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章

第 20 章

楊珏琅的視線再次落在楊錦城平靜卻又痛苦的睡顏上,心中波濤洶湧。她回憶起與哥哥共度的童年時光,那些無憂無慮的日子,以及成年後,他們各自奮鬥,卻始終彼此支持的情景。她的心在吶喊,每一個細胞都在抗拒着那份讓她扮演終結者角色的命運。

“楊玉環,”她低聲對着背後的靈魂傾訴,“你看到了嗎?這是何等的矛盾與掙紮。我,一個維護正義的警察,竟要在法律與親情間做出如此撕裂的選擇。我該如何權衡?如何面對自己內心的道德法庭?”她的手指無意識地緊握成拳,指甲幾乎嵌入掌心,那是她內心沖突的外在體現。

“安樂死,這詞對我來說,既是解脫也是罪孽。它意味着結束痛苦,也意味着親手斬斷與哥哥之間的聯系。我害怕,怕這一步之後,我将背負一生的愧疚與自責,怕我在未來的日子裏,每當夜深人靜,這份抉擇會如影随形,讓我無法安眠。”她的聲音逐漸低沉,充滿了無助與絕望。

楊珏琅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試圖平複心中的波瀾。她明白,無論最終決定如何,這都将是一條充滿荊棘的道路。她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更是對自己和對哥哥無盡的愛,來支撐她走過這段最黑暗的旅程。在這個寂靜的寝房內,時間仿佛凝固,只留下楊珏琅獨自與內心的掙紮搏鬥,尋求那一絲光明與慰藉。

楊玉環,作為楊珏琅背後那個溫柔而又神秘的存在,其身影在微弱的光線中顯得更加虛幻。聽見楊珏琅的呢喃,她的眼中閃過一抹複雜的情緒,既有理解也有哀憐。她緩緩靠近,似乎想要給予楊珏琅某種力量,盡管她自身不過是一縷幽魂。

“珏琅,”楊玉環的聲音輕柔而穿透心靈,“你的痛苦,我感同身受。我們都知道,這不是一個輕易能下的決定。但請記得,真正的愛,有時意味着放手,讓所愛之人免于無盡的苦楚。你哥哥在這三個月裏所承受的,遠超過任何人的想象。如果這是他的意願,如果這是結束他痛苦的唯一方式……”

楊玉環的話語中帶着不可忽視的沉重,但她的眼神中卻流露出一種堅定,仿佛是在鼓勵楊珏琅面對這艱難的現實。“你不是在弑兄,而是在以另一種形式保護他,讓他在尊嚴與安寧中離去。我知道這對你來說,比任何案件都要艱難百倍,但請相信,你的愛會指引你找到正确的方向。”

随着楊玉環的安慰,周圍仿佛有了一股不易察覺的溫暖氣息,試圖包圍并溫暖着楊珏琅那顆飽受折磨的心。楊玉環繼續道:“你一直是那麽堅強,為了正義與愛,你從不退縮。這次,也請你勇敢地,用你的方式,完成這份最後的守護吧。”

雖然只是魂魄,但楊玉環的每一句話都如同細雨般潤澤着楊珏琅即将幹涸的心田,試圖幫助她從道德與情感的漩渦中找到一絲光亮,引領她走出這無盡的黑夜。

夜色如墨,楊錦城的夢境中,他與盛唐名臣楊玉環的兄長楊國忠意外相遇。楊國忠望着這位面色蒼白、超凡脫俗的年輕道長,眉宇間滿是疑惑,輕聲詢問:“閣下這是……?”

楊錦城嘴角勾起一抹淡漠的微笑,眼神中卻藏着無盡的故事:“此乃邪神所賜的詛咒,只為救回我那命運多舛的妹妹,楊珏琅。我以餘生,換她一世安穩……”

在楊錦城緩緩敘述中,奘鈴村的輪廓在夢境中漸漸清晰,那是一個被古老習俗籠罩的神秘村落。每年中元節,村中會舉行一場殘忍的“紙新娘”祭祀,選中的女子作為犧牲,成為儀式的一部分。命運弄人,我楊錦城的妹妹楊珏琅因其靈異體質,從小便是妖魔眼中的獵物,最終被選中為祭祀的犧牲。更甚的是,李叔華,即李還君的父親,表面上是一個溫文爾雅的男人,實則暗藏野心,欲借楊珏琅之身,施行奪舍之術,以求其亡妻重生。

楊國忠的神情随着故事的展開而變得複雜,楊錦城的語氣中帶着不容置疑的決心:“李叔華與奘鈴村的葬尊密謀,以一陰命女子的生命為代價,交換奪舍之術的成功。我妹妹險些成為他們陰謀的犧牲品。我怎能袖手旁觀?于是,我踏入奘鈴村那座陰森的地宮,與黑暗力量周旋,最終救回了妹妹,但代價沉重。大巫賢向我揭示了真相,我的生命将止于26歲的門檻,且最後三個月,我将遭受無法忍受的折磨,每一刻都是煎熬,直到最後一秒,被葬尊的詛咒徹底吞噬。”

楊錦城的眼神中閃過一抹苦澀,繼續說道:“諷刺的是,妹妹小時候曾有算命先生預言,她将活不過25歲。如今,這份預言卻仿佛轉嫁到了我的身上。我與妹妹的命運,就這樣錯位交換,我承擔了原本屬于她的命運。真正的神明,怎會以犧牲無辜為樂?那些假借神名行惡者,才是人間最深的暗影。”

楊國忠聽罷,眼中閃爍着複雜的光芒,仿佛在這一刻,跨越了千年時光,與楊錦城共享了一段關于親情、犧牲與命運的深刻理解。

楊國忠聞言,臉色凝重,目光中閃爍着複雜的情緒。他緩緩走近楊錦城,仿佛想要給予這位年輕的道長一絲慰藉,盡管他知道言語在此刻顯得蒼白無力。“錦城,你的遭遇,令我悲憤交加。我曾身處繁華盛世,見慣了權謀與争奪,卻未料在千年之後,這世間的惡意與貪婪竟依然如此橫行無忌。你以一己之身,抗争宿命,這份勇氣與犧牲,即便是古往今來最英勇的壯士,也難以企及。”

“你說得對,真正的神明,怎會以生靈塗炭為樂?那些假借神明之名,行不義之事者,終将在因果循環中自食惡果。你的妹妹,因你而得以逃脫命運的枷鎖,她日後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應是對你偉大犧牲的最好銘記。而你,楊錦城,你的名字,應當被镌刻在正義與愛的史冊上。”

“然而,命運之輪尚未停歇,你所承受的,不應僅是無盡的痛苦與絕望。在這世間,總有未曾被發現的轉機與奇跡。或許,有朝一日,你我這樣的小人物,也能在冥冥之中改寫既定的命運軌跡。”

“在此之前,我願以我之名,為你祈福。願你的餘生,無論長短,皆能尋得片刻安寧,願你的心靈,能在苦痛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淨土。你的故事,讓我想起了一句話:‘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你的善良與勇敢,定會有回應。”

在楊國忠的話語中,夢境仿佛泛起了溫柔的漣漪,四周的空氣不再沉重,而是充滿了某種溫暖而又堅定的力量。兩位楊姓男子,雖然生于不同的時空,卻在這一刻,心靈相通,共同對抗着世間的不公與無情。

楊國忠沉默片刻,眼中閃過一絲悲憫與敬佩,他緩緩開口,聲音裏滿是感慨:“世事如棋,命運弄人。你以自身為代價,換取血脈相連之人的安危,這份情深意重,即便是千年前的我,亦為之動容。世人常言,神佛慈悲,但真正的大愛,往往體現在凡人不計後果的守護之中。你的犧牲,是對那些僞善者的最大諷刺。”

楊錦城微微點頭,他的面容雖因夢中的虛弱而顯得更加蒼白,但眼中卻有着一種超脫的平靜:“正是如此,我并不後悔。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些東西比生命本身更為重要。我的妹妹,她應該有屬于她的陽光和未來,而非被囚禁于命運的陰影之下。我願做那道光,哪怕只是一瞬,也要照亮她的路。”

夢境中,一陣輕風吹過,帶來了不屬于這個時代的花香,似乎連時間都在此刻為這對兄妹的深情而駐足。楊國忠伸出手,似乎想要觸碰什麽,卻又在半空中停住:“錦城,你的選擇,讓我不由得思考,何為真正的勇敢與犧牲。在這漫長的歲月裏,我也曾面臨抉擇,卻未曾有你這樣的決絕。或許,這正是我們所處時代不同之處,你讓我看到了新的光芒。”

楊錦城輕輕一笑,笑容中既有釋然也有對未來的期許:“國忠兄,每個時代都有其特有的苦難與挑戰,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己所能,保護我們所珍視的一切。你的時代有你的輝煌與使命,而我,只是做了我認為對的事情。請相信,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光明終會破曉。”

随着話音落下,夢境逐漸模糊,兩位跨越時空的兄長似乎都在對方的眼中找到了某種共鳴。當楊錦城再次睜開眼時,天已微亮,而夢境中的對話,如同晨曦中的露珠,雖短暫卻晶瑩剔透,留在了他的心中,成為他前行路上的一抹溫暖與力量。

楊錦城在夢中的對話結束,周遭的空氣似乎凝固,他的心境如同被狂風卷起的落葉,飄忽不定。他望着楊國忠那充滿同情與不解的面容,心中五味雜陳。那淡淡的笑容背後,是對命運無情捉弄的苦笑,也是對妹妹深沉無盡的愛。

“真正的神明,哪裏會這麽做!”這句話,不僅是對那些假借神名行惡之人的控訴,更是對自己命運的一種無奈接受。楊錦城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釋然與沉重并存,釋然是因為他至少保住了妹妹,沉重則是因為他清楚,自己剩下的時間已如風中殘燭,随時可能熄滅。

夢醒時分,楊錦城發現自己依舊躺在冰冷的床上,窗外月光如水,寂靜無聲。他閉上眼睛,試圖平息心中的波瀾,腦海中反複回響着夢境中的對話,那些話像是一把鋒利的刀,切割開他內心的僞裝,讓他直面自己的恐懼與不甘。

但随後,一股堅定的力量從心底升起,如同破曉前的第一縷陽光,穿透黑暗。他想到妹妹楊珏琅,想到她今後能在這世上自由呼吸,繼續她未完的人生,這份犧牲便有了意義。他意識到,即使生命短暫,也要活得精彩,為妹妹照亮前行的道路,讓她知道,即便哥哥不在了,那份守護與愛永遠都在。

楊錦城睜開眼,眼中閃爍着決絕與溫柔交織的光芒,他決定,要用餘下的每一天,盡可能地給妹妹留下美好回憶,教會她勇敢,教會她如何面對這個世界的殘酷與美好。他要讓自己的生命,成為妹妹生命中的一束光,照亮她前行,直到最後一刻。

于是,楊錦城開始籌劃,用文字記錄下他對妹妹的思念與教導,制作視頻留念,安排未來可能需要的一切,包括李還君的托付。在與時間賽跑的每一天裏,他不再是那個被命運擺布的弱者,而是化身為對抗絕望的勇士,用愛與堅韌書寫自己的傳奇。他知道,這不僅是為了妹妹,更是為了證明,即便在最黑暗的時刻,人性的光輝也能照亮一切。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