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廿七碗面

第廿七碗面

北城這兩天出了件新鮮事——

一直籍籍無名的瑞王府景區要在端午節推出快閃活動了!

【各位小友端午安康:集齊的八張蓋章便簽, 就可入府參觀啦!屆時還有潛伏在王府各處的管家為您講解!】

端午一共三天,活動就持續三天。

在這之前,瑞王府景區的各個平臺的官方賬號都發了活動內容, 它還時不時地去其他地方的官方賬號下面賣萌打滾蹭熱度。

王府牛雜面那條探店視頻更是讓它又轉發又評論的,還盛情邀請了視頻的作者來玩, 配合她們拍攝,這樣連宣傳費都省了。

官方賬號一改平日的沉穩低調,一時吸引了不少網友的注意。

【北城的網友們,你們怎麽不笑啊, 是生性不愛笑嗎?】

【趕緊撤回!這條沒出北城吧?】

【已經到秦省了, 放棄掙紮吧。要不是離得遠, 我肯定要去!】

【到江南了,看着挺有趣的, 可為什麽在我放假回家的時候搞活動!啊啊啊啊啊!】

……

這種明是吐槽、實則覺得有趣的評論很多, 不少人還是頭一次知道瑞王府這個景區,就連在北城上班的人都有不太清楚的。

現在天熱, 端午假期也只有三天,北城周邊這些景區都被去過多次了, 許多人正愁沒地方去玩, 瑞王府對他們來說算是新鮮的了。

小齊的項目剛結束, 組裏正讨論去哪玩。公司大團建定了下江南,但也只能下個月去, 他們玩得好的幾個人正商量着端午去哪放松一下。

“要我說就找個大保健放松一下, 天天在電腦前我這肩膀都僵了,腰也不行了。”

“就算去也就半天, 其他兩天在家睡覺?”

“哎——你們快來看,這個瑞王府有個端午快閃活動, 我怎麽沒聽過這個景點,看看地址……竟然就在我們公司附近!”

“小齊,你是北城人,你知道這個地方嗎?”

小齊湊過來看,回憶了一下,“有印象,但沒去玩過。這裏一直不怎麽出名的。不過我們鄰居奶奶在那附近開店來着。”

“是大柳樹巷嗎?”同事興奮地問道。

小齊見他這麽興奮都覺得莫名其妙,想了想點頭:“好像是吧,聽我媽提過一嘴。”

“那端午我們去這玩玩,看這上面說還有古裝漢服什麽的租賃,體驗感挺好的。”

“真的嗎,這不就跟我玩得那款古風游戲很像嗎,有點期待了。”

有人猶豫:“能行嗎?之前去北郊公園就搞過這種活動,是和游戲聯名的,結果去了之後現場秩序極差,領游戲周邊的有很多大爺大媽,他們根本就不是來玩游戲,就是單純貪小便宜。我和我朋友都沒領到,現場也很亂,根本看不到coser出演。”

“管他呢,反正是免費的,離公司又近。我們去看一下,不好玩就改去附近商場新開的游戲廳,也不虧。”

同事們一想也是,他們大多是在北城打工,租的地方離公司很近,去這裏玩倒是便利。

好不容易放假,小齊只想睡覺,正想拒絕,就有同事忽然問他:“小齊,你鄰居奶奶開什麽店的?我看到一個探店視頻,是賣面的,看着就香!好想去嘗嘗。”

有其他同事聽見了,連忙插嘴:“我也刷到了,看着那面條就挺香的。我不怎麽吃雜碎的,但是那個牛雜真不錯,面條還是手工的。這年頭手工面條很難找啊!”

又有人附和:“對啊,我就特別喜歡去這種小店探店。你別說,我去點評app查了一下,這店根本就沒上榜,也沒有外賣,這種一般靠得都是回頭客,是真正有口碑的。”

“你說的我今天都想去嘗嘗了。來北城一年了,我天天吃外賣,快給我吃吐了。”

小齊依稀記得鄰居奶奶是開面館的,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他們說的那家。

他家和鄰居奶奶家多年也不怎麽來往,其實也沒什麽大矛盾,不知怎麽,可能是鄰居奶奶總給人一種拒人千裏之外的感覺。

可就在前兩天,他媽一反常态地從隔壁拿回了晚飯,還說本來是給崔奶奶做的,她借光了。

他連續加了一周的班,困得不行。飯雖然很香,但是吃完他根本顧不上聽這些八卦,趕緊進屋睡覺了,連澡都顧不上洗。

這一周更是緊要時刻,這幾天他和同事都睡在了公司,連家都沒回。

小齊回憶了一下:“是開面館的,但是不知道是哪家,我也沒去過。不過聽我媽說,好像最近是她孫女接手了。”

那天120直接開到了胡同口,他回來的時候正好碰上,問他媽怎麽回事,他媽興致勃勃地說隔壁祖孫兩個吵架,聽說在店裏就吵了一頓,氣得老太太差點被拉走,回家來又吵。好像是孫女想要加盟面館,奶奶不同意丢了老手藝。

他沒興趣聽這些,悻悻回屋吃飯睡覺,如今也就只記得這些了。

不過,那天那些飯菜應該是隔壁姜奶奶做的吧,手藝确實不錯,怨不得姜奶奶會生氣加盟店面。

見小齊似乎有難言之隐,同事們紛紛打圓場:“沒關系,就算那家面不好吃,我還知道附近商場新開了家蛋包飯,蛋包做的凝而不澥,炸雞塊也酥脆入味,關鍵是只要48,到時候我們去那嘗嘗。我一直想去還沒去過。”

“就是,小齊你就去吧,我們玩一天最後一天再睡一天好了。”

衆人煽動下,小齊總算答應了。

和小齊這邊不同,王欣欣和陳禮、韓芫茜、張濤在少年宮下了課湊在一起。

張濤問他們:“我聽我爸說,我這個分再加上國家二級運動員的證,走體育特長能進一中。這樣咱們四個就又能在一所學校了,沒準還能分一個班呢。”

王欣欣勉強笑了兩聲,“恭喜恭喜。”

韓芫茜問:“欣欣你怎麽了,我看你這兩條都沒什麽精神頭。”

王欣欣垂頭喪氣地說:“我是能進去了,可是吊車尾。想想進去就要天天受歧視,我爸媽自己飛不了,還讓我先飛,我就一個頭兩個大。公主啊!我不會以後再也睡不了覺了吧!白天學晚上寫作業,頂着兩個黑眼圈,讓我死了算了!”

一旁的陳禮欲言又止,看着韓芫茜哄王欣欣,猶豫了一下才敢說:“學習是有方法的,我給你補課吧。”

張濤樂了:“對對,咱們四個來個互幫互助。正好禮哥給欣兒補,公主你給我補補,我英語才考66分。”

韓芫茜白他一眼,哄好了王欣欣說:“都放假了我們別太緊張了,正好端午去放松一下,玩完再學,張弛有度嘛。”

說到玩,幾人都露出輕松表情,這方面張濤可熟悉:“昨晚我就刷到了姜姐面館的那個探店視頻,你們看到了嗎?正好端午節假期瑞王府弄了個活動,我們一起去玩玩啊。這種快閃活動我還沒去過,看着挺有意思的。”

韓芫茜拍手道:“對啊,我們也可以問問姜姐需不需要幫忙。我對瑞王府比我家還熟呢!”

他們四個是從小學一起玩的,因為陳禮媽媽陳潔是瑞王府的工作人員,以前管的不嚴,他們跟着陳禮就能直接跑進去玩一天。

提到去姜月微的店,王欣欣眼睛明顯亮了幾分,人也更有精神了。

正好她最近在書法上有地方不太明白,想問問姜月微,提這個她爸媽肯定同意。

四人回家和家裏說了之後,沒想到陳禮和王欣欣的家長很快就同意了。

陳潔還笑着說他們到時候要發一身大乾朝的衣服當工作服,也給陳禮弄一套。

老王則是笑眯眯地問:“我閨女真棒,知道幫她老爸的忙了!你小姜姐給我出了個主意,讓我弄一些成色不太好的手串打散給來的客人們串珠子玩,弄得便宜一些,就是為了積攢人氣。正好我怕我一個人忙不過來。”

王欣欣咽下了那句其實是想幫姜月微的話,想了想還是她爸這裏似乎更需要幫忙。

而另兩位竟然沒得到允許,只說到時候看情況。

·

姜月微這兩天也忙得不可開交,她現在就恨自己當時多什麽嘴,這兩天只能關門準備端午快閃活動的事。

社區不知什麽時候給商戶們一人訂做了一個古代的攤子,讓擺在各家店門口,他們再打扮成古代商販的樣子沿街叫賣。甚至還安排了一些店主當流動小攤的。

主任當時說:“蕭老師這個建議不錯,這樣既節約成本,又能讓顧客們有代入感。”

于是各家就在商讨到底賣什麽。

裁縫店老板娘腦子活泛,她在網上見現在的年輕人喜歡身臨其境,做好妝造再出來玩,就幹脆臨時支了個攤子,找了做化妝師的兒媳婦來做妝造,又去進了一批古代樣式的衣服。

還讓她老公照着社區發的仿大乾朝的衣服做了一些好看漂亮的短打,穿着比長裙要涼快些。

“聽主任說是蕭老師和他學生給的參考,那肯定沒問題。你用這塊西瓜紅的薄紗料子配這個豆綠的绉紗,用再淺的綠做個燈籠褲,小姜說的,又涼快又好看。”

裁縫店老板娘張羅着,聽說姜月微對這方面有研究,社區主任就是受她啓發才想到的這個點子,上面也同意了,就想着都是年輕女孩子,肯定知道女孩子們喜歡什麽。

于是姜月微給這個出完主意,又給那個要賣的東西把着關,手上還不能閑着——她還得準備她店裏要賣的東西呢。

這次活動她甚至比蕭岱還忙!

蕭岱那一張不近人情的臉勸退了許多店主,主任又希望姜月微能幫忙,于是許多人都來麻煩笑意盈盈的姜月微了。

等毛毛姐開始統計他們都賣什麽時,姜月微才有空操心自己的生意。

毛毛姐為了給她留出時間思考,特意最後一個問她:“這次大家心還是很齊噻,基本上都沒有賣重樣的東西。就像宇文他還是準備賣化妝品,小劉、就是荷葉聽你的建議,準備賣一些文創。要不是時間太急了,她已經和有關單位聯系好了,和瑞王府聯名做一些文創。要麽說還得是年輕人腦子活……

不過咱大柳樹巷沒有什麽奶茶之類的飲品,新加盟那幾家都說來不及開張,飯館倒是能開兩個,就是這次他們也不能擺攤賣小吃,你這邊想好做什麽了嗎?”

姜月微給毛毛姐倒了杯核桃酪,細細思量道:“正好趕上端午,這次主題又是仿古,我想着就做一點端午的面和飲子、就是古代的飲料。”

這些她在大乾朝時經常做,來到這裏還沒做過,這時一說還有點懷念了。

“牛雜面還是要有的,再來就做一道不怎麽正宗的柰花索粉就好了。飲子就來一個粽葉茶和紫蘇飲好了。”

毛毛姐聽得直發暈,幹脆把紙筆給她:“聽着怪玄乎的,你來寫吧。也是奇怪了,我好歹也是大專畢業,怎麽你說的我一個都聽不懂。”

姜月微幹脆在後面寫了備注,毛毛姐拿過一看,“這個柰花索粉就是茉莉味的綠豆涼粉啊,聽着也怪好吃的。我們小時候這個季節吃槐花麥飯,也是借着花味和着面粉蒸一大鍋,現在是不敢了,路邊的槐花別說有農藥了,就是汽車尾氣都不少,哪還能吃!”

“其實也不算是綠豆涼粉,不過索粉制作有些複雜,用涼粉更快捷,年輕人也更容易接受。再有想吃的就進屋來吃牛雜面,店裏有空調。”

毛毛姐收起紙筆,笑着說:“說起來我還沒吃過你做的牛雜面,聽老王他們都說好吃、比老太太做的還好。我還聽說你現在加了好多其他種面,蠻好蠻好,等我有空一定來嘗嘗!”

送走毛毛姐,姜月微盯着牆上挂的水牌子,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是不是她水牌子挂的位置太不明顯了,怎麽誰來都不看牆上,都要她再口述一遍?

終于沒人再來了,姜月微拿過泡好的箬葉拆成幾片、在手上輕輕一折,塞進一茶匙祁門紅茶,三兩下包好,用馬藺捆好,一個只有乒乓球大小的小粽子躍然于她掌中。

這就是姜月微說的粽子茶了。

其實北城包粽子多是用蘆葦葉,粽子煮熟依舊有淡淡清香。但粽子茶最好用箬葉,清香味更濃,焙幹也是青綠依舊,煮茶時茶中會摻雜着箬葉清香,也是別樣的美味。

還好現代南北通貨,不像過去她回到北方時只能用蘆葦葉湊合包些野茶,雖說也別具風格,到底少了端午特有的味道。

其實最好是一個粽子茶煮一壺茶水來喝,不過想到現在年輕人喜歡邊走邊逛,她特意包了一些只放一半茶葉的,這樣分杯裝就不會太濃。

到時候她準備把家裏的藤條編的小桌和小凳搬來、擺在她攤位旁邊,如果喜歡看熱鬧街景就在外面喝茶吃粉,若是嫌熱就裏面請。

姜月微手巧,大小粽子茶包了滿滿一小筐。

她又找來個竹編的圓簸箕,正好放在鐵鍋上,下面小火燒着,滿滿地焙幹粽子茶。

裏面的紅茶都是成品,這樣主要是為了讓箬葉清香滲進茶中。其實也可以做好後串成串陰幹,過個個把月茶中自然透香,可她這不是來不及了嘛!

等箬葉焙得稍幹,滿屋都是粽葉的清香時,姜月微就把圓簸箕拿下來放在一邊桌上晾涼。

焙茶的功夫她也沒閑着,用剩下的粽葉包了好些粽子。她倒是不拘南北,可今天準備的鹹肉不多,只能用鹵肉充數了。

箬葉買得多,她原本打算剩下做一些粽子放在家裏,再給左鄰右舍一些。姜奶奶知道她的想法還是讓她拿去店裏賣。

“我和你崔奶奶年紀大了,吃不了黏食,不消化。隔壁你齊姨那裏你倒是可以送點。”

老太太自從搬到這裏就獨來獨往,對鄰居也就只是個點頭之交。原本她不在乎這些關系的,可自從被孫女氣到去養老院,鄰居崔奶奶在她走前來送吃的,又說幫她看屋子,說了許多不曾說過的掏心話;然後前一陣齊嫂及時發現了摔倒的崔奶奶,這兩天還來送過一次飯,讓姜老太太改變了想法。

她竟然也學會禮尚往來了。

當時,姜月微憋着笑意,答應了奶奶端午前一天給他們做柰花索粉,才忙自己的去了。

正好她還沒在現代做過改良的柰花索粉,就讓奶奶和崔奶奶、齊姨她們一起試吃一下。

粽子茶清香微苦,紫蘇熟水她就打算做些甜的,也準備些可以拿在手中的單杯飲品,老少皆宜嘛。

除了這些當然不能忘了牛雜面和鹵肉。這活動持續三天,總不能從早到晚都沒有一頓填飽肚子的正經飯。

姜月微忙活到了假期前一天的夜晚,才想起來自己這樣恐怕忙不過來,得找個幫手了。

·

在姜奶奶第三次提起她要幫忙時,姜月微又拒絕了她。

“奶奶,不說這大太陽您吃不吃得消,就說連續站三天您這腿也受不了啊。”

最後,姜月微和奶奶協商,她會找朋友來幫忙。

“你能有什麽朋友!”

姜奶奶這句話噎得姜月微笑容僵了半晌。

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她奶奶怎麽專門撿她短處說啊!

還好她倒是腦子靈活,直接在她的顧客群裏發了招聘啓事,就雇傭三天,每天一百,管三頓飯。

工資雖然不高,可工作內容還算靈活。沒人吃面的話,姜月微就在外面盯着,兩個人也能倒換着歇一歇。

實際上姜月微哪裏有歇着的時候,也就是她現在吃得飽穿得暖、精力比以前旺盛多了罷了。

讓姜月微沒想到的是,她這招聘啓事一發出去,關心薪資和工作內容的倒是沒多少,不少人見她說話,紛紛冒泡聊天。

【姜姐終于說話了!】

【你瞎說什麽,咱姜姐每天不都發消息嗎。】

【每天一個老板“ok”手勢表情,還有前兩天的“暫停營業”四個字,怎麽不算呢~】

姜月微手機上只有自帶的表情包,無奈地發了個黃豆流汗的表情,讓他們又鬧了一會兒,才有人問起正事。

【微微姐,你說的管三頓飯,是想吃什麽都可以嗎?】

【你還是學生吧,員工餐怎麽可能有點餐的,當然是剩下什麽吃什麽了。】

【話說,真的可以點餐的話,我可以不要工資,想讓姜姐做一碗燕窩芙蓉鴨子面,上次偶然聽姜姐說過的,回去查了查,已經饞死我了!】

【你小子,算盤打得我都聽到了。燕窩多少錢啊,你小子工資才多少!】

……

他們這邊吵吵鬧鬧,姜月微沒管。她剛才加了句“有意者請私信”,現在确實有不少人私信,她,甚至還有王欣欣他們四人。

姜月微哭笑不得,他們中最大的都沒滿十六歲,放在大乾朝倒是能行了,現在不是讓她非法雇傭童工嘛!

挑挑揀揀了半天,還是沒有合适人選。

姜月微想了想幹脆算了,到時她辛苦一點,想來顧客也沒那麽多,她一個人還是應付得過來。

況且大柳樹巷也不止她一家飯店,後來毛毛姐告訴她,另兩家飯館也會賣些飲品。

另一頭還有一家餃子館,店主聽說了這個消息後帶着一家老小連夜從外地趕了回來,生怕錯過這次機會。

大柳樹巷的商戶們等着盼着,終于迎來了這一天。

端午當天是個周五,天剛蒙蒙亮的時候,姜月微就“騰”地一下坐了起來。

這兩天她都不用定鬧鐘就自然醒了。

洗漱好,她套了身速幹衣,才在外面套了社區發的“工作服”。

現代這速幹衣真是好用,夏天穿在裏面流了汗也不會像細綿一樣濕噠噠地黏在身上。

她從卧室出來的時候,就見老太太像往常一樣在打太極,只不過今天比平時早了一個小時。

姜月微笑嘻嘻地和奶奶打招呼,姜奶奶看都沒看她一眼,說:“堂屋桌上有早飯,吃完再走。”

“就知道您舍不得我空着肚子!”

姜月微美滋滋地吃了一整張糊塌子,就着鹹鴨蛋吃了滿滿一大碗白粥。

這鹹鴨蛋還是奶奶一個月前腌的,用了老式的糊泥的手法,鹹鴨蛋敲開,一端都能見到黃澄澄地蛋黃影子。用筷子摳出些蛋白來,裏面那蛋黃油都能順着流出來。

姜月微登時起了主意。

她奶奶鴨蛋腌了一壇大的兩壇小的,大的足有五十顆,小的也有二十多,她抱走一壇拿去賣,今天又正是端午吃鴨蛋的日子,應景!

不過姜月微騎着三輪車出門的時候還是沒忍住良心的譴責,對姜奶奶喊了一句,還說要把賣鴨蛋的錢給她拿回來。

姜老太太去廚房一看,果然少了一小壇,笑罵着姜月微,收拾了碗筷去隔壁看崔奶奶去了。

崔奶奶腳已經好了大半,但還得養着。今天叫她過去包粽子。

說是包粽子,自己和姜老太太都不敢多吃,她的孩子們除了錢什麽都不看不上,姜老太太的孩子也只有姜月微一人,再給齊嫂送了許多她們也不要了,更何況昨天姜月微就送了一些過去。

崔奶奶嘆了口氣:“給學生們送點吧,老頭子那個學生小蕭前兩天給我打過電話,說最近有些忙,等忙完了這一陣就來看我。我估摸着最近他是要等着端午假期來吧。”

姜奶奶不知道怎麽安慰她,又陪着她說了些新鮮事。等崔奶奶問姜月微走了嗎,她才想起,“老崔,我看你這腳好得差不多了,公交也應該能坐了,我們今天去大柳樹巷逛逛怎麽樣!”

“啊?!”

崔奶奶怔愣片刻,才聽懂她的意思。

·

清晨,往日的大柳樹巷只能聽到四聲杜鵑的啼鳴,今天卻已經熱鬧非常了。

打頭的裁縫店早就挂了幾件漢服成衣在外頭,她還笑着跟隔壁賣小飾品的店主正商量着最後幾套衣服首飾的搭配。

本來是用烤腸機賣烤腸的零食店,也聽話換了碳烤,就連撒料的瓶子都換成了竹杯。

老王穿得像個鄉紳富戶大老爺,王欣欣一身粉色衣裙俏麗,坐在穿珠串的桌子前給她爹當托。

荷葉一身竹葉青的裙子襯得腰細腿長,搖着扇子擺弄着攤子上的文創,有簪子似的筆,可以折疊的小團扇,還有一些蓋章的本子。

前一陣子瑞王和瑞王妃的墓被發現,出土了不少好東西。她聯系過瑞王府景區的所屬單位想要共同制作文創,她這設計的本事還沒丢,上面一直推脫嫌麻煩。這次似乎終于明朗了,等下次再有這種快閃活動,肯定就有一批獨屬瑞王府的文創被制作出來了。

宇文的攤子在她對面,護膚品這種東西不可能換瓶子賣,他幹脆做了一批像模像樣的購物袋,再者還可以給買了東西游客試裝。

一切都準備得很妥當,早在幾天前大柳樹巷商戶們的招牌都被換成了統一定制的木頭牌匾,沒開門或是已經出兌的商戶還用假布景遮擋住了。

姜月微穿着利落,圓領衫搭了褙子和破裙,鵝黃配青紫,溫柔又好看,倒是和她黃黃紫紫的攤子很搭。

昨天她還給袖子上縫上了袖袢,這樣幹活的時候也方便些。

就連她的圍裙都是淡淡黃色,跟這身衣服倒是搭配得很。

姜月微以為她來的時候會像往常一樣一個人都沒有,可到了才發現大家都已經準備起來了。

路面早就灑掃幹淨,聽說是大家自發組織的,給還沒來的電門口都打掃得幹幹淨淨。

知道她有早上給門前灑水降塵的習慣,她來時店門口的青磚還泛着潮氣。

當時看着姜月微驚訝的眼神,老王腆着肚子,像個彌勒佛似的走過來:“你別看這幫子人平時消極怠工,其實大夥心裏都憋着一股氣呢。知道這回上面也要動真格的了,你看咱們這些老街坊哪個不熱情。”

這倒是,從那天他們在她面館裏長籲短嘆,追憶大柳樹巷曾經的輝煌時,她就知道了。

擺好藤編小桌和小椅子,姜月微進去做飲子。

分裝的粽子茶需要用了大鍋熬煮,等待晾涼再放進冰箱裏。她新買了兩個飲品的保溫桶,到時候擺攤前再把茶倒進桶裏,只需要擰外面的水龍頭就可以接一杯茶了。

煮過的這些小粽子茶還有用處,接一杯茶飲的時候放一個進去,看着漂亮特別,還能多一些清香味。

如果想喝熱的,她還拿了個養生壺現煮,只不過得需要一會兒。

姜月微看了看天氣預報,過幾天似乎有場大雨,這幾日都快三十六度了,恐怕喝熱水的人也少之又少吧。

紫蘇飲也如法炮制,不過昨天她連夜看了許多調酒和奶茶的視頻,決定給冰的紫蘇飲加一些冰塊和香草檸檬,做個漸變色飲子,看起來比單純的紫蘇飲要好喝得多。

等做了好了這些,姜月微才開始做柰花索粉。

柰花就是茉莉,端午時節正是茉莉花開時;索粉又是類似于粉幹、米粉的東西,只是以前的索粉放在現在也不是什麽太好吃的東西。

倒是借茉莉的幽香這事可以參考。

本來嘛,現在誰沒吃過好東西,要的就是這個氛圍感和一個新鮮。

綠豆粉混了茉莉泡的湯水,做成一盆涼粉,用特質的刮子刮成面條一樣的長條,梳子一樣整齊地碼放在粗瓷小碟上,澆上料汁,再撒幾朵茉莉,清新雅致,好看又好吃。

秦省那邊就有綠豆涼粉,姜月微稍作改良,就冒充了柰花索粉。

她找老王又要了幾個竹牌做水牌子,寫了菜單和價錢挂在了攤位上,又給老王的店寫了個穿珠串的牌子,弄得老王樂得不行,拿着這牌子上下左右的看,甚至都不想擺出來,直接拿回家算了。

還是姜月微答應下次再給他正經寫一幅字,他才作罷。

鹵味還是那幾樣,姜月微也沒打算做的太多。她也不是主要賣鹵味的,何況她實在是忙不過來啊!

這般忙忙碌碌,姜月微終于把面劑揪好時,也近十點,游客也慢慢得多了起來。

官方說過,在大柳樹巷的任意一家店裏消費,就可以得到一張蓋戳的便簽,集齊八張就可以抵一張門票。或是直接買門票進瑞王府玩,現在七折只要三十五元。

看來上面真的是咬着牙下了狠心,寧願先不掙這門票錢,等把景區的生态搞起來,知名度打響,再收費。

好在現在瑞王府還有上面的財政支持,又趕着瑞王和瑞王妃被發現,趁着這波熱度能吸引更多人才是他們的目的。

許多人抱着“反正也要逛一逛買點東西”的心态,打算先去大柳樹巷,看看有沒有什麽可買的,實在不行再花錢去瑞王府。

聽說瑞王府裏新增了志願者講解員,還是做管家打扮帶你身臨其境,許多人倒是很期待,就連去過瑞王府的本地人都有些期待了。

小齊本來說好和四個男同事一起去的,後來有同事知道了也想加入,不知怎麽,就變成了他們一個組出來團建。

浩浩蕩蕩十五六個人出現在大柳樹巷子口,給裁縫店的老板娘都樂瘋了。

今天日頭毒,到現在還沒來幾個人,來了人也是附近看熱鬧的大爺大媽,根本不是消費群體。

見到他們來立馬堆滿了笑,用蕭岱教他們的話術成功留下了兩個女生做妝造。

其餘人有等着看她們的效果再決定做不做的,有想再接着逛逛的,于是決定三兩一夥分開來玩。

小齊和兩個男同事一起逛了着,在荷葉文創那裏買了幾個本子和做成箭矢的艾草錘,其中一個最近頻繁長痘的同事還在宇文那裏買了一套護膚品。

正好最近獎金下來了,他們平時也沒地方花錢,倒是很舍得給自己買東西。

走到老王的鋪子前,他們倒是沒對穿手串感興趣,有人看上了老王店裏的扇面,小齊看着一個老王做的八卦銅漆葫蘆,只有小指大小,十分感興趣。

從老王店裏出來,幾人已經逛了一個多小時了。

同事小張問他們:“你們有沒有覺得,這次活動搞得真挺不錯的。店老板們一個個地真的和古人似的,還挺有意境。這一圈下來,我都覺得自己穿越回古代了。”

小王點頭同意:“你別說,你還真別說!我都有點後悔沒在開頭那租個古裝穿穿,這不就跟玩什麽情景類劇本殺似的,只不過比那個悠閑。”

小張也認同,“他們這可比上次去的那個密室什麽的專業多了,道具也準備的不錯,我都覺得這些老板可以去演戲了。你說對吧,小齊?”

小齊在最後,一手搭在胃上,臉色蒼白:“演戲不演戲的我不知道,我就知道再不吃飯我就要死了。”

他這一說,其餘兩人才覺得饑腸辘辘。

他們今天好不容易休息,要不是約了十點在這邊的地鐵站碰面,大部分人都要睡到下午了。

他們大多數人都是起床洗漱完就跑過來了,連早飯都沒吃。

這時,小張指了指對面,“那是不是那個面館?”

小王看清了招牌:“就是咱們上次周日說中午要去吃的那個面館,結果小齊你來加班後我們最後也沒吃成的哪個?”

小張說:“不是,是那天看的探店視頻,就那個博主吃了面之後去了瑞王府,還被瑞王府的官博轉發的那個!”

小齊仔細看了眼龍飛鳳舞的招牌,邁開步子往前走:“你倆說的是一個。”

小王小張愣了一瞬,見小齊已經走到攤子前和老板搭上話了,兩人也小跑着過來了。

他們倒是第一眼看到的是店主的臉,長得真是漂亮!有古典美人的感覺,鵝蛋臉柳葉眉,不張揚但煞是好看。

他們正驚嘆北城什麽時候有這樣的美女了,這是不是景區請的演員啊,那這東西能吃嗎,腦子剛轉到這,就見小齊皺着眉說:“就沒有一點抗餓的正經飯嗎?”

姜月微一頓,指了指招牌說:“有的呀,今天還有牛雜面。”

美女一開口,如聞仙樂耳暫明,張王倆人幹脆拱着小齊往裏走,“就在這吃就在這吃,我們不是早就說來這嘗嘗麽!”

小齊卻在聽到“牛雜面”三個字時忽然想到,這不會就是他家鄰居奶奶的孫女吧……

可他又打量了一下,這位和姜奶奶也不像啊。

開張的客人總是能得到許多款待的。

姜月微笑眯眯地随着他們走進去,問了三人都要吃什麽。

這時小齊倒是猶豫了,見他遲疑,小張還以為他選擇困難了,便對姜月微說:“老板,麻煩上三碗牛雜面,加牛雜雞蛋和豆皮,再來一盤鹵肉拼盤……咦,你外面寫的那個什麽花索粉的是什麽東西,甜品嗎?還有粽子茶,是粽子和茶嗎?”

姜月微笑着耐心跟他們解釋,小張一聽都是吃的,大手一揮,“那就一樣來一份!”

聽得小王瞠目結舌地看着小張,這家夥遇到美女就是收不住!

小齊也急了,雖說這裏的東西都不貴,但照小張這吃法,這一餐也得照着兩百去了。看這架勢又是小張請客,他今天買那套護膚品就花了不少,這樣下去從大柳樹巷出去小張得花出去一兩千。

況且,他就怕姜月微是只注重了營銷,老太太的手藝是沒學到半成。到時候難吃不說,心情也弄得不愉快了。

只是還不等他阻攔,姜月微卻先哭笑不得地勸他,“這位客官,牛雜面一份也不少,小店還有免費的小菜,鹵肉拼盤一份也不少,柰花索粉也算是主食,你們恐怕吃不完的。這些飯食除了鹵肉拼盤,拿回去就不怎麽好吃了……您看要不要先吃面,鹵味拼盤我也只給上點鹵牛肉和藕,飲品可以選一下互相搭着喝,其他等下次再來。”

姜月微說着還指了指牆上的海報,意思是他們要做三天的活動呢。

小張木呆呆地點了點頭,“就按你說的辦!”

小齊和小王兩人也沒攔着。

他們也實在是餓了,在這裏先塞一口吧。

今天玩得開心,吃得稍微差一點也無傷大雅。

三人還在聊天時,小齊的身後忽然響起邦邦聲。

他是背對着竈臺坐着的,看到小張和小王興奮地探頭向裏望,他也扭身去看——沒想到姜奶奶的孫女竟然是用得手工抻面。

只見她兩手輕搭在面的兩端,用巧勁就把面條抻長,面條竟然還粗細均勻。

不一會兒,三碗面下鍋了。

全程他們都在盯着,總覺得姜月微做飯的畫面還挺賞心悅目的。

等他們發現面好的時候,是姜月微端着一碗面走了過來,紅油牛雜的香氣瞬間充斥了他們的鼻腔。

小齊都下意識覺得,這碗面不可能不好吃!

三碗面上齊,姜月微去切鹵牛肉時,聽到外面有喊:“老板在嗎……我靠什麽味這麽香?!”

姜月微正準備回身應下,又聽到有人喊:“卧槽帥哥,你是這老板?”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