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情之一字何解
大結局篇 情之一字何解
翌日清晨,畫影酒醒看着陌生的房間幹淨的衣裳,一下子從床上跳了起來,手腕酸痛的很,然後一開門就看見了隔壁房神采奕奕出來的北硯,主子說自己的屋子就在北硯旁邊,那昨夜多半是他送回來的。
“手怎麽樣?”
“啊?”畫影尴尬的笑笑,怎麽讓這家夥撞見了他醉酒,忙道:“手沒事啊,好着呢。”
北硯卻想着,昨夜還是弄少了。
“快走吧,主子們該起床了。”
“哎哎哎,昨夜的事你可千萬別告訴南墨幾個啊。”
“恩”
“昨夜我挖了哪處?”
北硯忍者笑,指着院子某一處一本正經道:“那邊,半米高的土坑。”
“行了,行了,爛在肚子裏!”
新房外,兩名侍從站在外面聽候差遣,北硯走過去吩咐他們可以回去休息了,這裏有他看着就行了。
畫影站到他的對面,尴尬的想扣個地洞。
周灏和盛翼在屋內給對方穿着衣服,等下他們要去養心殿見帝,行子禮。
盛翼收拾好了出了房門,看見畫影笑道:“小影子,昨日挖到了什麽寶貝?”
“主子,連你也打趣我,我我我,我不理你了,我去找小白去。”畫影撒腿就跑沒了影。
Advertisement
周灏領着盛翼到了養心殿,盛翼給帝行了跪拜大禮,帝笑着賞了他一個錦盒。
膳房備好了早膳,三人來到百人桌前用膳,正吃着,一個小太監慌慌張張來報。
“聖上,賢妃娘娘吐了血怕是不好了,嘴裏一直念叨着您,您快去看看吧!”
帝聞言忙起身跟着內侍去了賢妃住處,周灏和盛翼也跟着一道去了後宮。
賢妃自知自己快到了極限,讓瑞王将她的脂粉盒拿來,她最瞧不得自己這張蒼白的臉,用塗了丹蔻的細長指甲挑了些胭脂到掌內,聽見屋外內侍的禀報,緩緩将胭脂塗到臉上。
“澈兒,你下去吧,我有話跟你父王說。”
“母妃!”
“走!”
“兒臣告退。”
帝走到屋外朝醫官看了一眼,醫官朝他搖搖頭,帝這才進了屋來到床前,賢妃一把抓過帝的手。
“聖上!”
“愛妃,感覺可好些了?”
“聖上,臣妾這些日子總想起以前,您剛剛娶我那會兒我們也算恩愛。”
“你想那些做什麽?”
“從前我總嫉妒钏姐姐,您時常做夢都喊她的名字。”
“端妃…她是極體貼的,孤念着她也正常。”
賢妃突然劇烈咳嗽起來,抓着帝的手都掐進了骨肉,小指甲一小節深深陷在了肉裏。
帝瞧着她吐了一口血,也沒理會手上的疼痛。
賢妃突然笑了起來,笑中帶淚,萬分不甘道:“聖上可曾愛過我?”
帝久久無言,賢妃怨恨的看着他,聲音越來越低,越來越弱:“我這般愛您,為何您始終看不見…我好恨…”
帝出來的時候,瑞王沖了進去。
“母妃!”
帝命管事太監安排賢妃後事,自己去禦花園透透氣。周灏和盛翼遠遠跟着,人生無常,活着的人才最該珍惜。
賢妃下葬那一天瑞王扶靈到景陵,而後便失蹤了。
祁歷十八年正月二十七,定北侯反了,起兵候城,帝派洪州寧安侯北上平反,寧安侯原是洪州節度使,因為江州時太子落水救駕有功後被聖上封了寧安侯,寧安侯未立過軍功但有帶兵的經驗,正想施展抱負方不負聖恩,次日便率諸将領北上平反,其子首當其沖,半月後斬定北侯之子于骊河。
一個月後捷報到了上京城,定北侯已浮誅,瑞王在押回上京的路上。文武百官正在開朝會,帝偶感風寒坐在龍椅上略顯憔悴,聽到捷報臉上終于浮起一抹笑,咳咳咳,帝拿着錦怕劇烈咳嗽着,咳完瞧着錦怕下隐隐有血跡,慌忙将帕子藏于袖中。
“傳旨下去,寧安侯平反有功,封為寧安公,掌管北境三州。”
“聖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祁歷十八年三月初六,寧安公嫡長子蕭珩押瑞王進上京城,此時帝已經卧榻不起,太子監國,周灏在朝上見了蕭珩,立馬讓北硯安排盯緊此人,萬不可讓他與太子夫相見,蕭珩出宮前望着東宮的方向,來年他定要在朝來山親口告訴他當年的菊花是他所贈情詩也是他所寫。
因着北疆戰亂盛瑾川和周君澤開了春便一直沒有回汝南,初六這夜幾人被帝請到了寝殿,殿內只有帝、太子和汝南王一家。
“灏兒”
“父王!”
“等孤走後,便讓澈兒守陵,令他終身不得出陵。”
周灏跪在帝的床頭,聞言點點頭,泣不成聲。
醫官說,帝中的是微量孔雀翎,初始症狀跟偶感風寒類似,不細細檢查發現不了,等發現的時候已經毒入肺腑無回天乏術,帝好似知道自己的症狀一直沒有請醫官。
盛瑾川和周君澤站在床前,內心五味雜陳,前二個月還好好的一個人,說不好了便不好了。
“阿川”
盛瑾川忙上前,握着帝的手道:“阿哥,我在。”
盛晏舟聞言落下了淚:“我想去汝南,等我走了帶我回去,好嗎,我想葬在下裏鎮盛村。”
“你別說了!”盛瑾川已經哭成了淚人。
“咳咳咳,大哥!”
周君澤此刻已經解了梅花面,紅着眼眶幾步上前,将兩人手一并握着。
“阿川他要不同意,你可得幫我勸勸他,這是你們欠我的。”
帝說話的聲音越發虛弱,眼裏卻帶着希冀。
“瀚兒呢?”
盛瀚顫抖着身子一步步向前走去,來到龍榻旁,被周君澤拉到帝的旁邊跪下。
“瀚兒,是爹對不住你!”
縱使爹爹們進宮前大致跟他講了原委他也無法接受這個現實,他竟然是帝的二子,他的母親是端妃,他甚至和盛翼沒有半點血緣關系。
盛瀚低頭無聲地哭了起來,盛翼也覺不可思議,原來大爹爹竟和老爹爹是一母同胞的雙生子。
祁歷十八年三月初七清明,帝駕崩,太子即位,史稱夏孝帝,改年號為永樂,奉先帝遺诏,廢瑞王封號,令其終身守景陵不得出,設先帝衣冠冢于景陵,棺椁由汝南王一路南下護送至臨安,沿路有汝南王世子盛瀚扶靈,修陵于富春山下裏鎮盛村附近。
永樂元年,帝另修五爪金龍椅于殿前為帝夫所用,受百官朝拜,至此南有雙王北有雙聖。
“聖上萬歲萬歲萬萬歲,二聖上千歲千歲千千歲!”
周灏着明黃色龍袍坐在龍椅上,盛翼着銀白色龍袍坐在左側靠前的龍椅上,史為二聖時期,開創了大夏最為鼎盛的百年王朝。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