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31章 第 31 章
第31章 第 31 章
從街市回來, 季绾借用沈家正房的竈臺熬制梨湯,将一個個裝滿小料的瓷盅放進鐵鍋裏蒸煮。
等煙囪燃起炊煙,季绾坐在門口的馬紮上看火。
曹蓉拎着後院摘來的果蔬走進來, 知季绾在為學堂的孩子們熬梨湯,暗自撇撇嘴,但沒有不識趣地催促她快些騰地兒,還拿過另一個馬紮坐在一旁。
“自打阿胭外出幫工, 我啊, 一個人抗下一家子的夥食,怪累的。”她轉轉脖子, 擡手捶肩,“本來就夠累了,還要聽大嫂唠叨, 也怪我沒本事, 不能像你和阿胭那樣出去賺錢養家。”
季绾懂得适時服軟才能相安無事的道理, 她示意曹蓉背過身,為其按揉起肩胛。
曹蓉也挺捧場, 直呼舒服。
剛巧潘胭從學堂回來,看見升起的炊煙, 忙不失疊地走進竈房。
聞到梨香, 不禁問道:“二嫂在熬梨湯?”
曹蓉閉眼随着季绾的力道晃動,哼哼唧唧地應了聲:“那不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你何時見我為膳食花費過心思?不把粥熬成爛漿糊就不錯了,狗都嫌。”
說完把自己逗笑了, 笑聳了肩膀。
季绾與潘胭對視一眼, 露出笑意。
柴米油鹽,淡飯粗茶, 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有人溫吞,有人要尖,難免有摩擦,抱怨、委屈是人之常情,但都有一個忍受的程度。
至少她們幾個妯娌還能相互忍讓。
嫁入沈家後,季绾我行我素,沒有不堪重負的壓抑。
Advertisement
花一點心思恭維和示弱嫂嫂們,能換來融洽相處,何樂不為?
這時,大門被人從外推開,沈二郎沈濠從外面回來。
曹蓉瞥見丈夫,細長眉眼帶笑,“回來了,今日回來得早。”
“嗯,路上一家新店開張,帶了只烤鴨回來。”
沈濠生得摸樣周正,不茍言笑,将烤鴨放在竈臺上,沒使喚妻子,淨手後自行切片裝盤。
潘胭不在時,他只要回來得早,會跟妻子一同烹制飯菜。
曹蓉能這麽快想開,還有他一份勸導的功勞。
看着火候差不多了,季绾掀開鍋蓋,等瓷盅冷卻,将一部分裝進一輛推車,其餘的打算留給沈家人晚膳時食用。
等将推車推出家門,君晟剛好牽馬走進巷子。
四目相對,季绾推着車徑自越過,看傻了一同推車的蔡恬霜。
“大人......”
君晟将馬鞭扔給陌寒,大步上前,接替蔡恬霜推車。
蔡恬霜站定,撓了撓頭。
季绾也放開手,看着君晟推車走遠,又板着臉跟上去。
兄妹二人愣在原地,都察覺到小夫妻鬧了別扭。
反應過來的蔡恬霜甚至有些雀躍,“哈,頭一次見大人被甩臉子!”
陌寒無法理解妹妹雀躍的原因,牽着兩匹馬默默走進沈家。
餘霞斜照的小巷內,偶有鄰裏經過,季绾遇到都會客氣問好,卻在君晟看過來時,壓下唇角。
君晟問道:“還在生氣?”
季绾不理,見又有鄰裏迎面走來,主動打起招呼,“陳伯。”
年過八旬的老人拄着拐,笑得眯起眼縫,說話含糊,“绾丫頭,你的夫婿可真俊。”
季绾讪讪,餘光注意着君晟,“你快回去吧,太惹眼了。”
“我這人喜歡從一而終,做事要盡善盡美。”
季绾偏頭看向別處,一路無言。
抵達學堂,将梨湯分發給孩子們,季绾拉過弟弟,将從潘胭那裏借來的書遞給他,又遞上一盅梨湯。
誰知,季淵捧起梨湯跑向齊伯,雙手呈上,換來齊伯的大笑。
“還得是大弟子疼人。”
季淵腼腆地笑了笑,又折返回姐姐身邊。
姐弟二人坐在書肆的屋檐下,伴着落葉秋花閑聊。
齊伯與君晟站在不遠處,看着季淵的手語,忍不住揶揄:“大人猜猜,阿淵在與绾丫頭說什麽話呢?”
這些時日,老者學會了手語,終于能在君晟面前賣關子了。
君晟望去,看懂了季淵的手語。
得了小舅子的肯定,浮現出淺淡的笑。
“誇您呢,順帶着也誇了我。”
齊伯有點驚訝,“大人也懂手語?”
“略懂。”
“不會是為了绾丫頭一家特意學的吧?”
君晟沒回答,看在齊伯眼裏,何嘗不是一種默認。
**
書肆打烊,季绾要将推車帶回沈家,被君晟攔下。
兩人很少一同出行,天高氣爽,惠風和暢,君晟提議,不如在月影滿路的街市上轉轉。
被季绾拒絕。
女子仍舊板着臉,顯然沒消氣。
君晟點點頭,接過推車走進巷子。
看他背影孤寂,季绾站着沒動,欲言又止。
齊伯倚在二樓窗前扯嗓子笑道:“大人怎不解風情呢,惹了娘子,要死皮賴臉地哄啊!”
幾名住在學堂的孩子跟着笑哈哈起哄,都不懂小夫妻在別扭什麽。
被這話點撥,君晟放下推車,走到季绾面前,沒在意看熱鬧的老少,施了十分誠意,道:“那日是我孟浪,冒犯了念念,以後不會了,作為賠罪,今日請念念餐敘?”
季绾不覺得他昨日所為是孟浪驅使,更不會将他視作登徒子,只覺得他裏內悶壞,喜歡捉弄她,“先生說到做到?”
“說到做到。”
伴着一點兒別扭,季绾言不由衷地問道:“家中備了膳,咱們不回去,公婆會不會有微詞?”
“你嫁給我之前,尚且自在,不受約束,嫁我後就要做循規蹈矩的閨婦,那嫁人有何意義?”
百鳥有巢可歸,亦有廣袤天空飛旋,婦人為何不行?
季绾被他的話觸動,終于願意放下別扭,“去哪裏餐敘?”
“念念可有想吃的口味?”
“想吃辣。”
婆家口味清淡,既外出餐敘,季绾便想換換口味。
君晟點點頭,擡手與二樓的老者打個手勢,帶着季绾離開了書肆,留下花圃前的手推車。
大鄞朝無宵禁,日落喧阗,華燈絢麗。
兩人并排走在街市上,在遇見比肩接踵的人潮,君晟會錯後一些,将季绾護在身前,卻會刻意保持一段距離,不至于唐突她。
附近街面上有一家辣鍋經常座無虛席,君晟打算帶着她去嘗嘗。
辣鍋館子的對面是赫赫有名的望月樓,達官顯貴聚集之所,自打吟玉樓被煙火點燃處在修葺中,望月樓的生意更加紅火,但今日不同,有貴客包場,小樓周圍戒備森嚴,閑雜人等不得靠近。
辣鍋店分甜辣、香辣、酸辣、麻辣、幹辣,鍋底也分魚鍋、蹄鍋等等,種類繁多。
今日客未滿,剛好有位置。季绾詢問過君晟,選了麻辣口味的鲈魚鍋,又點了幾樣店裏的特色小菜。
坐在臨窗的雅間,聞着香氣四溢的魚鍋,昨日那點不愉快煙消雲散,季绾悶頭夾菜,總感覺有道視線隔着熱氣注視她。
“是我點的不合先生口味嗎?”
君晟單手支頤,道:“很合胃口,秀色可餐。”
說罷,也不管季绾作何反應,拿起筷子夾了一口魚肉品嘗。
剛哄好的,不能再将人逗惱。
汁飽鮮美的魚肉麻辣入味,小菜各有風味,兩人安靜用膳,在喧鬧的市面上形成一方寧谧的天地。
季绾拿出帕子擦了擦被辣油刺激過的唇,唇肉變得水嘭嘭,殘留一絲麻感。
付過銀兩,兩人走出館子,繁星熠熠、月朗清,已是二更天。
飽餐一頓需要消食,兩人走在街道上,默契地誰也沒提早些回去。
倏然,一道狂奔的身影撞擊在君晟肩頭。
君晟向後一步穩住身形,沒顧及自己,先看向一旁的季绾,見她沒事,才撣了撣肩,忽然意識到什麽,低頭摸向錢袋。
腰間空留流蘇玉佩。
季绾也發現異常,作勢欲追,被君晟拉住。
“算了。”夜深沉,他沒帶護衛出行,貿然丢下季绾去捉賊,恐她有險。
鼓囊囊的錢袋怎麽能算了,季绾不高興,君晟還穿着官袍呢,朗朗乾坤,小賊都敢偷到朝廷命官的頭上,也太猖狂了。
可她猜到君晟的顧慮,敢當街搶錢的小賊通常不會是一人作案,若追上去,被前後夾擊,得不償失,她沒再堅持,但被破壞了興致,不免挂臉,有些不痛快,“丢了多少銀兩?”
“一月的俸秩吧。”
季绾安慰道:“這一個月我養你。”
君晟被逗笑,狹長的眼尾微彎,在月光下蔓延開暗影,更顯深邃。
自己的好意被當成了笑話,季绾睨他一眼,嬌兇嬌兇的,全然沒察覺自己流露出了小女兒家的嬌蠻。
君晟任她怪怨,好脾氣的像真的沒有脾氣。
今夜在望月閣中唯一的食客執盞俯看,恍惚一瞬,仿佛透過光影,得見故人。
承昌帝放下酒盞,仔細凝着街上那道身影。
十幾年前,也是在這條街上,還在做太子的他微服出宮,無意目睹到一對小夫妻在這處鬧別扭的畫面。
同樣是妻子怪嗔丈夫,丈夫在旁認真聽着,又溫聲輕哄。
那日,随行的宮侍小聲禀告,說那男子是剛剛來京赴任的大理寺卿盛聿,而他身邊的女子是書香門第的小姐,名叫景蘭諾,是江南一帶出了名的大美人。
路人見之,只覺男才女貌甚是般配。
那日,他也是這麽認為的,可随着與盛聿的君臣之交日益加深,對那女子的印象也愈加深刻,深刻到骨子裏。
往昔多惆悵,微服出宮的承昌帝收回視線,抿一口小曲酒,“東城兵馬司是吃閑飯的?鬧市上,賊人如此猖狂?”
随行的禁軍紛紛低頭。
“盡快追回通政使的錢袋子。”
“諾!”
禁軍副統領撓撓額,賊都跑遠了,不好追回啊。東城兵馬司新上任的指揮使今夜恐要寝食難安了。
可比東城兵馬司先捉到小賊的人是君晟。
作為能奪取三廠一衛偵緝職權的年輕朝臣,追捕幾個尋常小賊不在話下。
與預計的一樣,搶錢袋的小賊有同夥,幾人蹲過牢,以前就是幹打家劫舍勾當的。
火把燃亮黑夜,跨坐在馬背上的君晟接過陌寒呈上的錢袋,拉轉缰繩,淡淡道:“杖責,流放三千裏。”
“諾!”
身後傳來小賊們求饒的哭喊,且不說流放苦寒之地能否抗得過去,就說杖責都未必扛得住。
更闌人靜,君晟拉開東卧的隔扇,走近沉聲的女子,碰了碰枕邊的撥浪鼓。
在床邊靜坐了會兒,确認女子睡得安穩,他起身離開。
睡夢中的季绾感受到一束光,她無意識伸出手,想要挽留那束短暫停留的光。
喃喃道:“別走......”
怎奈聲音太小,那人沒有聽清,只回眸一晌,随即合上隔扇,消失在投入窗棂的月色中。
無法醒來的季绾有些急,那束光似乎幻化成一抹少年身影,背對她漸漸遠去。
“哥哥......”
遺忘的記憶藏在深處,烙在心頭,唯有夢裏方有模糊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