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章
第 27 章
孫策嘴角勾起一抹略帶諷刺的笑意,仿佛在品味着一個荒誕不經的笑話。“世事真是奇妙,那些熒幕上的編撰,竟将我刻畫成了一個嗜血的暴君,甚至于你,周公瑾,被以心胸狹窄之名。試問,若你真是如此小肚雞腸之人,為何在我們痛擊奸臣趙高之時,你能泰然處之,未動絲毫私憤?要知道,即便是在前世,你那冤屈而亡的經歷,也絕非出于狹隘之心所致。三氣周瑜更是莫名其妙!”而你上一世飲鸩自盡的時候,憤怒的不是你,是我!
周瑜輕搖羽扇,眉宇間流露出一絲淡然的苦笑,聲音裏帶着幾分無奈與自嘲。“我深知自己并非他們筆下的模樣,歷史的長河中,被誤解和曲解的又何止我周公瑾。潘美、蘇烈,這些赫赫有名的歷史人物,哪一個未曾遭受過流言蜚語的侵襲?尤其是蘇烈,僅僅因為一個虛構的羅成,便被描繪得面目全非,殊不知在真正的歷史裏,那位叛唐的羅藝,根本就沒有這樣一個英雄兒子。”
随着夜風輕拂,周瑜的話語似乎也帶上了幾分涼意,他繼續說道:“還有李藥師,那位被後世稱為托塔天王的李靖,他與第三子的不和,純粹是民間傳說的杜撰,實際上,他僅育有二子,李德骞,李德獎,更是一位在唐朝對抗突厥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的将軍。這些被歪曲的故事,就如同月光下的影子,雖看似真實,卻永遠觸及不到光明的實體。”
月光如水,灑在兩人身上,給這場關于歷史與現實的對話披上了一層柔和的光輝。孫策與周瑜,他們的眼神中閃爍着對過往的洞悉和對未來的期許,仿佛在這一刻,歷史的塵埃被輕輕拂去,真相的輪廓漸漸清晰起來。
“或許,正是這些誤解與偏見,讓我們更加珍惜那些能夠穿透時光迷霧,依然閃耀着光芒的真實。”孫策的語氣中帶着一份超脫,仿佛他已經看到了,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真正偉大的靈魂,終将被世人銘記。孫策的笑聲中帶着幾絲自嘲與無奈,仿佛是對于那些荒誕不經的電視劇情節的一種無奈接受。“他們不僅将我塑造成一個歷史上未曾有的暴君形象,還将你,周瑜,一個無論是在前生身為蒙恬,還是在現世成為周公瑾,都以胸襟廣闊、智勇雙全著稱的人物,硬生生地扭曲成了心胸狹窄的角色。而那所謂的三氣周瑜,不過是文人墨客筆下的誇張演繹罷了。在你身為蒙恬的那段歲月裏,面對着命運的不公,真正感到憤怒的,是我孫策,而不是你。若你真的如他們所言那般不能容人,為何在我們共同對抗趙高的時候,你沒有選擇退縮?你所承受的,不僅僅是誤解,更是那前生的一次致命背叛,但你從未因而改變你的正直與忠誠。”
周瑜輕搖羽扇,眉宇間透露出淡淡的笑意,那是一種對世事洞察後的淡然。“我當然知道自己的品性,并非那些戲說中的淺薄形象。其實,遭受歷史誤解的又何止我一人?潘美,這個名字本該是與‘潘楊之好’這樣的佳話相連,卻因為種種誤傳,變得面目全非。蘇烈,這位英勇的将領,因為一個虛構的羅成,被塗抹得近乎滑稽。還有李靖,那個傳說中的托塔天王,他的故事被編排得與現實大相徑庭,尤其是與哪吒的關系,實際上他只有兩個兒子,李德骞、李德獎,都是在抵抗突厥中立下赫赫戰功的。這些歷史的真相,卻往往被忽視。”
孫策的語調逐漸升高,憤怒與痛惜交織在他的每一句話中。更可恨的是,他們熱衷于編造各種陰謀論,哼!什麽白帝托孤布置重兵啦,徐達的蒸鵝之說,簡直是無稽之談!“更讓我難以忍受的是,他們竟然編造出我弟弟孫權害死呂蒙的劇情,這簡直是對我弟弟人格的極大侮辱!歷史上的真相,卻是呂蒙僅僅因為一場疾病便英年早逝,而我弟弟對他的關心與焦急,是那麽的真實而深刻。在呂蒙病重期間,他幾乎寸步不離,甚至在呂蒙卧房的窗外偷偷鑿孔,只為能夠随時了解呂蒙的病情變化。每一次聽到呂蒙病情稍有好轉的消息,他都會由衷地感到欣慰;而一旦病情有所反複,他的憂慮便如同烏雲密布,寝食難安。他不惜一切代價,四處尋訪名醫,希望能夠挽回呂蒙的生命,但最終,命運還是帶走了這位英才,留下無盡的遺憾。這等深情厚誼,卻被那些編劇任意踐踏,将我弟弟刻畫得如此不堪!而當同樣的情景在現代再次上演,呂蒙因肺結核倒下時,我弟弟的第一反應是迅速将他送往醫院,那份焦急與關切,是那麽的真切。,那份堅定與關懷,才是真正的他。”孫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真相的堅持,以及對不公的深切憤慨。在醫院的長廊上,他緊緊握住我的手,淚光閃爍,擔心着萬一歷史重演,他将如何承受失去呂蒙的痛苦,他不想再重複那漫長的孤獨與等待,就像上一世,我懷抱着氣息漸弱的你……那些對歷史随意篡改、戲說的人,往往對真正的史書不感興趣,卻熱衷于傳播那些虛無缥缈的故事,真是可悲至極。”孫策的聲音中充滿了對不實之詞的憤慨,同時也流露出了對那些被誤解人物深深的同情。周瑜聞言,目光柔和地望着遠方,仿佛能穿透時空的迷霧,看到那些被塵封的真相。“世人多愛傳奇,卻往往忽略了英雄背後的血與淚。但即便如此,真相的光芒終會穿透迷霧,照亮後人的道路。就如同你我,雖歷經千年,仍能在這現代的世界中相遇,繼續書寫我們的友情與理想。那些被誤解的歷史人物,也應得到公正的評價,他們的精神與貢獻不應被遺忘。”
他輕輕拍了拍孫策的肩膀,繼續說道:“我們雖不能親自修正每一份錯誤的歷史記錄,但可以通過自己的行動,傳遞真實與正義。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讓我們成為真相的守護者,讓後人通過我們的故事,學習到堅持自我、超越偏見的重要性。或許有一天,人們在提到我們的名字時,不僅會記得那些英勇的事跡,更能理解我們內心的溫柔與堅韌。”
孫策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堅定。“你說得對,周瑜。我們無法改變過去,但我們可以影響未來。從今以後,無論是通過講述真實的歷史,還是在現代社會中樹立正确的價值觀,我們都将并肩作戰,讓那些被誤解的靈魂得以安息,也讓世人明白,真正的英雄,從不在于外在的光環,而在于內在的品質與不懈的努力。”
兩人相視一笑,那份跨越千年的友誼,在此刻更加堅固。他們知道,只要心中有信念,即使面對再多的誤解與挑戰,也能攜手共進,為這個世界帶來更多的光明與希望。而那些曾經被曲解的歷史,也将在他們不屈不撓的努力下,逐漸顯露出其原本的光輝。在現代都市的喧嚣之中,孫權的目光穿越了時光的長河,輕聲探詢着:“哥哥,當你身為始皇帝嬴政時,心中可曾有過難以言喻的悲涼?”這一問,仿佛揭開了塵封的往昔,觸動了深埋心底的記憶。
孫策,這位前世的始皇,今生的江東小霸王,眼神中閃過一抹複雜,低沉地訴說着:“你可知道,每當夜深人靜,我便會被那些夢境所困,蒙恬,那般曾經英勇無畏的将軍,卻在我懷中緩緩失去了生命的溫度。即便身患重疾,他依然堅持要為我燃燒他最後的光芒。直至那一日,他說自己難得地感到精神煥發,而我心中卻明了,那是生命最後的閃耀,是回光返照。他強撐着為我彈奏秦筝,一曲未終,筝弦突兀地斷裂,如同命運的玩笑,戛然而止。随後,他無力地倒在我的臂彎,那一刻,平靜得令人心悸,卻在我的心靈深處,留下了無法填補的空洞。那是一種難以名狀的痛,仿佛靈魂都被撕裂了一角。”
孫權緊握住呂蒙的手,那是一種無聲的理解與共鳴。他經歷過失去,深知懷抱摯愛之人逐漸消逝的滋味,那是一種時間也無法淡化的哀傷。
“哥哥,我明白那是一種怎樣的煎熬。”孫權的聲音透出一股堅定,“但請相信,輪回之下,蒙恬已化身為我們的周瑜大哥,這是命運給予的第二次機會。作為弟弟,我亦需提醒自己,珍惜當下,守護好身邊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孫策點了點頭,眼中閃爍着對未來的期許:“正是如此,孫權。過往已矣,重要的是把握現在,不讓遺憾重演。我們應當攜手,讓這份來之不易的相聚,綻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夜幕下的城市,燈火闌珊,三人的身影被柔和的光線拉長,彼此間的紐帶因這份深刻的理解與共情而更加牢固。他們知道,無論前世今生,守護與愛,始終是穿越時空最溫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