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低溫寒潮

第13章 低溫寒潮

天微微亮,泛着魚肚白,金燦燦的太陽緩緩升起。

王永早早的起床,他按照三人的飲食習慣,下了幾碗熱騰騰的餃子。他先乘了一碗,其餘的留在鍋中保溫。

一口咬下,湯汁濺炸,肉餡多而大,十分有彈性。

餃子是吳秀芳手工做的,在小飯館裏很受歡迎,每天限量限時出售。

王建一出門就聞到客廳裏誘人的香味,他深吸一口氣,是餃子的味道,老婆子還沒醒,是誰在做早飯。

王永見到王建,連忙招呼到:“爸,來吃餃子,嘗嘗我煮的味道如何。”他又乘了滿滿的一碗餃子放在餐桌上。

王建還呆愣的站着,他往窗外一看,太陽沒打西邊出來呀。他低頭咬了口餃子,火候掌握的不錯,但湯料還差點意思。

兩人吃完了早餐,王建将王永帶至一樓廚房,二樓是生活區,一樓就是小飯館。他将廚房裏的醬料展示給王永看,讓他記住,然後又讓王永戴上圍裙,更着他學習做菜。

飯館裏賣的都是些家常菜,王永做起來也不生疏,但還是廢掉了好些材料才做出來一盤讓王建勉強滿意的西紅柿炒蛋。

時至中午。

小飯店要營業了,兩人将報廢的菜品當作午餐匆忙吃下。

很快就來了第一波客人,王永現在還不能掌勺,他就在廚房裏打下手。吳秀芳吃完了餃子,也下來幫忙。

不大的門面很快就坐滿了人,廚房裏的熱氣将王永蒸的汗流浃背,為了防止頭發落入菜品,他還戴着密封的廚師帽。

人來的多了,吳秀芳一個人忙不急,王永又出去幫她上菜。

忙碌了幾個小時,等用餐高峰期過了,三人才能坐在一起休息會兒。

Advertisement

王建對王永今天的表現很滿意,他拍了拍王永的肩膀,“今天做的不錯,好好幹,争取下次讓我給你打下手。”

這時店裏走進來一位客人,看起來和王建年齡相仿,他毫不客氣的說道:“老板,今個來晚了,還能吃到餃子不。”

王永一聽,就知道這是位老顧客。

果不其然,吳秀芳招呼道:“李大哥,你來了,餃子那必須得有。”

王建立馬起身道:“老哥,等着,我馬上去下餃子。”

此時餐館裏就一個客人,他選了個涼快的位置和吳秀芳攀談道:“老板娘,這是你兒子,不錯啊,高高大大一表人才。”

聽見有人誇王永,吳秀芳臉笑得更花一樣,她謙虛:“哪裏,哪裏,李大哥,您孩子那才是真是的一表人才,國家的高材生,大老板。”

吳秀芳不經意的把腳上的鞋子露出來,老顧客一看就懂,笑着打趣道:“老板娘,你和老板還是穿的情侶款。”

吳秀芳笑着回他:“哎喲,是我兒子,給我們一人買了一雙,說這個牌子的鞋子好,适合老人穿。”

“我也不懂他們年起人的事,不過穿着是比一般的鞋子舒服。”

兩人的商業互誇直到餃子上桌才結束,吳秀芳還覺得不滿足,她打了個電話和小姐妹越好去打麻将,收拾收拾換了身衣服,風一般的走了。

下午兩三點正是一天最熱的時候,外面的行人明顯減少了許多,王永繼續在廚房奮鬥。

一直忙碌到晚上五六點,王永能做出一碗符合标準的面條,王建宣布他今天已經出師了,自己提着象棋和棋盤去附近的公園裏和老頭們下象棋。

王永逐漸适應這樣的日子,有了他的加入,飯店又再次賣起了早餐,生意紅紅火火,他表現很好,老客人都挑不出毛病,老兩口也放寬了心,王永也漸漸成為家裏的主事人。

飯店的食物消耗量大,王永每隔一個星期就回去采購,飯店賺來的錢大部分都在他手上,每回王永借着采購的功夫都會囤采賣一些其他物品。

好在家裏的倉庫充足,二樓的房間也多,他将額外買來的保質期長的食物放在二老看不見的地方。

不是王永想天天偷偷摸摸,問題是他說了二老也不會信任他,反而會破壞他好不容易立起來的形象,得不償失。

這天中午,外面突降暴雨。

小飯館來了許多避雨的行人,王永也不驅趕,他感受着冷風和細細的濺在臉上的小雨滴,舒服極了。

七月的天氣異常炎熱,天天都是高溫黃色警報,今天下了一場雨,可得涼快好幾天。

雨來的急,走的也快,只留下滿地的小水窪在太陽的照射下反射出五彩斑斓的陽光。

打這起,Z市的天氣就一天比一天涼爽。

短短半個月就從三十多度的高溫降低至十幾度。

王永穿着長衣長褲,天氣變得太快,他們又換上了春秋裝。

小飯館裏的客人也大多穿的厚了許多,牆上的電視兢兢業業的播放新聞。

不止Z市,全世界的溫度在這半個月內都降低了許多,但Z市的溫度降低程度在全球都是能排上號的。

奇怪的全球變冷現象引發了很多氣象學者的讨論,當然也引起了一些恐慌,電視上的主持人正在安撫解釋變冷的原因,號召大家不要聽信謠言。

幾個顧客邊吃邊聊天,王永閑來無事就坐在他們身邊,幾個年起人談天說地,最後說起溫度的變化。他們只覺得溫度下降好,天氣涼快舒适,适宜居住。

年紀大的人想的就比較多,王永借着這事,光明正大的在家裏囤物資,不僅如此,父母商量後還特意取了一些錢讓王永多買點東西。

幾乎老一輩的人小時候都經歷過饑荒,他們對食物的敏感度比年輕人高的多。

王永在超市,菜市場采購時都能看見很多爺爺奶奶輩的人搶購食物,好在他已經将食物準備充足,家裏的倉庫,雜物間都塞的慢慢的,夠一家人吃上大半年了。

天氣驟降,王永已經猜到這個世界要發生的災難,家裏的兩位老人年紀大了,一點都受不得涼。

好在網購發達,他在網上買了許多煤炭,暖寶寶,還有軍大衣,羽絨服,什麽保暖買什麽。

他還買了家用發電機以備不時之需。

不過當氣溫降至10℃,Z市的氣溫就不再變化,人們已經習慣這樣的天氣,因溫度驟降而帶來的風波就此消弭。

第一個月的最後一天

王永坐在沙發上,兩位老人已經入睡,他看着牆壁上的時鐘滴滴答答的轉動,一圈又一圈。

23:59;00

王永盯着秒針,視線随着它轉定,當秒針轉完一圈停在12時,外面響起噼裏啪啦的聲音。

他走向陽臺,大風呼呼的刮起來,風裏還摻着冰渣子,紮的人臉疼。小點的冰雹順着風掉入陽臺,很快就鋪滿了地面。

王永打着光向前看去,路邊停靠的汽車被砸的然不忍睹。即使他穿着較厚的秋衣,也感能覺到刺骨的寒意。

他想起兩位老人還在睡覺,連忙跑回主卧,兩位老人也被冷醒了,他們聽着外面的冰雹聲,顯然有些不知所措。

好好的七八月,怎麽就突然下冰雹了。

“沒事,爸媽你們先睡吧,外面天氣太冷了,把空調開着。”

兩位老人年紀大了,晚上的精神不太好,,聞言,也沒在關注外面的聲音,王永将空調開好,又悄悄離開。

王永看向手中的家用室內測溫計,室內的溫度竟然達到了零下十度,可想而知外面只會更冷。

他聽着外面不冰雹砸在地上的聲音,心裏莫名松了口氣,未知的才是最可怕的。

約摸是昨天晚上沒睡好,兩位老人起的很早。

玻璃朦朦胧胧,王永用抹布将玻璃擦幹淨,外面的世界一下子就變了個模樣。

白茫茫的一片,路邊的大樹銀裝素裹,前些天還叫個不停短短知了也沒了蹤影。整個世界陷入一片寂靜。

王永打開電視,所有的頻道都在播放政府的臨時直播,原來不止Z市,也不止這個國家,全世界都陷入了同一境界。

好在這個國家的效率高,應對突發性災難也有準備。

冰雹下了一夜終于停了,外面還下着鵝毛般的大雪,王永家就在馬路邊,透過窗戶,他能看見路政處的工作人員正在往地上撒鹽,消除路上積雪,看見這一幕,讓人彷佛回到了冬天。

人形道上的防衛工穿着厚厚的工作服也不幹落後,加上有小機器的配合,路上的積雪很快就少了厚厚的一層。

王永走下樓,他稍廢了點力氣,就将卷簾門打開,門前和臺階上的積雪都被打掃的幹幹淨淨,這是父親王建留下的福報。

王永家的小飯店,冬天為環衛工人提供免費的熱水,白米粥,夏天則提供冰水和清涼解暑的綠豆湯。

周邊的環衛工人都知道這家小飯館,也感激王建的善意,所以小店周圍的街道在平日裏可以說是最幹淨的。

如今天氣突變,王建穿着王永給他買的羽絨服,走下樓。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