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對酒當歌(八)

第47章 對酒當歌(八)

周景明這一段非常自律,只要晚上多吃兩口,哪怕已經十點了,他都會出去跑幾公裏。萬清對他這種自律不以為然,既然這麽自律,幹嘛要多吃那兩口?對吧。

萬清這一段就欠欠的,私下老逗他,逗完再去哄他,犯病了似的。中午有空她就在家用空氣炸鍋弄些小黃花魚,蒸些雜糧飯,涼拌個素什錦,再切幾片醬牛肉,總之都是些低熱量的食物,弄好給他送去公司前臺。

她跟他公司這些同事也熟了,偶爾他們公司核心成員聚餐她也會去。去的不多,左右也就兩回。她有自知之明,人公司聚餐總要談一些要務,她一外人老去也不合适。他的那些同事認識就夠了,回頭街上遇見點個頭就行了,無須刻意深交。

她自己也忙的跟啥一樣,除了每天線上學習些茶藝、烘焙,也順便學了些家電基本原理及維修,別的不說,閑置在那了三四年的波輪式洗衣機,她給修好了!她成就感爆棚,致電父母告訴他們這一喜訊,父母說她淨學些無用功,那洗衣機都準備賣廢品了。

除了這些她覺得自己審美能力一般,也常看些藝術鑒賞和紀錄片,試圖重塑和提高美學素養。她會認真地聽藝術家教如何去欣賞一幅名畫,這幅名畫美在哪兒,它的藝術造詣和歷史價值又在哪兒……

她有很用心地領悟和感受什麽是藝術美、自然美、生活美……說來汗顏,在她兒時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都沒有重視過“美育“方面的培養。學校的音體美課……這些老師頻繁有事或生病;她的家庭就是普通家庭,父母自身就不具備鑒賞和傳授美的能力,他們能做的就是把她送去一周一節的才藝課。她小學就上過鋼琴課和國畫課,前者資質平庸,後者缺乏毅力,最終都不了了之。

她如今之所以格外地關注怎麽提升自身對美的感知,一來不工作就有大量的閑暇時間,她想要更好地利用這些時間;二來一個多月前同一個熟識的獵頭聊天,對方問她三年內有無婚育計劃。當時她沒正面回應,她慎重考慮了一個月,她有婚育計劃,且想盡早落實。

現在先不提怎麽落實,先趁機學習些什麽,學什麽都好,只要是感興趣和能更豐富自己的,好為将來對抗些什麽的時候,不至于過度消耗自己。具體要對抗什麽她也不知道,但她知道結婚生子,對她和周景明來說都将是場巨大的人生考驗。而她目前所做的一切的一切,潛意識裏都是在為這場考驗做充足的準備。

在學習的過程中她內心是沉靜的,能摒棄外界的一切幹擾,她的世界裏只有她、也只為她。而她從中獲得的東西全部轉化為能量,一點點地滲透到她的整個生命裏,使她的生命得以蓬勃向上。

奈何她實在是個平庸之輩,學了這麽些高雅的,偏偏對修家電的能力最強興趣也最大。真他娘的難以啓齒。

那晚張澍在群裏說了句電吹風壞了,她當下騎着電瓶車去她家,不過花了十幾分鐘就把電吹風修好了。可修好後不僅沒有換來半分感謝,張澍還在群裏替她規劃好了未來創業方向:騎一個電動三輪車,走街串巷地吆喝修家電,順便還能收收破爛啥的。

她都在回家的路上了,看見她這條信息又折回去,把她的電吹風恢複原樣兒,就別吹了吧你!就在她折回去時發現了張澍的秘密,她衣帽間的飾品櫃上放着麥克風和錄音筆,她問怎麽回事兒?張澍起初寧死不屈,最後順藤摸瓜鐵證如山,萬清指着她鼻子:我回家逐個聽,我只要聽見有關于我的內容,你就等死吧!

張澍的播客統共也才錄了七八期,平均每期三四十分鐘,大都是些酒後的個人抒發。關于母親再婚也好;關于父親要求母親在婚前把名下房産過戶給自己也好;關于她心煩了就會繞去那條路,看看那位交警也好;關于她如何接納下坡路的人生,擁抱不完美的生活也好;關于和發小們的日常也好;好的壞的,擾心的開心的,她都毫不掩飾地、生動地講了出來。

萬清先聽了兩期,絮絮叨絮絮叨,她咋就那麽能絮絮叨。她也沒說別的,微信她:【你粉絲怎麽才一千?】

她回:【好難漲粉的,我這一千還是做了引流。】接着就把她大學同學的播客分享給她。原本她就沒打算瞞這事兒,早前她跟同學錄播客時提過一嘴,因為萬清說她不聽音頻,她也就沒再說。

Advertisement

萬清以前也聽音頻,通勤路上聽經濟學、聽職場心理、聽邏輯思維、聽人際溝通……有一段越聽越焦慮就沒再聽了。并且在上海她也挺忙的,不是跟朋友們聚就是跟同事們聚,周末看看話劇附近自駕爬爬山,生活也算多姿多彩,但她就是感受不到充實。這是很自相矛盾的一句話——生活多姿多彩但感受不到充實。她常常坐在人群中,同時也游離在人群外。

如果問她休息的這五個來月焦慮嗎?起初兩個月焦慮,後面慢慢就不焦慮學着怎麽去應對了。她這五個來月一共消費了一萬五,其中小五千她拿來添置自己和周景明的衣服了,剩下全是一日三餐的開銷,家裏水電燃氣費……扣她父親的銀行卡。這麽下去當然不是長久之計,她也從沒想過就此退休,但真休息個一兩年也完全 OK。

她就充充電,玩玩兒,腳踏實地的享受一段生活。将來怎麽回職場或創業那是将來的事兒,總之天塌不了。

周景明也忙得要死,白天工作晚上就抽空去看樓盤或幫江明珠看二手車。原先他計劃置換成別墅,看了幾套都不滿意,萬清就建議看五室的大平層。別墅加上地下室少說四層,将來裝修就是一大筆開支,日常打掃維護也麻煩。他們手裏是攢了些錢,老家別墅也算不上貴,但一來周景明處于創業期,潛在太多未知;二來他們也都不是資本家出身,攢的錢都是社畜的血汗錢,拿出來買別墅也沒問題,但沒必要。

周景明當時說是置換成別墅,而非直接買,她心裏就有數了。他們也才三十出頭,着什麽急呢?加之張澍也在群裏說,說別墅住起來又不舒适又浪費,她爸住的就是別墅,三樓嫌累就沒有上去過。也建議他們買五室的大平層就夠了,弄個獨立的衣帽間出來,生活美美噠。

弄你個頭,住都不夠住,還衣帽間。

以前沒覺着已婚和未婚具體區別在哪兒,這一下子就凸顯出來了。張澍注重生活品質,又有獨立衣帽間又有書房又有休閑室,家裏常年窗明幾淨,一個禮拜阿姨打掃兩回。那天萬清就在群裏感慨,他們五個房間都不夠,三間卧室兩間書房……哪有什麽衣帽間休閑室。

張澍有點被冒犯到,回她:如果能選擇,我也願意五個房間都不夠。

好,這事兒過了,不提。

說江明珠買豪車的事兒。江明珠不知是聽張澍的播客聽多了,還是跟她們處久受影響了,她好像莫名進入了一種表達語境,她說自己要買豪車、以及為什麽要買豪車。以前在外地沒覺着豪車怎麽樣,就四個轱辘而已,如今回來親戚圈意識到豪車就是成功人士的标志,那她也要買!

她買豪車的邏輯簡單粗暴:買了豪車奶奶在親戚們面前有面子,奶奶拾回面子她就開心。

萬清簡單利落地回:【買!】有物欲是好事兒,要及時珍惜,特別當有能力滿足這股欲望時。

照往常張澍會覺得這成本也太大了,人為什麽要活在他人的眼中?這回也不廢話,鼓勵她:【買!支持奶奶找回場子。】當錢能解決問題的時候就用錢解決,這個需求最容易滿足,因為人生有大把不能用錢解決的事兒。

江明珠原本組織了一筐話來合理化自己的虛榮心,看見她們的回複後……憨憨地回了個:【哦。】

之後的幾天她不時發幾張照片到群裏,當她發到寶馬 X6,且擲地有聲地回:【就、它、了!】

萬清忍不住了,喊她:【快下來吧。】

張澍拽她:【別飄了。】

周景明百忙之中出來制止了:【那你明後年再買吧。】

江明珠回:【不行,我今年過年就要去串親戚!】

……

直到國慶節張孝和婚禮的這天晚上,張澍坐在萬清家喝酒時,群裏随口說她表弟有輛車,才跑了一萬來公裏,沒事故沒擦傷,就是被他開去做抵押了。她要是有意的話就把車弄回來,看着商量個合适的價。此時周景明也剛到萬清家,問了具體的車況後,私聊江明珠:【這車适合你,你考慮看看。】

他們也沒期待江明珠能夠及時回複,就是想到這件事了,先發群裏。

中午大家都參加了張孝和的婚禮,一直等到酒席散盡,都處理好所有事宜,目送張孝和随着丈夫去度蜜月後,萬清約着今晚來她家聚。

張澍很感動,只是笑笑,也沒出言說什麽。

江明珠要顧燒烤店自然是來不了,周景明是先去忙了別的事兒,晚上七八點才過來聚。他過來了也才十來分鐘,外面就下起了瓢潑大雨。

外面下着大雨,店裏基本也沒食客,三兩的小單都是小豪練手,江明珠則坐在那兒喝着啤酒回着微信,私聊周景明:【你們都在萬清家?】

周景明回:【是。】

江明珠問:【張澍沒事吧?】

周景明回:【沒事兒。】發完錄了一段小視頻,那倆人在碰杯,一個說:敬我媽!一個說:敬你媽!說完仰頭大笑。

江明珠蠢蠢欲動,朝着店裏人一番交待,開上停在路沿的面包車頂着雨去了萬清家。她也不知道為什麽去,但她就是很想要見到她們,等她上樓後她們驚訝她為什麽來?她言不由衷地說是來問張澍表弟那車的具體情況。說完感覺眼眶發熱,坐在那兒點了支煙。

她醞釀了好大會,喝了杯酒,很突兀地說出芃芃的父親就是她的初戀男友。她們倆聽着、看着、等着她說。

好像那股沖動的、不合時宜的情緒瞬間過去了,她開始有些手足無措,她懊悔自己竟把自己置身于此,還唐突到了她的朋友們,她何至于此!她何至于此!

她忽然間開始崩潰,她淚大顆大顆地往下掉,周景明要過來擁抱她,她推開了他,淩遲般地放任自己,任由自己的慌張、狼狽、脆弱、不堪在人前無所遁形。

萬清和張澍要擁抱她,她背過身不要她們抱,她努力地平複情緒。之後在餐椅上緩緩坐下,不願再多說什麽,抽了紙巾用力擤着鼻涕問:“你們有沒有過一了百了的念頭?”

“我有。曾經我就想過一了百了。”

萬清偏了臉,張澍也捂着眼,而周景明則轉身去了陽臺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