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章

第 61 章

孟笙笙在正式畢業前, 給家裏二哥打了個電話。

說實在的,孟笙笙穿越過來之後,和孟家接觸的最多的, 除了胡母就是她二哥孟衛國了, 感情和家裏其他人當然就要深厚許多。

“二哥, 你畢業準備去哪個單位?”

孟衛國沒想到妹妹給他打電話就問這事, 有些詫異,他還以為她知道了家裏鬧矛盾了呢。

既然她不知道, 他也就沒提, 反正不是什麽重要的事, 她現在在京市,回不來,說了讓她也跟煩心。

孟衛國學的是獸醫系,畢業也是進國家畜牧局, 沒有太多的選擇。

“已經确定了, 省畜牧局, 實習的時候跟着領導學了些畜禽改良、疫病防治、動物檢疫……事情多又雜着呢, 你呢, 想好了嗎?你的機械系, 京市的所有廠子應該都是任你挑任你選吧, 要不然進部委?機械研究所不也是個好地方嗎?”

哪個廠子沒有機器?只要有機器,就有她發揮的餘地,機械研究所也是個好地方,工作穩定、環境單純,照他對他這個妹妹的了解, 她應該會考慮。

孟笙笙這兩天為了這事考慮的腦袋都大了,問家裏人的意見, 他們都是一句話,只要她喜歡就行。

兩家人都不需要她多努力多優秀,只要她喜歡,她高興,随便她去哪裏都成。

“那我再想想吧……二哥,都畢業了,準備什麽時候把二嫂娶回家?”

孟衛國大學四年裏,憑着他優于大多數人的外表,加上他考上了大學,畢業就包分配工作,也算是一個香饽饽了,平城機械廠好些人給他說媒,但都被他拒絕了。

在他大三的時候,終于在聯誼會上碰到了一個合他心意的姑娘,是醫科院校旁邊師範院校的,叫夏天,孟笙笙去年過年回來的時候,碰到過對方,是個風風火火的姑娘,長的也不差,孟笙笙挺喜歡對方的。

“快了,你就把給你二嫂的見面禮準備好就成。”

挂了電話,思來想去,她最終還是決定去國企,畢竟她在八三一廠幹了好些年,對這個環境最熟悉,去了也好上手工作,要是覺得不合适,也能随時辭職下海創業。

Advertisement

畢竟,站在這時代的風口上,一頭豬都能飛,無論她怎麽折騰,總能掙到錢。

班上的大部分人去向都差不多決定了,周美紅選擇了機械研究所,沈雯雯倒是辭了酒店的工作,直接進了煤工部。

這倒是出乎了孟笙笙的意料,她原本以為沈雯雯這姑娘會選擇更掙錢的職業,沒想到她卻進了她老家省份的政府單位。這時候的政府單位已經有了明文規定,不許政府單位職員私自從事營利性活動,也就是說,她以後差不多只能拿那點死工資了。

沈雯雯笑笑,“我爹我娘做夢都想我進國家單位,奔個好前程,給他們争口氣。錢這東西,誰不喜歡,現在開放了,幹什麽都掙錢,我在涉外酒店,肯定比在煤工部掙得多。但是我想着他們操勞了一輩子的臉,我沒得選,相比較每個月給他們寄幾十塊錢,他們更願意我進國家單位。”

大四的學生基本上都已經确定了自己的去向,孟笙笙也決定就在京市的國棉廠就職,一進去就是國棉廠技術科科長的職位。

她選這個廠子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這個廠子離科研大院最近,騎自行車只需要三十幾分鐘。

趁着還沒正式就職,她準備回家一趟,看看孟家人。

大學四年,她回家的次數屈指可數,畢業了再不回去看看父母,确實有些不像話。

王川澤倒是想跟着老婆一起回去,但是剛進單位沒多久就請長假,還是跟着老婆回娘家這種理由,就算他舍得下臉皮,孟笙笙也堅決反對。

兩個孩子還在上學,沒有長假,孟笙笙也不帶了,就準備自己回去。

出門買車票的時候,孟笙笙看到街上多了很多穿喇叭褲、戴墨鏡的青年。

自從改革開放之後,街上的顏色也多了很多,什麽顏色都有,和幾年前灰撲撲的街道完全不同,瞧着心情都好了不少。

孟笙笙發現街上多了很多走的很近的男女,相互牽着手、挎着胳膊,也沒人多說什麽了。

孟笙笙也順勢挽住了王川澤的胳膊。

旁邊街道上有家剛開的小店,是賣鹵味的,好些人喜歡這個味道,願意花上一兩塊錢買上一兩斤肉回家下酒,轉身就在背地裏說這家老板傻,辭了正經工作不要,非幹這下流工作。

這時候的人無論表面上怎麽說他們膽大,說他們支持國家政策自主創業,背地裏是真看不起個體戶,哪怕再掙錢,十萬八萬的掙,一樣覺得這家人是不安分份子,看不起這種人。

孟笙笙對這些個體戶沒什麽多餘的看法,反倒是覺得這些人是真聰明,能放得下身段,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總能成功。

她晃晃王川澤胳膊,王川澤也知道她的意思。

家裏的兩個小祖宗在他們出門的時候,拖着他們倆的大腿不讓走,非要跟着一起來街上玩。

孟笙笙都要發脾氣了,王川澤還蹲在地上好聲好氣的和他們商量,最後的結果是,姐弟兩個可以不跟着一起,但是必須給他們帶好吃的回去。

兩人到了鹵味店門口,買了兩個豬耳朵、兩斤豬頭肉,都是煮好鹵好了的,拿回家就能吃。

買好了明天的火車票,一起回了家,看到姐姐正在旁邊和妞妞一起過家家。

那是孟笙笙有天突發奇想,用木頭給家裏小孩做的一個木頭小人,這個小人身材扭曲,兩只胳膊的粗細都不一樣,還是王川澤又給加工的了一番,才能勉強看起來像個人。

接着孟笙笙随随便便用家裏的碎布頭給木頭小人做了兩件衣裳,柚寧一下就愛上了這個游戲,經常帶着大院裏的小女孩到處找各種樹葉子給木頭小人做衣服換衣服。

而弟弟對換衣服游戲不感興趣,此時正坐在沙發上,翹着二郎腿一晃一晃的看着電視機,悠閑的呀……

京市和平成離得不遠,坐火車也不用轉車,一天一夜就到了。

孟笙笙提着一袋肉罐頭、水果罐頭和兩斤肉回了平城鋼廠的家屬院。

這一路上碰到了很多人,各個認識的、不認識的嬸子叔叔都和她打了招呼,孟笙笙不得不停下來和這些人說說話,知道這丫頭畢業就是廠裏的科長,誇她的話就沒有重複的,聽的她差點臉紅……

原本十幾分鐘的路程,硬是被她走了半個小時才到家門口。

敲了門,胡奠菊看到站在門口的孟笙笙眼睛都亮了,“怎麽這時候回來了?”

接着又往她身後看。

知道她在找家裏兩個小孩,孟笙笙把胡奠菊推進了門,“別看了,後面沒人,就我一個人回來了。”

胡奠菊把孟笙笙帶回來的罐頭接過去,嘀嘀咕咕,“怎麽就不把柚寧和承寧帶回來,好久都沒看見兩個孩子了……”

孟笙笙說道,“媽,你這話就不對了,去年過年的時候我不就把人帶回來了,怎麽就很久沒見了?”

“你也知道是去年過年的時候回來的?這都有一年多沒見着了……”

絮絮叨叨的,話裏話外就一個意思,下次回來必須把孩子也給帶上。

晚上吃完飯的時候,一家子都回來了,孟笙笙才覺得家裏的氣氛有些不對。

大哥兩口子明顯在鬧別扭,一個臉比一個拉的長,誰也不說話,二哥幹脆就住單位宿舍沒回家,三姐兩口子現在暫時住家裏,吃飯的時候,就三姐和她話說的最多,三姐夫安安靜靜的,吃完了就照顧幾個孩子去了,其他人也都都安安靜靜的。

氣氛不對勁,這是家裏有事啊。

把碗筷一放,孟笙笙問道,“怎麽了?怎麽都不說話?家裏這是出事了?”

胡奠菊嘆了口氣,都是

家裏人,沒什麽不好意思說的。

孟春生直接哼了一聲,把碗筷一放,就進屋了,明顯是不高興了。

大嫂和孟三姐把碗筷收拾了,胡奠菊才說道,“還不是你哥鬧的,原本一家子安安生生的,他非要南下,說那邊剛剛劃了一片特區,想去南邊闖闖,你說,我們能答應嗎?”

孟笙笙一愣,沒想到竟然是為了這個事。

看了看孟紅旗,他倒是坦然的很,“你們說我現在還待在廢品站有什麽意思?就那一個小小的地方,這兩年進來多少人?六七個人每天在廢品站待着,除了相互說說話,打發打發時間,還能幹些什麽?在四五年前,偷着還能弄些好東西去賣,掙點錢回來,但是現在那地方還能有什麽好東西?就算好不容易能淘到好東西,六七雙眼睛盯着我,就得和那些人分些好處,那還能剩些啥?

我也想過了,你和衛國都考上大學了,我也不是沒試過走這條路,但是我都這麽大年紀了,看書根本看不進去,學也學不會,記也記不住,能怎麽辦?

每個月就二三十塊錢,我還有一個媳婦兒兩個兒子一個女兒要養,現在菜錢、米價比幾年前漲了好幾分了,以後肯定還得漲,我就那點死工資,怎麽養?一家子餓死?

現在收音機裏天天說開放開放,上頭都支持的政策,我就想去南邊看看,見識一下。”

大嫂擦着手,從廚房出來了,“我也有工作,一個月三十多的工資,加一起就六七十了,還不夠我們一家子用?你就非要跑去那勞什子南邊?”

孟紅旗眉頭越皺越緊,“你知道我不是這個意思。”

大嫂把圍裙往地上一扔,怒氣沖沖,“那你到底是什麽意思?非要走的意思?”

說完就進屋了,門被砸的框框響。

胡奠菊嘆了口氣,把地上的圍裙撿了起來,挂到了自家在牆上釘的釘子上。

胡奠菊坐到孟笙笙旁邊,“老大,你也想想我們,現在工作那麽難找,一大把一大把的知青回城找不到工作,你這份工作清閑又穩定,要是辭了不幹了,以後回來了,那三十塊也沒了,那以後你這一大家子怎麽辦?”

孟笙笙倒是對家裏這個大哥是支持的,畢竟她知道,孟紅旗真要是在廢品站待着,幾年後一下崗,大哥一家可就真得喝西北風了。

“媽,大哥心有大志向,就讓他去闖一闖試一試吧,一個大男人,老在廢品站和一群姑娘待着算什麽事,現在至少咱們還能給他兜底不是?”

接着孟笙笙又對着孟紅旗說道,“就算想南下,也不是憑着一腔熱血就能成事的,大哥你有沒有什麽具體的計劃?”

孟紅旗沉吟片刻,“我問過幾個南下的兄弟,他們說現在南邊開廠非常掙錢,現在好些廠子用機器做衣服快的很,樣式好看也便宜,但是我也沒具體見識過,開廠我也沒本錢,機器、地皮……這些我也沒人脈弄到,所以我打算先拿幾百塊試試水,買些南邊的新樣式産品回來,慢慢積累本錢……”

孟笙笙繼續問道,“要是賠了怎麽辦?”

“大不了回來從頭幹,我在廢品站也認識了不少人,好些棉紡廠、鋼鐵廠……的職工把廠子裏上好的産品運廢品站賣了,這些東西随便加工加工,攢一攢,什麽自行車、收音機,我也能弄出來,到時候運到旁邊農村低價就能賣出去,怎麽也餓不死我們一家子……我都打算辭了工作了,也不怕別人在背後說閑話,靠自己的努力掙錢,我覺得不丢人。”

孟笙笙往靠椅上一靠,笑了,對着正在門口抽煙的孟春生說道,“爸,大哥心裏有自己的一杆秤,咱們還擔心什麽?讓大哥去試試呗。”

接着又對着孟紅旗說道,“既然想幹,就不要那麽扣扣索索的,我給你投資,走一趟也能多賺點。”

孟紅旗擺擺手,“哪能要你的錢,你也還有兩個孩子要養。”

孟笙笙說道,“不是借給你的,是投資,我給你投資兩千塊,你放心大膽的幹,掙得錢咱們四六分,你六我四,後面你的生意步入正軌了,咱們再重新分配你掙回來的錢。要是虧了,你也不用還我,投資就要承擔風險,這錢我也出的起。”

孟母過來輕輕揪了揪她的耳朵,“這麽大的事你就不和阿澤商量商量?”

孟笙笙說道,“家裏的錢都是我做主,他都聽我的。”

孟母和他們住了有一年多了,知道兩口子怎麽相處的,也知道王川澤平時對她閨女是真好,還有幾年都要三十的人了,養的跟沒出嫁的姑娘似的,摸了摸四閨女的腦袋,“你也就是運氣好,找到這麽個男人……”

雖然家裏人還是不怎麽願意,但是孟笙笙和孟紅旗的談話,至少讓他們的态度松動了很多,孟紅旗也沒幹脆利落的辭職,反而請了半個月的假,要是這次失敗了,至少還有一個工作能給他兜底。

孟笙笙這次回去之後,就到單位報道了。

國棉廠的位置她早就知道了,孟笙笙自己騎着她大學那輛自行車去的。

辦好手續,檔案科的科長握了握孟笙笙的手,笑笑,“大學生都是咱們國家不可多得的人才啊,您來了咱們廠子就多了一員大将,來了就安心幹,咱們一起努力,把咱們廠子做大做強。”

孟笙笙笑笑,“過譽了,您是咱們廠裏的老同志了,我還是新人,得像您這樣的前輩學習。”

國棉廠也是京裏的一個大廠,裏面員工也有幾萬人了,裏面附屬幼兒園、附屬中學、連帶着醫院、基礎設施都挺完備。

廠裏和其他國營廠差不多,有廠辦、各個車間、人事科、計劃科、技術科、銷售科、供應科、總務科、運輸科、保衛科、後勤處。

她這次就要去技術科任科長一職。

因為孟笙笙有住處,不用專門給她分配房子,倒叫好些人松了口氣。

畢竟這時候的房子是真搶手,狼多肉少,誰也不想廠裏多一個搶肉的。

孟笙笙跟着領路的人到了她的辦公室,一個單獨的房間,房間也不小了,有辦公桌有沙發。

辦公桌上有新的茶缸,明顯是給她準備的。

她直接讓副科長準備了些資料,她要看看她這個崗位平時的工作範圍和工作職責是什麽,接着又看了看前任科長離職前手續有沒有不完備的地方,畢竟要是前任給她留個爛攤子,她還沒發現,到時候她得哭死。

忙了一天,回家往沙發上一坐,旁邊的姐姐就殷勤的來給媽媽捶背。

“媽媽,工作辛苦了!”

孟笙笙驚訝,“喲,閨女長大了?會心疼人了?”

柚寧得意的甩甩辮子,“我們老師說了,要回家幫爸爸媽媽做一件事,要寫進作文的。”

孟笙笙心說,原來是作業啊,她說這丫頭怎麽無緣無故來這出。

王川澤回來往孟笙笙旁邊一坐,“怎麽樣?”

孟笙笙嘆氣,“不怎麽樣。”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她這張嫩臉,她能夠感覺到,廠裏的幾個大領導并不把她當回事,好像把她當成了個花瓶,放在一個不要緊的位置上,讓她自己玩兒。

不過她也知道這是正常現象,畢竟她一個新來的,還是剛畢業的大學生,人家能放心交給她什麽大事?

其實仔細想想,這地方也不是那麽壞,技術科平時也就管着幾個研究怎麽織布

的技術人員,上頭也沒什麽硬性指标任務,裏面的人大多數都是在混吃等死那一類,沒什麽上進心,不過往好的一方面想想,這些人也不會惹出什麽亂子。

她一來,順便廠裏的機器的維修和保養也交給她了,當個半大不大的領導,按時上下班,拿着死工資,有時候還能弄點福利回來,啥都不用操心,也挺好的。

沒幾天,孟笙笙收到了一個大大的包裹。

拿回家一打開,裏面全是些新鮮玩意兒,兩條眼色豔麗的喇叭褲,一條牛仔褲,幾件花短袖,竟然還有幾個墨鏡,三個電子表。

再一看寄件人,孟紅旗。

包裹最裏面還有一封信,裏面夾了好幾個存折,信是她哥寫的,孟春生說,他買了一批南邊的新衣裳和幾十塊電子表回來,往大街上一擺,四十塊錢一件衣服,五十塊錢一條褲子,不講價,一天不到就賣完了。

她給的兩千塊和家裏人給的五百塊,他一點沒剩,全買了貨,回來之後,生生讓他賺了好幾千,給她的存折上也存了一千一百二十三,有零有整的,還有一部分沒給她,說是就當是她繼續給他的投資。

“怎麽還這麽麻煩存這麽多存折?一個不就行了?”

辛芽倒是知道些內幕,“現在誰敢露富?就算家裏有錢了,郵局有儲蓄業務了,也不敢一下存多了錢,就擔心別人知道自己的家底,這錢一多,不就代表家裏成份不好?要是幾年前那運動再來一次,一家子全都得下牛棚。”

這樣一說,孟笙笙就明白了,被幾年前的運動吓怕了。

孟笙笙把幾張存折收了,拿着大紅的喇叭褲就笑,這時候逛街,在街上都能看到好些穿喇叭褲的潮流青年,還燙了頭,燙頭發的人多了,街上多了好些理發店。

她拿着喇叭褲就是看個稀奇,真讓她自個兒穿,她還真不喜歡。

辛芽拿着另外一條亮黃的喇叭褲,“這大褲腳,跟家裏的掃帚似的,我買菜看到街上好多穿喇叭褲的小年輕,走起路來,褲腳把那街道都給掃幹淨了,也不知道這有什麽好的……”

孟笙笙笑着非要辛芽去試試,“表姐,咱們也趕個潮流,你去試試去,這可是南邊的最新款。”

辛芽拗不過孟笙笙,還真去試了,上身一件花格子襯衫,下身一件喇叭褲,孟笙笙還把墨鏡也給她戴上了。

孟笙笙憋着笑,“潮,真潮。”

辛芽看了看鏡子裏的自己,也覺得好笑,最後還是把衣服脫了。

孟笙笙雖然不喜歡喇叭褲,但是對上輩子經常穿的牛仔褲倒是挺懷念。

她拿了一條在身上比劃了一下,接着又拿了一件稍微沒那麽花哨的短袖進了屋子換上了。

體恤加牛仔褲,上輩子她出門最常穿的一套。

她的皮膚白嫩,穿什麽衣服都好看,雖然有了兩個孩子,但是恢複的好,身材一點也沒有走樣,腰還是那麽細,再加上她的身材比例很好,牛仔褲穿在她身上也挺合身,原本就纖細的腿看起來更加修長筆直。

王川澤一回來,就看到漂亮的跟水蔥似的自家媳婦兒,粉嫩的衣服襯得人更年輕了,說她十八都有人信。

上大學的時候,要不是自己經常去她身邊晃悠,還不知道她周圍要圍上來多少蒼蠅。

孟笙笙不知道的是,他還無意間發現了她拿回來的書裏夾了一張寫給她的情書,情書被他私下處理了,她到現在都不知道這件事。

孟笙笙回頭,看到王川澤回來了,“怎麽樣?好不好看?”

好看是好看,不過這一身穿出去,他家媳婦兒得被多少人觊觎?

孟笙笙眼睛亮晶晶的等着王川澤回答,真要讓他說不好看,他也說不出口,囫囵的點點頭,問道,“這是幹什麽呢?”

孟笙笙把旁邊的墨鏡往眼睛上一戴,整個世界都暗了好幾度,“我大哥寄來的,南邊最新的貨。”

王川澤暗暗磨了磨牙,這個大舅子,怎麽不把東西全賣了,還能多掙幾百塊錢呢。

第二天孟笙笙上班前,把大哥寄回來的電子表給王川澤戴上了,“新東西,試試看好不好用。”

她上班的時候,那一身衣服的回頭率真是百分之百,好些廠裏的姑娘拉着她,問她衣服哪裏買的,明顯看上了,也想買。

孟笙笙只說是家裏人寄來的,還剩下幾個喇叭褲,這些姑娘也願意買。

晚上王川澤故意下了早班,穿着一身挺括的中山裝,進了棉紡廠。

他長得高,身上有久居高位的氣勢,門衛以為這是哪個單位的領導來視察了,連攔都不敢攔,直接就看着這位領導進了廠裏。

在辦公樓下,他就聽到好些人在嘀咕,說廠裏新來的後勤處科長是今年來的大學生,長的漂亮,身材也好,想接觸接觸……

王川澤心說,從她早上穿那一身他就知道會這樣,所以他才這麽急吼吼的來宣示主權來了。

孟笙笙一下班,就看到樓下等她的人,和十七八的小姑娘似的,笑的甜膩膩的,跑到他面前,挽着他的手一起下班了。

路上,孟笙笙就和他說了自己在廠裏觀察到的某些情況。

“很明顯,廠裏生産的貨物已經開始積壓了,但是計劃科的那些人,還是照常生産,每個月還是生産那麽多,不懂市場需求……現在很多人已經看到了南方的商機,南邊運回來的衣服漂亮又時髦……賣的還不貴,三十四十就能買一兩件……那邊機器也是國外進口的……确實比咱們自己的要先進一些……”

“孟科長,下班了?”

孟笙笙點點頭,“嗯。”

“這位是?”

孟笙笙笑笑,“我愛人。”

“孟科長這麽年輕就結婚了?真看不出來啊。”

……

人走了,孟笙笙繼續說道,“以後做生意的只會越來越多,南邊運回來的貨也會越來越多,我們廠裏還是繼續這樣的話,根本競争不過他們,遲早會被市場淘汰掉。”

迎面又走過來一個臉熟的男人。

“孟科長,這位是你的愛人?”

孟笙笙點頭,“是啊。”

“真看不出來,還以為孟科長單身呢。”

……

孟笙笙頑強繼續剛剛的話題:“我在他們眼裏就是個愣頭青,人微言輕,即使說了他們也不會信我,沒準還會笑話我杞人憂天……”

王川澤牽着她的手,“你不是說,以後國企全都要改制?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咱們也只是歷史洪流中一粒不起眼的沙礫,跟着歷史的腳步走吧,用的到我們的時候,我們盡力,無愧于心就好。”

“孟科長,你哥哥來接你下班啊。”

孟笙笙:???什麽眼神啊?

不過今天怎麽這麽多人和她打招呼?

“這位是我愛人,今天他來接我下班。”

對方明顯一愣,“哎呦,還真看不出來。”

孟笙笙等人走了,看看王川澤,“怎麽平時都沒有這麽多人和我打招呼,你一來就有了……招蜂引蝶,不守夫道!”

說完了,也不挽着他了,不高興的把她的自行車從車棚裏滑出來,騎上車就要走人。

王川澤聽到這倒打一耙的話,也不知道該笑還是該哭,最後還是無奈的笑了,他這個遲鈍的媳婦兒,怎麽就這麽傻呢……

不過他是越來越喜歡她了。

孟紅旗給孟笙笙寄的錢越來越多,甚至比她工資多了好幾倍,就能看出來這時候下海多掙錢了。

有時候她都眼饞,想着要不直接把工作辭了跟着一起做生意去。

不過這也就是想想,孟笙笙知道自己的性子,沒鞭子在後面抽自己,她是不會奮鬥的。就像剛穿越過來的時候,她也在鄉下安安分分的過小日子,還是秋收太累太苦,把她吓着了,她才決定鹹魚翻個身,給自己找了份工作。

現在日子過得挺平順,家裏錢也夠用,那些價值一百來萬的金條還在家裏放着呢,還有一個等着升值的四合院,她這輩子基本上已經衣食無憂了,這時候再讓她每天南來北往的辛苦奮鬥掙錢……

她真覺得自己吃不了那個苦。

孟笙笙不知道的是,不僅她眼紅,遠在平城的孟家也有人眼紅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