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課
第1課
“醒醒,小柏,到家了。”
盛柏望着媽媽年輕了不少的面孔,白發也還沒有長出來,再次明白自己确确實實回到了十年前,她揉揉睡了一路的眼睛,迷迷糊糊地從家裏小車的後座下來。
盛柏爸爸把車擠進巷子路邊,鎖好車,提醒道:“把袋子提上,小心點,都是土雞蛋。”
盛柏拎着他們一家三口剛從山裏避暑吃飯的農家樂買來的一大袋子土雞蛋往前走,懷念地環顧着四周,真是體會到了什麽是熟悉又陌生,記憶撲面回歸,好像舊照片修複。
這個七層樓高的老小區他們一家住到了她高中畢業,才搬到位于市郊的高層公寓,她上大學時,這個小區徹底拆掉了,她連回憶都沒處找尋。
“回來啦!”坐在院子門口乘涼的爺爺奶奶打着招呼。
盛柏跟着父母禮貌地問好,盛柏媽媽和他們多寒暄了兩句。
他們住的小區是家屬院,是市三中九十年代給學校老師們建的,院子裏的爺爺奶奶們都是當年學校的老教師,盛柏媽媽運氣好,剛參加工作不久就趕上了分房子,不過年輕老師就只有最高的一層了。
好久沒有爬好幾層的樓梯了,盛柏還擔心自己爬不動,會累得氣喘籲籲,卻發現自己好輕松,十五歲,真好啊。
隔兩層吼一聲,橙紅的聲控燈亮起,盛柏和父母總算爬到了七樓的家門口。
把土雞蛋放到廚房,盛柏媽媽一邊分裝,盛柏打開冰箱,拆了兩個奶味雪糕,這種便宜又美味的小雪糕每年夏天他們家都會批發一點囤起來,直到後來成年她叫喊着要戒糖才不再買,但現在還小,新陳代謝快,她不用擔心發胖,美美地吃着,好像一下就能消暑。
盛柏把一個遞到媽媽嘴邊,盛柏媽媽就着她的手咬了一口,笑了起來:“我待會兒吃,還要喂我啊?”
盛柏媽媽把大半雞蛋放到冰箱裏,剩下還有一些裝到袋子裏,接過融化了一點的雪糕:“這些拿去給對門。”
盛柏家對門住的是姜玚一家,姜玚媽媽最初和盛柏媽媽一樣,也是師範大學畢業後參加工作的高中老師,後來卻再次考了研究生,拿到碩士學位後留校當大學老師,校區在市中心,交通還算方便,姜玚家也就沒有搬走,直到姜玚出國讀博時,大學再次擴招,在偏僻的大學城建了新校區,他們一家才搬了過去,不過兩位女士一直關系很好,哪怕搬家了,也保持着聯系。
盛柏兩口啃完自己的雪糕,拎上分給姜玚家的雞蛋。
Advertisement
因為天熱,姜玚家只關着紗網的最外層防盜門,裏面的木門向裏敞開着,盛柏拍了兩下鐵門,裏面的人就聽到了。
姜玚很快走到門口,打開鐵制門闩。
青蔥少年版的姜玚真是讓人懷念,自從盛柏讀大學搬家以後,他倆也不在同一個城市念書,每年只有放寒暑假才能見面,等姜玚出國讀博,他一年回來一次都不錯了,真是看一眼少一眼。
盛柏就大方地多瞅了幾眼,青春期的她眼裏只有他,現在再看,的确如記憶裏一樣,長得還是那麽讓人歡喜,好像高潔的玉蘭讓人遠觀。
姜玚微微皺眉,擡手摸摸臉:“怎麽了?我臉上有東西?”
“放心,沒有長痘。”盛柏笑道。
姜玚平淡地掃了愛開玩笑的青梅一眼,接過在她手心勒出印子的袋子。
“今天進山買的土雞蛋,分你們一點。”盛柏輕輕揉了揉掌心說道。
兩人正在說話,姜玚媽媽過來了,見盛柏站在門口,連忙道:“小柏快進來,夏天外面蚊子多。”
盛柏擺擺手:“不用,阿姨我這就回去了。”
“等一下,我買的西瓜太大了,今天就我們倆吃不完,今年的瓜特別甜,給你們切一點拿回去,也幫我們分擔一點。”姜玚媽媽不由分說地鑽進廚房切西瓜,“小柏,你先和玚玚玩一會兒,等一下馬上就好。”
盛柏只好進屋,輕車熟路地跟着姜玚往他的卧室裏走去。
姜玚正在玩游戲,電腦待機暫停着,正是風靡一時的《植物大戰僵屍》,他不太愛玩更多人愛玩的《英雄聯盟》,就喜歡打幾局這種策略游戲。
盛柏記得他後來還玩了好一陣子的《爐石傳說》,今年夏天倫敦奧運剛結束,現在這款游戲好像還沒出。
姜玚繼續玩他的游戲,盛柏習慣地坐在一邊圍觀,一邊主動抛出話題閑聊。
姜玚長得帥,學習好,唯獨有一個小缺點,他性格有些悶,成天擺個冷淡的酷哥臉,說好聽點是冰山系男神。
可能有人很喜歡這種冰山的類型,但盛柏更喜歡性格開朗的男生,要不是和姜玚從小一起長大,加上他俊朗的外表,她還真受不了這種問一句才答一句的性格。
“叔叔呢?”盛柏随便找了個話題。
随着豌豆射手吐出綠色豆豆的聲效,姜玚點着鼠标說道:“晚上有應酬,還沒回來。”
姜玚的家庭情況有些小複雜,父母在他剛出生沒多久的時候就離婚了,他三歲左右時,姜玚媽媽再婚了,夫妻感情很好,姜玚就直接稱呼繼父為爸爸,他也把姜玚視若己出。
姜玚爸爸做些小生意,算不上大富大貴,也賺了不少錢,姜玚從來不缺最新款的電子産品。
盛柏爸爸也創業過,但平均每次創業三年就要關一次門,打幾年工,再出來創業,折騰了大半輩子,也沒折騰出什麽名堂。
盛柏又想了想,時間過去有些久了,她不記得當下都流行什麽,只好提一個保守的問題:“暑假作業你寫完了嗎?”
“還剩幾篇作文,你寫了嗎?明天借我看看。”比起其他科目,姜玚只有語文成績不算太好。
盛柏和姜玚兩人的班級挨着是隔壁班,大部分任課老師是一樣的,語數英三門主課老師卻不同,暑假作業老師也不太認真檢查,姜玚就想偷懶一下。
盛柏點點頭:“我回去看看,應該寫了。”
盛柏是個學渣,但就語文算是學得還不錯。
她小學時成績還挺靠前的,學了奧數考上了大學附屬中學,附中直接歸大學管理,算是民辦學校,後來等她畢業了幾年後才改成公立學校。
附中除了大學老師的孩子之外,在後來的改革前學生們都要參加小升初考試,姜玚就是子弟,升學到附中不用考試,不過要盛柏來說,姜玚就算參加考試也肯定能高分考進來。
附中的教學質量很高,是排在全市前三的重點中學,盛柏媽媽工作的市三中也不錯,排在十名左右,不過還是比不上附中,附中的高中部每年都有二三十人考上清北,這個數量在他們整體教學質量一般的省份已經很好了。
姜玚後來就一路考進了清華,畢業後出國讀博,盛柏只能仰望他。
初一的考試還沒那麽頻繁,學的也不深,盛柏還考到過全班前十,上了初二,她就有些受不了每周周測每月月考的重點中學快節奏,她開始上課跑神不聽講,成績一落千丈,初二後就一點點掉到全班倒數前十。
中考前狠狠補了課,成績距離市三中的錄取線也很遙遠,完全夠不上,她只考上了一個普通高中,盛柏的父母思索再三,認為以她的狀态,到了好的高中也沒用,就和初中一樣不學習,還不如省了這筆不菲的擇校費,沒有讓她轉到重點高中就讀。
在普通高中念書,小測頻率變低了,但月考還是不變的,盛柏的厭學并沒有好轉,成績一直還是很差,上課依舊不聽講,課下狂看日漫美劇和網文,直到高三的最後半年,她發現再不認真學習,連大學都考不上了,于是下定決心悶着頭苦學了幾個月,最後考上了一個普通一本大學。
大學的專業是胡亂選的,結果還被調劑了,專業課算不上多喜歡,但也不讨厭,沒有那麽多考試,又遇到了些不錯的老師,盛柏也就能學進去了,工作後靠着網上的資源自學了不少感興趣的知識,基本都能啃下來。
重回到十年前,盛柏很難講清自己複雜的情緒,但這次她已經知道好好學習的意義了,和姜玚上大學時的經歷一比較,至少去一個好大學,她就能見到更大的世界,有更多的選擇面。
可惜盛柏大學畢業後工作了兩三年,現在是什麽知識點都忘光了。
初中的所有考試科目裏,她都不怎麽聽講,不過仗着從小愛看書的底子,語文成績還不錯。
距離中考還有一年,盛柏覺得以她的學習能力,加上附中老師的教學水平,她只要上課認真聽講,下課好好做題,先不說附中或市三中,但應該能考上一個比之前更好的高中。
不過她忘了一件事。
還是姜玚随口提醒了她:“開學好像就要摸底考,你複習了嗎?”
提着幾斤重的半個西瓜,盛柏都僵硬了:“……還有幾天開學?”
“今年運氣不錯,九月一號是周六,學校這次很仁慈,二號報道,正好假期還有一周,三號周一正式開學,我估計開學這一周哪天就會考試。”姜玚這局游戲打完了,關上電腦,知道盛柏考前會焦慮,連忙安撫道,“沒事,我也沒有複習。”
咱倆能一樣嗎?
盛柏無力地嘆了口氣,盡管已經經過工作幾年的磨練,她沒有過去那麽在意考試成績的好壞,但好歹以前還學了一點,現在是忘得一幹二淨,原本想着距離月考至少還有一個月,她還不是太着急。
這會兒倒好了,盛柏趕緊回家把西瓜丢給媽媽,就回到自己的房間,開始翻箱倒櫃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