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章
第 20 章
就這樣,兩位穿越時空的旅人,帶着夢中的溫馨與力量,繼續踏上了屬于他們的征程,心中裝滿了對過往的懷念,對未來的憧憬,以及對身邊夥伴無盡的信任與依賴。孫策,如今的他不再是昔日的帝王,而是以一名智勇雙全的将領身份,活躍在這片新的土地上,心中湧動着複雜的情緒。他望着眼前的周瑜,眼中閃爍着難以言喻的光芒,輕聲說道:“周瑜,這場夢,仿佛又讓我回到了那遙遠的過去,看見了扶蘇與蒙毅。雖然時移世易,我們的名字與身份已不再相同,但那份兄弟情誼,卻如同烙印一般,深深镌刻在心。”
周瑜聞言,嘴角浮現出一絲淡然的微笑,他輕輕拍了拍孫策的肩,眼神中透露出無盡的默契與理解。“孫策,無論歲月如何更疊,我們的靈魂始終相連。正如扶蘇與蒙毅在夢中重逢,我們雖已化身孫策與周瑜,但這竹馬之誼,跨越了時間與空間,再次證明了命運的巧妙安排。”
兩人相視一笑,仿佛所有的言語都在這一刻變得多餘。周瑜繼續說道:“在夢裏,我再次成為你的蒙恬,為你籌謀策劃,那份安心與自豪,與現在并無二致。孫策,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要攜手并進,創造屬于我們的輝煌。”
孫策點了點頭,眼中閃爍着堅定的光芒,“對,周瑜,不僅僅是為過去的情誼,更是為了這片土地,為了我們的理想和信念,我們定要共鑄輝煌。這場夢,是提醒,也是激勵,讓我們更加珍惜彼此,珍惜眼前。”
于是,這對在後世重逢的故友,帶着對過往的懷念與對未來的憧憬,繼續在各自的道路上前行,心中裝滿了對舊友的思念與對新生活的熱愛,誓要在這一世,書寫下不朽的傳奇。“啧啧啧,聞曹孟德之師欲至東吳,意在彰顯其赫赫武功,此等‘榮光’,公瑾,你我該如何應對?”這位集前世秦始皇之雄才大略與今世孫策之英勇睿智于一身的青年,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意,目光深深鎖定了身旁那位同樣穿越時空,化身為周瑜的昔日蒙恬。
周瑜,身着一襲鮮紅戰袍,英姿勃發,眉宇間透露着超凡脫俗的智謀與決斷。面對孫策的詢問,他微微一笑,眼神中閃爍着對即将到來的挑戰的無畏與期待。“孟德野心勃勃,然長江天險,非輕易可越。吾等只需巧妙布局,借天時地利,合人心之向背,定能使其知難而退。”
“吾想,赤壁之戰,不妨以火攻為主,水陸并進,利用東風之便,予敵致命一擊。”周瑜的語調冷靜而自信,仿佛早已在心中推演了無數次這場決定性的戰役,“加之,聯合劉備,形成掎角之勢,使其首尾難顧,方能大破曹軍,保我江東之地安然無恙。”
孫策聞言,朗聲大笑,那笑聲中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與對摯友的信任。“妙哉,公瑾之計,真乃天作之合!吾等攜手,定能在赤壁之上,書寫下不朽的傳奇,讓後世之人,談及此役,無不稱頌吾輩智勇雙全。”
兩人相視一笑,那份默契與信心,仿佛已超越了時空的界限,凝聚成一股無堅不摧的力量。在即将到來的赤壁之戰中,他們不僅要守護這片土地,更要證明,即使是穿越而來的靈魂,也能在歷史的洪流中,掀起驚濤駭浪,成就一番偉業。孫策,這位身懷前世嬴政般雄才大略的青年,嘴角挂着一抹自信的微笑,目光深邃地凝視着長江之水,仿佛已将未來戰局盡收眼底。“公瑾,你我并肩,赤壁之戰,如何讓那曹操大軍見識一番真正的‘水龍吟’?”他的話語中帶着戲谑,又不失豪情,似乎對即将到來的挑戰充滿了期待。
周瑜,身着一襲紅衣,如同他前世蒙恬那般英姿飒爽,聞言輕輕一笑,眉宇間流露出智者獨有的深思熟慮。“策兄,此役非同小可,須得精心籌謀。我意欲借東風之力,以火攻之計,加之以奇兵突襲,讓曹軍措手不及。”他輕搖羽扇,話語中透露出無盡的謀略與沉穩。
兩人立于赤壁之畔,身後是整裝待發的東吳水師,波光粼粼的江面映照着他們的身影,仿佛預示着一場歷史的轉折即将在這裏上演。孫策拍了拍周瑜的肩膀,眼神中滿是對夥伴的信任。“好!我便率精兵強将,從暗處突擊,你則布下天羅地網,以火光為號,我們共演一出‘水火交融’的好戲。”
随後,二人深入營帳,與魯肅、黃蓋等将領共商具體策略。孫策提議利用夜色掩護,派遣特訓的潛水士兵,在曹軍船只下方安裝火油,而周瑜則精心安排了黃蓋詐降的戲碼,每一個細節都被反複推敲,确保無懈可擊。
到了決戰之夜,風起雲湧,月隐星藏。随着周瑜一聲令下,黃蓋的船只緩緩駛向曹軍,而孫策則帶領一支精銳部隊,悄無聲息地接近曹軍側翼。當火光沖天而起,照亮了整個赤壁夜空之時,孫策的部隊如猛虎下山,瞬間撕裂了曹軍的防線,內外夾擊之下,曹操大軍亂作一團。
這一戰,不僅展示了孫策與周瑜超凡的軍事智慧,更将他們之間的默契與友誼升華至新的高度。赤壁之戰,不再是簡單的軍事對抗,它成為了智慧與勇氣交織,友情與信念并存的傳奇篇章,永遠镌刻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在激烈的南郡之戰中,周瑜正沉着地指揮着大軍,策略與勇力并舉,使得吳軍士氣高漲,攻勢如潮。正當戰局即将迎來轉折點之時,一支流矢劃破長空,直沖周瑜而來,仿佛是命運的捉弄,想要再次書寫前世蒙恬的結局。但周瑜,這位智勇雙全的将軍,似乎對這樣的危機有着天然的感應,他敏捷地一側身,箭矢擦着他的肩膀掠過,鋒利的箭尖雖未觸及要害,卻也在他堅實的肩甲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劃痕,瞬間鮮血順着盔甲的紋路流淌下來,染紅了衣襟。
這一幕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為之一驚,然而周瑜本人卻只是微微皺眉,随即恢複了平日的鎮定與從容。他用手輕輕按住傷口,血流漸漸緩和,那神色中透露出的不僅僅是對傷痛的無視,更是對勝利的堅定信念。
“不過是皮肉之傷,不足以撼動我心。”周瑜的話語中帶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他的聲音響徹戰場,鼓舞着每一個士兵的心。“繼續前進,勝利就在眼前,我與你們同在!”
在周瑜的帶領下,吳軍士氣更盛,攻勢愈發猛烈,最終一舉攻下了南郡,贏得了關鍵的勝利。而周瑜肩上的那道傷痕,很快就被妥善處理,經過軍醫的精心包紮,确認并無大礙,只是一處看似觸目驚心,實則并不影響戰鬥的輕傷。
事後,周瑜在營帳內,對着前來探望的部下笑道:“此箭,似是前世的回音,提醒我不可大意,但亦證我今世之堅韌。吾輩武者,身經百戰,些許傷痕,不過功勳之章。”
這次受傷的經歷,非但沒有成為周瑜的隐患,反而成為了他傳奇生涯中的又一段佳話,彰顯了他作為一代名将的勇氣與智慧,以及在逆境中仍舊堅定不移的決心。而那肩膀上的傷疤,日後成為了周瑜堅韌不拔精神的象征,激勵着無數後來者,面對困難和挑戰時,也要像他一樣,勇往直前,無所畏懼。孫策,這位轉世自千古一帝嬴政的英傑,急切地步入營帳,他的步伐透露出內心的不安與急迫。他幾乎是一路風塵仆仆,顧不得擦拭額上的汗水,徑直向周瑜走去。“公瑾,南郡之戰的兇險我已有所耳聞,告訴我,你究竟傷在何處?”孫策的聲音中夾雜着難以抑制的焦慮,仿佛每一次呼吸都在等待一個安心的答案。
周瑜,這位智慧與勇氣并存的前世蒙恬,在燭光下顯得格外沉靜,盡管右肩上纏着厚厚的繃帶,卻依舊掩蓋不住他那超凡脫俗的氣度。他輕輕一笑,試圖以輕松的語氣緩解孫策的擔憂:“不過是一點小傷,觸及肩胛罷了,對吾等而言,何足挂齒?”他的眼神裏閃爍着一絲戲谑,又夾雜着深意,“此番創傷,絕不會像歷史所寫的那樣,成為日後箭瘡崩裂的隐患,更不會令我在巴丘留下遺憾。如此,你的阿恬,再也不會如前世那般,提前離開你的身邊……是這樣的,對嗎?”
孫策靠近,仔細審視着那被繃帶細心包紮的傷口,繃帶上依稀可見滲出的血痕,他心中頓時湧上一股難以名狀的情緒。他輕觸那繃帶,動作輕柔得仿佛是在對待一件珍寶,“公瑾,你總是這樣,把所有的沉重獨自扛下。但請記住,從今往後,無論是戰場的刀光劍影,還是人生的風風雨雨,我都會與你并肩同行。”
周瑜感受到孫策手心傳來的溫暖,眼眸中閃過一絲感動,這份跨世的情誼讓他心頭湧動着前所未有的堅定。“策,你的決心,是我最堅實的後盾。我不會離開,我們的命運,已在這一世改寫。”兩人之間流淌的不僅是言語,更是靈魂深處的共鳴,仿佛兩顆星辰,終于在浩瀚的宇宙中找到了彼此的軌跡,共同照亮了一片全新的天空。
此時,營帳外的風似乎也感受到了這份不同尋常的氣氛,變得柔和起來,仿佛連自然界也在為他們這份超越生死的友誼作證。在這一刻,孫策和周瑜深刻地感知到,他們的命運,已不再受過往的束縛,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共同書寫着新的傳奇篇章。時空仿佛錯落重疊,歷史的長河中泛起奇異的漣漪。
那一日,時空仿佛錯位,歷史的塵埃輕輕揚起,蒙毅與扶蘇再次站在了孫策與周瑜面前,只是這次重逢,多了幾分意外與驚喜。周瑜的肩膀上纏繞着雪白的繃帶,顯得格外醒目,那是他在戰場上留下的新傷,卻也是他改寫命運的明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