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誰打贏算誰厲害

第三十七章 誰打贏算誰厲害

劉大海沒讨到便宜惱羞成怒, 說着這就要抓顧庭。

說不過,他就想揍顧庭一頓,他想着自己身高馬大, 打顧庭還不是小意思?他哪知道顧庭是任務者,真要弄他才是小菜一碟。

顧庭不想破壞人設而已:“你想幹什麽?自己不占理,就要動手打人?只許你家孩子打別人, 不許別人還手?”

在場的人又是一陣哄笑聲, 大家都已經找到真相了, 人家顧庭一家已經那麽可憐了, 劉大海還想欺負人,真夠缺德的。

劉大海頓時臊了一個大紅臉。

“我今天要不收拾你一頓,你還反天了!”他真急眼了, 伸手就抓顧庭的脖領子。

這時候, 不知道誰喊了一聲:“別打了村書記來了。”

果然顧紅林分開人群,從外面走了進來。

“咋回事兒?這麽多人圍在這裏鬧啥?”

顧紅林一張大黑臉吓得周圍的人都不敢出聲了。

劉大海頓時有些心虛,但是馬上就恢複了正常, 惡人先告狀。

“二叔你來得正好,你看看顧庭,他兄弟把我們家虎子打成啥樣了?這還有沒有王法了?我就教訓他幾句, 他還跟我頂嘴, 這麽沒有家教, 我替他父母教訓教訓他。”

衆人聽見他說這話,馬上又想起顧庭剛剛說的那話, 頓時一片嗤笑聲。

“自己兒子沒教好,還教人家!”

“黑老鸹趴樹上看見豬黑看不見自己黑, 自己兒子不是個好東西,自己看不出來呀!”

Advertisement

劉大海頓時覺得臉上挂不住, 但是他也沒有覺得自己錯哪兒。

顧紅林狠狠瞪他一眼。

“孩子們打架,你們這當家長的跟着鬧什麽?”

劉大海繃不住了:“是我家孩子被打了!”

顧紅林:“那又咋了?你家孩子沒打別人家的孩子嗎?哦,你們家的打了別人家的,你不出來說話,你們家被打了,你們兩口子跟着鬧,理兒都是你們家的?”

“我……”

劉大海就好像被掐死了一樣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可不是嗎?他家虎子打別人的時候他确實沒有阻止。

但是他不甘心呀?不甘心就這麽算了,這已經不是虎子挨打的事,這是他的臉面!

顧紅林又把虎子和小軍叫過來。

“你們為什麽打架?”

小軍就把虎子罵人的那一套全都說了。

虎子也沒有耍賴,他就罵顧小軍了怎麽了?他|媽在家裏也是這麽說的,他跟着學,有什麽錯?

“他爸就是跟小寡婦跑了。”

“你給我閉嘴。”

劉大海趕緊過來訓斥自己的兒子。

“你別亂說話。”

虎子:……

爸爸居然不讓他說話,這是啥意思?虎子有點蒙。

顧紅林道;“劉大海,你回家好好說說你家虎子!嘴別那麽賤,這幸虧年紀小,要是年紀再大點估計能被人打個半死。”

那意思活該被打。

劉大海聽完感覺臉疼,面子裏子都掉地上提不起來了。

“走吧,走吧,趕緊回家。”

劉大海趕緊拽着虎子的衣領往家走。

虎子一邊走一邊哭。

劉翠花也是一邊走一邊罵。

衆人頓時哄笑起來,這比看猴戲還熱鬧呢。

“誰說不是呢?自己家孩子打別家孩子,一家子裝聾啞,一個吱聲的都沒有,自己家的孩子被打了,就嗷嗷叫着找人家麻煩。”

“還真是這樣,我家金柱沒少挨虎子的打,我去找她說道說道,還被劉翠花罵了一頓,咋了?只準他打別人就不準別人打他?”

劉翠花聽見這話氣得渾身哆嗦,轉身想跟那群人撕架,被劉大海攔住了。

“別給我丢人!”

劉翠蘭這才氣哼哼地罵了幾句,然後對着虎子就是幾巴掌。

“叫你胡說八道,家裏有啥話都往外說!叫你跟人打架!”

打架還打輸了,有什麽用!

等人走了之後顧紅林這才道:“你們趕緊回家吧,以後別招惹虎子。”

顧庭謝過顧紅林,趕緊領着小軍和東子回了家。

院門一關,小軍身上的戾氣瞬間消散了。

“哥哥,真是他先罵得我。”

“我知道,洗洗手吃飯吧。”

顧庭并沒有斥責他,他知道小軍雖然沖動,但是性格并沒有變扭曲極端,對方肯定是先打他,他才會還手。

以前村裏就這樣,一切按武力值說話,誰能打贏就算誰有本事,只不過今天是小軍打贏了,劉大海兩口子就翻臉了而已。

“以後誰要是欺負你們就跟哥哥說。”

“嗯!”

小軍趕緊點點頭,眼神裏越發崇拜依賴。

今天張翠花沖過來的時候他都害怕了,他哥沒怕,他哥好厲害!

東子就在旁邊連連點頭憨憨的模樣十分可愛。

今天的飯菜依舊很豐盛,雖然都是野菜,但都是用鹵肉的油湯炖出來的,所以格外地鮮美。

肉還沒有吃完,顧庭每天都拿出來一點炖菜,細水長流。

吃完飯,小軍和東子在家裏拿着掃帚打掃衛生,顧庭拎着那兩瓶白酒,一只豬耳朵和兩斤肥肉來到村東頭找徐滄州徐老爺子。

徐滄州以前是官太太家的廚子,解|放之後才回的家鄉,因為他這樣的身份有點敏感,在以前的地方沒法待,只能回村。

他當大廚不但會給主家省錢,做出的宴席還色香味兒俱全,所以村裏人都對他很尊敬,對他的廚藝也贊不絕口。

就這麽一個德高望重的老人家膝下無子,晚景十分凄涼。

他跟老伴兒年輕時候是有一個兒子的,沒想到兒子到了八歲生了一場大病早早地夭折,老伴兒傷痛欲絕再沒有懷上,随後經歷了幾次動蕩之後,夫妻兩個狼狽地回到村子裏,就守着兩畝薄田安靜度日,誰家有喜事他都願意出一份力,日子也算過得去,只不過沒有孩子一直是他們兩個的痛。

顧庭觀察了一下,發現徐家庭院裏面的門是開着的,只有院子大門緊閉着,家裏肯定是有人的。

徐家的門是木門,比別人家的柴門好了不是一點半點。

拍了幾下,裏面有人出來了。

一個老太太頭發花白,身上穿着灰撲撲的衣裳,眼神晦暗地向他看過來。

“你找誰呀?”

徐家門庭清冷,一般人很少到他們家來,許滄州的老伴兒楚來娣也很少跟外面的人打交道。

顧庭:“我是來找徐爺爺。”

楚來娣這才把門打開,看見顧庭手裏面還拎着酒和肉,她以為顧庭是來求着她老伴兒辦喜宴的。

“你這是……”

顧庭道:“我想拜徐爺爺為師。”

他一說這話,楚來娣的臉色頓時就沉下來。

她老頭子說了不收徒。

這麽多年上門求師的人不少,徐滄州一個都沒有答應,徐滄州說過這輩子不收徒弟。

“你回去吧,我家老頭子不收徒。”

顧庭知道拜師這事兒沒有那麽容易成,但是誰還沒有個例外呢?

“徐奶奶您先不要着急,我等等徐爺爺。”

楚來娣一聽這話,轉身便自己回屋裏去了,把顧庭一個人孤零零地關在外面。

等了半個多小時,徐滄州才從外面回來。

他到自己那兩畝口糧田轉了轉,今年玉米收成不好,他得忙着種麥子了。

“你怎麽到我家來了?”

徐滄州一眼就認出顧庭,看見顧庭手裏拎着酒和肉,他有點摸不着頭腦。

按理來說顧庭家都是孩子,不可能有紅白喜事兒,那他……

顧庭把自己的來意說了一遍。

“徐爺爺我想跟您學廚藝。”

徐滄州嘆了一口氣,即便顧庭不說,他也想到怎麽回事了。

這孩子是個挺好的孩子,只是……

只是他有顧慮。

他以前也不是沒有收過徒弟,他沒有來紅石村之前就收過兩個徒弟,結果知人知面不知心,他把徒弟教會了,徒弟就使絆子把他趕出來了,弄得他這一輩子擡不起頭,所以早就絕了這個心思。

“你回去吧,我已經發過誓這一輩子不再收徒弟。”

顧庭道:“爺爺,那我就不拜師學藝,我給您打下手得了,您歲數越來越大了,給村裏人辦喜事兒當大廚越來越力不從心,您有什麽活交給我幹,行不行?”

他說着可憐巴巴地看着徐滄州。

徐滄州本來硬如鋼鐵的心霎時間軟了一塊,但是他也沒有馬上答應,當廚師是一門苦差事,一般人做不來,這個小孩兒沒準圖新鮮,也許幾天熱乎勁兒過去就幹別的了。

“我不收徒你還是幹點別的去吧。”

顧庭知道他沒有那麽容易答應這事兒只能一步一步慢慢來。

其實顧庭不用拜師就能成,但是他得維持人設,一個從沒有學過廚藝的人一下子就能橫空出世成為特級大廚,那可能性基本沒有。

更何況顧庭挺喜歡徐滄州這個老頭,這老頭跟他那一世的廚神師父有點像。

“爺爺我都來了,你不能讓我就這麽回去吧,我鹵了豬頭肉您嘗嘗鹹淡兒?”

顧庭趕緊把自己做的豬耳朵獻上去。

“你做的?”

徐滄州眼神眯了眯,态度緩和了一些。

“昂,我鹵的,給您當下酒菜。”

顧庭趕緊把肉放在院子裏的一個小茶桌上,連兩瓶酒也一起放上。

“爺爺您知道我年紀小不能喝酒,您不喝,這兩瓶酒也浪費了,我就給您放這了,我先回了。”

他說完一轉身趕緊拔腿就跑。

“你這孩子……你……”

徐滄州在後面追也追不上他,只好搖着頭回去了。

在村裏沒有兒女的老人很可憐,不光是經濟方面不行,在精神方面顯得也可憐,沒有父母的孩子也很可憐,就像是顧庭家這種情況,家裏沒有大人就會被人欺負。

徐滄州很能理解顧庭的處境,所以他對這個孩子又增加了幾分好感。

收他做徒弟也不是不行!

徐滄州拎起兩瓶酒還有那一塊肉和豬耳朵邁步就往屋裏走。

進屋之後他就把東西放在桌子上了。

楚來娣疑惑道:“那孩子呢?你怎麽把東西拎回來了?”

徐滄州笑道:“給你吃你就吃吧,這是他孝敬我的,這孩子真不錯。”

雖然有過幾次深刻的教訓,但是徐滄州這一次心又活泛了,沒辦法他就是心軟的人,看不見別人對他一點好。

楚來娣為難道:“這些東西不少錢呢,這孩子花這麽多錢……”

她是那種不想占別人便宜的人,別人給她點好處,她就過意不去。

這次徐滄州笑道:“給你吃,你就吃吧。”

楚來娣馬上明白了這是老頭子要收徒了。

“那他歲數也太小點了?以前你收的徒弟都二十幾歲,他才十幾歲,再者說了他能吃得了那個苦嗎?”

這些擔心不是多餘的。

徐滄州笑道“那就是他的造化了,我盡我的心教他就是了,能不能學好,那就要看他自己了,看着這小子有點機靈勁兒,也許能把我的手藝都學過去,我年紀也這麽大了還能把本事帶進棺材裏嗎?”

這麽一想楚來娣也有點贊同了。

再說了人哪能都那麽壞?

“唉?老頭子這豬耳朵真香呢,你來嘗嘗!”

顧庭回到家之後就開始打聽消息,沒過幾天村裏有一家娶媳婦的,毫無疑問,大廚肯定就是徐滄州。

所以顧庭早早地就到徐滄州家門口等着了。

徐滄州早上一開大門就看到了顧庭。

“你小子來得挺早啊!”

“爺爺早!”

顧庭恭恭敬敬地說道,不出意外,徐滄州肯定願意帶他了。

“愣着幹什麽還不走?”

“是師父!”

徐滄州腳步頓了一下,想糾正過來,畢竟顧庭沒有正式拜師,但是想了一下,還是算了,他不想糾結一個稱呼。

等到了牛五家,牛家的人已經把宴席上的菜都準備得差不多了。

“呦,徐師傅來了?請請請,您看我們這幫人都是門外漢也不知道該準備什麽,就等着您來當主廚了。”

對方非常客氣,還給了徐滄州一個大紅包。

徐滄州點了點頭,開始帶着顧庭幹活。

牛家辦喜事兒上上下下都很喜慶,人來人往的,誰也沒有注意到徐滄州帶了個小徒弟過來,人們都以為顧庭是來幫忙的呢。

村裏人不都這樣嗎,一家有喜事兒,其他的村民都會過來幫忙。

顧庭手腳麻利,擇菜,配菜,井井有條只要徐滄州說一遍,他就能記得,完全不需要徐滄州費心。

兩個人第一次幹活就非常默契,準确地說顧庭有眼力勁兒,指哪打哪幹淨利索。

徐滄州;……

他教過兩個徒弟,加起來都不如顧庭聰明這真是……

準備好配菜,徐滄州就開始炒菜。

“你燒火,看着我怎麽炒菜。”

顧庭馬上就答應照做。

徐滄州開始毫無保留地展示給顧庭看,什麽樣的菜用什麽樣的火候,大勺怎麽樣颠,炒菜怎麽樣上色,怎麽才能入味兒。

炒菜的步驟很重要,徐滄州一邊做一邊給顧庭講解。

顧庭在旁邊默默記下。

牛家一共擺了十幾桌席,後廚就徐滄州和顧庭兩個人忙。

顧庭沒來以前就徐滄州一個人幹。

徐滄州這個人做事兒特別講究,一般人入不了他的眼,別人給他打小工,沒過一會兒他就煩了,所以一般人不敢往他跟前湊。

他就是那種看誰幹活都不順眼,然後把自己累死那種人,可是今天就不一樣,顧庭格外有眼力勁兒,有些事兒不用他說,顧庭就自己幹完了,或者他提醒一句就不用再費二遍話。

徐滄州還是第一次遇到這麽稱心如意的徒弟。

每次做宴席徐滄州都累得腰酸腿疼,今天不一樣,十幾桌子菜抄下來,一點不累。

這小子不錯呀?

就這一中午徐滄州就對顧庭刮目相看。

下午他們把菜忙完,到了吃飯的時候主家給他們爺倆兩菜一湯,外加一人兩個大白饅頭吃。

徐滄州還弄了二兩小酒一邊喝酒一邊吃菜。

“你真想跟我學廚師?”

現在沒有外人,爺兩個都有啥說啥。

顧庭點點頭;“真想學,我得給弟弟妹妹們掙口飯吃。”

徐滄州贊許地看了顧庭一眼。

他最喜歡有情有義的人,顧庭這孩子簡直是長到他心裏面去了,他那兒子要是活着,再給他生個孫子,孫子就有顧庭這麽大,想到這裏他眼眶逐漸濕潤起來,心尖的地方微微地泛酸。

人到了年紀就喜歡想從前的事兒,尤其是他那個早早夭折的兒子。

算了,徐滄州覺得顧庭這孩子可憐,他收他當徒弟也許就是天意。

吃完飯,徐滄州就在一旁休息,顧庭把廚房收拾出來,就沒有他們啥事兒了。

村裏人有專門的幫忙的,後廚只要把菜做好,剩下的就不管了,要不然還得把人家大廚累死嗎?

臨走的時候主家為了表示感謝,弄了些剩菜分給顧庭和徐滄州。

都是席面是沒怎麽動的肉菜,親家或者是長輩席面都端架子,不怎麽吃菜。

徐滄州拿了一部分,剩下的都給了顧庭。

顧庭雖然看不上這些但是家裏小軍和東子都等着呢。

他一進門幾個孩子就圍上來了。

“哥哥,哥哥。”

顧庭把手裏的菜搖了搖。

“吃吧,餓不餓?”

幾個孩子都不太餓。

這幾天連着吃肉和肉湯,一個個都養得皮毛铮亮,身上長了不少肉,他們就是想顧庭了。

顧庭把楊玉梅一起叫過來,一家人團團坐好,開始吃飯。

顧庭已經吃飽了,所以他把菜弄好放桌上,然後拿出主家給的兩個大白饅頭。

兩個饅頭分成四份分給他們。

好家夥,這可是正宗的大白饅頭。

兄弟幾個以前吃的都是雜糧饽饽,玉米面餅子,像這種白面馍馍這還是頭一次吃。

“哥哥,我們能吃嗎?”

東子滿眼裏都是震驚。

顧庭:“不就是給你們拿過來吃的嗎?以後經常會吃到這種白面馍馍。

剩下的時間就是一家人品鑒白面馍馍的時候。

所有人都不說話,一小口一小口地吃。

主家給的兩道菜一個是白菜炒肉,一個是熘肉段,還都是葷菜,算起來這主家挺厚道了。

徐滄州做席面的時候,給主家能省則省,菜品做得精細不說,還不糟蹋主家的原材料,主家高興了才會給這麽多。

“哥哥你以後要做大廚嗎?”

顧庭;“不行嗎?到時候你們想吃什麽哥哥就給你們做什麽。”

幾個孩子連連點頭,連楊玉梅都對着顧庭笑。

顧庭覺得楊玉梅比以前精神好了很多,這麽長時間一直很聽話,沒有鬧,也沒有到處亂跑,還能照顧丫丫和東子,這對顧庭來說是件非常好的事。

楊玉梅能有這樣的變化,那真是不幸中的萬幸。

白面馍馍吃完之後,幾個孩子還沉浸在美好的回味中。

“太好吃了。”

小軍別的不懂,就知道跟着大哥有飯吃,以後大哥說啥他就聽啥。

顧庭沒有想到這一頓飯,他還能吃出這麽多的成就感,他比這些孩子們更能感覺到自己被需要。

能被人需要也是一種幸福,這比他做多少任務,得到多少積分更讓人滿足。

吃完飯他就帶着弟弟們收拾院子,把牆皮抹一抹。

收拾好了,他就想把這房子賣出去,一家人弄個小一點房子住着,不為別的,就為了跟以前撇得幹淨一點,不然顧長海老覺得這房子還是他的。

村裏人說的離婚,跟平行世界裏的離婚是不一樣的,這個沒有離婚證,就是兩方面都同意離婚摁手印,然後找全村人作證這種,要是顧長海到時候耍無賴,顧庭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只有徹底斬斷這個關系,以後再不跟顧長海有牽扯,就得把房子賣了。

雖說顧庭做的有點絕,但是他這個人天生就是嫉惡如仇,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他們幾個小孩兒在最需要人撫養,愛護,關心的時候,顧長海不在,那以後他也沒有必要再出現了。

幾個孩子天天在家裏打掃衛生,基本上也不怎麽出門。

村裏那些孩子也不敢再招惹小軍,日子過得美滋滋。

其實村裏面的孩子也不全都是壞的,要是沒人領頭,他們也不敢欺負人。

虎子那天回去之後被他爸爸又揍了一頓,現在還屁股開花下不了炕呢。

全村的孩子都知道虎子輸給顧小軍不說,還被顧庭痛罵一頓,虎子他媽多厲害,也敗給顧庭,他們還敢惹顧小軍嗎?

那絕對不能呀!

村裏人見着顧小軍和東子就跑,生怕小軍找後帳。

以前他們跟着虎子打了顧小軍好多次呢,真怕自己也像虎子那樣挨揍。

顧小軍和東子才懶得跟他們鬥氣,每天出來打水,做飯,打野菜喂雞。

家裏還有兩只不下蛋的雞,這是他們家唯一的財産,盡管不下蛋,他們也舍不得吃了。

“二哥你看他們。”

東子拽拽小軍的衣角。

小軍哼了一聲。

看他們幹什麽?他們還敢過來?現在的他,可不是以前的顧小軍了,以前他身體瘦弱被他們合夥欺負,他怎麽打都打不過,現在讓他們試試?

他不随便欺負別人,但是也不能被人欺負。

二牛和貴寶仗着膽子走到他近前:“我們不打你了,你也別打我們行嗎?”

顧小軍看了他們一眼哼了一聲。

不搭理他們。

二牛抿了抿唇;“以前我們也不想打你的,是虎子領的頭,你放心,以後我們不聽他的話,給你這個。”

他說着從兜裏抓出一把花生遞到小軍眼前。

花生啊,還是熟的。

小軍還沒怎麽樣,旁邊東子已經饞得流口水了。

“二哥!”

顧小軍一聽就知道東子饞了。

真是沒有出息的家夥,就知道吃!

可是顧小軍是個好哥哥,看見弟弟真想吃,也就把花生接過來。

東子趕緊揣進兜裏,高興得鼻涕泡泡都要出來了。

“哥我給你留着。”

顧小軍嫌棄地看了他一眼,然後看向二柱。

二柱一看顧小軍收了他的花生,就知道他們之間和解了。

“你放心以後我們不笑話你了,也不欺負你,我們做朋友吧?”

本來他們之間就是朋友的,就因為顧小軍家裏出事兒,顧長海跟人跑了之後,村裏人都開始笑話顧小軍一家,同伴們才開始遠離他。

小軍不想跟他們做朋友了,但是也不做敵人。

“以後我也不打你們。”

兩方面和解就好。

小軍心裏憋的那一口氣還有滿身的怨恨消散了不少。

兩個人回到家以後,東子趕緊把兜子裏的花生分了分,每人三個花生,一份一份的都分好,大哥一份,丫丫一份,還有他媽也一份,還剩下兩個,他跟小軍分着吃。

“二哥你看行嗎?”

小軍點點頭。

不怪東子嘴饞,這花生是真好吃,他沒吃過這麽好吃的花生,又香又脆,吃到嘴裏一層油。

東子吃完一個,意猶未盡。

“我們要是天天有花生吃就好了。”

小軍摸摸他的頭;“你可別跟大哥說哈,大哥掙錢養着我們已經很累了,你再想吃這想吃那的,大哥該為難了。”

東子眼珠轉動着點點頭。

“我們也幫着大哥掙錢。”

“對!我們也幫着大哥掙錢。”

兄弟兩個像是打了雞血一樣。

顧庭這幾天到外面轉了轉,徹底了解一下這個世界的經濟水平和風土人情,為接下來的創業做準備。

就算是他要當廚師,也要了解一下人們的口味不是嗎?

最近村裏辦紅白喜事的少,徐滄海一直都在家裏閑着。

當大廚就這樣,沒有人辦宴席,他就沒有生活來源,有時候能在家裏閑上大半年。

這也就是徐滄州家生活不寬裕的原因。

他家裏還有四畝地,但是徐滄州年紀太大,也不善于耕種,所以收成并不好,有時候産的糧食還不夠他們老兩口吃。

沒人找他做菜,他自己家産的糧食不多,在加上老伴兒身體不好,他家又沒有孩子,可想而知徐滄州壓力有多大,什麽叫孤寡老人呢,徐滄州就是。

看不見希望,也沒有什麽目标,走哪兒算哪兒,最好哪天他跟老伴兒都閉上眼睛再也睜不開眼,這一輩子就算是過去了。

所以徐滄州很頹廢,沒人找的時候,基本上沒什麽表情。

顧庭來到他們家就不一樣了。

“師父掃把在哪兒,我給你掃掃院子。”

顧庭找着掃帚,開始給他打掃院子。

“師父你地裏的活幹完了沒?我去看看。”

他拿着鋤頭上地裏去了。

楚來娣:……

“這孩子……還真不見外呀?”

她知道自己老頭子想教顧庭廚藝,但是這孩子也太勤快了?他們以前不是沒有收過徒弟,那些徒弟都是奔着手藝來的,學完了手藝就走人,甚至還把他們趕走。

因為一個地方差不多只能容得下一個主廚,所以每一次都是徐滄州被趕走。

教會徒弟餓死師父這句話,已經在他們心裏根深蒂固。

這也太惡心人了,辛辛苦苦教徒弟,再被趕走,這滋味經歷過一次就想死。

所以楚來娣也不希望老頭子收徒弟,他們年紀大了無兒無女,不希望再背井離鄉。

老兩口商量了幾個來回,楚來娣還是覺得心裏不踏實,但是沒有想到顧庭居然上門來給他們幹活了。

幹完了家裏的不說,還要幹他們地裏的活。

顧庭跟徐滄州是一個大隊的,當然知道徐滄州的地在哪兒,也知道他們老兩口不會種地,顧庭會呀?

這個節氣,勞力多的人家已經把玉米收了,來年的麥子也已經種上了,可是徐滄州家玉米收回來,但是玉米稈還在地裏,麥子遲遲種不下。

今年種不上麥子,明年就沒有收成,徐滄州灰心喪氣不想弄這些,他覺得能活一天算一天。

顧庭到地裏挽起袖子,甩開膀子幹起來。

一天的時間就把他們家兩畝地的玉米稈子刨幹淨,就等着種麥子。

徐滄州到地裏一看:……

這孩子真是!

徐滄州第一次在顧庭身上看到未來的希望,就好像他蒼老的身體受到顧庭的影響也變得有生機和活力。

“以後別幹了!”

“那怎麽能行呢?這活我不幹,師父也幹不了,明年不是沒收成了?”

徐滄州像看自己兒子一樣看着他。

“行了,你師娘把飯做好了,趕緊來家吃飯。”

顧庭答應一聲跟着徐滄州回了家。

到家裏還有什麽說的?

徐滄州給自己倒了一杯酒,又讓楚來娣加了一個菜。

高興嘛!徐滄州高興的時候才會喝酒。

顧庭在旁邊陪着師父吃菜。

酒桌上是最好聯絡感情的,徐滄州喝了幾口酒就開始絮絮叨叨,說着自己當年那些事兒。

他當年也是輝煌過一段時間的,當年在官太太府邸當大廚,那也是呼風喚雨,手下管着六七個小廚子,當時一道貴妃雞堪稱一絕。

說到這些徐滄州臉頰紅潤,眸子異常明亮。

顧庭在一旁靜靜地聽着,時不時給師父倒酒。

徐滄州喝得差不多了便道:“你真想跟我學廚?”

雖然他已經決定手下顧庭,但是還得要問一問。

顧庭點點頭,然後跪地上給徐滄州敬了一杯酒。

這年月師徒關系比天重,師徒如父子,顧庭是代替原身在這裏生活,他在這個世界裏就是一個苦孩子,他還要養活背後一大家子人,他能拜徐滄州為師已經是這個世界裏能找到的最好的出路。

荒年餓不死廚子,這年月能掌握一門手藝那就等于給他一個養全家人的飯碗。

這些年多了是人想拜師,徐滄州一個都不收,那些人求藝不成就說徐滄州是個老絕戶自己沒兒子還不收徒,徐滄州假裝聽不見,但是今天他要收徒了。

徐滄州痛痛快快喝了一這一杯酒。

“好好,你從今天起就是我的關門弟子。”

楚來娣剛開始有點不願意,現在看着自己的老頭子真下決心收徒,她也就不說什麽了,她也看出來了,顧庭這孩子是個不錯的孩子,她也喜歡孩子,看着顧庭就跟看見希望一樣。

“我在炒一個雞蛋,你們喝着。”

顧庭想要幫忙被徐滄州制止了。

“今天線上你師娘下廚,咱們爺倆好好說說話。”

顧庭從地上起來,跟徐滄州說了好一會兒話。

拜師可不是一件小事兒。

徐滄州選了個好日子,大擺一場收徒宴,他沒兒沒女,自然不需要給兒子娶媳婦,這次收徒弟他就把養老的錢拿出來了,他要讓全村的人都知道他徐滄州是有徒弟的人了。

這消息傳出去,紅石村頓時掀起不小的風浪。

徐滄州在村裏那是相當出名,他們村就這一個廚子,誰家紅白喜事不得找徐滄州商量事兒?再有就是顧庭這個身世也引人關注。

顧庭在村裏名聲太大,甚至蓋過徐滄州。

誰不知道顧庭的爸爸顧長海跟小寡婦跑了?顧庭帶着弟弟妹妹,日子過得凄慘?再加上前幾天顧家兄弟跟虎子又打了一架,幾乎是一夜成名,現在哪還有不認識顧庭的?

萬萬沒有想到顧庭居然拜徐滄州為師?

徐滄州還真收了。

“徐滄州徐老爺子不是不收徒弟嗎?”

“誰說不是呀?前些年好多人想拜他為師,他都不答應,弄得很難看,他當時就說不收徒。“

“啧啧啧……也不知道顧庭那小子用了什麽辦法能讓徐滄州老爺子破例。”

“要不說顧庭這孩子有點本事。”

就憑着顧庭能把顧長海趕出顧家,就說明這孩子有兩把刷子。

“誰說顧長海是被趕走的?他不是自己跑的嗎?”

話題又扯到顧長海身上,周圍的人一陣唏噓聲。

顧長海是自己跑去養小寡婦的不假,但是他可不想舍棄那個家,他還覺得自己是一家之主,在外面玩累了還能回來,沒想到顧庭把他的地給分出去了,顧庭和兄弟姐妹自己立了戶,房子也落到了顧庭兄妹幾個名下,你說絕不絕?

村裏人一開始也沒想到,後來才慢慢明白的。

這換了一般人根本就像不那麽全面,人家顧庭一個小孩兒就能想到而且做到了,連房産上的名兒都變成了顧庭。

村裏人都看見了,都能作證。

白紙黑字二還有證人,以後顧長海的日子怕是難了。

村裏這些人都是土生土長的,哪怕是家裏再窮再破,他們也不會舍家撇業到外村去。

落葉歸根嗎,他們隐隐覺得顧長海這片葉子是歸不了根了。

這也怪不了旁人,誰家家裏有四五個嗷嗷待哺的孩子不養活跑到外面給人家養孩子去?

“這顧長海也是個窮命,他要是知道顧庭這麽有本事,你說他後悔不?”

“人家顧長海自己也會木工,人家不缺錢。”

“老了咋辦?外面的孩子給他養老?”

衆人說啥的都有。

“走,咱們到徐家看看去呗。”

“走走走…咱們過去幫幫忙。”

村裏有事兒人徐滄海都會幫忙,人家徐滄海收徒這麽大的事兒,大家當然願意捧場。

徐家裏裏外外圍滿了人,有的是過來道喜的,有的是過來看熱鬧的。

徐滄海滿臉通紅,穿了一身半新的中山裝,笑眯眯地站在門口拱手迎客,他老伴兒楚來娣身體不好,但是也在裏面招待鄉鄰。

有史以來徐家還從來沒有這樣熱鬧過,連顧紅林和周友華都趕過來道喜。

“徐老爺子大喜!”

“老爺子大喜。”

徐滄海臉頰紅潤,眼睛笑得眯成一條縫,弓手給人們道謝:“同喜同喜。”

屋裏屋外一派熱鬧,就等着顧庭來拜師了。

顧庭安頓好家裏的弟弟妹妹,然後沐浴更衣之後拎了準備好的禮品,過來正式拜師。

一塊三斤的豬肉,一只雞,兩瓶白酒,還有一包糖果子。

這是從老祖宗那裏留下來的規矩,禮品一點不能少。

那天徐滄州跟顧庭說過,讓他不要拿拜師禮,他知道顧庭家條件不好,但是顧庭沒聽。

等到顧庭拎着禮品過來,村裏人就開始起哄。

“顧庭真來了?你是怎麽說服徐老爺子的?”

“我們以前都想拜師,徐老爺子一個都沒答應。”

顧庭也不好跟他們說什麽,只是點點頭打過招呼,來到了徐老爺子近前。

徐老爺子看見顧庭拎的禮品就是一皺眉,他不為別的,就害怕顧庭花錢。

以前沒打算收徒的時候對顧庭感情一般現在要收他為徒,就把他看成自家孩子了,自己孩子花錢他就心疼。

“行了行了,趕緊進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