只覺得頭疼得厲害,永安竟然此刻貪墨軍糧,拖死了前線奮戰的林大将軍,明顯就是急于接手北方大軍,宣王的起兵之日,想來也快了。

懷奚左思右想仍無兩全之策,只得跪在寧煜面前勸道:“公子,我們苦心謀劃多年,眼見血仇即将得報,不可猶豫啊!”

見他沒反應,懷奚跪着往前挪了兩步:“公子,京中有我與塵嚣,自會替你守着姑娘,眼下穩住北方大軍要緊啊!”

寧煜揉着太陽穴,目光一凜,這盤棋已經下了太多年,或許,這是一個致勝良機,可是,萱萱怎麽辦?

不知是不是夜裏太涼,寧煜只覺得全身都冷透了。

翌日,杜清萱起了個大早,先收拾好東西,準備和寧煜一起用完早膳就回杜宅。

可她一推門,就看見寧煜站在院中,他眼下大片的烏青,竟像是整夜都沒合眼。

“你怎麽了?”杜清萱察覺到他情緒不對。

寧煜張了張嘴,還是沒能說出口。

“你有話就說吧,我承受得住。”杜清萱看着他欲言又止的樣子,心裏也打起鼓來。

“萱萱,我要離京一段時間,或許,要晚些回來。”寧煜咬牙說完,只覺得心疼的像在滴血。

杜清萱關切地看着他:“你會有危險嗎?”

“不會,我一定回來娶你。”

寧煜答得幹脆利落:“最遲,明年中秋。”

杜清萱失落地低下頭,寧煜以為她生氣自己食言了,卻聽見她小聲嘀咕道:“那豈不是要一年多見不到你。”

寧煜的心忽然就軟了,原來,萱萱也會舍不得他。

“要不?”寧煜生了退意,卻實在想不到任何法子,話就僵在了半空。

杜清萱擡頭,看見了他臉上的為難,立即擺擺手:“不要緊的,你去吧!”

她朝他笑了笑:“早去早回,我等你。”

塵嚣站在院外等了許久,只能硬着頭皮出聲提醒:“公子,該上朝了。”

“去吧!”杜清萱将他送到門口。

寧煜走出一段還是忍不住回頭看她,只見她就站在柔和的光影裏,笑着朝自己揮手。

朝堂之上,皇帝派與永安派吵得不可開交。

“韓大人何意?一再阻撓李、許二位将軍出征,是要置北面百姓于不顧嗎?”

“哼!我看韓大人是老糊塗了,若北方三城丢了,賊寇不用一月就能殺進京都,到時候我朝江山社稷可就全完了!”

韓名年事已高,和這些言辭激進的永安派新貴争論實在不占優勢,沒一會兒就捂着胸口喘起粗氣。

聽着永安派遣将呼聲越來越高,他只能撲通一聲跪在大殿上,老淚縱橫:“陛下,為了江山社稷,萬不可将北面大軍交給李、許二人吶!”

皇帝又何嘗不知其中的利害,目光淩厲地掃過朝堂之上所有人,心裏郁悶至極,沒得選,根本沒得選!

北方三城萬不可丢,朝中有領軍經驗的将領唯有永安派的李、許二人,可若是遣他二人前去,只怕北方戰事沒平,皇位就要易主了。

進退維谷之際,寧煜上前跪在了韓名身側:“臣寧煜,願領兵出征!”

嘈雜的朝堂忽然一靜,轉而議論聲更大了。

“寧大将軍的獨子想來是有些真本事在身上的,派他前去也未嘗不可。”

“如此一來南北三十萬大軍盡歸于寧家麾下,難保太平啊!”

“可沒得選啊!交給李、許二人,朝堂立即傾覆,寧家世代忠勇,想來不會做謀逆之事。”

“其實先讓他帶着忠心陛下的年輕将領去北方禦敵,等戰事平了再召回即可,北面大軍的統領權也正好可以交給随行将領。”

永安派一聽就不樂意了:“陛下,寧大人并無領兵經驗,若是丢了北邊三城,社稷危矣。”

“臣願立軍令狀!”

寧煜言辭懇切:“若北面三城有閃失,臣願領一切責罰,還望陛下允準。”

孟谌揚袖一掃:“寧大人好大的口氣!可這是事關社稷存亡的大事,豈容你胡亂嘗試!”

說着他往前一跪:“求陛下江山為重,遣李、許二位将軍出征!”

永安派紛紛附和:“求陛下江山為重,遣李、許二位将軍出征!”

看着跪了一片的朝臣,皇帝着急上火的厲害,別說李、許二人,就連寧煜他也不敢用,若無寧煜在京城為質,只怕寧常遠早領兵攻進京都,扶立允王了!

看着這些人,皇帝只覺得滿朝的亂臣賊子!來日必得一一殺盡才好。

可現下,不是個拿主意的好時候。

于是他裝出一副虛弱的模樣,緩緩站起,在百官面前眼一閉,身體一歪倒在了龍椅上。

李公公驚呼:“快去傳太醫!”

看見皇帝微微勾了勾手指,他心領神會,轉身對衆臣說道:“陛下身體抱恙,政事改天再議,退朝!”

在朝臣的不滿聲中,李公公喚來幾個忠心的太監,将皇帝扶回了寝宮。

退朝後剛見寧煜出來,塵嚣就迎了上去:“公子,如何?陛下可允了此事?”

寧煜上了馬車,輕笑一聲:“怎麽可能?他忌憚寧家多年,這個節骨眼上敢用我就怪了。”

塵嚣啊了一聲:“那我們該怎麽辦?不會真得把兵權讓給李、許二人吧?”

寧煜唇角微勾:“不急,等皇帝吃了定心丸,就該來将軍府傳旨了。”

華麗的宮殿內靜悄悄的,皇帝剛剛騙過了診療的太醫,現下已經悄悄坐起,正倚着靠枕看心腹的密報。

“太好了!老天開眼,可算是助了朕一次!”

李公公驚慌地看了眼門口的守衛:“陛下,小聲些,永安公主的人盯得緊吶!”

皇帝聞言聲音小了些,但仍舊笑得合不攏嘴,他将李公公扯了過來:“你看見了嗎?允王率人治理春洪,被大水卷走了,如今仍無音信!”

李公公聞言笑開了花:“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從今往後寧家再無指望,只能乖乖做陛下的忠犬了!”

皇帝冷哼一聲,笑容陰鸷:“等除了永安和宣王,無論寧家忠心與否,朕都要誅他全族!這江山,只能是朕一個人的!”

李公公吞了吞口水,沒敢說話。

皇帝深吸口氣,接着說道:“你即刻去将軍府傳旨,讓寧煜帶着元赭、何沅兩位新将出征。另外,派一隊心腹去查找允王,一旦找到,格殺勿論!”

李公公倒吸一口涼氣,頂着皇帝淩厲的目光,他不敢多說,只恭恭敬敬道是,揣着聖旨出去了。

外面突然傳來急促的馬蹄聲,寧煜緩緩落子,唇邊帶着難以察覺的笑意。

塵嚣快步進來:“公子,是李公公來傳旨了。”

塵嚣看他表情,臉上也有了笑意:“公子,可是事成了?”

“是。”

寧煜起身,拍拍他的肩膀:“我去接旨,你把棋收了。”

“奉天承運,皇帝诏曰,寧大将軍之子寧煜文韬武略,忠勇雙全,今封為正四品忠武将軍,戰事緊急,明日便攜副将元赭、何沅共赴北境,抵禦外敵!望卿不負朕心,凱旋而歸!”

寧煜叩首到地:“臣接旨。”

直至李公公一行人走遠了,塵嚣才從內院出來,神情凝重:“公子,聽說明日便走?”

寧煜眼裏也有淡淡的傷感,他将聖旨遞給塵嚣,沒有說話。

“公子,北境兇險,我随你一同前去!”

寧煜聞言,冷冷掃了他一眼:“你留在京中,照看好萱萱,哪裏都不準去!她要有半點閃失,你和懷奚提頭來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