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章
第 1 章
在那日,陽光透過窗棂,灑在秦宮的殿堂之上,光影斑駁,為這莊嚴肅穆的空間添了幾分柔和。
嬴稷端坐于王座之上,目光深邃,似乎正期待着什麽。範雎,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已身中魏國的黑鸩之毒,卻依然步履從容,神色自若地步入宮殿,這是他與秦昭襄王的初見。
範雎,這位面容清癯卻眼神銳利的青年才俊,步伐穩健,步入了嬴稷的視線。他身上的毒,如同隐形的鎖鏈,悄無聲息地縮短着他的生命,但他那顆智慧的頭腦,卻如日中天,照亮了秦國的未來。範雎身着一襲素淨白衣,面帶淡然的微笑,眼中閃爍着智慧的光芒。他深深一躬,聲音沉穩而有力:臣範雎,見過大王。
看着範雎,嬴稷的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那是失而複得的驚喜,範雎,我又一次遇見了你,更年輕的你,嬴稷起身,以示尊重,眼神中滿是對這位青年才俊的賞識:寡人久聞先生大名,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先生有何良策,可助寡人一臂之力?
範雎則以一襲素衣,謙遜有禮,卻掩不住眸中閃爍的鋒芒。兩人的對話,從一開始的試探,迅速轉向了深邃的策略讨論。
範雎緩緩展開手中竹簡,其上密密麻麻記載着他的戰略構想。他輕聲細語,卻字字擲地有聲:大王,所謂遠交近攻,非但為地理之術,更是人心之術。範雎的聲音沉穩有力,他輕撫着袖中簡冊,仿佛在撫平即将展開的戰國風雲,秦國若欲稱雄,必先固本,鄰近諸國,既是威脅,亦是墊腳石。吾等應結好遠方大國,以緩其鋒芒,同時逐步蠶食近鄰,如此一來,大王之基業方能日益穩固,漸至不可撼動。
王不如遠交而近攻,遠交以固邦交,近攻以拓疆土。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魏、韓緊鄰我國,宜先親近,而後圖之。趙、楚強國,應視其強弱,适時拉攏,使之不得聯手抗秦。
嬴稷聽得入神,連連點頭,他仿佛在範雎的話語中看到了一幅宏大的戰略藍圖,不禁點頭贊同随即提出疑問:卿言極是。然則魏國反複無常,魏國之事,卿有何高見?
範雎微微一笑,這笑容背後,藏着他對命運的無奈與抗争:魏國,乃中原之心,其勢雖強,卻非鐵板一塊。大王宜先以禮相待,示之以誠意,若其不應,則以利誘之,乃至武力威懾。魏國若服,韓趙自危,齊楚亦不敢妄動,天下大局,便在我秦之手。
這番對話,開啓了範雎在秦國的輝煌篇章。就這樣,範雎在嬴稷的支持下,以驚人的速度被任命為相國,開始了他短暫卻輝煌的政治生涯。在接下來的日子裏,他不僅實施了“遠交近攻”的策略,還不斷地為秦國的擴張貢獻着自己的智慧,而他與嬴稷之間,也建立起了超越君臣的情誼,這份信任與依賴,成為了那個時代最動人的一抹亮色。
嬴稷的眼睛閉了閉,嬴稷再次睜開眼,眼前的一切既熟悉又陌生,時間仿佛倒流,回到了那個他曾經主宰的時代。他站在巍峨的宮殿之上,目光穿越層層帷幔,最終落在了這次他主動求賢的青年才俊身上——範雎,一個在前世命運多舛卻才智過人的青年。此刻,範雎顯得更加年輕,未經風霜,眼中閃爍着對未來無限憧憬的光芒。
他的內心獨白如潮水般湧來:這就是範雎,那個在前世遭受不公,卻依然堅韌不屈,成為我左膀右臂的人。這一次,我絕不會讓他再走那條布滿荊棘的道路。我已重生,一切将不同。
回想起前世,範雎的遭遇如同尖銳的石子,時至今日仍在他心中激起陣陣漣漪。他本應擁有更加輝煌的篇章,卻被小人陷害,承受了難以言喻的屈辱。那一場茅廁之辱,那被冤屈的鞭撻,還有那因憂懼而生的病痛,都将成為過去。這次,我提前迎他入秦,讓他免遭那無妄之災,讓他的智慧得以在更廣闊的舞臺上綻放。
然而,嬴稷的心中也湧動着一絲不安:魏國的暗箭,毒藥的陰謀,這些我必須防患于未然。範雎之才,足以讓六國側目,也足以讓對手膽寒。我必須确保他安全,保護他的同時也保護我的大秦帝國不受威脅。
面對着重生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嬴稷暗暗下定了決心:這一次,我要讓範雎成為真正的相國,不僅因為他有輔佐我成就霸業的能力,更因為他值得一個光明正大的人生。我将與他并肩作戰,共同書寫新的歷史,避免那些不必要的悲劇,讓秦國更強盛,也讓每一個忠心耿耿的臣子都能得到應有的尊重與保護。
在這樣的決心驅使下,嬴稷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溫柔與堅定,向範雎伸出了手,仿佛在無聲地訴說着:這一次,我将守護你,我的國士無雙。
盡管體內毒液悄悄蔓延,範雎卻以其非凡的意志與智慧,為秦昭襄王獻上了“遠交近攻”的戰略藍圖。在他的策劃下,秦國逐一削弱了周邊國家的實力,版圖得以不斷擴展。
魏國的陰謀如同一條隐秘的蛇,蜿蜒盤踞在範雎的生活之中,悄無聲息地将毒液注入他的日常。從範雎被嬴稷提拔為相國的那一刻起,魏國的情報網絡便開始緊密地編織一張毒網,意圖悄無聲息地消除這個潛在的巨大威脅。 在秦國的宮廷裏,範雎正全身心投入改革與外交策略的制定,他未曾料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魏國密探的密切關注之下。範雎的飲食由專人負責,魏國密探便利用金錢與恐吓,收買了個別仆人,讓他們在範雎的食物中添加微量的毒藥,日積月累,毒效逐漸累積,侵蝕着範雎的健康。
日月更疊,範雎開始感到身體狀況不如以往,偶爾會出現莫名的疲倦、輕微的疼痛,卻總以為是過度勞累所致,未曾想到是中毒之故。他的臉色日益蒼白,精神狀态也開始下滑,但範雎憑借驚人的毅力,依舊堅持處理國事,與各國使者周旋,為秦國的霸業添磚加瓦。
然而,毒藥的威力終究顯現,範雎的病情日益加重,他開始頻繁咳嗽,有時甚至咳血,但即便如此,範雎依然未對周圍人透露自己的病情,他不願讓任何人看出他的脆弱,更不願讓嬴稷為此擔憂。
他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如何鞏固秦國的根基,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裏為嬴稷鋪好未來的道路。範雎身中劇毒,卻以其超凡的意志力與敏銳的政治洞察力,繼續輔佐秦昭襄王,推動秦國走向強盛。毒藥的侵蝕雖令他日益虛弱,但他內心的火焰卻未曾熄滅,反而燃燒得更加熾烈。他的每一步行動,每一次謀略,都是在與時間賽跑,為秦國的未來布局,也為自己的生命書寫最後的輝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