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抛棄
在荒草幾乎遍地都是的郊外,趙家夫婦的墳冢周圍不但沒有多餘的雜草,而且不遠處還有一棵高大的榕樹和一間簡陋的草廬,顯得異常突兀。
那墳墓面前,蹲着一個人,那人正是趙家夫婦的兒子——趙旭。
趙旭蹲在地上燒紙錢,雙目凝視着墓碑上的字,思緒卻有些飄遠。從一旁望去,他的側臉顯得很是剛毅,一陣風吹來,火幾欲熄滅,燒盡的紙灰在空中飛舞。
趙父是木匠,他還在世時,趙旭讀了幾年書。後來趙父死了,作為獨子的趙旭便休了學,肩負起照顧老母的責任。
趙旭拾起趙父的木匠做活,養家糊口。由于他自小耳濡目染,做起木匠活來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再加上街坊鄰居時常關照生意,趙旭平時也寫些字畫去賣,盡管平日為老母尋醫問藥耗費很多錢財,但他所賺銀兩也能養活母子二人。
可惜,趙父死後,趙母一直抑郁寡歡。
當年趙家夫婦多年無子,夫婦二人原本以為他們注定沒有兒女養老送終,不想趙母老蚌生珠,誕下麟兒。但趙母身子原本就不太好,又是高齡産婦,情況甚是兇險。可在這種情況下,她還是堅持生下趙旭,身子難免有些損傷。多年來都還沒有調養好,如今因趙父之死而情緒低落,抑郁寡歡,不久便生了病。縱使趙旭四處尋醫問藥,傾盡家産,對趙母來說也是藥石無靈。于是在前年,趙母便撒手人寰。
趙旭在街坊鄰居的幫助下安葬了母親,而後,在墓旁結廬守了三年孝。
寒來暑往,時光飛逝,轉眼,三年已滿。
燒完最後的紙錢,趙旭在墓前結結實實地磕了幾個頭,道:“孩兒要出海了,望爹娘在天之靈保佑兒子平安歸來。”
說罷,他拿起放在一旁的鏟子,走到廬旁的大樹下。這棵樹是他當初結廬時移種過來的,如今已經長得這麽高了。心中感慨萬分,而後他動手挖土,不多時便挖出了一個小匣子。拂去灰塵,開啓的木匣子中靜靜地躺着一顆明亮的珠子。趙旭小心翼翼地将珠子取出,藏在內衫的口袋後,又到父母墓前拜了幾拜,方才起身。
風吹着他淡青色的長袍,愈發顯得趙旭的瘦削。
趙旭深深地凝視了幾眼,這才拿起包袱起身離去。
湛藍的海邊,嘈雜的碼頭,游人如織。
“小旭啊,快點,就等你了。”一個粗犷的聲音高聲喊道。
“馬上!”趙旭瘦削的身子敏捷地在人群中穿梭着,不多時便登上了船。
上船後,趙旭連忙表示自己的歉意,多數人都擺手表明沒什麽。可也有幾個人臉色不虞地看了趙旭一眼,便湊在一起竊竊私語,邊說還邊往他身上瞟。
都在同一條船上,趙旭也不想徒生是非,便當做沒看見。
不久,船離岸了,趙旭看着漸漸遠去的海岸,心中百感交集。
自小住在宣城,宣城靠海,是以百姓除了種地之外也會出海打漁,貼補家計。膽大的還一起相約出海,去一些海島上做買賣,如果做成之後能平安歸來,便能做個富家翁了。
前些年趙旭因為母親的病耗盡家財,又不甘心像趙父一樣一輩子只當個木匠,也無心功名。
趙旭自知于讀書一事上,他并無天賦,當初他之所以放棄,不僅是為了回家照顧老母,也是因為志趣并不在此。雖說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但是比起讀聖賢書,他還是更想去經商。
少年郎,初生牛犢不怕虎,便想着出海闖蕩一番。剛好與趙父熟識的船長聽他提起此事,就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趙旭小時聽說過很多富有神奇色彩的故事,什麽海中的仙島啊,各種奇怪又充滿誘惑的海中妖怪。這些故事興許會有杜撰的成分在,但也從側面體現出海域的奇妙。他喜歡未知又充滿挑戰的事物,他對出海向往不已。之前因為父母健在,不好遠游,如今,孤身一人的趙旭便拾掇起自己的舊夢。
可是,在船上還沒興奮幾天,原本活蹦亂跳的趙旭便上吐下瀉,臉色蒼白。起初,衆人不以為意,只當他是暈船,就拿了些土方子讓他用。可過了幾天,情況不僅沒有好轉,反而愈演愈烈。病來如山倒,不久,趙旭便奄奄一息。
見狀,大家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連忙請随行的大夫前來。
老大夫涼涼的手指在趙旭手上搭了脈,再看了看他的眼睛,又紮了幾針,也無奈地搖了搖頭嘆息,“要在平時,這病也不是不能治,只是如今船上缺了味藥,我也沒辦法了。你們早作打算,這病會傳染,需得與病人隔離開來。”
說罷,老大夫用藥水擦拭了雙手,轉身離去。
衆人見狀,也趕緊退出了房間,生怕被感染了。有些膽小惜命的,第一時間便跑了出去,像身後有惡鬼在追似的。
趙旭房間外五米開外的地方。
衆船員皆目光灼灼地盯着船長,目光中分明流露出讓船長早點把這個病源解決掉的意思。
路人甲說道:“老大,我跟趙旭是同村的,他爹娘前些年都是病死的,搞不好這病便是他的死鬼爹娘傳染的。都在同一條船上,搞不好互相傳染,到時候命都沒了,還談什麽買賣。”
船長面色不虞,瞪了他一眼:“我知道你與他素來不和,可也沒必要在此時落井下石。他爹娘都故去兩三年了,他染上了話早就不可能和我們在一條船上了,什麽病能拖到這個時候才發作。更何況,大夫也說了,病不是不能治,只是缺藥罷了。”
路人乙心下吐槽,這可是事關船上幾十條人命的大事。他面色複雜地看着船長:“老大,我知道你心裏偏袒那個小子,但我還是要勸你一句,大局為重啊!”說罷,拍了拍船長的肩膀轉身離去。
其他人也紛紛上前表明自己的看法,幾乎所有的人都是勸船長放棄趙旭的。
柔和的圓月在船板上撒下一片光輝,時不時便有海風吹來。
在這原本該是舒爽惬意的夜裏,卻有陣陣喧鬧議論之聲打破了這氛圍。
船艙內空無一人,哦,不,還有一個像死屍一樣躺着的人。
挺屍狀的趙旭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蒼白的面色和單薄的身子昭示着他的命不久矣。即由于大病,他憔悴若此,可還是隐約能看出他康健時俊秀的面龐。
趙旭病得只剩一絲意識,只覺得先前有人用涼涼的幾根手指打在腕上好一會兒,撐開他無力地閉着的眼睛,還在他身上紮了幾針。随後便是一群人的議論聲,像蒼蠅一樣在他耳邊嗡嗡直響。
趙旭知道大家都在外面商量着如何處置他。
趙旭渾身無力,頭腦昏昏沉沉地,屋外傳來的時大時小的聲音像蒼蠅一樣吵得人心煩。
他不知道怎麽會走到這個地步。
半個月前,他還身體健康。
他心中苦道:“蒼天啊,你何其殘忍,讓我得此惡疾!”難道他就要命喪于此了,他很不甘心,他還這麽年輕,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怎麽會就此戛然而止呢?
“咳咳。”趙旭咳了幾聲,只覺連咳嗽都要耗費他好多的力氣。
由于身體病弱,趙旭心緒起伏又頗大,不久,氣力不支的他就失去了最後一絲意識。
今夜注定是個不眠之夜,衆人憂心忡忡,無心入睡。
一臉凝重的船長站在船頭,盯着無邊的夜色,吹了一晚上的冷風。大家站在遠處望着,都不敢上前打擾。
船長心中百感交集,趙旭這孩子,他是從小看着他長大的,人長得好,也特懂事。所以當他跟他說要随他出海的時候,他二話不說就同意了。如今,趙家的獨苗就要葬身魚腹。他覺得自己對不起老趙啊。哪怕還有一絲希望,他也會救他的,可是現在,現在……
黎明時刻船長咬了咬牙,下定決心,沉重地嘆了口氣,方才向衆人說了句:“就按大家的意思辦吧。”
早就準備好一切,只待船長一聲令下便動手的船員聞言,在片刻之間就将趙旭連同床板一同擡了出來。
只見兩個船員口鼻蒙着方巾,手上套着塊布,渾身遮得嚴嚴實實的。一人擡頭一人擡尾,喊着,一二三。
随着‘三’字的念出,趙旭被扔進了海裏。
“撲通”一聲,海面上出現了漣漪,可不久便又消失殆盡,好似什麽事都沒有發生一樣。
一扔完,那兩個船員便趕緊去洗漱了好幾遍,生怕身上還有趙旭殘留下來的病毒。衆人也如釋重負,奔波了一晚,疲意也都上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 從馮夢龍《情史》的情通類的虎篇衍生出的腦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