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課

第45課

盛柏又問起姜玚編程興趣班怎麽樣。

姜玚滔滔不絕聊到了校門口,和盛柏講着老師教的東西。

盛柏下車和父親揮手告別,和姜玚并肩往教室走,一邊笑道:“看來你是真的很喜歡啊,講了一路,我都插不上話,既然如此,你考慮過參加競賽嗎?”

姜玚這時情緒低了下去,他有些郁悶:“我和我媽聊過這個事情,她覺得信息競賽的性價比不如數學和物理,如果我要參加,就參加數學的,而且她說這兩年就會改革,競賽也不一定能給高考加分了,耗費多餘精力不如就按部就班上課學習。”

信息競賽是近些年才興起的,只有一些著名大學認可,大部分可以自主招生的大學不太認,所以它的含金量比起更大衆的數學和物理來說更低。

盛柏眼看着要到各自班裏了,還想和姜玚把這個事情再談兩句,就停住腳步,站在五班後門旁,開口說道:“你還是想參加計算機的競賽,對吧?”

姜玚沉默了一會兒才點點頭:“我不知道到底要不要去。”

盛柏微微笑了笑:“我理解你,你不想違背鄭阿姨的意願,但這是你的人生,你要是非常想去,就和阿姨好好再談一談,堅持你的想法,她會妥協的。”

“這樣好嗎?”姜玚還是有些猶豫,他很少違背鄭老師的決定。

“阿姨的想法也有道理,競賽的作用會變小,我們高考前應該會改掉加分,但它不會一口氣消失,大學還有自主招生,競賽還能派上用場,以你的智商,不用擔心,競賽肯定能拿省獎,自主招生也能獲得降分,這樣高考的時候就輕松一些了。”盛柏說道,希望他能把話學給鄭老師,好讓她同意姜玚去學競賽。

盛柏的印象裏上一世姜玚後來沒有走這條路,高三他為了考到清北學得也很辛苦,有一段時間她都沒有見過姜玚臉上帶笑,都是沉悶的郁氣,好在高考結束後就恢複了神采。

盡管競賽這條路也不好走,但盛柏以自己對姜玚的了解,認為他的智商獲得省獎并不算太難,這樣就能參加自主招生,至少能拿到降十分的協議,他考清北就能輕松一點了。

“這才是對你來說,最有性價比的方法。”盛柏說道,“你自己再琢磨琢磨吧,我也不懂競賽的難度,你再問問編程興趣班的老師。”

姜玚緩緩點頭,他确實要好好考慮這件事,編程班的老師很欣賞他,極力勸說他參加信息競賽,但也和他講清楚了,信息競賽的性價比低的另一個原因是它和高考所學差別太大,如果沒有拿到省級一等獎或二等獎,再回來學高中知識籌備高考就有些緊張。

數學則和高中的差距不大,可數學競賽的參賽人數也更多,難度也就更大。

Advertisement

而信息競賽的難度比數學和物理來說低一點,姜玚了解計算機專業這些年發展的很好,不少學校也很看重信息競賽出來的學生,他不覺得性價比很低,只是他要說服鄭老師這件事就有些退縮。

姜玚捋清他的思路後,中午又和盛柏講,小心翼翼問道:“你覺得我這樣和我媽說,能行嗎?”

盛柏笑着鼓勵他:“沒有問題,你大膽去和阿姨講,實在不行,你和編程班的老師聊一下,如果他願意出面幫忙說服阿姨,那成功率就更高了。”

鄭老師和祝老師不一樣,她盡管平時和姜玚看着好像有商有量的,但實際上還是沒有把姜玚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對待,只是她的孩子,所以需要一個成年人來勸說,尤其還得是專業人士才行。

祝老師說把盛柏當朋友,現在礙于年齡,有時還當她是小孩,但大事上卻認真對待她的意見,他們家會開家庭會議一起商量,上一世她成年後或者說工作後,哪怕沒有掙什麽大錢,無論大小事,她的意見也變得更加重要。

姜玚也有少年人的要強,希望靠自己來解決,如果鄭老師還是不同意,他再找編程班的老師。

大概因為鄭老師對姜玚的這個态度,姜玚也更加希望遇事靠自己解決,不想鄭老師知道後幫他處理。盛柏想到這裏,繼續支持他:“你有自己的想法就很好,看見你的堅持,阿姨也會高興的。”

“退一萬步說,就算你競賽沒有拿到省獎,耽誤了高考複習的時間,最後沒有考到理想的院校,又有什麽呢?”盛柏說道,“不撞一次南牆,又怎能看到另一條路的風景?誰又知道這個失敗只有壞處呢?”

姜玚失笑:“我覺得自己不會連省獎都拿不到。”

盛柏臉色嚴肅:“我很認真,雖然初二那會兒我成績掉了下去,讓我變得有些不自信,但這個經歷讓我學到了很多,任何挫折都可以接受了,你沒有這個經驗,也多虧你的性格,沒有過度驕傲,但未來到了社會上,工作了,有些事情不是努力了就有結果,不是你智商高長相好就一定有好回報。”

姜玚收起笑意,心底湧起一股暖流,其實鄭老師也和他說過類似的話,但她的方法是給他一個已經被驗證過的道路,不要偏斜地走上去。

盛柏的意思卻是讓他總結自己走出來的經驗。

姜玚和盛柏站在樓道裏,他靠在牆邊,微微低頭吐了一口氣,又擡起頭看向盛柏:“我明白你的意思,只是我也害怕,不是說害怕我考不好,而是徹底的走自己的路這種,它偏離了,如果失敗了,還能走回來嗎?”

“你選擇的計算機專業本來就是最筆直的道路,還需要怕什麽?”盛柏感覺他沒有全理解自己的意思,“我是說,你不要做一只優秀的綿羊,不要陷入優績主義的蜜罐裏。”

“什麽意思?”姜玚不解。

盛柏記得好像提出者在國外到處演講這些概念,慢慢也傳播進國內來了,只是很晚才成書被翻譯進來,她憑着印象解釋道:“公平競争下,優秀者就會褒獎,但是真的公平嗎?教育資源,各自的家境,智商和基因都會影響,獲得好成績的人只會自己是靠個人努力,成績差就是不努力,真是這樣嗎?這樣的精英就像綿羊,害怕失敗,所以不敢嘗試不同的事情,一旦失敗了,就會崩潰。”

“我想起來了,你之前提過類似的意思,說我們在省會重點中學的教育資源比梁月老家的更好。”姜玚一點就通。

“你懂了就好,我只是擔心,其實你沒有這樣,你确确實實是喜歡計算機才選擇的,也沒有覺得焦慮,像我表妹芊芊或者說我舅舅舅媽他們擔心她會失敗,她也确實因為這種壓力,中考考砸了,雖然概念是從國外來的,但它全世界通用。”盛柏又嘆氣,“我的失落卻是因為學校教的是理想主義,但社會并不如此運行,于是我也變得圓滑了。”

姜玚卻覺得盛柏比他更勇敢,對她來說哪怕後來被驗證走不通,哪怕“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才是正确的,她也會覺得自己的經驗更重要,至少憑自己的親身經歷記住了撞上南牆的滋味,下次就不會再犯了,這是她的大智慧,而按照規範手冊行事的他就沒有這樣旺盛又濃烈的生命力。

姜玚安慰道:“圓滑只是做事方法,但目标沒有變啊。”

“這倒是。”盛柏笑道,又打了個哈欠:“不說了,下午還有班主任的數學課呢,我得休息會兒,老楊正對我不滿呢,到時候我一打瞌睡就被逮個正着,想聊下午回家路上再說,不過和你聊聊也挺好的,我知道國旗下演講該怎麽寫了。”

姜玚微微笑了:“我今天和我媽談,你也幫我了,咱倆是互幫互助。”

……

晚上回到家,盛柏寫完作業,開始給演講打草稿,思路暢通寫了好幾段,但她感覺還是少了一個論點,轉了轉筆,起身去找祝老師。

這個論點她還捋不順,但多年教學經驗的祝老師應該可以解釋清楚。

祝老師工作效率很高,從沒有見她晚上把作業帶回家批改,她正在客廳看電視,盛柏爸爸今天有應酬,把盛柏和姜玚接回家又開車走了。

客廳就只有祝老師一個人,她把電視機音量放得很低,不想打擾到盛柏在裏面寫作業。

看見盛柏出來,祝老師連忙問:“小柏,是要喝水還是吃水果?”

盛柏搖搖頭,坐在媽媽身邊:“我想問你個事。”

祝老師擡手把電視關了,她認真側過身:“你問吧,什麽事情啊?”

盛柏先說起名著閱讀班的事情:“好多同學都不認真看書,他們也離開了,我覺得不該這樣,但又覺得是個人想法,不要強求,卻還是不開心,你要是碰見不認真學習的學生會怎麽辦?”

祝老師本想用善意的謊言寬慰她,但轉念一想,盛柏現在越發成熟,不能這樣,還是要說實話,認真告訴她自己的做法:“我會盡力努力,但還是不改,最後會放棄他們,學校的教育只起一部分作用,我的能力有限,他們的家長要負擔另一半的責任,他們要是也放棄了,那這個孩子就沒有辦法了。”

大部分有條件或者信奉教育這一套的家長還是願意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也不會輕易放棄,多少成績不夠好的同學都被家長塞到經開一中和附中了。

盛柏又想到了自己,上一世她可是從初二到高二這四年時間都一直成績靠後,祝老師他們采用的是另一套方法,沒有逼迫她努力學習,也沒有把她塞到更好的高中,但這不意味着放棄了她,相反是因為了解她,把她放到了自己考上的普通高中,當她高三發自真心想要學習時,他們這對父母就掏出昂貴的費用給她報輔導班去補課。

盛柏撲到祝老師的懷裏:“謝謝媽媽。”

祝老師回抱住女兒,另一只手摸摸女兒毛茸茸的發頂,輕輕笑着。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