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黎池他們自京城出發,一路上由船轉車再步行,水路行盡又陸路,終于在第十三天的上午,回到了黎水村。
距黎水村越來越近,村子出現在了黎池他們的視野中,又再向前走了百步,黎池就看見村口的空地上堆着許多長條方石,還有幾十個壯勞力青年,正熱火朝天地在‘叮叮當當‘敲打着……
黎池繼續往村口走,心裏疑惑着那是在做什麽。
一個做累後直起身準備歇息會兒的村人,一眼就看見了黎池他們!一行三人扛着大包小包,正往村口而來。
“唉呀!狀元老爺回來了!”
正忙着的人聽到這一嗓子,立即直起身來看向進村那條路,那可不就是他們狀元老爺嗎!!
“哎喲!果真是狀元老爺回來了!!”“唉呀,可不是嘛!那就是和周他們啊!!”……
這些正在建牌坊的人,看到狀元爺肩上還扛着一個大包袱,趕緊扔下手中的家夥什,快步迎接上去!
“和周啊,來來來,樹二叔幫你扛包袱!”
“是啊是啊,有哪個狀元老爺還扛這麽大個包袱的?!”
面對蜂蛹而上的熱情親朋友鄰,黎池只能微笑以對,讓他們将他肩上的包袱搶過去幫忙扛。
黎池肩上抗的包袱被搶去幫忙扛着之後,熱情的村民立即又轉向狀元老爺的爹和堂哥:
“狀元老爺的爹那就是老太爺,怎好讓你扛這大一個包袱!來來,我幫你扛!”
“大湖啊,你一路照顧狀元辛苦了,我來幫你拿包袱!”
等一行三人的包袱全都被搶去幫忙扛着了,黎池才得空挨個打招呼,“樹二叔,枝三叔,淋四哥……”
被黎池招呼到的人,一個個都與有榮焉地咧嘴笑,一時間‘唉‘聲應答不斷!
Advertisement
又過去片刻,等衆人的熱情終于消減些,黎池才指着村口的空地上,“排開這麽大架勢,這是在做什麽呢?”
樹二叔忙搶着答到:“在建進士牌坊啊!你考中進士後,縣老爺親自到村裏來說的,要給你建進士牌坊!”
這一說,黎池也就明白過來了。“勞煩各位了,為和周的事勞累了。”
“哪就勞累了!這可是六元及第的進士牌坊,先生說這是史上第三座這樣的牌坊!我們能參與修建,可是三生有幸呢,說不得我們身上也能沾些文氣,我們後代或許也更會讀書……”
這人一說起來就有滔滔不絕的架勢,不過黎池只是微笑着傾聽,沒有表現出絲毫不耐煩的情緒。
最後還是樹二叔打斷了那人,“說什麽勞煩!我們修建這進士牌坊,縣老爺答應給我們算進今年的徭役天數裏。我們也別站在這說了,讓和周他們趕緊回家去,也好讓镖三叔他們早點見到和周。”
樹二叔這一說,圍攏在一起的人紛紛應和,衆星拱月般簇擁着黎池往村裏走去……
自從陸縣令上次到村裏來報喜過後,黎家除袁氏外,都還會留一兩個人在家,以免黎池回來後家裏支應不開。
今天是黎镖、袁氏和蘇氏三人在家,就在袁氏又開始念叨她乖孫子怎麽還沒回來時,就聽見了傳進來的吵嚷人聲。
“肯定是我的小池子回來了!肯定是的!”袁氏倏地就從椅子上站起來,直往外沖!
“你慢點!別摔着了!”黎镖嘴裏招呼着不省心的老婆子,自己也趕緊跟了出去。
蘇氏到底年輕腿腳快,三兩步就趕上前扶住婆婆袁氏,免得她摔跤了。“您慢點走,仔細腳下。”
袁氏一出房門,就看見院外被衆人簇擁着而來的孫子,“哎喲,奶奶的小池子啊!你可回來了!”
嘴裏喊着,袁氏恨不得直接飛撲到院外去!腳下倒騰得太快險些就摔一跤,幸好有蘇氏在一旁攙扶。
不過蘇氏也沒比比袁氏好上多少就是,也恨不得立馬就到兒子面前了,不過還是想着要攙扶自家婆婆。
“和周!和周你回來了!你可回來了!”蘇氏一邊攙扶着袁氏迎接上去,一邊喊着。
黎池看見出來迎接的爺爺、奶奶和娘,也連忙快走幾步進入院子,然後幾大步上前、一撩袍角,直直地就跪在了袁氏面前!
“爺爺、奶奶,娘,和周回來了!”
不過是分別了三個來月,袁氏卻照樣想得緊,再加上這次孫子是衣錦還鄉,袁氏百感交集之下,眼淚嘩嘩直掉!
“奶奶的小池子喲~你可算回來了,奶奶日也盼夜也盼,可算是将你盼回來了!”
黎池被摟在奶奶袁氏的懷中,心裏也是一陣暖融融的,親人情真意切的情感,是很能暖化人心的。
兒子被婆婆摟在了懷裏,蘇氏只好站到黎池的身後,拍撫着他的脊背。“和周,你可算回來了,娘可想你了。”
蘇氏面帶笑容卻又紅着眼眶,心裏既驕傲自豪,又擔心自家兒子這一趟出去有沒有受苦。
黎镖這三個月來,也時常想念孫子,但他自诩一個大男人,可不會婆婆媽媽的。“好了好了!讓和周起來,這院子的地上跪着也不舒服。”
一聽這話,袁氏趕緊松開黎池,心疼地将他拉起來,“哎喲,奶奶的小池子在外受苦了,今兒奶奶還讓你跪這麽久,真是不應該!”
黎池攙扶着奶奶袁氏的胳膊,笑着搖搖頭,“孫兒我在外沒受到苦,剛剛也只跪了這一會兒不傷腿,奶奶你不要擔心。”
然後黎池又再次向爺爺黎镖招呼到:“爺爺,孫兒終于不負厚望、今日高中歸來。”
黎镖眼眶微紅,臉上卻燦爛地笑着,笑得臉上笑紋猶如溝壑縱橫……“和周你很争氣!很好!終于是高中歸來了!”
黎棋和黎湖安靜地站在一旁,心裏也是再高興不過,可就是總感覺這場景異常熟悉。
不過今天主角兒是兒子(堂弟),他們還是默默地陪襯就好。
從村口一路跟過來的村民,還有路上看見後跟來的,看他們一家人已經見過,這才紛紛開口:
“和周他們扛了三個包袱回來,我幫忙從村口扛了一個過來,包袱就放這了。”幫忙扛包袱的三個人,将包袱放到院裏放着的凳子上。
“橋大哥和林二哥他們還在地裏,我去幫忙喊他們回來。”有熱心勤快的村民說着就轉身出院門,到地裏喊人去了。
袁氏和蘇氏此時也緩過來了,忙熱情地開始招呼院裏的親朋友鄰!“家裏椅子凳子不夠,不過大家也都是這麽多年的親戚友鄰了,不會怪我招待不周的!來來,都進院裏來站站,說說話!”
黎棋把其中一個包袱打開,拿出裏面的糖塊盒子,開始給院裏的衆人散喜糖,“來來,都吃喜糖!這可是我們路上從府城帶回來的,都吃一顆沾沾喜氣!”
蘇氏又進屋裏拿了一袋銅錢出來,給每個人都抓幾枚,“喜錢啊!來來,散喜錢了!我們和周考中狀元了,大家也來分分喜氣!”
“這喜糖要吃,喜錢也要拿!哈哈哈,沾沾狀元老爺的喜氣!”
“我也不貪心!我準備把喜糖和喜錢留着,我兒子讀書是不行了的,可我還有孫子啊!到時我就把這喜糖和喜錢給我孫子,讓他沾沾狀元老爺的文氣,以後也去讀書考科舉!”
“這主意好!我也要把喜糖和喜錢留給我孫子!”
“我就留給我兒子好了,他年紀還小,沾沾文氣或許還來得及。”
黎池也一起幫忙招呼着滿院子的親戚友鄰,不時與祝賀談笑的人搭兩句話。不過祝賀搭話的人太多,他也不能每個人都照顧到,就只好笑着點頭以作回應。
不過衆人也不介意,他們只要能看見狀元就很高興了!能搭上話更好,不能搭上話,看着狀元的笑臉也已經很滿足!
一時間,黎家院裏歡聲笑語,好不熱鬧!
不多久,還在地裏忙碌的黎家其他人也都回來了。黎池都中狀元了,可他家人們還是照常下地勞作,這也算很難能可貴了。
黎池自然又與他們一一打過招呼,不過滿院子都是人,不方便詳敘,就只是簡單地寒暄了幾句。
等黎池的娘蘇氏與王氏和趙氏一起,給趕路回來的黎池他們做好一桌豐盛午飯時,院裏的村民才散去,給他們一家人留出團圓吃飯的空間。
……
整整齊齊的一家十六口人,正好坐滿兩張八仙桌。
桌上喝過一輪酒,同時圍繞黎池高中狀元這事,也說過一番意氣風發的祝賀話語之後,這頓飯才進入家長裏短的溫馨時刻。
大堂哥黎江的女兒黎燚,作為家中唯一最低輩分的孩子,今年二月剛滿兩歲。長相随了她娘親李氏,胖乎乎的很是可愛,又聰明伶俐,得到了全家人的喜愛。
尤其是很得她曾祖母袁氏的喜愛,每次吃飯的時候,袁氏都要将她帶在身邊。
所以這次挨着爺爺奶奶坐在上桌的黎池,就剛好與黎燚挨着。
乖乖坐在曾祖母大腿上的小女娃,在吃飯的時候,好幾次自以為隐蔽地偷瞄身邊的好看叔叔。
黎燚瞪着圓溜溜的黑眼睛,偷瞄一眼好看叔叔後,立即就轉回頭埋入曾祖母懷抱!過一會兒了,小腦袋從曾祖母懷抱裏拔出來,就又去偷瞄一眼……
侄女兒這可愛樣子,萌得黎池心都化了!
黎池本就喜歡小孩兒,尤其是女孩兒,可可愛愛、嬌嬌軟軟的,真是萌煞個人!
“燚兒,五叔抱好嗎?”黎池暫時擱下筷子,朝又一次偷瞄自己的侄女兒伸出雙手。
“!!!”被發現了!
被抓個現行的黎燚,驚得将眼睛瞪得更大更圓了……
“來,五叔抱,好嗎?”
袁氏搖一搖懷裏的曾孫女兒,“燚兒,去五叔那裏嗎?”
黎燚萌萌地擡頭看看曾祖母,“曾祖祖~”然後又看看笑的好好看的叔叔,猶豫不決。
坐在另一桌的李氏發現狀元三弟要抱自己女兒,心裏高興得很,自己女兒若能得她三叔喜歡,那就是她的天大福分!“燚兒,快去你五叔那裏!”
黎池見黎燚沒有躲避抗拒,于是就伸手将她抱了過來。“來五叔這裏來~五叔都三個月沒抱燚兒了啊。”
黎燚被抱到新的懷抱後,剛開始還有些不習慣,可過了一會兒也就習慣了。好看叔叔的懷抱真大真香!
黎池見侄女兒乖巧地不認生,也就放心了,于是繼續一邊閑談一邊吃飯。當然也沒忘了懷裏抱着的侄女兒,不時地喂她一口飯菜。
黎池就将侄女兒抱在腿上,吃完了這一頓飯。
吃完飯下桌後,家中女眷就去收拾桌椅碗筷,家中男人和小孩兒則坐到一邊聊天。
黎池依舊抱着侄女兒坐着,結果就發現自家十歲大的親弟弟黎溏,正噘着嘴一副氣鼓鼓的樣子!
稍稍一想就明白了,他弟弟這是在吃醋?黎池好笑地向弟弟招招手,“小溏子,到哥哥這來。”
“哼!”黎溏嘴上哼着,雙腿還是乖乖地往他哥哥那兒走。
黎池一只胳膊圈着坐在腿上的侄女兒,一只手伸将別扭地站在他面前的弟弟拉到身邊,“你已經讀完一年蒙學班、三年童生班了。”
“嗯。”黎溏感覺着哥哥放在他肩膀上的大手掌,又覺得坐在哥哥腿上的小燚兒,确實還蠻可愛的……
黎池一出手就安撫住了自家弟弟,“先生有說要你留級童生班,再多學一段時間嗎?”
“我可是你親弟弟唉!我怎麽會留級?當然是直接升入了秀才班啊!”黎溏聽先生和周圍的人說,他哥哥可是比一般狀元還要厲害的六元及第狀元,他作為哥哥的親弟弟,怎麽可能讀書不厲害!
“這就很好。”黎池将手掌移到弟弟的頭頂,摸摸他濃密烏黑的蓬松頭發。當初那個頭發枯黃稀疏的小孩兒,都已經長這麽大了啊……
因為被哥哥質疑不能順利升學,而有些炸毛的黎溏,又被他哥哥像撸貓一樣的手法,給成功順毛了……
黎镖滿眼欣慰地看着屋裏齊齊整整的子孫,“我的幾個孫子,大江已經娶妻成家,又有一門造紙手藝能讨生活。
大河有了秀才功名,親事也已經定好,只等選個好日子也就成家了。即使八月份院試結果不如人意,也沒多大問題,之後不管是自己開私塾,還是去族學裏教書都不用愁。
大湖也是,有童生功名,親事也定好了。以後就在縣城裏開個教蒙童的私塾,這一輩子也是不愁吃喝的。
唉,就是大海……”
黎镖看看笑嘻嘻地看着自己的四孫子黎海,搖搖頭嘆口氣。然後跳過黎海,繼續說:“再就是和周,你是最讓爺爺自豪的孫子!雖然你從小到大在為人處事身上,一直都做得很好,可是爺爺也還是為你操心啊……
六元及第,如無意外,你以後的前程怕是爺爺我這個在地裏忙了大半輩子的農人,所不能想象的。
可古人都說,官場險惡,和周你自己以後要仔細掂量着行事。爺爺和家裏人沒指望着你做多大的官,只望着你為官時無愧于心,一生平安健康。”
黎池懂他爺爺和家人的樸素願望。
他們黎家以前只是普通的耕讀之家,和那些世家大族不同,對于家族權勢和威望如何沒有執念,他們只求一家人安康無憂而已。再不濟,就是重新回到當初的耕讀之家罷了。
“是,孫兒我謹記爺爺的教誨。為官但求無愧于心,為人子孫但求平安健康!”
說完黎池後,就該輪到最小的才十歲的黎溏了。在黎镖的目光落到他身上時,他不自覺地挺高了胸膛。
對于這個和他親哥性格迥異的六孫子,黎镖也是喜歡的,“小溏子,目前看着可能有你哥哥的五六分讀書天賦,在讀書一途上以後或許能有些成績。
以後的事誰也說不準,但可以肯定的是,你這脾性可是沒你哥哥的半分溫和沉穩……”
在黎溏又要炸毛時,黎池提前就安撫了,“小溏子,爺爺說的對。你的讀書天賦比哥哥我不差什麽,但這脾性要注意些,讀書最忌心性浮躁,如果你能沉下心來讀書……哥哥還是很看好你的!”
“嗯。”黎溏正想耍小脾氣時,就想起他哥剛說的,又只好乖巧地答道。“我知道了。”
黎池拍拍弟弟的肩膀,“哥哥相信你。”
飯後說了這一陣話,黎池他們三人在外奔波十多天才到家,吃飽喝足後就全身疲累犯起困來。
蘇氏發現後趕緊又去把黎池的房間收拾一遍,然後就讓他們去睡上一覺。
黎池确實累了,于是在與爺爺奶奶等長輩告辭後,也就依言回房,然後倒頭就睡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