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4章
——
山下靜子所在的出版社并不是什麽大社,主要是純文學在這個世界的霓虹一直不是很興盛,尤其是在輕小說、漫畫等刊物的風靡之後,本來就不甚流行的純文學在霓虹更是一蹶不振。
大概是沒有能夠一眼就震撼人心的作品作品吧。這個世界的純文學好像走上了一條奇怪的路,本就受衆不廣卻還偏偏一昧的追求晦澀難懂的深度,好像一篇文章被人看懂了就是低俗一樣。
這樣也就算了,他們還排外。講究師承是這個世界的文學圈子的另一個怪癖,因為圈子小大家會習慣的選擇自己熟悉的作家,甚至是他的學生這都正常,但只要出個新人不屬于圈子裏任何派系,那就像是捅了馬蜂窩一樣招人抨擊。
這大概就是靜子前世大家都喜歡說的那句:廟小妖風大。
而她所在的出版社最初并不是主要搞純文學的,他的社長是個從父親手裏接過了出版社的年輕人。可惜的是,出版社的主要營收都靠這社裏的一本漫畫雜志,而現在這本雜志在各個大雜志社的下面,不管是銷量還是口碑都急速降低,年輕的社長接手出版社的時候,雜志的銷量甚至都不如其他二線出版社的低人氣單行本高。
這種惡劣的現象就會導致漫畫家的出走,沒有作品又會導致雜志的口碑和銷量更差,這種惡性循環讓年輕的社長做了個決定,那就是——停刊。
靜子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入社的,這也是他為什麽能這麽快就升職到副主編的原因,大家都一致認為只要主編退休,靜子就是妥妥的主編。
因為,當初會改做文學雜志,也與靜子有些關系。
“我們可以做一個與現在市面上所有雜志都不一樣定位的雜志。”
作為一個新入職的實習生,靜子淡定的在這個除了自己只有4個人的會議上說出了自己的提議。
當時坐在主位上的社長突然就來了興趣,他本來是準備讓這個離職的只剩下三個人的漫畫編輯部并去隔壁的出版編輯部去的,現在有人有新的提議他當然會感興趣。
畢竟,雜志可以帶動一系列的産業,如果能再有一本雜志在社裏,那社裏的危機就能很快的過去。要知道,光靠出版那些小衆文學,實在不掙錢啊。
沒錯,文學書籍想要出版,幾乎都是找的小出版社,因為他們既不是主流又印刷量不大的緣故,很多出版社都不願意接手。
最後,就有了現在靜子負責的雜志——《新文藝》。
社長一開始也只是抱着試試看的心态同意的。而主編是因為不想去其他的編輯組,一是作為雜志編輯這麽多年他大概适應不了傳統出版編輯的流程,二就是他也快退休了又是主編級別的,去了別的組也不方便。
有了這兩人的同意,另外兩個留在社裏本就職位不高的編輯也不能再發表什麽意見。
但他們當時都沒想到,《新文藝》還真的被他們發展起來了,甚至在舉辦了幾次自己的文學獎項後,雜志的熱度成功破圈。文學,不再是被大衆不理解的存在。
一開始文學圈子裏還因為他們那沒有限制的文學獎報名條件不滿,甚至聯名抵制他們的雜志來着,到了後來年輕的一批發現有錢掙還體面之後,他們就開瞞着自己的老師開始了在新雜志上連載。
這也是靜子沒想到的,《新文藝》的發展速度遠超了她的預想,要知道一開始她可是低聲下氣的一個個去登門請求,那些個新一輩的人才勉強肯拿些所謂的‘廢稿’在雜志上連載呢。就這樣,他們都還要求匿名或者随便起個筆名。到了現在,只不過兩年多的發展,情況可以說是完全調轉了過來。
那些以往看不上雜志而拒絕的作家們時不時打電話來編輯部詢問連載,甚至連自己新書出版的時候也希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