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三觀端正的老太太

忙忙碌碌一番,總共四十多斤肚腩肉,老太太發話,就下鍋了十六七斤。窮人家也不舍得多放調料,鹽都是金貴的,秋香看着方氏和周氏在那裏為多放一點鹽争執,心中嘆了口氣,暗道現在看來,賺的那點工資真是杯水車薪,完全不能讓這個大家庭過上好日子,最可惡的是還不能分家。罷了,只要多賺一點,三房的話語權也就會更重一些,到時候爹娘頂不起來,就由我來頂。

一面想着,那邊總算都弄妥當了。幾個小的圍着鍋臺打轉,就是秋月秋芳,平日推三阻四的燒火活計,這會兒也争搶起來,秋香起先不明白,問了秋甜才知道,原來不過是為了一直留在鍋臺邊,聞肉的香氣。

雖然有些心酸,但真是……太有才了。秋香想起曾經看過的笑話,說窮人在飯館外就着飯菜香氣吃窩頭,原來這不是杜撰,很可能是真有其事。難怪能出現畫餅充饑這個成語,事實證明,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想象力是無比豐富的,并且充滿了苦中作樂的堅韌樂天精神。

男人們總不好意思像孩子們那樣興奮,然而坐在屋裏說話,時不時就往外面堂屋瞅一眼的舉動徹底暴露了他們內心的躁動。

在穿越之前,秋香從沒想過,十幾斤肉就可以讓一大家子的人魂不守舍。然而現在,她真真切切體會到了,也別說這些人,就是從前過慣了小康生活的自己,這會兒心裏的饞蟲不也泛濫成災嗎?

兄弟姐妹們啊,好好兒在現代活着吧,比什麽都強,可千萬千萬別想着什麽穿越啊,太特麽苦了。咱們現代能夠保證溫飽的生活,在這裏就算是錦衣玉食。你就是穿越到富貴家族,也要失去自由;穿越到窮人家就更悲劇,自由是有點,可吃糠咽菜的生活真是生不如死,是真的吃糠咽菜啊,反正就日常桌上的粥飯,在現代我家豬大概都不稀得吃。

再看看我身上這衣裳,都快看不出本來面目了,全是補丁啊。萬惡的少爺們就當睜眼瞎,對我這衣裳視而不見,不然哪怕給點布料啥的,是吧?嗚嗚嗚我什麽時候也變成這麽貪得無厭的人了,這都是生活壓力所迫啊,把我一個鐵骨铮铮自力更生的大好女青年變成了現在這樣一個全心盼望着天上掉餡餅的貪婪貨色,誰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屁,我這江山改了,本性不就開始向小農心态轉移了嗎?

秋香在心裏進行血淚控訴的時候,飯菜終于上桌了。沒有那麽多講究,炕桌上擺了一個大海碗,裏面是灰呼呼的肉湯,連點醬色都看不見,這要是在從前,喂狗狗都不帶看一眼的,但現在,看着大家拼命抑制着争搶本能,由馮氏分派着,而且連自己心中都升起一絲渴望,秋香的眼睛濕潤了。

雖然賣相不怎麽樣,但這是肉,肉啊。純天然無污染的山珍野味,因為不舍得燒火,不是很爛,但是獨屬于肉的鮮香直在舌齒之間打轉,沒有人還會在意這些細枝末節,就連馮氏,老太太的磨牙都有兩顆松動了,也是專心致志的慢慢咀嚼着。

理智告訴秋香這肉絕對不可能好吃,然而身體上的反饋卻是:好吃真好吃,手指頭都快吞下去了。這種奇怪的現象讓秋香疑惑,想了半天,才終于醒悟,但她寧可不要醒悟,這一悟了,簡直又忍不住要淚奔。

是肉好吃嗎?當然不可能。不過是加了點劣質鹽巴在裏面,別說和現代大廚精心烹調的葷菜相比,就是秋香自己在家裏做的家常菜,也比這個好吃百倍。

那為什麽又會覺着真好吃呢?很顯然,當然是饞的。如果一個人一連吃上一個多月稀得能照見人影的爛粥,配着限量供應的粗糙鹹菜,一天十二個時辰裏除了睡覺外,其餘時間都處于饑餓的感覺中,那別說肉了,吃個窩頭都會覺得是無上美味。這和當年朱元璋逃亡時吃的珍珠翡翠白玉湯是一個道理。

看得出大家還是比較興奮的,證據就是飯桌上的說笑聲都比以往的大。馮氏還一個勁兒絮叨着問:“你們張大爺家送了嗎?喬奶奶家呢?胡家的侄媳婦是個好人,前年鬧饑荒的時候,三個男孩兒在人家街門外玩兒,正好趕上人家吃飯,盯着人家那野菜團子不動地方,最後一人拿了兩個回來……”

聽三個媳婦說都送了,老太太才停止了唠叨,接着又覺得有點肉疼,咕哝道:“這送了一圈,怎麽着也得兩三斤肉吧?造孽哦,平日裏誰舍得這樣大方?只是受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沒辦法,這人和人之間啊,都是處出來的,你有好東西只顧着自家吃,等你沒得吃的時候,誰還會伸出援手?人家又不欠你的……”

秋香只聽得暗暗好笑,心想這摳門的老太太還挺可愛的,說人家是滴水之恩,自家是湧泉相報,言下之意就是我們的東西好,你們平時和我們家好,這會兒可都占了大便宜。

不過摳門歸摳門,老太太三觀卻是無比端正的。明白人和人之間的感情要真誠相待,才能處出來。明白互幫互助的道理,不賣慘不膨脹,覺着人人都該敬着自己,不把自己當太陽。不愧是一個合格的樸素勞動人民,比起現代許多理所應當就覺着該“人人為我”,輪到“我為人人”就宛如消失的渣子,老太太三觀真是太正了。

Advertisement

吃完飯,一家人回到房間,中秋将近,一輪明月挂在樹梢,透過窗紙,為原本漆黑的房間送來幾縷光亮。

吳氏抱怨道:“唉!燈油又用完了,真不知這日子過到什麽時候是個頭兒,如今家裏有了銀錢,老太太還是不肯放松一丁點兒,元兒難道不用讀書寫字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