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章

第 1 章

“立幼子胡亥為帝,……賜将軍蒙恬鸩酒,令其……自行了斷……”

宣讀诏書的小太監聲音顫抖,幾度哽咽,終是難以直面這位赫赫戰功的将軍那清澈而堅定的目光。許久,他才勉強吐出這些字句,心中暗自思量,這絕非陛下本意。

陛下,怎可能下達如此殘忍的旨意?

既然明了此乃僞诏,将軍又何故……

蒙恬卻只以一抹淡然的微笑回應,随後轉身,指間輕撥秦筝,一曲絕響,悠悠響起。

秦人興邦 烨烨雷電

求變圖存克難克險

步步屍骨寸寸河山

六世雄烈一法巍然

大矣哉!

追先帝兮挾長劍

陷敵陣兮凱歌還

掃六合兮成一統

創新政兮何粲然

長城如鐵兮胡馬遁

銳士縱橫兮息狼煙

嗚呼!廟堂權變兮良人去

念我蒼生兮何處有桑園……

……秦筝止息了。

蒙恬緩緩舉起那杯毒酒,一飲而盡,眼神中沒有絲毫畏懼。

他嘴角依舊挂着那抹淡笑,自言自語:“吾有何罪于天,竟無辜赴死?”秋風起,落葉紛飛,蒙恬再次笑了:“誠哉斯言,蒙恬,死不足惜!自臨洮至遼東,萬裏長城起,

致使無數黎民離鄉背井,未嘗返家,我蒙恬豈非咎由自取?”

小內侍聽聞,不禁失聲痛哭:“将軍明了此為僞诏,又何必——”

我自然知曉……

只因,我渴望再見他一面——

在那淺笑低語中,承載着無盡的哀愁與不舍,

他挺拔的身軀微微搖晃,最終轟然倒地,塵埃落定,一代名将就此隕落。與此同時,幽冥界的石板路上,嬴政以一身黑衣青年的形象重現,凝望着紅衣加身、俊美不凡的好友蒙恬,眼中閃爍着既是疑問又是不解的深邃光芒。在他的構想中,自應由扶蘇穩坐朝堂,延續大秦的輝煌,而這位肝膽相照的摯友,理應在陽世為他守護基業,怎料僅半年光陰,便在此幽冥相遇?

“十年,我都能等,為何你卻提前赴此?”嬴政心中暗潮洶湧,手不自覺地緊握住蒙恬,黑眸中的情緒複雜難辨。

“如何喪命的?告訴我。”話語中藏着不容回避的堅持。

蒙恬以一縷輕笑回應,明亮的眸子仿佛洞悉一切,“若說,只因思念陛下太甚,陛下會信嗎?”他感受到那只手的力度,明白這份不信背後的重量。

“恬……”嬴政稍顯失神,下一瞬,已将蒙恬緊緊摟入懷中,那熟悉而溫暖的擁抱,讓時間仿佛倒流回他們無憂無慮的少年時代。“實話,我需要聽實話……”

蒙恬沒有言語,只是回報以一抹溫柔的微笑,其中蘊含的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中。

“阿政——”

“嗯?”

“我只是,想念你了。”

他選擇沉默,關于自己是被嬴政的兒子逼迫致死的事實,只字未提。他知道,一旦真相大白,暴怒之下,胡亥在另一個世界的命運恐将多舛。為此,蒙恬在內心深處為胡亥默默祈禱,盡管歷史的年輪已轉至公元前210年。

蒙恬則“阿政,勿須自責……我……”蒙恬的話語未盡,空氣中漸漸凝聚起一股超凡脫俗的氣息,一位籠罩在神秘與莊嚴光環下的身影緩緩現形,那便是命運本身的化身。“爾等的命運,并非鐵律,或有轉機,使之複歸正途……”

于這命運的十字路口,往昔的遺憾與未來的希望相互交織,織就一幅嶄新的命運圖譜,靜候他們去探尋與書寫。命運之神的臉龐在幽邃的光芒下顯得古老而莫測,一抹深邃的微笑挂在他的唇邊,他緩緩啓唇:“世間萬物,命運各有其序,亦可逆流而行。然而,欲改天換日,必有所犧牲。比如說——”他輕輕擡手,指尖輕點身旁的蒙恬,那身着緋紅的青年在這一刻更顯英氣勃發,“奉獻,往往是變革不可或缺的代價。”

“你想對恬做何事!”嬴政警惕地将蒙恬護于身後,聲音中滿是戒備。他的眼中閃過一絲堅決,但很快就被濃重的憂慮所覆蓋。他深知,任何試圖扭轉命運的行為,都将引發風暴,而代價,似乎已無聲地指向了他內心深處最為珍貴的存在。命運之神的眼神透露出不尋常的意味,仿佛正準備将阿恬推向犧牲的祭壇。“犧牲……指的是恬嗎?”嬴政的聲音細微地顫抖,卻努力維持着鎮定,眼神中交織着不舍與決絕。他與蒙恬四目相對,無需多言,那份心照不宣的理解與默契已超越了言語所能表達的範疇。蒙恬報以淡然一笑,那笑容中包含了對命運的釋然與對摯友的深情。“阿政,無論前路何如,我心永恒。若吾之犧牲能換你大秦江山永固,吾願足矣。”他的話語輕柔卻堅定,仿佛早已做好了準備,迎接任何安排。

“但願……這并非唯一解。”嬴政低語,心中五味雜陳。他看向命運之神,眼神中透露出懇求與挑戰,“是否有其他途徑,既可改寫命運,又能保全我們所珍惜的一切?”

命運之神沉默片刻,随後以一種既古老又慈悲的聲音回答:“世間萬物,因果相織,每一個選擇都開啓不同的命運之門。犧牲,是其一,而智慧與勇氣,亦能開創新局。去吧,探索未知,尋找那一線光明,或許,轉機就藏在你們未踏足的路途之中。”命運之神的嗓音裏帶着一絲悠遠的回響,仿佛穿越了時空的邃道,他說:“二位可曾聽聞《琅琊榜》?此乃後世流傳甚廣的一部文學巨著,書中記載了兩位少年的命運交響曲。恰似你們,一個是肩負國之重任的皇子,靖王蕭景琰;另一個則是英姿勃發的少年将軍,林殊。他們同樣兩小無猜,情同手足。但因為奪位之勢錯綜複雜,加之外部敵人的滲透,然而,命運弄人,因一樁深沉的陰謀,最終致使七萬軍魂冤喪梅嶺,而那位英勇的少年被命運之手重擊,身體日漸衰弱,再也無法馳騁疆場,生命之火搖曳,如同夜空中即将熄滅的星辰。”

“然而,即便如此,這位病弱的少年依舊懷揣着對靖王,那位不被世人看好的皇子,無比堅定的支持與信念,由一員英姿飒爽的少年将軍轉變為幕後智囊,于無聲處布局,最終助其登上九五之尊。只是,當靖王君臨天下之時,回首,卻發現那曾經并肩作戰的摯友,早已化作風中幻影,只餘下回憶中的溫暖與遺憾。”,“試問,若将你們置于同樣的命運洪流,經歷這般的悲歡離合,你們是否願意承受?蒙恬,尤其是你,你将在青春年華之際,面臨生命的短暫與無常,如同林殊般,用自己的智慧與生命,照亮他人前行的道路。這是一條充滿犧牲與奉獻的路,你們,會如何抉擇?”

命運之神的話語落下,空氣中仿佛凝結了一層看不見的霜,讓人感受到那份沉重與深遠。在這樣的詢問之下,不僅考驗着兩人的意志,更是對他們之間信任與犧牲精神的深刻拷問。面對命運之神的提問,蒙恬沉吟片刻,聲音微帶顫抖:“吾之性命,換得一次重生之機?那麽……”

話音未落,嬴政毅然打斷:“豈有人願見摯友早赴黃泉!”

言辭間,情感激蕩,展現了兩人深厚的友情與面對命運挑戰時的堅定立場。

兩人的話音落下,空氣中似乎回蕩着一種難以言喻的默契與決心。他們的眼神中,既有對未知命運的無畏,也有對彼此深厚的信任,仿佛無論未來道路如何坎坷,他們都将攜手并肩,共同書寫屬于他們的傳奇。然而,暗湧之下,恐懼與不舍依舊潛藏。嬴政驀地一嘆,言語間夾雜着幾分無奈與自嘲:“誠然,即便手握天下,又有誰願目睹摯友盛年凋零?此乃人之常情,帝王亦不例外。林殊之悲劇,足以觸動鐵石心腸,教人不敢輕易言及‘犧牲’二字。”

蒙恬聞言,神色凝重,輕撫劍柄,仿佛借此慰藉心中的波瀾:“懼怕失去,并非軟弱。正因深知生命的脆弱與寶貴,方能在每一次抉擇中,更加珍惜眼前人,更加堅定守護的決心。若真有那麽一天,我蒙恬願做那擋風避雨之壁,延友人歲月,哪怕只争朝夕。”蒙恬的目光穿透了歲月的滄桑,語氣中帶着一份不容置疑的堅定:“阿政,若真能以我此生,換取蒙毅的一線生機,讓其得以在這紛擾塵世間重新站起,那麽……這代價,我甘願承受。”他的語調平靜,卻掩不住那份深藏的兄長之愛,以及對于犧牲的無畏。

嬴政面色凝重,聲音中蘊含着不容商榷的帝王威嚴,同時又有幾分不忍:“蒙恬,勿再多言。在這九州之上,你我并肩,共同面對風雨,你的生命,與帝國同重,豈可輕言放棄?”他的話語如同山岳般沉穩,透露出對這位摯友兼臣子的深切關懷,以及作為君主的堅決守護。

此時,命運之神的聲音仿佛穿越了無盡的時光,帶着一絲悠遠而神秘的笑意,緩緩響起:“有趣的是,靖王最初并未察覺到林殊身份的轉變,待到恍然大悟,卻已是林殊命懸一線之時,嬴政,你的心思更為細膩,不似靖王那般憨直。然而,這份敏銳能否助你把握住命運的轉瞬之間,又或者是否會成為另一種負擔,一切皆未可知。”相比之下,嬴政,你的智慧與敏銳,使你更懂得審視周遭,不被表象所迷惑。然而,這是否意味着你能比靖王更早地握住那稍縱即逝的命運之線?”

“記住,命運的織錦上,每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絲線,交織着悲歡離合。你們所面臨的,不僅僅是個人的選擇,更是歷史洪流中的波瀾壯闊。如何在其中尋找光明,維系兄弟情深,且看你們如何書寫這段傳奇。”命運之神的話語仿佛一道啓示,既是對過去的反思,也是對未來的啓迪,引導着他們去探索、去決定。

兩人間的氣氛,因這一番對話而變得沉重,卻也更加凝聚。在命運之神的見證下,他們的對話不僅是一場關于友情與犧牲的深刻探讨,更是對于人性中那份複雜情感的坦誠剖析。在這虛拟卻又真實的交流中,嬴政與蒙恬的形象仿佛更加飽滿,他們的故事也因此被賦予了新的維度,跨越了時間與空間,與《琅琊榜》中的靈魂産生了共鳴。

命運之神靜默旁觀,眼中閃爍着洞悉一切的光芒,似乎在說:正是這份對生命本質的敬畏與對情誼的珍視,才使得他們成為歷史長河中璀璨的星辰,不論是在哪一個世界,都能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

言罷,命運之神的身影逐漸淡去,留下兩人在幽冥的微光中對望,眼中閃爍着對未知的渴望與對彼此的承諾。公元前210年的風,似乎也在這一刻,吹響了改變的前奏。但,擔心還是有的啊!————嬴政的聲音微微顫抖,夾雜着難以抑制的情感,他凝視着蒙恬,話語中滿是不舍與痛楚:“蒙恬,設想一番,若我真的成了那孤立無援、亟待扶持的靖王,而你,我的摯友,卻背負着家族沉冤,身染沉疴,你的生命之燭搖曳在風中,即将熄滅,你還會選擇如同林殊一樣,耗盡最後一絲氣力,只為助我成就大業嗎?請不要輕易說出甘願犧牲的答案,你可知道,沒有了你,這巍峨的宮殿對我而言,不過是空殼一座,勝利的號角也只會帶來更深的哀傷。”

蒙恬的面容平靜如水,那抹淡然的微笑仿佛能撫平世間一切傷痕。“阿政,你心中早已有了答案。對我而言,即便是生命的火焰即将燃盡,只要能夠照亮你前行的道路,哪怕只是一點微光,那便是我存在的全部意義。不要為我悲傷,更不必自責,我的君主,你應該帶着我未能完成的志向,更加堅毅地活下去。在另一個世界,我會以另一種形式守護着你,直到帝國的輝煌照亮每一個角落。”

蒙恬的眼眸裏閃爍着複雜的情感,他微微垂下頭,目光中既有猶豫,又飽含溫柔,輕聲對嬴政說道:“阿政,我若能以我之身,換得蒙毅再獲新生,于我而言,也算是一種別樣的歸宿……”話音未落,他頓了頓,似乎在等待一個反駁,但眼神中的決絕卻逐漸堅定。

嬴政聞言,眉宇間頓時凝聚起一抹不易察覺的痛楚,他猛然打斷了蒙恬,聲音中既有不容反駁的帝王威嚴,也暗藏着一抹難言的柔軟:“蒙恬,此事休提!你我兄弟,何須言此生死相易?帝國需要你,我也需要你。”

“在這個錯綜複雜的棋局中,每個人都是棋手,亦是棋子。你們的每一步選擇,都将牽動着未來無數的可能性。阿政,你是否能以超凡的智慧,預見并改變那些看似既定的結局呢?這,正是命運最引人入勝之處。”命運之神的言語中充滿了深邃與哲理,仿佛在提醒着兩人,他們的每一步抉擇,都将影響深遠,乃至改寫歷史的軌跡。

嬴政的眼中閃過一絲難以名狀的痛苦,他幾乎是呼喊道:“蒙恬,你怎能如此輕易談及放棄!你與那些沙場上英勇無畏的少年将軍一樣,擁有着熾熱的靈魂和不屈的意志,難道你真的願意留下我一人,面對的只有你那冰涼的墓碑和孤寂的牌位嗎?”

蒙恬的笑意中多了幾分釋然,他緩緩說道:“阿政,生與死,皆是天命,而我們所能做的,是在有限的時間裏,綻放出最耀眼的光芒。有何不可呢?若我的離去能成為你心中的一把火,激勵你跨越重重困難,那麽,我的生命便有了超越死亡的價值。

記住,你不僅是為我,更是為了這片土地上的萬民,為了我們的理想,你必須活得更加堅強。”

于是,歷史的長河在這一刻改寫了流向,不再重複那古老而悲涼的故事。不再有嬴政突然離世的震驚,也不再有蒙恬因沙丘之變飲恨而終的遺憾。他們的命運交織出了一段全新的篇章,如同林殊與靖王的傳奇,雖然悲壯,卻也充滿了不屈與光輝,成為了後人口中傳唱不息的英雄史詩。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