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行動

第53章 行動

清漪說着話, 只聽“噗通”一聲,她回頭一看,只見身後的兩個丫鬟不知怎的突然昏倒在地。

“咦?”清漪還不知發生了什麽, 忽然覺得自己頭暈目眩, 睡意沉沉,越發支撐不住,也倒伏在石桌上。

緊接着是珂玉和星月。

沈十三在看到兩個丫鬟暈倒的時候驚覺不對,連忙上前幾步,剛要喊人就搖搖晃晃地倒在地上:“夫……夫人你……”

緊接着沈十三身後的兩個侍衛也暈了過去, 此時藏于暗處的暗衛終于現身, 同樣是兩個人。他們離亭子稍遠, 吸進的迷香不多, 發覺不對立刻現身飛速往蘇蘊雪這邊趕, 蘇蘊雪自知敵不過他們,看見二人過來一把推倒香爐,爐內香灰迎風一吹, 二人閃躲不及,香灰盡數撲到他們臉上,終于将此二人也迷暈過去。

蘇蘊雪一直屏息等着, 看見所有人都倒下終于松了口氣,不枉她這幾日費勁心思鑽研,制出了連習武之人都無法抵禦的迷香。

王府花園很大,醉蔭亭位置偏僻,是以這裏除了他們暫時沒有其他侍衛, 這也是她這些日子在花園裏走遍每一條小徑才發現的。

但蘇蘊雪知道再往前不遠處的出口就會有侍衛站崗, 所以她動作必須快。

她伸手扒下清漪身邊一個面生的小丫鬟的衣服,就着假山樹木的遮蔽連忙換上, 然後将頭上和手上的首飾都摘下來藏進懷裏,學着挽了個丫鬟的發髻,然後拿起摻雜在一堆香料中的姜黃粉在臉上塗抹起來,又用香燃燼後的碳粉在眉眼上修飾幾筆,三兩下就把自己僞裝成一個樣貌尋常的小丫鬟。

蘇蘊雪看着倒在桌邊的清漪,心道:對不住了大美人,你既想利用我,現下還是讓我先利用利用你吧。

這段時日和清漪相處,蘇蘊雪能感覺到清漪想通過她探聽蕭桓衍的消息,言談間總是有意無意地套她的話,去她的院子時眼睛不安分地四處探尋,對蕭桓衍放在她那的東西尤為感興趣。

可蕭桓衍那麽謹慎的人,怎麽可能把重要的東西放在她的屋裏,清漪在她院子裏的小動作都是徒勞而已。

除此以外,西三所的藏書樓清漪等人進不去,得知蘇蘊雪在學調香後,清漪和其他兩個美人幾次提出要和蘇蘊雪一起進藏書樓找香譜。

蘇蘊雪不想節外生枝惹上麻煩便婉拒t了,再者她也不是真的想要調香,而是在想辦法學制迷香,所以蘇蘊雪無論如何都不會答應的。

萬幸的是書樓中藏書豐富,還真讓她找到了制迷香的方法,蘇蘊雪便将制迷香的原料混在其他香料中,借制香的名義成功将迷香制了出來。

Advertisement

蘇蘊雪走到沈十三身邊,從他腰間扯下腰牌,然後轉身朝東三所的角門走去。

蕭桓衍離開後,王府的幾個大門都已經戒嚴,同時禁止一切閑雜人等進出,只有內廷東北角的角門留給采買的下人出入,且守在門內的是婆子,門外的才是侍衛,只要婆子将門一開,門外的侍衛對出府的人查的倒是不怎麽嚴。

這也是蘇蘊雪觀察了很久才發現的。

她微微低着頭走在甬道裏,路上遇到兩撥巡查的侍衛,只是看了她一眼便不再過多關注。

蘇蘊雪覺得脊背都是冷汗,從花園到角門的路這些日子她走了無數遍,測算過無數次時間,可真到逃跑的時候還是覺得這條路是那麽的長,仿佛怎麽走的走不到盡頭。

好容易走到角門,蘇蘊雪看見守在門口的兩個婆子,她暗暗沉住氣,神态自若地走過去,出示手中的令牌:“我是清漪夫人身邊的丫鬟露兒,我們夫人和雪夫人在花園調香,缺了幾種香料,讓我出去采買。”

這些守門的婆子沒見過蘇蘊雪,但可能見過她身邊的丫鬟,所以蘇蘊雪只好借清漪身邊丫鬟的身份,這樣不容易被識破。

誰知兩個仆婦看了蘇蘊雪手中的令牌,竟露出為難的神色。

蘇蘊雪的心提了起來。

只聽其中一個仆婦道:“姑娘,按照王府裏的規矩,夫人們要什麽東西,都要先報到小劉公公那裏,再由小劉公公發下對牌,安排人出去采買,無論是誰要從這個門出去,都要有小劉公公的對牌才行,姑娘手中的令牌,應是用在外朝的吧?”

蘇蘊雪心中大呼不妙,小劉公公名叫劉句,是劉如意的徒弟,劉如意随蕭桓衍去了雪夷山,王府內廷的事就是他徒弟在管。

她與劉句交集不多,這個小劉公公和他師傅一樣不待見她,等閑是不會到她面前來的,所以她只知道憑借沈十三的令牌進出王府,卻不知進出內廷竟還要劉句的對牌。

如今也不可能再弄到對牌,蘇蘊雪心中十分着急,再耽擱下去醉蔭亭那邊就要被人發現了。

蘇蘊雪面露不悅,微微擡起下巴,神情倨傲地用眼角晲着守在門前的兩個仆婦:“怎麽,沈大人的令牌還比不上一個內侍的對牌?雪夫人和我們夫人可都在花園裏等着呢,照你這麽說來來去去折騰一番天都黑了,莫非幾位主子要個什麽東西還要那劉句同意?什麽時候容王府裏竟是奴才做主了?!”

兩個仆婦被她的氣勢吓到,連連告饒:“不敢,不敢,我們也是奉命行事。”

蘇蘊雪不依不饒:“那也要看奉誰的命,主子的話不聽,卻任一個奴才轄制,你們也是昏了頭了!還不開門?!還是說要沈大人、雪夫人親自來請你開?!”

兩個仆婦聞言哪還敢說什麽,劉吉祥不過是個內侍,代師傅管理內宅而已,沈大人卻是容王殿下身邊有官職的親衛,既然這位露兒姑娘都拿出沈大人的令牌了,放她出去也無妨,出了事也是有沈大人擔着。

兩個仆婦思量片刻,一人拿出一把鑰匙開了角門的鎖。

蘇蘊雪看這在面前緩緩打開的門,心跳不可抑制地加快,她握緊了藏在袖中的手,盡量讓自己表現的不那麽急切,昂首走出了角門。

她和兩個仆婦的對話,外面的侍衛早聽得清清楚楚,更何況他們本就是沈十三的下屬,見到令牌更是什麽都沒說就放行了。

蘇蘊雪終于出了王府的門,她沿着巷子一直往外走,走到後街的時候回頭看了看,沒人發現不對,沒有人出來追她,她回過頭繼續走,步子越來越快,越來越急,到後面直接邁開腳步瘋狂地跑起來。

孟行舟留給她的地圖她早就背的滾瓜爛熟,蘇蘊雪先是來到街上,随便進了一家成衣鋪子,買了身尋常百姓穿的灰褐色的粗布衣裳,換上後從鋪子後門出去,繞到最近的車馬坊雇了一輛馬車,讓車夫帶她到明州最大的碼頭,打算從那乘船出海。

車夫有些猶豫:“這幾天倭寇到處作亂,碼頭那危險得很嘞,你一個半大小子,這時候去那裏幹什麽。”

倭寇雖然敗了,卻沒有真正地撤退,車夫說的也沒錯,而且因為倭寇肆虐的原因,明州很多碼頭都停運了,由軍隊嚴密把守,只有最大的一個碼頭還留着運送物資。

蘇蘊雪當然知道危險,但這是她離開明州唯一的水路,她不是沒想過走陸路,可是走陸路就要騎馬,她雖會騎馬,卻絕對比不上王府裏的親衛,迷香時效有限,等到沈十三醒過來,追上她分分鐘的事。

相反從碼頭乘船出海雖然冒險卻節省時間,可以用最快的速度離開明州,再到別的地方換乘,到時候坐船也好,走陸路也好,離開蕭桓衍的勢力範圍,去哪裏都可以。

蕭桓衍是藩王,他和他手下的人輕易不能離開封地,只要上了船,船只順流而下,她就算是成功了一大半了。

蘇蘊雪對車夫道:“我舅舅在碼頭開客棧,母親不放心,讓我過去看看,順便讓舅舅把客棧關了,回城裏避幾天。”

蘇蘊雪從懷中掏出一個銀锞子遞過去,馬夫估摸那銀锞子應有二兩重,不免心動。

蘇蘊雪接着道:“你只管把我拉到永安街就行,那裏離碼頭不遠,我走過去就是”

永安街是離碼頭最近的一條街,距離碼頭還有一段距離,車夫聞言放下心,讓蘇蘊雪上了車:“走吧。”

蘇蘊雪道:“師傅您趕車快些,晚了您回來也不方便。”

車夫心中也是這樣想的,于是一路快馬加鞭往永安街趕去。

到達永安街的時候天已黑盡,平日裏燈火輝煌,亮如白晝的街市,因為戰争和倭寇的原因,店鋪都關了大半,只有三三兩兩的鋪子還開着,幾只燈籠零星地挂在街邊,反顯出幾分昏暗冷寂。

蘇蘊雪跳下馬車,頭也不回往街道深處走去。

車夫看蘇蘊雪孤零零一個小子,不免心中擔憂:“你小心些,盡快去你舅舅家,不要在外面待太久!”

蘇蘊雪聞言回頭對着那個忠厚的車夫笑了笑,轉身快步走了。

碼頭的船只比往常少了很多,但依然熱鬧,只是更多的是官船來來往往,且碼頭邊多了很多站崗的士兵。

蘇蘊雪觀察了一陣,發現能和程圖對上的出行船只少了很多,蘇蘊雪不由心慌,若是今夜不能離港,那她所有的謀劃就都白費了。

眼看夜色越來越深,蘇蘊雪不敢耽擱,她幹脆直接朝着站在碼頭邊的士兵走去。

她一動那些士兵就警覺地轉過頭盯着她,蘇蘊雪只覺如芒刺背。

她強自鎮定,走到一個看上去像是領頭的士兵身邊,拿出沈十三的令牌遞給面前的士兵:“小的是容王府沈大人的小厮,因家中母親病重,特向沈大人告假回揚州看望母親,不知前往揚州的船什麽時辰才靠岸。”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