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月餅香甜

“丫頭,這是什麽?莫非真是林少爺賞下的東西?和你說過多少回,咱們雖是窮人,可也要有骨氣,不能把自己看做奴仆……”

不等說完,就被方氏笑嘻嘻推了一把,只見她撇嘴道:“行了,不就是要在我面前顯擺顯擺,打量我不知道你是什麽心腸?還有骨氣,當初想找門路送丫頭們去做奴婢的時候,你不也是很熱心?這會兒明明心裏都樂開花了,就別裝相了。”

吳氏下巴一揚,哼哼道:“是我閨女,我願意怎麽說就怎麽說,你眼饞啊?眼饞就讓芳丫頭也去山莊,賺錢賺東西回來啊。”

秋香:…… 所以二伯母剛剛說的沒錯,娘親果然就是為了顯擺嗎?難怪自己覺着別扭,還想她怎麽忽然變得這樣高風亮節。

一邊想着,面上卻笑嘻嘻道:“好了,娘和二伯母別吵了,知道你們擔心我,這不是回來了嗎?快回家,今兒是中秋節,附子送了我一些東西,也給你們見識見識。”

說完抱着包袱就進了院子,剛進去,就聽遠處隐約傳來一聲慘叫,秋香腳步一頓,驚訝回頭望去,就聽吳氏淡淡道:“是南街上的李二,爹娘死得早,如今他腿摔斷了,也沒個人照顧,這是疼的呢。”

“啊?就……就沒有鄰居們去照看照看嗎?”

秋香聽說有這樣的慘事,不由吃了一驚,卻聽方氏道:“照顧什麽啊?各家都有各家的事情忙,誰有空去照顧他?如今山上種的那兩畝地,眼看就要收割了,他這一斷了腿,怕是上不去山,如果真有人幫着收割,給他幾斤糧食吃飯,就不錯了。”

吳氏嘆氣道:“但是今年年景不好,保不準有那家裏不夠交租子的,就偷偷收了他的糧食填補自家了。”

“可不是。”方氏搖搖頭:“反正他也是個廢人了,就算給他幾斤糧食,又能吃幾天?日後怎麽辦?更何況這樣的傷,連個大夫都請不起,不死也要脫層皮的。”

“咱們……咱們就這樣眼睜睜看着嗎?不能去幫襯一下?”

秋香震驚看着吳氏和方氏,方氏也就罷了,她沒想到連吳氏都是這種處之泰然的态度,那可是活生生一條人命啊。

“幫襯他?”

方氏和吳氏的模樣看起來比秋香還要震驚,方氏便皺眉道:“三丫頭傻了不成?我們自家糧食都不夠吃,哪裏還能去幫襯他?再說又不是我們的左鄰右舍,操這個閑心呢。”

吳氏也道:“我知道香兒你心地好,可這也要分什麽情況。天下間餓死的人多了去,你能每一個都幫襯到?如今連他鄰居們都不管了,咱們倒去蹚渾水?過好自己的日子要緊,你不許再問這件事了。”

秋香沉默下來,她知道也不是吳氏方氏狠心,只能說:這個時代的老百姓太苦太窮了,正如方氏所說,她們自己的糧食都不夠吃,這會兒卻要去張羅着救一個毫無血緣關系的外人?這都不是善良了,根本就是個傻瓜。

Advertisement

心有餘而力不足。達則兼濟天下,可如今我太窮了,所以也只能獨善其身。

秋香在心裏默默道,然而還是覺着無比的難受。因着這件事,當她把手裏大包袱放在炕上,引得全家人都過來圍觀時,原本想象着這幅場景就覺喜悅的心情也蕩然無存。

打開包袱皮,最上面是一個大木盒子,秋香揭開木盒,剎那間甜香撲鼻,只見裏面裝着一排排的白色酥皮點心。

方氏伶俐,立刻就明白了,不由喜滋滋道:“今兒是中秋節,這必定是莊子上做的月餅了,對吧?瞧瞧這酥皮,啧啧啧,看着就讓人饞得慌,這似乎比上次的點心還好。”

秋香道:“是,上次點心是附子做的,我以為她做點心就很厲害了,沒想到廚房這位蘇娘子做的蘇式點心更是一絕,這是蘇式的百果月餅,用各種果仁以及炒面和糖做的的餡兒,大家每人拿一個嘗嘗,好吃是好吃,就是太小了。”

“阿彌陀佛,聽聽三丫頭這話說的。這是蘇式月餅,知道為什麽這麽叫嗎?因為人家是蘇州的特産,原本就是這麽大個頭的。你以為都像咱們做的野菜月餅一般,傻大黑粗的?”

秋亮顯擺着自己的見多識廣,接着從方氏手中接過一個小月餅,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閉着眼睛品嘗了好一會兒,才嘆氣道:“又香又甜,這便是人家莊子上吃的月餅,啧啧啧,托賴三丫頭的福,今兒咱們也算是嘗過鮮了,這滋味,真是死了都不能忘。”

“什麽死呀活呀的,大過節說這個不吉利。”

方氏拍了丈夫一下,一雙厲害眼睛早看見大木盒下面那一摞布料了,她心頭狂熱,卻生怕這些布料不是給自家的,萬一只是山莊裏人拿來墊點心盒子的呢?雖然怎麽想都覺着不太可能。

等了一會兒,見大家只顧着吃點心,卻是誰也不說布料的事,她到底忍不住,陪笑道:“侄女兒啊,這盒子下面的是布料吧?不知是做什麽用的?”

秋香把最後一塊月餅塞進嘴裏,拍了拍手道:“是附子送我的一些布料和邊角碎塊,我先前只是粗粗看了眼,具體都有什麽也不太清楚,正好家裏人都在,咱們就好好兒看一看吧。”

所有人眼睛都死死盯住了盒子下面,如果目光帶溫度,秋香估摸着這一大包布料就保不住了,非燒成灰不可。

拿開木盒,最上面是一大塊草黃色的綢子,秋香拿起來抖開,一面道:“附子說這個布料叫繭綢,做棉襖是最合适的,足足有六尺多,我打量着這個料子夠厚實,給祖母做衣裳是最好的,祖母你看看喜不喜歡這個顏色?”

馮氏接過來,愛惜地在綢子布面上撫摸着,臉上浮現出追憶往昔的感嘆,喃喃道:“咱們這樣人家,有就不錯了,還挑什麽顏色?只是我老婆子歲數大了,每日坐在家裏,也不用出去受凍,倒是給你三個弟弟每人做一套新棉衣還好,他們那衣服裏的棉花,改來改去,都是用了幾十年的,早硬實了,恰好我還有壓箱底的兩斤棉花,是還沒用過的,一直沒舍得,既然今日有了這個布料,少不得要拿出來了,不是新棉花,哪裏配得上這個繭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