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同學們

同學們

1.

白清在村裏讀初中時,學校有各種活動,她對此持随意态度。

類似圖書角,大家都不怎麽在意,白清就不參加。至于運動會這種,當有空缺時,老師問:還有沒有人想去?全班的目光集中在白清身上,暗示高個子的人裏只有她沒參加項目了,白清就會去填一兩個內容。

她不是因為喜歡活動去參加,而是因為這樣做會合群,為她減少許多開口解釋的麻煩。

她向來是這樣度過學校時間,在學校之外,她也有一套随意法則,見誰怎麽說怎麽做,通通在每日重複的模板裏,非常省力氣。

只是最近她遇到了一個姐姐。

白清将全部時間精力放在那姐姐身上,她很快知道了姐姐的信息,叫什麽,是哪的人,家裏什麽情況……說不上了如指掌,因為有些事情需要兩人相識才能知曉。

比如說,小玉姐姐愛吃什麽,有沒有忌口?

白清每每想到林春玉,後腦勺就一陣麻。她茶不思飯不想,拒絕參加任何學校項目,遇到人,也總是看不見似的匆匆走過。

她趕不及,她需要收集更多的信息,需要想辦法和姐姐認識,需要構造一個足夠漂亮的開場,她實在太忙碌了,腦子裏永遠在高速運轉。

這種排外的方式破壞了白清費力維持多年的平穩,“随意”的處事法則倒塌,使她瞬間變得獨特矚目。

好在她沒等多久,林春玉就成了她們家的人。

白清好像個彈力軟球,回到了舒适的空間,嘭的恢複原狀,那短暫的特立獨行便成了記憶錯亂般的昙花一現。

她聽林春玉的話乖乖讀書,連着之前不參加的普通活動她都參加,因為林春玉對于妹妹合群、人緣好一事表現得挺高興。

某次學校組織春游,到了山上,衆人坐在草地上看風景吃東西,這邊一聲“哇你帶了炸雞”,那邊一聲“全部你自己做的啊”。

Advertisement

白清慢悠悠打開書包,裏面有幾杯珍珠奶茶,幾個飯盒,盒裏是西紅柿炒蛋一類的家常飯菜。白清謹遵林春玉的叮囑,分給班上幾個貧困生,剩一份給自己。

回家後,林春玉問白清玩的怎麽樣,白清說一直在想快點回家沒有怎麽專心玩。林春玉又問吃的分給同學了沒,白清說分了。

林春玉得知細節,說:“你不要在大家面前大搖大擺地給,你們出發前,你單獨地悄悄地給,不然會傷人自尊。”

白清不理解,“他們都吃光了,沒有不開心。”白清反倒生氣了,“你在意我還沒有在意別人來的多。”

像珍珠奶茶,據林春玉所說,是她從前趕集偶然喝到的,之後那攤子沒再來過,林春玉實在想念,就自己琢磨出來了。

那麽稀奇,那麽好喝,姐姐親手做的!居然就這樣給出去!

白清越想越嫉妒,快要哭了,林春玉靜靜地看着白清,不說話。

在這沉默之中,白清感到害怕,奇怪的是,她從中捕捉到一絲暢快。

她突然想起之前聽過的新聞,隔壁村有個小孩從極限體驗中得到了快.感,某次防護不當,不慎将自己吊死了。

白清不禁顫抖起來,她漸漸低下頭,順從地說:“我知道了,下次我會隐蔽地給。”

林春玉笑起來,摸摸白清的頭,“我很在意你,不要多想。”她告訴白清自己不是偏心,說那幾個孩子家庭條件多麽不好,柔聲教育一番。

好在初中孩子年齡小,班級氣氛和諧,連羞恥的概念都不太有,确實沒有難堪,吃得很高興,而且因為有珍珠奶茶,被其他同學好一陣羨慕。

因此,林春玉沒有産生負罪感,如果好心辦壞事,欺負到小孩頭上,估計到八十歲,她都能想起這件事,半夜睡不着。

對于白清,林春玉有個自己都意識不到的默認觀念,白清是自家人,所以能稍微放松些對待。這放松有好有壞,好是溫柔得極好,壞就壞在自家孩子可以罵可以打。

林春玉對白清的行為吹毛求疵,看起來像偏心在意他人,便有其中功效所在。

這默認觀念打從一開始就預定了她們之間的未來,林春玉對白清的容納範圍比常人都大一圈,相對的,白清需要承受更多……

2.

白清高中放學坐大巴回家,這天有個地方出了車禍,連着後面全堵塞,還不如走路快。

白清下車剛步行沒幾分鐘,同校同學路過瞧見,好心載了她一程,小電驢可以走小路、穿窄道這點比大車靈活,很快将白清捎回家。

林春玉得知後,連忙招呼同學吃飯做答謝,同學跟家裏報完平安,興奮地答應了。

這同學的模樣已經在時間沖刷下變得模糊不清,只記得她穿着紅色短袖,林春玉和白清聊天聊到這件事時,賦予了同學一個代稱,小紅。

小紅是林春玉的盒飯受益者之一,也是除白清外,唯一從村裏考到鎮上的女孩,非常争氣。

小紅吃過那手藝後,總是忘不掉。在感激和美味的回憶中,林春玉的身影被洗得越發美麗高潔。

偶然有了去白清家的合理機會,小紅立馬接住,想要一探究竟。

真實總是比不過幻想,林春玉是美的,只是太單薄了,眼皮薄,嘴也薄,整個身子更是薄。

她清清瘦瘦的立在那兒,整個人沒什麽顏色。

白清和她放在一起,簡直不在一個世界,讓人詫異這是怎樣的組合。白清美得濃麗張揚,非常有攻擊性,是無論主觀怎麽看待,客觀上都一定美的類型。

聊着聊着,小紅發現這對姐妹更大的差異在性格。

林春玉看起來冷,實際溫柔可親,笑起來誰都不忍心拒絕。

白清看起來熱烈,在姐姐面前很主動,在姐姐不在的地方則很陰沉。學校裏被白清美貌吸引,想和她交好的人很多,通通被她極度排外的個性逼退。

小紅做了好一番心理準備,才敢提出載白清。

白清沒拒絕,她想快點到家,坐公交也是坐,坐小電驢也是坐,她不抓人,她抓車座子來保持平衡,盡最大努力不碰到人。

林春玉掐着白清放學的點燒菜,白清到家,她剛好做完。

桌上有絲瓜炒雞蛋、紅燒水魚,主食是螃蟹炒年糕和雞蛋炒粉幹,并一道紫菜蝦米湯,點心有綠豆腐和糖拌西紅柿。

小紅看着一桌子菜,脫口而出:“姐,你好賢惠啊。”

林春玉笑,沒有太多的情緒,“是嗎?”

白清在旁邊死人臉,散發陣陣陰氣,林春玉拍了她一下,仿佛一個驅邪動作,将白清的怨氣拍走。

白清親昵地蹭了蹭姐姐,開始吃飯。

小紅說她小時候跟随外出務工的父母,在外地讀小學,因為戶籍之類的原因才回家鄉讀初高中,林春玉說:“水魚好像外面不多見。”

水魚夾起來容易碎,肉抿一下就化,刺軟而細,嚼兩下能咽進去。不是尋常魚肉的緊致感,吃了像沒吃一樣,一個不注意就順着口水掉進喉嚨了。

粉幹裏有豬瘦肉、包菜絲、胡蘿蔔絲、特意鏟得很大塊的雞蛋碎,林春玉覺得噎嗓子不怎麽吃,白清愛吃,特意給她做的。不如說,白清什麽都愛吃,只要姐姐做的,炒一盤黃土給她都行。

白清扒完一盤,緊接着拿絲瓜炒蛋的汁水拌飯,很鮮甜。

林春玉已經開始吃餐後涼菜,白清結束了米飯的戰鬥,又煮了把挂面,左右問:“都吃好了?”

林春玉跟小紅點頭,白清撥了半盤螃蟹炒年糕留給她們,将面扣進剩下的半盤裏,年糕配面吃了起來。

小紅驚呆了,林春玉一副習慣的模樣:“我看網上最近流行的大胃王比她誇張得多,她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該吃吃該喝喝,等發育完就不這樣了。”

真的正常嗎,是這種發育法?小紅察覺到林春玉的縱容,有點說不清的羨慕。

涼菜的綠豆腐有兩個味道,一份加醬油辣椒醋做鹹口,一份灑白糖紅棗葡萄幹做甜口。

林春玉說:“這玩意像豆腐腦,沒有太多基礎味道,不知道你愛吃哪邊,就都做了。它像折耳根,雖然本身沒有鹹甜偏向,但自帶特殊味道,你先嘗嘗。”

綠豆腐入口有很濃的青草味,口感像龜苓膏,在舌頭上滑溜。林春玉看小紅屬于愛吃的那類,放心了,“原料是樹葉汁水和草木灰,上周老家新鮮摘的寄過來,也可以和鹹菜一塊煮着吃,很降火的。”

全程林春玉說得多,三人都吃完,收拾妥當,目送小紅離開後,就是白清說得多了。

白清纏着她姐講這周學校裏大大小小的事,吃味地要把剛剛姐姐被分走的注意力奪回來,講到慢慢發了飯暈,便一塊進屋吹涼休息。

3.

白清高中放學,回家路上看見西瓜攤,特別嘴饞。

老板說:“包甜,不甜不要錢。”

白清想問,真的不要嗎?

她忍住了,在心裏誇自己,太有禮貌了,太懂事了,她回去一定要跟林春玉說這件事,讓她誇誇自己。

白清:“我打電話問下我老婆。”

電話接通,白清的聲音變得波浪起伏:“姐姐~我想吃西瓜。”

林春玉得知白清在小區門口,叫白清等在原地,她下樓來付錢,兩人邊吃西瓜邊聊,頂着大太陽,嘴裏清爽地一路走回家。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