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章

第 14 章

老頭見狀,臉色驟變,連聲音都不自覺地帶上了幾分顫抖:“你…你…你!如此膽大妄為,觸怒了葬尊,你們必将遭受不可想象的報複!”他的話語中雖透着威脅,但那微微顫抖的語氣卻暴露了內心的惶恐。

李還君沒有退縮,反而眼神更加堅定,步步緊逼,每走一步都像是在宣示着不可動搖的決心。“我不知道什麽邪神,更不知道什麽六藏菩薩,”他一字一頓,聲音裏充滿了決絕,“我只知道,我絕不會犧牲阿珏的生命去換取什麽,哪怕是死亡降臨在我身上,我也絕不允許……”

說到這裏,李還君的眼神溫柔地轉向楊珏琅,仿佛在對她許下一個永恒的承諾,“讓楊珏琅受到絲毫傷害。曾經的李家,或許有過逃避與軟弱,‘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但如今的我,不再是那樣。”

他的語氣堅定而有力,繼續說道:“我已經見證了太多的悲劇,我再也不願看到像楊家将那樣的悲劇重演!”這番話,既是對自己過往的告別,也是對未來堅定不移的宣言。

楊珏琅凝視着李還君,眼中閃爍着複雜的情緒。感動、震撼、還有難以置信,她輕聲回應:“李還君,你的決心,我看到了。我們,不需要再懼怕任何所謂的詛咒或是報複。因為我們,不再是孤軍奮戰。”

此刻的她,仿佛也從中汲取了力量,內心深處那份原本因絕望而冰冷的部分,逐漸被溫暖所替代。她緊緊握住李還君的手,兩人之間傳遞着無需言語便能理解的默契與力量,共同面對即将來臨的一切挑戰。

李還君的眼神如炬,仿佛能穿透人心,他緊盯着大巫賢,每個字都擲地有聲,沉穩而堅決:“所以,請讓珏琅回來!我願意,獻出我自己的靈魂,來換回她的自由。”他的話語間,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決心,手裏的鐮刀緩緩舉高,鋒刃反射着微弱的光芒,似乎是他決絕意志的具象化。随着話音落下,他毫不猶豫地将鐮刀尖端輕輕觸碰胸口,那裏,一抹殷紅悄無聲息地滲出,與他蒼白的皮膚形成鮮明對比。他的嘴角微微抽搐,顯露出難以忽視的痛楚,但那雙眼睛,卻燃燒着無畏的火焰,沒有半點退縮。

楊珏琅的靈魂在空間中瘋狂舞動,她的眼中滿是驚慌與絕望,試圖用她僅存的力量,操縱着祭壇上的錘子,每一次揮動都伴随着雷鳴般的轟響,石塊碎裂,塵土飛揚,她用盡一切方式,想要阻止這場無謂的犧牲。她的魂體幾乎透明,但那焦急的神情,卻比任何人都要真切,口中無聲地吶喊着:“傻男人,你這是何苦!”

楊珏琅的心中如同被千萬種情感撕扯,既震撼于李還君那不顧一切的深情與勇敢,又心疼于他那決絕的犧牲。她的眼淚無聲滑落,每一滴都承載着對這份跨越生死情誼的感激與不舍。她知道,這份愛沉重而深刻,是她此生最珍貴的禮物。李還君的行動不僅僅是為了救她,更是對她自主意志的尊重,這是對她的愛最崇高的表達。

與此同時,作為背後靈的楊玉環,那份跨越千年的記憶與情感被喚醒,她仿佛能感同身受,體會着這份深沉的愛意。她的眼中閃爍着複雜的情緒,既有對這對戀人的祝福,也有對自己未能擁有如此純粹情感的遺憾。在這一刻,兩個靈魂在某種意義上合為一體,共同見證着這段可歌可泣的愛情。

"李還君,你這個傻瓜,"楊珏琅在心底默默念叨,"你怎知我願意看到你為我犧牲一切?我的自由,若非與你共享,又有何意義?" 她的內心充滿了想要沖破束縛、保護他的沖動,但身為背後靈的她,只能在精神世界中與他并肩,用盡自己的力量為他加油。

正當李還君準備做出最終犧牲之際,一股強大的能量從楊珏琅體內湧出,那是她與楊玉環兩世情感的共鳴,彙聚成了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這股力量不僅阻止了李還君自殘的行為,還将整個空間震顫,使得大巫賢措手不及,一時之間,整個場景陷入了混亂。

"住手,李還君!"楊珏琅的聲音帶着不容置疑的堅定,盡管她仍無法直接幹涉現實,但她的意志通過精神的紐帶傳遞給了李還君,"我的命運,我們共同的命運,不能由你一個人決定。"

那一刻,楊珏琅與李還君之間的連接似乎更加緊密,超越了物質界限,形成了一道看不見的橋梁。她與他,還有楊玉環,三個靈魂在這瞬間達成了某種默契,共同面對這場危機,誓要打破所謂的宿命,書寫屬于自己的結局。

"我們不會被任何詛咒所困,無論是楊家的宿命,還是葬尊的安排,都不能将我們分開。" 楊珏琅的精神之音在李還君的耳邊回響,給予他前所未有的勇氣和力量,讓他明白,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時刻,也有愛與光明在等待着他們。

大巫賢的面容在李還君的堅持下顯得有些微妙,那是一種混合着詫異、猶豫,甚至是少許敬佩的複雜表情。“小娃娃,你不過是個普通人,你拿什麽,和葬尊大人争?”他的話語雖然強硬,但眼中閃爍的不再是絕對的自信,而是對李還君這份無畏勇氣的重新評估。

“哪怕我舍了這條命,”李還君的聲音在地宮內回蕩,帶着不容置疑的堅定,“但只要我心裏知道,這世上真理和科學依舊存在,我依然會去傳播這真正的信仰,而不是,放任你們這些迷信邪神的人,肆意妄為!”此刻,他的臉上沒有恐懼,只有對知識與理性的執着,以及對愛人的深切不舍。

他的身體因痛苦而微微顫抖,但那雙眸子裏的光,卻比任何時候都要明亮,照亮了這片被黑暗籠罩的古老地宮。

“罷了罷了,今日看來,我是無法令你成為那紙新娘了。”大巫賢老态龍鐘的身體微微顫抖,面上浮現出一抹無奈與疲憊。他深知,強求楊珏琅成為那虛幻婚禮中的犧牲品,已成泡影。他嘆了口氣,眼神深邃,仿佛穿越了時光的重重迷霧,洞察着命運的波折與無奈。随後,他收起那份無力感,神色轉為莊重,眉宇間凝聚着歲月的智慧與滄桑。

“楊家之人,一進一出,因果輪回,自古難逃。一位楊姓之人的歸來,總伴随着另一位楊姓之人的離散,這是世間的法則,不可抗拒。”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每一個字都像是從遠古的風中吹來的預言。大巫賢的目光緩緩移向站在一旁的年輕道長,楊錦城,那是一位年少卻已顯露出非凡氣質的青年,英挺的身姿,俊秀的面龐上寫滿了堅毅與不屈。

“比如你,楊錦城。”他加重了語氣,似乎在強調什麽不為人知的秘密,“你的出現,或許正是這場宿命輪轉的關鍵。你可曾想過,你所承擔的,不僅僅是個人的生死榮辱,更可能關乎整個家族,乃至更為深遠的命運?”大巫賢的話語中蘊含着深意,目光銳利地審視着楊錦城,等待着他的回應。

楊錦城聽罷,眉頭緊鎖,他凝視着這位看似洞悉一切的老者,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光芒。“我所求,不過是護我族人周全,縱使前路漫漫,充滿未知,我也當仁不讓。”他的話語堅定,聲音中帶着不可動搖的決心,“若果真是命中注定,我楊錦城願以一身修為,換家族安寧。”

兩人的對話在陰暗的地宮中回響,仿佛是古老與新生的對話,是宿命與抗争的交織。大巫賢聞言,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那笑容中既有贊賞也有嘆息。“好一個楊錦城,你的勇氣與決心,确實讓人刮目相看。但願你能在這條布滿荊棘的路上,找到屬于你的光明。”他的語氣溫和了許多,仿佛在這一刻,對這位年輕人抱有了某種期待。

楊錦城聽罷大巫賢的話,心中湧動的情感如潮水般複雜。他閉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試圖平息內心的波瀾。在這片刻的靜默中,他仿佛能聽見自己心跳的聲音,每一下都敲擊着靈魂的深處,提醒着他責任的重量與未來的不确定。

他睜開眼時,目光更加堅定,眼底閃爍着決絕的光芒。面對這似乎已成定局的宿命,楊錦城沒有選擇逃避,反而在內心深處生出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他意識到,真正的勇敢不是無所畏懼,而是在恐懼面前依然選擇前行。

“大巫賢,我感激你的警示與指引,”楊錦城的聲音平靜而沉穩,透露出超越年齡的成熟,“我願意面對我的命運,無論前方是風雨還是晴空。但我相信,人的意志能夠改寫天命,哪怕只有一線希望,我也要為改變這所謂的‘必經之路’而努力。”

他的話語中帶着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那是對家族深情的承諾,也是對自我信念的堅守。楊錦城知道,這一路上,他不僅是在對抗外在的威脅,更是在與自己的恐懼、疑惑做鬥争。但正是這樣的挑戰,讓他心中的火焰燃燒得更加熾烈,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請告訴我,我該怎樣做,才能保護我的族人,打破這宿命的枷鎖?”他向前邁出一步,不再是那個初來乍到的年輕道長,而是準備承擔一切重擔的楊家後裔。

大巫賢望着眼前這個年輕的身影,眼中閃過一絲欣慰與敬佩。他明白,有時候,正是這樣不屈不撓的意志,能夠書寫出最壯麗的傳奇。于是,他緩緩開口,開始傳授那些古老而又神秘的知識,以及打破宿命束縛的方法……

楊珏琅聞言,臉色瞬間變得蒼白,眼中閃過一抹難以置信與深深的痛楚。她緊咬下唇,強忍住即将奪眶而出的淚水,雙手不自覺地攥緊了衣角。盡管內心翻騰如海,她卻努力維持着表面上的平靜,不願讓脆弱的一面輕易示人。

“大巫賢,您這話是什麽意思?”她聲音微顫,卻依舊試圖保持鎮定,“難道我的生,真的要建立在別人的死之上嗎?這代價,未免太過沉重,我……我如何能接受?”楊珏琅的聲音逐漸低沉,她望向楊錦城的眼神裏充滿了複雜的感情——有不舍、有愧疚,更有難以言喻的掙紮。

“哥哥……”她輕喚了一聲,卻再無法繼續說下去,喉頭似被什麽哽住,滿心的苦澀幾乎讓她窒息。楊珏琅轉過身,不願讓任何人看到她此刻的脆弱,肩膀微微顫抖,仿佛在無聲地訴說着內心的抗争與無奈。

她深知,若真如大巫賢所言,自己的命運将與哥哥的命運緊密相連,甚至可能成為彼此的劫難,這樣的認知如同一把利刃,深深刺入她的心房。在這一刻,楊珏琅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獨與無助,她開始懷疑,這世間的因果循環,是否真的這般冷酷無情。

“如果真是如此,我寧可不要這重生的機會。”她喃喃自語,聲音雖小,卻字字堅定,透露出她內心深處的決絕與犧牲精神。楊珏琅深吸一口氣,轉回身,眼神中多了幾分堅決,“大巫賢,請告訴我,有沒有別的方法,可以改變這既定的命運?我願意付出任何代價,只要能保全我哥哥……”她的話語中帶着懇求,也帶着一份不屈服于宿命的堅強。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