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等人
等人
而後,才回付瑜,道,“這個是我很重要的朋友送我的,我不打算送人。”
“你要想吃,改天,我親自買了再送你。”
此話一出,付瑜也收了想吃糖的念想。
“······”
“對了,含含你高一是22班的對吧?”另一個舍友問祝苒含。
祝苒含點頭。
女生眼睛放光,“那章栩是你們班的?”
“嗯,怎麽了?”
齊施施看條件都對上了,眨着星星眼,跟祝苒含道,“那你們熟不熟啊?”
這麽問······祝苒含怎麽會不明白。
十幾歲的少女心事,并不難猜。
想了想,她和章栩,不熟,但還行。
齊施施雙手合十,含情脈脈般望着祝苒含,“你有沒有他的企鵝號?”
祝苒含思忖了一會兒,章栩她不熟,但是墨寒的發小。
話說到這了,付瑜問她是不是喜歡墨寒?因為她經常看見兩人一起走。
Advertisement
聞言,祝苒含心裏驟然劃過一瞬電流,她顯然感到自己呼吸停滞了一下,只是自己很快調整過來,沒有被任何人發現她眼底的情緒。
“那你覺得墨寒人怎麽樣?”付瑜問。
“挺好的。”
這是個籠統的回答,因為她并不想過多在別人面前評價他。
因為在她心目中,他不只是挺好的,是超級好。
但她确實沒必要和人分享。
付瑜顯然不滿意她這麽敷衍的回答,傾身進一步問,“那他有沒有女朋友?”
“據我所知,沒有。”祝苒含故作不解地問,“怎麽會這麽問,你喜歡他?”
付瑜搖搖頭,“不是,就我們隔壁宿舍一個女生,你知道吧,她從高一就喜歡墨寒,說起來算是暗戀吧!”
暗戀。
暗戀這個詞,多麽恰當。
就這樣毫無征兆的刺進鑽進祝苒含耳朵,順着血液流入四肢百骸。
“要是他沒有女朋友的話,估計那個女生可能要去追了。”
付瑜又補道。
“······”
祝苒含嘴角的笑容顯得有些僵硬,她沒有在說什麽,不過好在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沒有人注意到她的神色。
晚上躺在床上,她竟然失眠了。
滿腦子都在想墨寒要是答應女生的表白,能想象到的可能她腦海裏不知過了多少遍······
說不上來自己心裏是什麽感受,但似乎有一點她清楚,她挺不想墨寒談戀愛的。
可是自己為什麽會這麽想。
兩人頂多是同學,又有什麽立場幹涉他的事。
畢竟他那樣好,長相,成績等等,太多太多了那個不算優秀,還那麽溫柔,做同桌的那段時光,是她後來再也遇不到的程度。
祝苒含不知道墨寒是不是對每個女生都那麽有耐心,都那麽紳士,然而她知道,她已經真真切切感受到了,這就足夠了。
“······”
後來幾天,他們沒有再遇到。
可能是偶然,也可能是······祝苒含沒有刻意去制造偶遇,所以自然而然便遇不到。
南理一中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學生的每天的任務三點一線。
亦或者是她不想聽到他和別人的女生談戀愛的事。
有一天晚自習下課,回到宿舍。
付瑜八卦的在宿舍說起,“你們知道嗎?就前幾天隔壁宿舍那個女生跟墨寒表白了。”
她的表情豐富,以至于講的跟故事一樣,生動又形象。
祝苒含心尖倏地蔓上一陣莫名的煩躁。
她不想走,想固執的聽下去,饒是結果她已經早有準備。
齊施施順着問,“然後呢?”
“然後,就被拒絕了呗。”付瑜一臉遺憾的表情,接着道,“人家墨寒說什麽他現在只想好好學習,不想談戀愛。”
一貫拒絕人的借口。
那女生還是不死心,總是會給墨寒送東西,最後墨寒直接當面明擺着拒絕,“謝謝你的喜歡,但我已經有喜歡的人了,希望你不要再給我送任何東西。”
女生當即臉色有些難堪。
墨寒依舊給足了女生體面,最後說,“不過還是謝謝你的喜歡。”
“······”
“······”
祝苒含竟覺得自己提着一口氣忽地松懈了下來。
唇角的弧度不自覺彎起。
“對了,祝苒含,你不是說章栩的企鵝號可以幫我要嗎,有沒有眉目啊?”齊施施不好意思但還是問出口。
祝苒含,“······”
“祝苒含。”
“欸。”
“哦,我這幾天沒碰見人,有機會給你問問。”
“·······”
已經不記得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祝苒含會每天下晚自習的時候,收拾好東西站在教室走廊上,期待看見他的身影。
每當墨寒在人潮湧動的青灰校服中,她總是會在人群中一眼找到他。
祝苒含趴在圍欄上,身後同學紛紛和她告別,“祝苒含,走啦,一起回宿舍。”
“你們先走,我等個人。”
“······”
每每都是一樣的話術,沒有技巧。
至于她口中的等人,等的是什麽人誰知道呢?
月明星稀,蔥綠成蔭,梧桐枝桠在每個不見影的夜晚陪她等待着一個人。
南理的香樟匆忙盛開在夏天,少女的心事猶如浮草裏開出的伶仃花,期待在等待中萌芽。
祝苒含雙手撐着臉,一瞬不瞬地注視着樓下人聲鼎沸的青灰校服,被燈光包圍簇擁的三三兩兩身影像是每個人都走在開滿鮮花的路上。
目光所及,終于出現少年的身影。
祝苒含立刻轉身以最快的速度飛奔下樓,剛好和墨寒走路的步伐對上。
當有人以為是不期而遇的時候,祝苒含已經大大方方承認,“才不是呢,我看着你下樓了,所以我才出來的。”
她總是這樣,心思大大方方,人也坦坦蕩蕩,青春沒有遮遮掩掩,亦沒有躲躲藏藏。
在別人以為喜歡就要表白的時候,她遙遙領先,不捅破,比得到一份感情,她可能目前更向往收獲幹幹淨淨的友誼。
這樣兩人相處起來都不扭捏,也不用揣測對方。
十幾歲的年紀,如此剛剛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