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章

第 21 章

蒙毅的目光銳利如鷹,迅速捕捉到了周瑜的異樣,他快步上前,一邊伸手輕輕觸碰那繃帶邊緣,一邊關切地詢問:“這是怎麽回事?難道……”他的聲音因擔憂而略顯低沉,眼神中卻閃爍着對真相的渴求。

周瑜輕輕按住蒙毅的手,示意他無需擔心,臉上浮現出一抹淡然的微笑:“無需憂慮,此傷雖險,卻也成了我脫胎換骨的契機。在南郡之戰中,我幸得逃脫了原本可能致命的一擊,不再讓那隐疾成為日後病亡巴丘的隐患。”他語氣平和,仿佛談論的不是自己的傷勢,而是他人的一件平常事。

孫策見狀,也加入了對話,他的言語間充滿了對往昔戰場的懷念與對未來的展望:“說起來,赤壁之戰,真是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火光沖天,喊殺震天,百萬曹軍在熊熊烈焰中化為烏有,那一刻,我與公瑾并肩,仿佛整個世界都在我們的腳下。”他的話語中透露出難以抑制的激動,仿佛那段歷史就在眼前重新上演。

孫策繼續繪聲繪色地講述,每一個細節都被他描繪得栩栩如生,從東風初起時的緊張籌備,到火攻計策的巧妙實施,再到最終勝利的歡騰。他那充滿激情的講述,讓在場的每個人都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了那場戰役的壯闊與激烈。

蒙毅與扶蘇聽得入神,眼中閃過對這兩位轉世英雄的敬佩與感慨。蒙毅輕輕點頭,他那緊鎖的眉頭逐漸舒展:“如此看來,你我四人,無論在哪個時代,都有着斬不斷的羁絆。你們能夠突破宿命的枷鎖,實屬難得。來日方長,願我們攜手,共創更多佳話。”

随着夕陽西下,四人的身影被拉長,他們仿佛成為了連接過去與未來的一道橋梁,用行動證明,無論命運如何變遷,真正的勇士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道路,書寫新的傳奇。孫策的聲音漸漸變得低沉,他眺望着遠方,仿佛能穿越時空的迷霧,看到前世的自己與眼前的友人交織的命運軌跡。“真是不可思議,前世身為嬴政與蒙恬的你我,在這東漢亂世中重逢,竟書寫了截然不同的命運篇章。”他轉向周瑜,目光中既有欣慰也有深邃的複雜情緒,“我已不再是那個英年早逝的帝王,沙丘之謎與許貢門客的暗箭,已無法再奪走我的生命;而你,我的摯友,也不複前世飲毒自盡或病逝巴丘的悲涼結局。”

說到這裏,孫策的表情凝重起來,他緊緊盯着周瑜,話語中帶着幾分難以言喻的痛楚與期待:“但那些記憶,尤其是你在我懷中阖目離世的那一刻,那抹不去的陰影,如同沉重的石碑壓在心間。阿恬,如今你以公瑾的身份重生,你又打算如何填平那心靈深處的裂痕?告訴我,你有何打算,公瑾?”

周瑜聞言,眼眸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哀愁,随即又恢複了那份溫文爾雅的從容。“策兄,人生如夢,轉世輪回,每一次的新生都是對過去的超脫。我所承受的苦痛,亦是我成長的磨砺。如今的我,更願意把握當下,用我們共同創造的輝煌,去照亮彼此的未來。”他輕輕拍了拍孫策的肩,眼神堅定,“至于那陰影,就讓我們用無盡的兄弟情誼,用這亂世中的并肩作戰,去一點點消融它。未來的日子裏,我将以公瑾之名,與你一同書寫屬于我們的傳奇。”

兩人相視一笑,那笑容中蘊含着對過往的釋然,對未來的期許。在這片被夕陽染紅的天空下,兩顆曾經孤寂的心,因為彼此的存在而溫暖起來,仿佛沒有什麽可以阻擋他們攜手前行的腳步。周瑜聞言,目光柔和而堅定,他緩緩擡起手,輕輕搭在孫策的肩上,仿佛要通過這個簡單的動作傳遞無言的力量。“策,”他的話語如同春風拂面,溫和卻飽含力量,“我們既然得以在這亂世中重逢,便是命運給予的第二次機會。過往的陰影,雖深刻卻非不可逾越。我将以今世的每一戰、每一場勝利,每一份智慧,來照亮你我前行的道路,讓那些陰霾随風散去。”

“記得那日赤壁之戰,火光映照下的江面,我們共同譜寫了輝煌的篇章。那不僅是對曹操的勝利,更是對我們自己命運的宣言。我周瑜,不再是歷史長河中那個遺憾收場的影子,而是與你并肩,書寫新篇的公瑾。”

“至于填補,策,無需刻意。你我之間,每一次并肩作戰,每一次深夜籌謀,每一次開懷暢飲,都是最好的慰藉。我們的友情,我們的夢想,還有這東吳的未來,都會是我們彼此心中最堅實的依靠。讓我們攜手,不僅改變自己的命運,更要引領這片大地走向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

孫策聽着周瑜這一番肺腑之言,心中的沉重似乎被一縷溫暖的陽光穿透,他笑了,那是一種釋然,也是一種新的信念。“好,公瑾,就讓我們用行動證明,無論前世如何,今生的我們,能夠改寫一切,創造屬于我們的傳奇。未來的路上,有你,有我,便無所畏懼。”

兩人相視一笑,那份默契與信任,比任何言語都要有力,仿佛在這一刻,東漢末年的天空下,沒有什麽是不可能的。他們轉身,繼續并肩前行,朝着那未知卻又充滿希望的明天。孫策的嘴角揚起一抹風趣的笑意,他以一種輕松诙諧的口吻打破了稍顯沉重的氣氛:“嘿,公瑾,你發現了嗎?咱倆似乎是命中注定的兩世竹馬呢。”他眨眨眼,燦爛的笑容如同春日暖陽,直照進周瑜的心扉,“想一想,前世我是那位橫掃六合的秦始皇嬴政,而你正是我身邊最忠誠的将軍蒙恬;這一世,命運的輪盤再次轉動,我成了志在天下的廬江孫策,你則化身為才智卓絕的舒縣周瑜。這難道不是上天為了彌補前世未能圓滿的遺憾,特意安排的緣分嗎?”

孫策的話語中帶着幾分調侃,幾分溫馨,他輕輕拍了拍周瑜的背,仿佛是要把這份跨越時空的友誼烙印得更深。“或許,正是那些未了的情緣,那些前世未能盡興的遺憾,指引我們在東漢末年的烽火中重逢,續寫未完的故事。怎麽樣,公瑾,這樣的緣分,可還滿意?”他笑中帶黠,眼裏閃爍着對這份難得友情的珍視與對未來攜手共進的期許。周瑜聽罷,嘴角也不禁勾起一抹淡雅的微笑,他那雙深邃的眼眸裏映着孫策的身影,仿佛在說,這份跨越輪回的交情,他亦感懷于心。“策兄言重了,”周瑜輕聲回應,聲音裏蘊含着難以言喻的溫潤與堅定,“無論是作為蒙恬伴君左右,還是作為周瑜與你并肩作戰,于我而言,皆是榮耀。兩世為友,不僅是命運的饋贈,更是心靈的歸宿。”孫策的神色忽然變得溫柔而又略帶哀傷,仿佛回憶起那段不願觸及的過往。“我還記得,你在我懷裏離去的那一刻,恬靜而平和,那曾經滿載智慧與激情的雙眼,卻永遠地閉上了,留給我無盡的空寂與痛楚。那畫面,如同烙印,深刻心底,揮之不去。”

他的話語中帶着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但随即又恢複了那份豁達與堅定。“不過,現在我們又站在一起了,公瑾。不論是前世的戰場,還是今世的亂世,讓我們共同面對,用行動證明,無論輪回多少次,都無法阻隔我們并肩作戰的決心。這一次,讓我們攜手,不再讓遺憾有隙可乘。”

周瑜靜靜地聽着,眼中閃過一絲動容,他輕輕拍了拍孫策的肩膀,那份無需多言的理解與支持,勝過千言萬語。他們的友誼,正如那經年累月的佳釀,愈陳愈香,穿越了輪回的束縛,愈發顯得珍貴與堅韌。在這一刻,兩位英雄的心緊緊相連,共同迎接即将到來的風雨與挑戰。

周瑜望着孫策,眼底閃爍着複雜的情緒,有感動,也有堅毅。他輕聲笑道:“策兄,兩世的交情,确實讓人感嘆命運的巧妙安排。上一世,作為蒙恬,我未能伴君走到最後,那是我心中的遺憾。但此生,作為周瑜,我誓要與你并肩,無論是開拓疆土,還是守護這片土地,我都将是你的最強助力。”

周瑜的眼神中透露出超越歲月的深邃,仿佛能洞察未來。“或許,前世的記憶是提醒我們珍惜眼前,把握當下。我們不再是孤獨的帝王與将領,而是彼此信賴的兄弟。在這亂世之中,就讓我們用智謀與勇氣,書寫屬于我們的傳奇。”

孫策聞言,豪情頓生,緊緊握住周瑜的手,仿佛要将這份承諾刻入骨髓。“對!公瑾,此生我們共謀天下,無論是對抗北方的強敵,還是平定江南的烽煙,有你在我身旁,我便無所畏懼。讓那些前世的遺憾,成為我們前進的動力,一同開創一個沒有遺憾的時代。”

兩人相視一笑,那份默契與決心,比任何誓言都要來得強烈。他們知道,前路雖漫漫,但有了彼此,就能披荊斬棘,無往不利。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新的傳說即将拉開序幕,而他們,将成為這傳奇中最耀眼的雙星。

随着夕陽西下,天邊的餘晖灑在二人的身上,為這段重逢添上了一抹溫暖的色彩。孫策與周瑜并肩站立,背影被拉得長長的,似乎預示着他們未來的道路雖長,但每一步都将堅實而有力。在歷史的洪流中,他們已準備好,共同駕馭時代的浪潮,駛向未知但充滿希望的明天。孫策的眼中閃過一抹跨越時空的溫煦,唇邊勾勒出一抹帶着幾分調皮的微笑:“你可知曉,公瑾,于這繁華世間,人們以‘江東雙壁’這一美譽,将你我并肩相提。這簡單的四字,如同跨越千山萬水的清風,承載着世人無盡的敬慕與憧憬。”他的話語間流露出一種微妙的思索,目光定格在周瑜身上,仿佛在衡量着某種深遠的意義,“談及稱呼,我便陷入了有趣的沉思。是該沿用你我前世,作為秦王與竹馬将軍之時的親近昵稱‘阿恬’,還是尊你今世之表字,以‘公瑾’相稱?”

他的眼神深邃,仿佛穿越了時間的長河,既是對往昔君臣默契的懷念,也滿載着對今朝友情的珍惜。“而這‘江東雙壁’之稱,與前世我們因身份所限,那份君臣之禮的約束截然不同。它象征的是兩個傑出靈魂,因才智與膽略被世人并列推崇,是兩個獨立而強大個體的光輝交響,彼此映照,卻又各自閃耀。”

周瑜聽後,一抹淺笑溫暖了他的面容,那笑容裏既有對這份難得緣分的感慨,也有對未來共赴風雨的堅定。“無論阿策稱呼我為何,于我而言,‘江東雙壁’不僅是外界賦予的榮譽,更是對我們并肩作戰,心有靈犀的認可。在這亂世之中,它是我們攜手共進,共同守護這片土地的見證。無論是在前世的金戈鐵馬,還是今生的運籌帷幄,你我始終如一,既是獨立的星辰,亦是夜空中最璀璨的雙子星座。”

于是,孫策與周瑜,這對前世今生均光彩奪目的英傑,以“江東雙壁”之名,不僅超越了身份與時代的局限,更在歷史的舞臺上,演繹了一段超越時空的傳奇,證明了真正的英雄,不論在何種身份下,都能彼此輝映,共同書寫不朽的篇章。孫策,這位前世身為嬴政的英傑,在這一世身為江東小霸王,慶幸自己得以逃脫歷史宿命的束縛,心中既感欣慰又暗藏憂慮。他側目望向身旁的摯友,那位曾經的蒙恬,如今的周瑜,思緒萬千。孫策的話語中夾雜着難以言喻的情感,緩緩開口道:“公瑾,真是做夢也想不到,我們竟能避開那冥冥中的定數,尤其是你在南郡之戰中的安然無恙,讓我至今回想起來仍心有餘悸。那次事件,本該是你遭遇不測,那支奪命之箭,目标實則是你,卻因命運的巧妙安排,偏離了軌跡。這番重生的機會,讓我倍感珍貴,卻又不禁沉思——萬一,僅僅是萬一,那支冷箭仍舊無情地穿透了你的胸膛,你再次在我面前倒下,無法逃離巴丘的悲歌,你,會如何看待這一切?”

孫策的聲音略帶顫抖,這不僅是出于對好友安危的擔憂,更是對過往經歷的一種深刻反思。他緊盯着周瑜,眼中閃爍着複雜的情緒,等待着一個或許永遠不想聽到答案的問題。周瑜聽聞此言,臉色微變,随即浮現出一抹淡然的笑意,他輕輕拍了拍孫策的肩膀,以一種堅定而又溫柔的語氣說道:“伯符,自古英雄多磨難,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我輩豈能盡信宿命。若真如你所言,那箭終歸穿透了我的胸膛,我亦無悔。因為我這一生,能與你并肩作戰,共謀天下,已是莫大的榮幸。我們的友誼,早已超越了生死的界限,即使身死,我的魂魄也會守護着你,護佑江東,直到你成就一番霸業。”

“再說,”周瑜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狡黠,“若我真的不在了,你可還記得,你曾承諾過要替我完成未竟的志向,讓這亂世知曉東吳的名字。我信任你,正如你信任我,無論生死,這份信念不會改變。所以,別再胡思亂想了,我們還有很多仗要打,很多夢要追。”

孫策聽後,心頭湧上一股暖流,眼眶不禁濕潤。他用力地點了點頭,嘴角揚起一抹釋然的笑:“公瑾,有你這句話,我孫策此生無憾。來日方長,讓我們攜手,改寫這既定的命運,讓後人傳頌我們不朽的傳奇。”

兩人相視一笑,那份超越生死的信任與默契,在他們之間無聲地流淌,仿佛連時間也為之靜止。在這片刻的寧靜中,他們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的輝煌,那是由他們共同書寫的江東新篇章。建安十五載,随着南郡硝煙漸散,周瑜,這位昔日蒙恬英靈轉世的青年才俊,在巴丘之地驟然病倒,病因乃連日操勞過度,複又不慎染上傷寒,沉眠不醒,身軀如寒冰般凜冽。這一變故,令孫策,那位身負前世秦始皇記憶的東吳領袖,心中憂慮如沸,歷史的陰影再次籠罩——周公瑾正是于此地隕落的歷史宿命,似難以逃脫。

孫策緊握周瑜冰冷的手指,那刺骨的寒意仿佛穿透肌膚,直抵心扉。眼前之人,雖換作周郎之貌,卻令他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前世,記憶中的蒙恬,同樣是在自己懷中緩緩閉上了雙眼,生命之火漸熄,留下的僅是同樣冰冷的觸感。那情景,宛如一幅永不褪色的畫,深深镌刻在靈魂深處。

“周郎,你我前世今生,跨越時空的緣分,豈能讓區區宿命輕易割裂?”孫策低語,眼神中既有痛楚,亦有不屈。他誓言,即便對抗的是天命,也要将周瑜從死神手中奪回,不讓悲劇重演。

于是,孫策傾盡全力,召請天下名醫,不惜一切代價搜羅奇藥,同時親自守護在周瑜榻前,夜以繼日,不離不棄。巴丘的天空,因這份深情厚誼而顯得不再那麽陰郁,仿佛連天地也為之動容。

周瑜的病情在衆人的不懈努力下,終于出現了轉機,猶如冬日裏的一縷暖陽,漸漸驅散了籠罩在他身上的寒霜。而周瑜與孫策之間,這份超越生死的情誼,也成為了後人口中傳唱不絕的佳話,證明了在強大的意志與深厚的情感面前,即便是既定的命運,亦可書寫出全新的篇章。孫策,這位昔日的始皇帝,聲音中帶着難以掩飾的顫抖,目光溫柔又擔憂地落在周瑜那張略顯蒼白的面容上,輕聲問道:“那時……你真的以為,自己就要……”話語未盡,卻已包含了太多複雜的情緒,是對前世蒙恬逝去的痛惜,也是對眼前人可能重蹈覆轍的恐懼。

周瑜,盡管虛弱至極,嘴角卻勾起一抹淡然的微笑,那笑容裏蘊含着堅韌與釋然。“自然,我承認,那一刻,死亡似乎近在咫尺。”他的話語雖輕,卻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但,咳咳……就算被病魔拉到了鬼門關的邊緣,我也會用盡最後一絲力氣,爬回來……因為,我記得你曾經說過,我前世蒙恬在你懷中逝去的畫面,成了你心中永遠的陰影。”

說到這裏,周瑜的眼神中閃爍着異樣的光芒,他強撐着坐起身,盡管動作微小,卻異常堅決:“所以,我怎能再讓你承受那份失去的痛苦?我這活着的身軀,就是來填補你心中那片空白的。不管是作為周瑜,還是蒙恬,我都要以我的方式,活生生地站在你面前,用我們的故事,一點一滴,繪滿你心中的每一個角落。”

窗外,陽光透過薄雲,灑在室內,給這番對話增添了幾分溫暖與希望。孫策望着周瑜那堅定的目光,心中湧動的情感難以言表,只覺得一股暖流緩緩流淌過心田,仿佛連時間都在此刻變得柔軟起來。他緊緊握住周瑜的手,眼眶微濕,卻帶着笑意:“好,那就讓我們一起,書寫屬于我們的傳奇,讓歷史見證,無論是前世還是今生,都無法将我們分離。”孫策的誓言如同春日裏的第一縷陽光,溫暖而充滿生機,照亮了周瑜眼中尚存的陰霾。兩人之間的默契與深情,在這一刻凝固成永恒。周瑜的臉上漸漸恢複了一抹健康的紅暈,仿佛是被孫策堅定不移的信念所感染,生命之火重新燃起了熊熊的烈焰。

“既如此,”周瑜輕聲回應,他的聲音雖然依舊有些虛弱,但其中蘊含的力量卻讓人不容忽視,“那我們就攜手,不僅為了彌補過往的遺憾,更要創造屬于我們的輝煌。不論是戰場還是朝堂,不論是烽火連天還是盛世安寧,只要有你相伴,我周瑜便無所畏懼。”

說着,周瑜嘗試着想要起身,孫策連忙上前,小心翼翼地扶住他,兩人間的動作自然而流暢,仿佛早已演練千遍。周瑜靠在孫策的肩頭,輕輕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對未來的無限憧憬,也有對當下溫情的珍惜。

“還記得嗎?前世你曾說,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如今,我願以這殘軀,伴你左右,直到時間的盡頭。”周瑜的話語,輕柔卻堅定,如同山間清泉,洗滌心靈。

孫策聞言,眼眶不禁泛紅,他緊了緊抱住周瑜的手,低沉而有力的聲音回響在房間:“此生有你,足矣。無論前路如何坎坷,我都會是你最堅實的後盾,你的劍,你的盾,你的所有。讓我們共同面對風雨,共享陽光,直到世界盡頭。”

窗外,花開花落,雲卷雲舒,仿佛天地間的一切都在見證着這段超越時空的情誼。而在這小小的空間內,兩顆經歷過生死、跨越了輪回的心,正緊密相連,誓要共繪一幅屬于他們的,最燦爛的人生畫卷。建安十六年的春風,溫柔地拂過中原大地,萬物複蘇,生機盎然。在這歷史的長河中,兩位傳奇人物——周瑜與孫策,他們雖歷經前世的滄桑,卻依然堅韌地站在了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周瑜,昔日的大秦名将蒙恬之魂魄再續,孫策,曾為一統六合的始皇帝嬴政之轉世,二人決定,是時候去探望那些在大秦時代結下的不解之緣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