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卅三碗面
第卅三碗面
端午之後, 大柳樹巷的生意總算比以前要好上許多。
曾經那個半死不活的商業街如今在周末也比以前熱鬧了些。
姜月微發現,就連大家去社區開會的時候都比第一次興奮許多。裁縫店老板娘還拉着姜月微,非要給她量身定做一套旗袍。
“你這身條這麽好, 穿上去那就是活字招牌。不是我跟你吹牛,我老頭兒那手藝可比外面那些不入流的小裁縫強多了, 他們家祖祖輩輩都是給大家小姐做衣服的。”
老板娘心思活絡,誰都能看得出來。
這些天面館客人絡繹不絕,裁縫店老板娘這是打着讓姜月微打廣告的心思。
她本來就是衣裳架子,端午那天穿着社區發的簡易漢服都那麽漂亮出片, 還有不少人在下面求衣服鏈接, 這不是妥妥的“民間代言人”嘛。
好在, 姜月微以不方便幹活為由婉拒了。
那裁縫店老板娘也不氣餒,一心想給她做出方便幹活又漂亮的衣服。
“肯定給你用得是最好的料子, 夏天涼快冬天的暖和舒服。”
她又想起毛毛姐和社區主任提過最早見姜月微穿的古裝, 也不知道是哪個朝代的,就想問她拿個樣子。
姜月微那件衣服早就收起來了, 衣服料子倒是涼快,就是不是夏天的款式, 裏三層外三層的穿着熱。
裁縫店這次吃到了租漢服、做妝造的甜頭, 不過她進的那批漢服不能洗不說, 款式還爛大街了,還不如讓她老公自己打板自己做, 這才有想跟姜月微讨那身衣服的說法。
“以後你四季的古代衣服我全包了, 你也別心疼,就當工作服穿, 連圍裙我都給你做一沓,配衣服穿。保證讓你年年有新衣服穿。”
姜月微哭笑不得, 想要拒絕,這事兒卻恰好被主任聽見。
主任拍着大腿說是好主意,還想和老板娘談一下給每個商戶都定制兩套古代工作服的事。
他們去商量時,荷葉連忙湊到姜月微身邊,剛才她都插不進去:“微微姐,我中午去你那吃面,今天有什麽新鮮的嗎?”
過了端午,一天比一天熱。即便店裏空調大開,點牛雜面的人還是漸漸變少了。
這些日子姜月微做的牛雜面越來越少,昨天剛準備了新的菜單。
“除了牛雜面,這周我準備上一些涼面。”
荷葉驚訝:“那你做得過來嗎?”
“涼面簡單,我做的涼面大概用到的都是一種面,只是鹵子不同。”
荷葉又問了都有什麽涼面,恰巧姜月微昨天剛拟定了菜單,說道:“這周有四味涼面、翡翠涼面和什錦涼面,回頭根據時令菜下來,再慢慢加吧。”
荷葉欣喜地睜大雙眼:“那就是說,這些面不會下架了?!”
“起碼過完這個夏天,之後看大家的口味再酌情更改菜單吧。”
姜月微看她這反應,也笑了。
之前岚姐就說過,她搞得這種“限時銷售”跟賣奢侈品似的,她還不信,覺得她只是按照時令蔬菜決定菜單。更何況她以為大家吃一周也該吃膩了,正好換換花樣。可太多種類她也做不來,就只能換着來了。
她現在的客人還是老顧客居多,那些端午活動來吃面的客人大多不在附近居住工作,只能周末來嘗嘗鮮。
剛開始她在群裏更換菜單,群裏的人紛紛叫苦連天——
【怎麽辦,我還沒吃夠呢,怎麽就下了?!】
【姐,姜姐,你是我親姐!沒有那碗鮮蘑雞丁打鹵面我活不下去,能不能接着上啊!】
【老板是不是遇到難處了,我們可以衆籌幫忙的,別下我的蔥油拌面,遠在他鄉的游子就靠這口家鄉面吊着一口氣了!】
【啊,不是,早知道我就囤它個十碗八碗慢慢吃了……】
……
可無論他們怎麽哭天搶地地抗議,食材不新鮮她也不能再做了。不過等新的面條上來之後,他們又把舊的忘了,誇起新的面條來毫不吝啬。
【诶,酸菜肉絲面就是我的命,我能一天三頓都吃它!】
【什麽茄丁打鹵面,怎麽能比得上這碗什錦涼面,這是朕的新寵妃。】
……
然後也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群裏就開始打卡以打卡本周的第一碗新面條為風尚了。
宇文就是其中一人。
當初他吃過的雞絲湯面之後,本想着先忙端午的事,之後再去吃,沒想到之後姜月微再也沒做過。
他到現在還回味那個味道,況且湯面口味清淡,又不想其他面條一樣沒味道,味道鮮甜,吃完胃口都好了不少。
如果能連續吃一個月,他估計已經胖得跟老王一樣了。
聽到姜月微上了新菜單,宇文也湊過來問:“姜姐,新品今天就有了嗎?”
他其實比姜月微要大兩歲,但後來也跟着荷葉叫她姜姐、薇薇姐什麽的,還被荷葉罵過裝嫩不要臉。
不過“姐”這個稱呼又不是指年紀,是代表了姜月微在他心中的地位。宇文就還依姐、姐地叫着。
姜月微點頭。
“不過,你還是要放辣椒油嗎?”她看着宇文臉上冒出的一顆紅色的大痘,不确定地問,“如果需要的話我一會兒多炸一點。”
宇文聽到“辣椒油三個字眼睛都在放光:“當然要了!甭管什麽涼面,和辣椒油都是絕配!”
他看到姜月微的眼神無所謂地指了指那顆痘痘i:“你別管這個,這和你的辣椒油沒關系,這是我熬夜喝奶茶的罪證。”
自從大柳樹巷的生意好起來,許多人都有了盼頭,宇文都比以前活潑不少,經常和荷葉一起來吃面,吵着嘴架來、又一臉滿足地相攜着回去。
姜月微小聲說:“沒,我只是想問你,要不要吃剁辣椒醬,最近新下來不少朝天椒,新蒜也不少,我昨天休息的時候做了一些……”
“當然要了!”
“我也想要!”
宇文和荷葉同時出聲,驚得在一邊聊天的老王和其他店主都湊過來問怎麽了。
姜月微一看這架勢,就知道今天又是大柳樹巷的商戶們團建的時候了。
似乎他們也養成了習慣,每次來社區開會之後都必須去她店裏吃一頓面,大家一起熱鬧讨論一番才行。
姜月微說要先回去準備一下,老王大手一揮:“咱們又不是外人了,客氣什麽,我們就去你等着,在哪不是聊啊!”
結果,姜月微帶着浩浩蕩蕩的一群人就回了面館。
他們還沒走到面館的時候,就見門口有人在等着。
姜月微老遠就能看見,一個是帶着小孩的年輕女人,另一位的身影……怎麽這麽像蔡姐啊?
蔡姐可是從來沒來過她這小店,真沒時間是一個原因,再者蔡姐也怕她來了給姜月微添亂,姜月微肯定不會收她的錢,她怪不好意思的。
可上次吃過姜月微做的雞鴨饸烙之後,蔡姐就對那個味兒日思夜想。其實她弟弟也學會了這碗面的做法,味道也算不錯,但她總覺得這個味道比姜月微那天做的還差了點意思。
“蔡姐,你怎麽來了……郁醫生,你怎麽也來了?”
姜月微看着那個領着小女孩的年輕女人,正是她奶奶在南山養老院住的時候的管床護士。
她領着的小女孩也就五六歲的樣子,怯生生地看着姜月微。當看到她身後一群人時還往媽媽身後縮了縮。
姜月微記得她的姓也是因為覺得這姓好聽,還有就是老太太經常在家念叨這個名字。
“之前我不開心,小郁讓我教她打八段錦,非要天天拉我出去曬太陽。”
“別看我就住了半個月,小郁對我是真不錯。哎,一個人帶着孩子也挺難的……”
姜月微從奶奶那裏就了解了不少她的事。
小郁醫生和她老公是青梅竹馬,後來她老公當了消防員,有次出任務就再也沒回來過。她自己帶着孩子過,也沒再另組家庭。
姜老太太知道這情況之後,沉默了一下午,就像想通了似的,不再死氣沉沉,還叫同屋的老姐妹一起配合小郁。
姜月微以為姜奶奶是以己度人,覺得自己現在挺幸福,不應該這樣。
姜奶奶當時就白了她一眼,“小郁這樣都能開朗生活,我不過就是多了個不孝子孫,我更應該好好活着,争取把你熬沒!”
姜月微好奇,一直忙着的小郁護士怎麽來了。
她今天一身深藍黑花連衣裙,笑得溫柔:“早就在網上看到你的面館了,大家都說不錯,我一直說來也沒時間。今天我和女兒在這附近玩,中午不想回家,就來你這兒吃一口。燦燦,快叫姐姐,姜姐姐。”
小女孩又往媽媽身後躲了躲,還是小聲地叫:“姜姐姐。”
姜月微趕緊打開店門,“叫什麽姐姐啊,該叫阿姨了燦燦。”
小郁醫生沒比她大多少,再叫姐姐就差輩了。
蔡姐笑着說:“是該叫姐姐,你看着還挺嫩的。”
她又看着跟在姜月微身後的一群人,問道:“你們今天這是有什麽活動嗎?小姜你忙的話我就下次再來。”
姜月微趕緊攔住她,又開門先讓大家進去:“沒什麽的,他們都是這裏的商戶,我們開完會過來大家非要來這吃碗面。你找我有事啊?”
蔡姐不要意思地笑笑:“上次你教我弟做的那幾道菜都很受歡迎,不過就是不成體系。我弟弟那意思是想請你幫忙定個菜單。你知道的,我弟他也只是會做,定菜單這事他也是一抓兩眼黑。我們知道這個規矩,訂菜單是需要付費用的,你就按照行內的規矩走,可別給我們便宜了!”
姜月微原本是想推托的,可見蔡姐是真的為難,話也說不出口,拉着她:“你要是不忙就先進來吃個午飯,等我忙完中午這頓飯咱們細說。”
蔡姐見有希望,笑着走進去:“沒事,我今天專門騰出時間來找你的。”
她們進了店,店裏那兩張桌子已經擠擠挨挨坐滿了人,店裏的位置早就不夠坐了。
這兩天人來得越來越多,她幹脆把料臺上的泡菜壇子和海碗都撤了下來,又買了幾個高腳椅,把料臺改了改當個吧臺桌,再和兩張桌子掉換個位置,這樣還能多坐幾個人。
拿下來的泡菜壇子和大海碗,姜月微竈臺對面牆上的格子架撤了,換了個簡易的小桌子,不寬,也跟吧臺桌似的,就是比料臺改的吧臺桌低一些,橫着擋在了竈臺側面,這樣就是個簡易的小隔斷,把工作區和客區區分了出來。
店面就這麽大,這還是姜月微絞盡腦汁想出來的。
姜月微把小郁醫生和燦燦,還有蔡姐安排在吧臺桌那邊時,心裏就在想,等有機會,她一定得換個大一點的店面!
老王他們已經商量好了要吃什麽。還有一些人像老王似的還要吃牛雜面,就像吃不夠似的,其他人就像嘗試一下新鮮的拌面。
有人問:“小姜,這四味涼面是什麽,我還是頭一次聽說。”
“對啊對啊,這四味到底是哪四味?”
姜月微解釋:“其實這四味涼面就是四種不同的拌面蘸料,有姜醋汁、芝麻醬、辣醬、芥末汁,這些也不是單純的醬汁,都是調配好的。再搭配上時令的菜碼,比如今天是黃瓜絲和口蘑片,我還搭配了醬牛肉和豌豆。”
這時,她幹脆将其他的涼面也解釋一遍:“翡翠涼面,顧名思義,其實就是面條是綠色的,再搭配三鮮蝦仁的鹵子。什錦涼面分素什錦和葷什錦,區分就是有沒有肉絲。肉絲我用的是雞腿肉切絲,再用醬爆炒一下。”
大家聽着姜月微的描述就不自覺地咽口水,連那些想要吃牛雜面的都開始猶豫,想要改主意。
最終只有兩三個沒有冒險,選了牛雜面,剩下的人都要嘗試新品。
這兩三個人其實是打算看看大家的怎麽樣,如果喜歡,就蹭誰的兩口,今晚再吃新的。
他們一一付過錢後,宇文對姜月微說:“一會兒那個四味涼面上來之後,我可要拍照發群裏,我是第一個打卡的。”
姜月微點頭:“那可得給你好好擺個盤。”
說來好笑,這些商戶很多年紀四五十,也沒加她的群,但像宇文、荷葉他們年輕人都在裏面,可誰也沒揭穿大家的身份。群裏這些人都以為他們和自己一樣,是普通的消費者呢。
尤其是宇文,在姜月微群裏還有另一個身份——整天無所事事、每次都能第一個在群裏打卡新品的富二代。
荷葉則是一個連續一周都能吃同一種面而不膩的冷酷rapper.
姜月微看到他們兩個在群裏“行騙”時簡直哭笑不得,他們不為了拉人去他們店裏買東西,他們純粹是為了好玩。
因為這事,姜月微還特意問過他們這樣騙人沒問題嗎?
當時荷葉拍拍胸脯,自信地說:“出門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給的。再相處下去我就是郁郁不得志、離家出走、卻創業成功的富二代。”
等打發走了兩個“富二代”,姜月微問小郁醫生:“燦燦能吃什麽?不然我給她做一碗雞蛋面吧。”
小郁笑着說:“你別忙了,她吃飯一直馬馬虎虎,剛才又吃了一包蝦條,今天恐怕都不吃晚飯了。我想嘗嘗你的這個四味涼面,可以嗎?”
姜月微想了想,也笑着說:“有什麽不可以的。我還是做一些她能吃的醬汁吧,她可以吃點酸甜的嗎?”
小郁點點頭:“其實她嘴還是挺饞的,就是胃口不好,吃一點就飽了。她能吃酸甜的,還能吃一點辣的呢。”
這時,燦燦只是安安靜靜地坐在媽媽身邊,兩只圓溜溜的大眼睛眨巴眨巴地,看着這群人。
剛才進門之後,媽媽怕她哭鬧給她手機看動畫片。可自從她坐下來,一會兒來一個奶奶逗她玩,一會兒爺爺又跟她開玩笑,那個哥哥還變出了小玩具送她,另一個姐姐也送了她一個特別漂亮的蝴蝶結發夾。
她本來是不想收下的,媽媽說過“別人給的東西不能要”,可後來媽媽也無奈,笑着讓她收下了。
燦燦這輩子都沒說過這麽多聲謝謝。
沒想到她說完之後,這些爺爺奶奶笑得更厲害了,都想要上來抱她,還好被哥哥姐姐們攔下了。
後來,她也漸漸開始聽他們說話,應和幾句,手機都忘記打開了。
聽到漂亮姐姐特意來問她吃不吃雞蛋面,其實她是不太想的,她姥爺就經常給她做雞蛋面面,好難吃的!
但媽媽說,得給姥爺個面子,她每次就只能皺着小眉頭硬吃下去。
她有點想吃漂亮姐姐說的翡翠涼面,她知道媽媽喜歡翡翠,那翡翠涼面一定很好吃!
不過,媽媽說的對,不能浪費食物,她剛才吃了一包蝦條也确實不餓。
糾結的時候,她聽漂亮姐姐說還是要給她做雞蛋面,燦燦小嘴抿着,低頭去看手裏的招財貓小玩偶了。
小郁醫生以為她是累了,小聲問她想吃什麽,燦燦想了想,還是說自己不餓。她還以為女兒是因為人太多有些害怕,就讓她坐回裏面,拿過手機給她找動畫片看。
和那安靜的娘兒倆不同,蔡姐很快地融入到了商戶們中,此時已經高興地攀談起來了。
可能是因為都認識姜月微,也可能是大家同是做生意的,彼此都有話題,聊得熱火朝天。
蔡姐介紹了自己的農莊,還特意說今天是請姜月微來定菜單的,又給他們看了農莊的一些視頻,好好做了一波宣傳。
老王正愁不知道帶家人去哪玩呢,又不能太遠影響女兒去少年宮,那些經常去的地方也都玩膩了,這個農莊看着不錯,而且就在北城西郊,離得也算近,起碼實在不行可以當天來回啊。
這次又聽說是姜月微定菜單,那就更期待了。
要知道,他們除了鹵肉和面條,還沒吃過姜月微做菜呢!
和老王有同樣想法的人很多,都加了蔡姐一個聯系方式之後開始看蔡姐發的視頻。
此時,有人問:“诶,這不是小姜嗎?”
蔡姐一看,是她拍的小姜做清湯魚面的視頻,“诶怎麽把這個發過去了?就是小姜,她是去找我玩的。”
還好她沒拍到蕭岱,況且她總覺得姜月微和蕭岱這事應該是秘密,不然幹嘛兩個小年輕不去商場吃飯看電影,還偏要大老遠跑到她那個偏僻的農莊,肯定是想守住秘密的。
其他人以為姜月微是帶着姜老太太一起出去的,也沒多問,只問蔡姐:“小姜去那給你們做了不少好吃的吧?”
這句話可說到蔡姐的心窩子裏去了,連忙把那天姜月微救場的事說了,還說了她教了他們做雞鴨和樂的事。
“那味兒啊,嘶,你別說,這還真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面!”
蔡姐描述着雞鴨和樂的味道,表情就很向往。
衆人看到蔡姐這樣,聽到她的描述,紛紛坐不住了,對着姜月微叫喚——
“小姜啊,什麽時候你在店裏也做一回那個雞鴨和樂啊,讓我們也樂呵樂呵!”
“這玩意兒我聽都沒聽說過,竟然還有這種做法?”
“我聽說過真正有手藝的師傅大廚,他們都是一丁點食材都不會浪費的,這才有把許多邊角料做成小吃菜肴的事。不過這些邊角料我都沒吃過,聽着是真香啊!”
姜月微此時正在抻面,按理說給孩子的面應該用細軟的面,不過燦燦已經五六歲了,也能吃得了稍微有一點嚼勁的面了,她才用得抻面,比切面口感要好上許多。
她聽他們在說雞鴨和樂的事,就說:“正好,你們去蔡姐的農莊可以嘗嘗,蔡二哥做的也不錯的。而且他們那不僅景色美,還能親自摘蓮蓬撈魚,農家飯都是現摘現吃,你們就吃去吧,保準好吃,我都很久沒吃到那麽香的排骨和魚了。”
蔡姐和姜月微的“互相吹捧”讓衆人大笑,跟着一起樂呵,倒是更期待去蔡姐的農莊嘗一嘗了。
這時有人說:“老王,你聽說了嗎,你們旁邊,也就是小姜這個面館對面這兩間大門臉,賣了。”
老王一愣:“沒聽說啊,賣給誰了?”
“聽說還是個海歸,挺有實力的,還是單身呢。說是要在這開個酒吧。”
海歸又是單身,還開得是酒吧,大家自動把人聯想成了男性年輕人,或者再不濟也是三十來歲的單身王老五。
開酒吧是很能招攬人氣的,人多了他們這條商業街各家各戶的生意都會好,可是……
荷葉小聲問宇文:“該不會是club那種吧?那到時候我們這裏不得亂套了?”
她原來和樂隊的朋友們一起東跑西颠的時候,經常去酒吧之類的地方駐唱,見過文雅的、也見過烏煙瘴氣的。
這時,另一個人說:“老劉你聽錯了,人家開的是小酒館,有情懷的那種!”
衆人讨論時,姜月微已經做好了第一盤涼面,那幾人要的牛雜面也做好了,一起盛好端了上去。
宇文忘了他們讨論的事,翹首看着那盤涼面,起身就過去,“我的涼面好了,我的四味涼——卧、呃,我的面真好看!”
想起還有小朋友,宇文及時剎車,語調都拐了個彎。
荷葉好奇,“不就是個涼面嗎,怎麽還興奮地出翻譯腔了,薇薇姐你又獎勵她了?”
等她走近一看,一時沒繃住:“艹,還是蝴蝶!”
這時正跟燦燦玩挑花繩的爺爺迅速捂住了燦燦的耳朵,瞪着兩個年輕人:“幹嘛呢,沒看老張他們煙都不抽了,小孩在呢注意點!”
其他爺爺奶奶也數落他們。
宇文和荷葉連忙告饒,還一邊為自己辯解:“你們看嘛,沒想到四味涼面還挺藝術的。”
這時衆人才看見,平整的白瓷盤子中間,細白面條擺成了蝴蝶的四個翅膀,黃瓜絲擺成了蝴蝶的身體,胡蘿蔔絲是觸角,一對下翅上放着用胡蘿蔔,胡蘿蔔剪成了花朵的樣子,小小地點綴在面間,中間還有一片大的花朵,上面擠好了醬料。而上翅較小,只是一邊一個地方了個口蘑蓋子。口蘑蓋子應該是烤過了,裏面盛着料汁。
衆人也是感嘆:“還能玩出這麽多花樣呢?!”
早知道他們都點這個了,不僅能發朋友圈,看着就好吃,那胡蘿蔔上的紅色醬料應該是辣椒醬吧,他們聽說今天還有新的辣椒醬吃。
就在宇文要接下那盤“藝術品”時,姜月微一躲:“這是給燦燦和小郁老師的,特別定制!”
燦燦聽到自己的名字,探頭看了過去,瞬間睜大了雙眼:是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