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另一個世界,另一個她(下)

番外另一個世界,另一個她(下)

馬上就要過年了,街道兩旁挂滿了紅彤彤的燈籠。她的花語咖啡店也為迎接過年換上了新的裝飾,咖啡杯套換成了喜慶的大紅色,還有限量兌換的毛線杯套等等,就連門口的立牌都有了小帽子。

爸媽一如既往地支持她,他們準備了瓜子、花生、糖果等零食還有餃子、包子、八寶飯等熱食在除夕當天帶去店裏。

她在門口擺放上一個更大的立牌,寫着“今日提供咖啡飲料 瓜子零食熱食春晚直播歡迎一起過年”。

她還準備了對聯紙和毛筆。

枝枝也在店裏幫忙。她提前回了趟老家,說是錯峰出行,還可以避開家裏那些叽叽喳喳、問長問短、催婚催育的親戚。

那天店裏從早到晚都有人光顧。她原本以為,她會在他們臉上看到孤寂、落寞,她都想好了要拿出比平時更熱情、更友善的微笑招待他們,治愈他們。

而那天,她好像成了被治愈的那一個。

一大早,店裏就來了一位老顧客,點完咖啡便打開電腦開始幹活,仿佛那天只是一個尋常的工作日。門口時不時有推着嬰兒車或牽着狗的人逗留。

中午,來了一對情侶和一位長輩,三人有說有笑地吃着餃子。不一會兒,來了兩位少年,舉着手中香氣撲鼻的麻辣燙,禮貌地詢問是否可以帶進去。店主熱情地歡迎他們,随即嚴肅地駁回了他們的熱紅酒訂單,并為他們推薦了酒釀和熱可可。

一位路過的白發老人站在門口,手上拎着一袋蘆筍,盯着立牌看了許久,那表情像是在檢查錯別字似的。店主出來邀請他進去坐會兒,他擺擺手走掉了,頭也不回地扔下一句話:“下午再來。”

沒走幾步又停下了,轉頭問:“可以打牌嗎?”

“店裏沒有牌,可以自帶。”

“好。”老人嘹亮地應了一聲。

一對母女走了進來,女孩看着隔壁桌的麻辣燙欣喜地問店家:“你們這也有麻辣燙嗎?”

店家遺憾地搖了搖頭,“要不我問問他們在哪買的?”

Advertisement

隔壁桌這會兒正一邊吃着麻辣燙,一邊如火如荼地讨論是借口要寫作業不能去拜年,還是借口拜年晚點再寫作業呢。“不去拜年哪來的紅包啊?”“你傻呀。手機是幹什麽用的?我說在家寫作業,說不定會給我轉更大的紅包呢。”

“好啊。”女孩開心地笑着,女孩媽媽一臉無奈地看着她。

“麻辣燙很健康的,裏面有很多蔬菜呢。”她對媽媽說。

不一會兒,女孩拎着一盒麻辣燙回來了,和媽媽一起分享着麻辣燙和餃子。

下午,幾個大孩子帶着一群小孩子一窩蜂地湧進店裏。坐下後,大孩子們一人舉着一只手機玩游戲,小孩們圍着ipad看片。

幾位老人說來躲清閑,他們點了熱茶,打起了撲克牌。店主問他們會不會寫毛筆字,要不要寫幾副春聯帶回去。其中一位立刻笑哈哈地将手中的牌扔在桌上,惹得另外兩位撇着嘴斜眼罵他。

“打牌要有始有終的呀。”

“哎喲,他肯定是嫌牌臭呀。”

“可惜了我這一手好牌,真是的!”

那位老人背着手潇灑地起身走去,毫不理會身後傳來的吐槽聲和跺腳身。

小朋友們放下ipad,跑去湊熱鬧,嚷嚷着也要寫。

早上路過的那位老人毛筆字寫得相當漂亮,他為咖啡店寫了一副對聯,接着為小朋友們上起了書法課。

一個女孩走了進來,坐在離人群最遠的位置,攤開一本書,插上了耳機。

一個熟悉的身影悄無聲息地出現在店主背後,她一手拿着布偶,一手舉着照相機。她用布偶輕輕地敲打店主的肩膀,然後迅速将布偶擋在面前,記錄下店主驚慌的表情,随後大笑起來。

“林溪,你讨不讨厭!”

清閑時刻,她們坐在吧臺前悠閑地嗑着瓜子,林溪撐着頭昏昏欲睡。

店主戳了戳她,“你幹嘛不在家睡?大老遠地跑這來打瞌睡。”

“那多沒勁啊。我來湊熱鬧呢!”林溪閉着眼說。

“這哪有熱鬧看?”枝枝邊嗑着瓜子邊嫌棄着手裏的瓜子不夠香。

這時,一位風一般的女孩從外面沖了進來,一股寒流撲面而來。冷空氣随着她轉了個彎,随後被暖氣迅速撲滅。她們還沒來得及看清她的臉,她就已經背對着她們坐下了。

她們回過頭來繼續嗑瓜子。林溪生了個懶腰,擡眼瞥到了新來的顧客,她猛地拍了拍店主,示意她回頭,只見那個女孩的肩膀劇烈抖動着。她們放慢了嗑瓜子的速度,商量着要不要前去關心。

“要不給她遞塊巧克力安慰一下?”店主說。

“別吧,萬一她是被男朋友氣哭的,不更觸景傷情啊?”

店主剛準備辯駁巧克力和男的有什麽關系,枝枝開口說:“要不等她哭完了我們再去。”

另外二人點了點頭,她們看着手中的瓜子,默默地放下了。

等她們再看過去的時候,她的肩膀已經不再抽動了,一根長長的耳機線連接着她和旁桌看書的女生。

店主鼓起勇氣走向女孩,她打算告訴女孩自己正在收集故事,如果女孩願意的話可以對她傾訴。

這短短幾步路,她又想到了一項新業務——樹洞。對了,她還可以買一些正能量的書籍放在店裏。也許能為情緒低落的人帶來些許慰藉。她只需無聲地将封面精美或标有大大書題的書輕輕放在一個個顫抖或低落的靈魂面前,然後默默走開。

書中可以放幾張便簽:“可以把不愉快放進樹洞裏哦”

太陽的餘晖照進北邊的窗戶,窗外一只發光的貓咪懶洋洋地打了一個大大的哈欠。另一側,一位抱着貓的顧客來到店裏,隔壁桌的小孩們“哇”了一聲,放下ipad,朝貓咪湊了去。

“你們說貓會嗑瓜子嗎?”店主問。

“看貓吧,有的會。”林溪趴在桌子上漫不經心地說。

枝枝起身去儲藏櫃翻找着。她拿出一袋貓條,滿臉笑容地朝貓咪走去。

店主疑惑地看着她,同一旁的林溪說:“那裏怎麽會有貓吃的零食啊?”

“誰知道呢?”她擡起頭來,突然兩眼發光,“我去看看還有什麽。”

天完全黑了,門口亮起了燈牌。

立牌上的字跡換掉了,變得十分工整、娟秀。

爸媽從家裏帶來了準備好的餐飯,和她們一起在店裏吃。

路上開始出現一家家吃完年夜飯趕回家的行人。有的看到門口亮着的燈牌,便停下腳步投來好奇的目光;有的吆喝全家進去看看;有的看到別人進去,就也跟着走進店裏。

快到8點了,她們調高屏幕的位置,撤掉部分桌子,調整了座位将其對着屏幕,把多餘的凳子當做桌子以節省空間。

人越來越多,她簡直不敢置信會有這麽多人願意來這兒看晚會。這裏的椅子可不比家裏的沙發舒服。

中午出現的那對母女帶着女孩的爸爸也來了。

大家吃着瓜子有說有笑,年長者回憶着以前帶着凳子看露天幕布電影的熱鬧場景,小孩們相互打鬧着,年輕人向長輩們解釋着屏幕裏新出現的人是誰。

她一邊聽着屏幕裏傳來的歌聲,一邊為大家添茶倒水。

倒完水,她笑着擡起頭,目光不經意間掃過玻璃窗上字跡的倒影,聚焦在屏幕中那位光彩照人的歌者面容上。她微微回過頭去,端詳着映在玻璃窗上的自己。

那張笑臉,分明和屏幕裏的一樣好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