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章
第 17 章
這位承載着嬴政靈魂的青年孫策,面容間流露出一抹複雜難言的苦笑,眼中閃爍着對過往歲月的無盡懷念:“在這輪回的洪流中,你們得以幸存,沐浴着時光的恩澤。而那位與我并肩、情深意重的阿恬——蒙恬,我的摯友,卻永遠定格在他風華正茂的二十幾歲,他的身影雖已遠離塵嚣,卻在我們記憶的最深處,永恒地年輕,永遠地燦爛。是的,時間對他而言,仿佛是最忠誠的守衛,守護着他不被歲月侵蝕,卻也殘忍地将他與我們分隔于兩個世界……”
話音未落,孫策的眼神瞬間變得堅毅如鐵,仿佛有一股不可動搖的力量自心底升起:“但命運既然安排我和蒙恬都得以在這世間重新啓程,作為曾經的帝王嬴政,如今的孫策,我立下誓言,必将守護好蒙恬轉世之身——周瑜,不讓那令人心碎的歷史重演。我要以我的智慧和力量,編織出新的命運軌跡,讓周瑜能夠擺脫往昔沉重的枷鎖,活出一個截然不同的人生篇章。”
孫策的言辭擲地有聲,字裏行間透露出一種超越生死的執着與決心。他的決定,仿佛是向天命發出的挑戰書,宣告着即便是輪回也無法阻擋他保護摯友的決心,誓要在這一世,書寫一段不再被悲劇籠罩的英雄傳奇。扶蘇聞言,目光溫潤如古井之水,透着幾分了然與哀而不傷的深遠。他輕輕嘆了口氣,聲音溫和卻帶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孫策啊,你的這份決心,我感同身受。蒙恬之于你,正如我心中未能守護的諸多故人。我們都背負着前世的記憶與遺憾,在這紛擾的紅塵中尋找救贖與重生的意義。你的誓言,不僅是對周瑜的承諾,更是對自己內心的救贖。”
“你可記得,昔日我未能阻止父皇的旨意,使得忠良含冤,這是我一生的痛。如今,你有機會改寫歷史,不僅是為了蒙恬,也是為了我們所有人心中的那份不甘與遺憾。我願與你同行,用我所能,助你一臂之力,讓我們共同守護那些珍貴的靈魂,讓他們在這一世綻放應有的光芒。”
扶蘇的話語中飽含深情與堅定,他伸出手,似乎是要與孫策達成一種無形的契約,共同承擔起這份跨越時空的責任與使命。這一刻,兩人之間流淌的不僅僅是對過去的追憶,更有對未來的無限期許與不屈的信念。
那一刻,兩人間的氣氛變得莊重而溫馨,彼此的心靈在無聲中達成了某種深刻的默契。在這片被歷史風塵覆蓋的土地上,兩顆靈魂因為共同的經歷與理解,緊緊相連。
兩人之間,一種超越時空的默契與理解悄然建立,仿佛無論歷史如何變遷,那份對生命的珍視與對未來的憧憬,始終如一。,蒙毅悄無聲息地靠近,他原本只是想尋一處靜谧,以緩解心頭的憂慮,卻不料被一陣風帶入了這段沉重的對話之中。他站在陰影裏,背靠着斑駁的宮牆,耳畔是孫策那帶着苦澀的低語,每一個字都如重錘般敲擊在他的心上。他未曾想,自己能夠存活至今,竟然是以哥哥蒙恬的生命為代價,這是何等的諷刺,何等的悲涼。
他的呼吸變得急促,雙手緊握成拳,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卻渾然不覺疼痛。淚水在眼眶中打轉,他強忍着不讓它們落下,因為他知道,此刻的脆弱是對哥哥犧牲的亵渎。蒙毅終于明白了為什麽每一次回憶起哥哥,心中總會湧起一股難以名狀的哀傷與愧疚——原來,這便是命運的真相,殘忍而無情。
待孫策的話語漸漸消散,蒙毅緩緩走出暗處,月光下,他的臉龐顯得異常蒼白,眼中閃爍着複雜的光芒。他走到孫策和扶蘇面前,聲音低沉而堅定:“我聽見了,一切……”
孫策與扶蘇同時轉頭,看到蒙毅的身影,皆是一愣,随後是深深的同情與不安。孫策欲言又止,最終還是選擇了沉默,将空間留給這對兄弟。
扶蘇輕聲問道:“蒙毅,你……你沒事吧?”
蒙毅勉強擠出一絲笑容,那笑中包含了太多無法言說的情緒:“我沒事。現在,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清楚,我的存在,不僅僅是為自己,更是為了哥哥未竟的志向,為了你們,為了這個國家。哥哥以他的方式保護了我們,那麽我,就必須以我的方式,守護好這份得來不易的和平與未來。”
說完,蒙毅深吸一口氣,仿佛是在汲取夜空中僅有的力量與勇氣。他看向孫策,眼神堅定:“孫策,扶蘇,讓我們一起,把這份沉甸甸的責任扛起來,讓歷史記住,我們是如何以血肉之軀,抵擋住了命運的洪流,讓這片大地綻放出新的光芒。”
夜風拂過,帶來了幾分涼意,卻也似乎吹散了籠罩在這三人頭頂的陰霾。他們彼此對望,眼中閃爍着相同的決心,仿佛在這一刻,他們的心緊緊相連,共同承擔起了一個關于犧牲、責任與重生的故事。蒙毅的腳步沉重而緩慢,每一步都像是踏在心弦上,回響在空曠的庭院中。他的到來,打破了夜的寂靜,也攪動了扶蘇心中尚未平息的波瀾。月光下,兩人的身影交疊,一種難以言喻的默契在他們之間流淌。
“扶蘇,”蒙毅的聲音低沉而沙啞,每個字都像是從肺腑間擠出,“我本不願你知道這一切,但既然命運讓我們再次交彙,有些事情,你有權知曉。”
扶蘇擡頭,目光與蒙毅相遇,那雙眼睛裏映着月色,也映着難以置信與痛楚。“蒙毅,你說的是……”
“是的,”蒙毅閉了閉眼,仿佛在努力抑制住內心的情感,“我之所以能活到現在,是因為阿兄……他成了命運的祭品。那天,你們的對話,原本只是兩個朋友間最深的信任與試探,卻無意中觸動了冥冥中的安排。他,代替了我,也替換了原本屬于你的結局。”
說到這裏,蒙毅的聲音開始顫抖,他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阿兄他,直到最後,都在為我們所有人籌劃未來,他希望我能代替他,輔佐你,完成他未能實現的願景。他的生命,雖然定格在了二十多歲的年紀,但那份為了理想和責任獻身的精神,卻永遠年輕。”
扶蘇沉默了,良久,他才緩緩開口,聲音裏帶着哽咽:“蒙毅,這樣的真相,太過沉重……但我知道,我們不能再讓他的犧牲白費。我們要用行動證明,無論命運如何安排,我們都能改變既定的軌跡,為這片土地帶來真正的光明。”
兩人相視無言,但心中已有了決定。蒙毅的出現,不僅揭露了一個殘酷的秘密,更點燃了他們心中那份不甘屈服于命運的火焰。從此刻起,他們将攜手,以行動證明生命的價值,讓逝去的靈魂得以安息,也讓未來充滿希望。
蒙毅心潮起伏,步履蹒跚地離開了扶蘇的寝宮,心中滿是震驚與悲涼。剛剛揭露的秘密如同巨石壓胸,他生命的延續,竟是以哥哥壯烈犧牲為代價。哥哥,那抹不去的記憶瞬間湧上心頭,驅使他加快步伐,迫切地想要回到宅邸,尋找那份靈魂的慰藉。
踏入宅門,蒙毅的目光立刻鎖定在周瑜身上,那張臉龐與記憶中哥哥的容顏重疊,年輕且俊美。他不由自主地邁近,雙手緊抱住周瑜,仿佛這樣就能把哥哥重新擁入懷中。蒙毅的雙手緊緊環過周瑜的腰背,頭顱依偎在那熟悉的肩頭,淚水無聲地滑落,浸濕了周瑜肩上的紅衣,冷冽中帶着無盡的哀思。
在這一刻,蒙毅心中的千言萬語化作了一聲低沉的呼喚:“哥,我好想你……”每一個字都承載着他對逝去親人的深切懷念與不舍。周瑜以一種幾乎與記憶中哥哥無異的溫柔語氣回應着,那聲音宛如春風拂面,既溫暖又充滿柔情:“蒙毅啊,我在這裏,雖然現在身份不同,你變成了我的兄長,我是後世之人……但那份相連的血脈與情感,始終未變。”
周瑜的手輕輕拍打着蒙毅的背,這熟悉的動作如同穿越時空的安慰,讓蒙毅在無盡的悲傷中找到了一絲安心。在這樣的擁抱中,兩顆心仿佛跨越了生死,重逢在這一瞬,共同承擔着過往的重量,也共同迎接未來的光明。時移勢易,昔日的兄弟情誼在輪回中翻轉,如今的我們,已非往昔可比。周瑜,這位承載着蒙恬前世記憶的青年,以一種混合着舊時溫暖與新生理解的微笑望向蒙毅,眼中閃爍着複雜的情感:“蒙毅,世事如棋局局新,你我雖位序互易,但你顯然已比我這個重生的靈魂更為穩重、成熟。現在的我,更像是需要你引領的弟弟了。”他又尴尬的笑笑:不過,要管自己的親弟弟叫先祖,還真是,奇怪哎。
蒙毅一時愕然,眼神中閃過一絲不解與驚訝,喉嚨裏擠出幾個斷斷續續的音節:“啊?先祖???”這三個字仿佛帶着不可思議的力量,讓他的心跳漏了一拍。他猛地從周瑜的肩頭擡起臉,眼中滿是難以置信的神色,目光在周瑜的臉上來回逡巡,試圖尋找那熟悉的痕跡與這荒謬說法之間的聯系。
“你……你說什麽?”蒙毅的聲音微微顫抖,似乎在努力消化這個突如其來的信息。他從未想過,自己日夜思念的兄長,如今竟以這樣的方式重新出現在他的世界裏,而且還帶着如此錯位的身份認知。
周瑜看着蒙毅震驚的表情,眼中閃過一抹歉意與溫柔,輕笑道:“是啊,按世間的時間順序來說,我是你的後世。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像從前那樣,作為兄弟彼此扶持,不是嗎?畢竟,不論是前世還是今生,那份手足之情是不會改變的。”他的話語裏充滿了暖意,試圖安慰眼前這個因突如其來的事實而顯得有些失措的弟弟。
蒙毅愣愣地聽着,心中的震撼逐漸被一股暖流所取代。他仔細端詳着周瑜,的确,那眉眼間流露出的神韻與他記憶中的哥哥有着驚人的相似,而那份獨有的溫柔與理解,更是讓他無法否認這份血脈相連的感應。
“哥哥……不對,應該說是周瑜,”蒙毅嘗試着調整自己的心态,嘴角勉強勾起一抹笑,“不論如何稱呼,你都是我最重要的親人。來世也好,轉世也罷,這份兄弟情誼,我永遠都不會忘記。”說完,他又輕輕地把頭靠回了周瑜的肩上,這次,淚水不再是苦澀的,而是混合着釋然與感激的甘甜。
周瑜的話語中蘊含着對蒙毅成長的認可,以及對自己轉世身份的淡淡自嘲。這份新的關系裏,他們既是兄弟,也是彼此扶持的夥伴,共同面對着命運的波折與時光的洗禮。在這輪回的軌跡中,他們的心靈得到了更深的契合,超越了簡單的血緣與年齡,成就了一段更加堅固而深邃的羁絆。蒙毅聽聞此言,眼眸中閃過一絲錯愕,随即被深深的溫情所取代。他輕聲一笑,那笑容裏既有對過往歲月的懷念,也有對現下變化的感慨:“周瑜,不論身份如何變換,你我之間的情誼,早已超脫了這些外在的形式。在我心中,你始終是那位智勇雙全,值得我敬重與學習的兄長。如今你帶着蒙恬的記憶歸來,更讓我感受到命運的奇妙與深意。”
蒙毅上前一步,拍了拍周瑜的肩膀,動作中充滿了力量與信賴:“我們或許不再是從前的模樣,但并肩作戰的決心與相互扶持的承諾永遠不會改變。未來的路,不管風雨如何,讓我們再次攜手前行,共同書寫屬于我們的新篇章。”
這一幕,不僅是兩位英雄的重逢,更是兩顆心靈跨越時空的深刻對話,見證了他們不朽的友誼與共同的成長。……蒙毅感受到周瑜的輕撫,那溫柔的動作如同春風拂過冰封的湖面,漸漸融化了他心中的寒霜。他吸了吸鼻子,試圖平複那幾乎要将他淹沒的情感洪流,淚水雖未止,但心中卻有了一絲暖意。“周瑜……不對,哥哥,”他糾正着自己的稱呼,聲音裏帶着哽咽與笑意交織的奇異和諧,“我們能再次相遇,一定是命運的安排。無論你是我前世的兄長,還是今世的朋友,這份親情與友情,我都将倍加珍惜。”
周瑜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對蒙毅的理解,也有一份不易察覺的欣慰。他輕聲道:“蒙毅,不論是作為你的兄長,還是周瑜,我的存在就是為了守護你。在這個時代,讓我們以新的身份,共同書寫屬于我們的篇章吧。過去的回憶,我會珍藏;未來的路,我們一起走。”
說着,周瑜從袖中取出一塊潔白的手帕,輕柔地為蒙毅拭去臉上的淚痕。手帕上似乎還殘留着淡淡的香氣,那是屬于家的味道,瞬間讓蒙毅感到無比安心。
他們相視一笑,無需更多言語,一切盡在不言中。随後,兩人并肩坐在窗邊,外面的世界依舊喧嚣,但室內卻是一片寧靜與溫馨。蒙毅開始講述這些年來的點點滴滴,每一個故事都像是在彌補那些哥哥錯過的時光,而周瑜則靜靜地聽着,偶爾插話,用他那跨越輪回的愛,溫暖着蒙毅的心房。
夜幕降臨,燭光搖曳,兩個身影被拉得長長的,相互依偎,仿佛是歲月長河中最溫暖的一抹亮色。在這一刻,他們不僅僅是兄弟,更是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支柱,共同承載着過去與未來的重量,堅定不移地前行。
于是,淚水逐漸幹涸,留下的不再是冰冷,而是內心深處被重新點燃的火焰,那是一種名為堅持與希望的火種,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其後不久,扶蘇忽聞蒙毅攜驚喜之音而來,聲線中跳躍着難以掩飾的愉悅:“扶蘇啊,快來見見那位在九原與你并肩歷練的蒙恬,我的兄長,哦不,如今應當尊稱為周瑜的他。”随着蒙毅手指的方向,一位身着紅衣、英姿飒爽的青年映入眼簾,其風度翩翩,宛若畫中走出的佳公子。
“兄長昔日的沉穩堅韌,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傳承,而今更添了幾分親和與睿智,仿佛淇澳之畔的謙謙君子再生于世。”蒙毅笑談間,言語裏滿是對兄長兼好友的驕傲與贊嘆,“更令人稱奇的是,他精通音律,無論是古琴的幽遠還是古筝的激越,皆能信手拈來,世人甚至有雲:‘曲有誤,周郎顧’,足見其才華橫溢。”扶蘇一愣,随即眼中閃過一抹驚喜,他未曾料到能在此遇見九原時那位令他敬仰的将軍的轉世。随着蒙毅的指引,他的目光落在了那身着紅衣、風姿卓絕的青年身上,那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容讓他心中湧動起複雜的情緒。當三人沉浸在重逢的喜悅之中,一陣沉穩的腳步聲由遠及近,李斯踏着月光步入寝宮,他面帶幾分驚異,更多的是對這不期而遇的感慨。見到此景,李斯的臉上浮現出複雜的神色,既有對蒙恬重生為周瑜的好奇與驚嘆,也有對過往種種選擇的深刻反思。他輕聲說道:“真是世事如棋局局新,蒙恬将軍,不,應該是周瑜先生,你的歸來無疑為這宮廷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言語間,李斯的目光在蒙恬與扶蘇、蒙毅之間流轉,似乎在尋找着某種答案,或是試圖彌補曾經的遺憾。
這一幕,宛如時間的河流暫時停滞,四位人物各自承載着不同的過往與未來,在這一刻交彙,編織出一幅既古老又新鮮的圖卷。空氣中彌漫着一種難以名狀的情緒,既有重逢的喜悅,也有對未知變數的微妙感知,更有一絲絲不易察覺的哀愁,那是對過往歲月的追憶,以及對未來的無限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