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生辰(九)
第14章 生辰(九)
王長史家的轎停在府邸的牌匾下。
四個轎夫和身後佩劍的家丁都着鬥笠蓑衣侍立,那上面沾雨,讓兩盞冷白的燈籠照得泛亮。
前面的兩轎夫相互使個眼色,都一臉郁氣。
這時節非得晚上出門已經夠難為人,王夫人方才又磨蹭片刻。她走了沒兩步便叫停轎,要回去換件衣裳。
這一等便把雨點子等來了,不得已人人換上蓑衣,又厚又悶,而且雨天路滑,泥濘更難行。
若是她不多事,這會早行至巒山腳下了。
懷着這樣的氣悶,片刻後王夫人攜兩婢女返回轎中時,轎夫覺得這轎比平日吃重,疑心是後面的轎夫也有怨偷懶,刻意把力遞到了前頭,便也故意往後使勁。轎子便搖擺起來。
王夫人坐在裏面,竟然悶聲容忍。因為不受寵,她脾氣一向好,好得有些小心翼翼。倒是那随行丫鬟喝了一句:“晃什麽晃,穩當些。”
轎夫收斂了,可是轎子還是重,等一腳一滑,走到巒山腳下,他的額頭都冒了汗。
雨使山間浮了一層灰白的煙霧,漆黑中滿是樹葉的潮氣。除了山影黑些,四面靜些,好像沒什麽異樣。天上有月亮,地裏還有蟬聲呢。
轎夫拿手背擦擦汗,準備落轎。
就在這時,忽然眼前一暗,明月瞬息被遮掩,一股涼飕飕的腐臭味混雜着血氣撲鼻而來,只身後聽得一片尖叫,“嘩啦啦”的佩劍出鞘此起彼伏。不知誰喊了一句“那東西來了”,一下将衆人吓破了膽,便有不少人掉了劍。
轎夫睜圓的眼珠裏倒映出一片黑霧,慌亂中轎子失去掌控,“咣當”一聲便砸在地上。
人群瞬間奔逃。兩個丫鬟像跳出口袋的魚一般鑽出轎簾便跑。然而一道金光如波浪湧來,一閃而過,所有聲音一下子憑空消失,包括那滿山亂跑的人。
那遮天蔽日的黑霧緩緩下落,凝成個約兩人高的細長影,弓形背,極小的腦袋,細長的手臂,身上黑霧盤桓,更像是某種人立而起的竹節蟲。魔的腦袋轉了半個圈,似在疑惑。
Advertisement
剛才好些人,一下子都不見了。
地上只剩下一擡孤零零的跌散架的轎,和滿地散亂掉落的佩劍,薄薄的劍刃倒映雪亮的月光。四面靜得能聽見風聲。
風将繡八瓣蓮花的藍呢轎帷吹得往裏縮去,隐約勾勒出一小塊凸起。
這轎子是含餡兒的。
王夫人沒來得及下轎,還坐在裏面。
那魔興奮極了,立刻彎起身子一般自轎帷縫隙探進頭去。它本就由黑氣凝成,此刻更如蛇一般軟韌,整個身體仿佛化成了液體,呲溜溜全部滑鑽進轎中。
這會兒風停了,轎帷平靜垂落下來。不知裏面何等慘烈光景。
然而不出片刻,忽然轎帷劇烈鼓動起來,再接着,一股黑氣撞開轎帷,似慌不擇路,奪路而逃,只是剛逃出半個身子,便仿佛被一股巨大的力拽着,一寸一寸地,它倒退着,又給生生拖回轎中。
原來魔也會發聲:那聲音好像一個被毒啞的人張開嘴巴拼命地喊,嘶啞可怖,黑氣劇烈顫動起來,拼命掙紮,好像在毛骨悚然。片刻後,黑氣竟然全拽回了轎中。轎帷又垂落下來。
不一會兒,轎中溢出一縷細細的黑霧,好似殘肢斷臂,奄奄一息,它沒命地逃出了大半個身子,卻有一只素白的手,從轎帷中探出,一把捏住了它。
這手手指細長,皮膚如白釉,月色下看來很有些陰冷。這一縷黑霧像被攥住了尾巴,掙脫不得,便瘋狂搖頭擺尾。
轎中人似乎呢喃了一句什麽,然後那只手微微一松,黑霧便如離弦的箭一般瞬間飛竄進林子中,顧不上尾巴上多了一處花生大小的金色标記,形狀如一片花瓣。
随後轎帷挑開,裏面的人彎腰下轎。
“王夫人”一身素白,頭戴帷帽,看不清面目,她慢慢地走到山腳樹叢中,伸手撥開濕漉漉的樹葉。
有個黑影,不,好些黑影,被那逃回來的黑影尾巴上的金色标記照得分毫畢現,正在如蠕蟲一般團在一起瑟瑟發抖。待那光更亮一些,它們終于覺察,紛紛驚動,争先恐後地往密林中逃。
說時遲那時快,“王夫人”袖中飛出一道淺金色的虛虛劍影,瞬間亮光四射,那嘶啞的聲音橫沖直撞,外頭的樹葉兒也嘩啦啦地狂抖起來。劍影游龍般急追而去,尾巴擡高,向下刺去。
外面忽然又傳來紛亂腳步聲和人聲。
只聽得一個人喊道:“完啦,轎裏沒人!”
“我們可是晚來一步?這人已經給魔吃光了。”
“這……滿地刀兵,怎也沒有血和骨塊兒?”
另有人道:“看這樣子,要不要去王長史家報個喪,還能換上一吊錢。”
“王夫人”手掌一翻,那劍影忽而收入袖中。
她不是旁人,正是蓬萊仙宗內門行三的弟子沈溯微,但此刻不便暴露身份,只得假托王夫人之身。當時下轎更衣的還是王夫人本尊,再回來的已經換了芯子。
未料突然有人出現,他側耳聽得片刻,聽出對方的身份,便将袖中金珠反手一抛。
獵魔人隊伍正圍在空轎子跟前檢查。
這三人負責守這山腳下,其餘人向上去了娘娘廟中。誰能料想這次的魔如此急不可耐,王夫人還沒登山呢,山腳下還有明燈照着,這麽十來個人,浩浩蕩蕩的,也敢動了手,還做得這麽幹淨?
正說話,忽然金光一閃,四周出現好些人的身影,這些人哭爹喊娘,吱哇亂叫着逃竄。
這些随轎而來的下人們,方才便是在逃跑的瞬間,被一張大網收攏到了一處,此時放了出來,更是慌亂,腳踩着腳要往山下跑。
獵魔人叫他們包圍,吓了一跳,面面相觑:“這是咋回事?”
已有反應快的一面喝住那些人,一面拔腳追上,回頭喊道:“我們跟上問問,你便留在這裏等小乙吧!”
剩下的那個胖子“哦”了一聲。
混亂遠去,他一回頭,忽而見到月下有一道白影。身量高挑,白紗覆面,極靜地立在那裏,一動不動,一時竟顯得氣質冷清,凄如霜雪。
“王夫人?你……”
胖子撓撓頭。
原來你沒被吃啊。
但沒被吃,大約也是吓傻了。
不然怎麽站在轎邊,不知道跑,也一聲不吭。
“你、你別怕,我是南陵城的獵魔人,既然你沒事,就太好了。”他給王夫人看了自己的令牌及法器,自陳身份,又将事件颠三倒四解釋一通,随即道,
“我其他的弟兄們都在那半山一座娘娘廟中歇息。你看,這轎也摔壞了,擡轎的也跑了,外面還下着雨。夫人不如同我一起移步那廟中,稍事休息,等我兄弟把你家的人追回來了,再家去?”
其實稍事休息是假,繼續當餌誘魔是真。魔喜吃稚子、女子,尤其是年輕、潔淨、落單的,這王夫人看起來正合适,怪道剛出門就遭到了攻擊。
獵魔人策劃這麽久,怎甘心白跑一趟?這白送上來的肥鴨子,不能讓她輕易回去。
王夫人默了一默,婉聲道:“也好。”
胖子笑着點了點頭,伸手做了個“請”的手勢,心道,這王夫人可真好哄騙。
王夫人提裙拾級而上。胖子跟在王夫人身後,燒符并用法器,一息的功夫竟就收了一乾坤袋的魔物,雖然都是些殘肢斷臂,但也稱得上滿載而歸了。
他不禁面露驚奇,今夜他怎麽這樣厲害,到時論功行賞,他可是賺翻了。
*
娘娘廟不大,泥糊的裏子,像一只燕子窩。
破舊的蓮臺很高,有一匹紗将它和小小一張祭桌隔開,桌上歪歪斜斜擺了些蠟盞貢品一類,紅淚已經淌到了桌下。一尊石菩薩端坐紗後,面目不清。
徐千嶼已坐了有一會兒了,有些煩惱。
方才那狐貍給她左手塞一顆菩提果,右手放一只玉淨瓶。又拿來一桶泥,要往她臉上身上抹,遭到她強烈抵抗。荒唐,化了那麽好半天的菩薩妝又要給遮掉,這算什麽事?何況她的臉,連不洗幹淨手都碰不得,更別說要往上面抹泥了。
“小姐,”狐貍耐心哄道,“要抹些泥,才好變一個石菩薩,不然,通天的障眼法也變不成啊。何況這泥很幹淨,是我專門尋來的白陶泥,你聞聞,是香的呢。”
徐千嶼嗅了嗅,那泥土細膩,果然有一股淡淡的食物的香氣,像家裏的面餅,聞得她都有些餓了。
她便勉強同意讓它在身上和脖頸上抹上薄薄一層,但臉上頭上堅決不肯。抹完了,她盤腿而坐,擺好姿勢,狐貍“呼”地吹一口妖氣。凡人看來,這便是一座泥塑的菩薩像,看不出半分活人的形跡了。
“就這樣,好極。”
狐貍拍着爪子,誇贊着跳下蓮臺,在臺下誇張地作勢拜了幾拜,兩人一個臺上,一個地下,颠三倒四笑成一團。
只是這狐貍笑嘻嘻地拜了兩下,第三下、四下便鄭重起來,将假做了真,細長的狐貍眼裏含着淚花,暗暗道:小姐莫要怪我。我與你确是八年的情分,從你牙牙學語,到抽條生根,天下怕再找不出你這樣出手大方的朋友。只是,八年和三娘和我百年的情分來比,還是短了些。
那大魔以三娘一家人的性命和我的一條尾巴相脅迫,要吃你這金尊玉貴的處子身,我又有什麽法子?給你少塗些白陶泥,是我唯一能做的,端看你造化。此番是我對不住你,你要做了鬼,盡可以來找我。待我回去,一定年年給你燒紙錢。
拜完,爪子将眼淚一抹,強顏歡笑地倒退出門檻兒,消失在夜色裏,将千嶼一人留在了蓮臺上。
徐千嶼坐了一會兒,便覺得糊了泥的地方慢慢變幹,明明是薄薄一層泥,晾幹後竟如穿了個厚盔甲一般,化作個繭子将她困住,打了彎兒的胳膊肘都不能伸直。這樣盤腿坐着太難受,若是泥全幹了,豈不是真的将她封成了石菩薩,身上麻了都換不了姿勢?這可不成。
這麽想着,她便忘記那狐貍叮囑,亂動起胳膊腿來,暗暗用力,和那“铠甲”較勁,泥竟然給她“咔嚓咔嚓”掙脫出幾道裂痕。
廟裏忽然進來了好些男人。
隔着簾子,徐千嶼聽到這些男人帶着法器、刀兵,坐在一處,漫聲閑聊,笑聲如雷霆。不一會兒,又進來個熟悉的身影。
那些人便立刻起身将他圍住,紛紛問:“小乙?你跑哪兒去了?怎麽才來,嗨呀,還以為你出了什麽事,路上叫魔給吃了呢。”
說罷又一陣哈哈大笑。
嗯?小乙怎麽認識這些人?
謝妄真沒好氣地拍拍袖上灰塵,強顏道:“沒事,路上耽擱一下。”
小姐拉着他一路跑,原來是因為內城下了鑰,走到了門口,伸手問他要路引。他當然不知道路引是什麽東西,便傻在原地,小姐頓時大罵他不頂用,連路引都沒準備好,還敢說能帶她出去。
幸而他曉得她是想出內城,便将她抱上城牆,結果徐千嶼跳下去便跑沒影了,同他分道揚镳,他四處尋覓,沒追上。
這處處碰壁,已經将魔王的耐性消磨殆盡。他皮笑肉不笑,陰沉沉地想:且等着,他應了這邊的卯,再去捉她,捉到便立刻剝開吃了,屍骨不留。
衆人在廟裏點上火,又說一會兒話,徐千嶼算是聽明白一件事。
小乙不是她的男丫鬟。他是混進來的,是個內鬼。
她頓時火冒三丈,偏又動不得,便越發用力地試着伸開手指,将那幹涸的白陶泥撐得綻出了裂紋。
這時,廟裏卻又進來了人。
一個胖子走到門口呼喝了一聲,說什麽夫人來了,随後讓着一個穿白衣、戴帷帽的女子先進到廟中。那女子姿态優雅,矜持沉靜,微微颔首,跟四方見禮,便拂裙而坐。
正此時,覆在徐千嶼左拳上的陶泥“咔嚓”一下裂開,她五根手指終于自由了,她呼了口氣,活動手指,又拿掌心使勁兒揉捏着那枚菩提果,壓一壓心中煩躁。陶泥紛紛掉落,如小雨打在船篷上,隔了老遠,那聲音幾不可見,然而那着白裳的夫人卻忽而停住動作,敏銳擡頭。
她戴着帷帽,白茫茫的一片,徐千嶼卻吓得不敢動彈,手心又滲出了一層薄汗。
怎感覺她在看她。
沈溯微一進廟覺察那供桌旁的薄紗後面有異。蓮臺之上,那物有兩只耳朵,在薄紗後晃來晃去,影影綽綽,不是狐貍,便是些精怪之流。
他斂了神色,一言不發,靜靜地坐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