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被年代文重生女渣了4
第018章 被年代文重生女渣了4
人命關天,怎麽能不管。
只是顧辛夷也陷入脫離狀态,只能勉強拽着段景昭往岸邊去。
他在水裏浮浮沉沉,嗆了太多水,竟是暈了過去。
顧辛夷廢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将人拖到岸邊,和段景昭一起進城的人,急忙将他拉上去。
“淑蘭,手給我,我拉你上來。”
孟建凱彎着腰,主動向顧辛夷伸出手,郭麗芳看到這一幕,心裏像打翻醋壇子,搶着伸出手:“表妹,快上來。”
顧辛夷沒搭理人渣二人組,抓着一個女知青的手上了岸。
沒等到回過氣兒來,圍着段景昭的人,躁動不安的喊:“怎麽辦,段知青沒氣兒了。”
“我的天,不是淹死了吧。”
衆人驚慌失措,顧辛夷快步上前查看情況,見有人将手指從段知青鼻下移開,臉都吓白了。
“都讓開一下,我來幫段知青做心肺複蘇。”
顧辛夷不相信自己辛苦救上的人,會這麽容易死掉。
乍暖還寒時節,河水冰涼刺骨,對方大概是因為嗆到水受刺激,心髒驟停了。
剛才顧辛夷下水救人的神勇表現,讓大家記憶猶新。
她一聲吼,大家都乖乖讓開。
Advertisement
顧辛夷半跪在地上,用力按壓段景昭胸口,連按十幾下,見他沒什麽反應,俯身替他做人工呼吸。
她唇對準段景昭的唇貼了下去,周圍人不約而同的發出抽氣聲。
這年代的人,就算是接受過教育的,也未必聽過人工呼吸。
在他們看來,顧辛夷就是光天化日之下跟男人親嘴。
郭麗芳一臉震驚,她是重生一次的人,知道一二十年後社會開放,當衆摟摟抱抱親嘴兒都不算什麽。
但在七十年代,男女青年當街親嘴兒,就是耍流氓。
陳淑蘭膽子也太大了,敢當衆給陌生人做人工呼吸,不怕被口水淹死。
想到這裏,郭麗芳有些興奮。
一下,兩下,三下,在顧辛夷的不懈努力下,段景昭終于睜開眼。
顧辛夷的唇離段景昭不到半公分,手還在他胸口按着。
四目相對,段景昭蒼白的臉上泛起紅暈,眼神也有些躲閃。
“你醒了?”
顧辛夷松開手,起身站到一邊。
陪段景昭一起進城的孫武岳,激動的喊:“活了,段知青活過來了。”
“真稀奇,原來親嘴兒能救人啊。”
有人小聲嘀咕。
顧辛夷聽到後,好笑的解釋:“剛才段知青心髒驟停,我按壓他的胸口,往他嘴裏灌氣,都是為了救人,學名叫做心肺複蘇。還有,我們倆沒親嘴兒,有一段距離呢。”
她用手指比劃了下,惹來一陣笑聲。
不管聽沒聽懂“心髒複蘇”,大家至少知道,顧辛夷剛才是為了救人。
孟建凱心裏酸溜溜的,陳淑蘭人如其名,溫柔娴靜,就像一朵靜靜吐露芬芳的空谷幽蘭。
她人長得很美,在一衆充滿鄉土氣息的女同學裏,屬于鶴立雞群的存在。
郭麗芳是牡丹,嬌豔華貴,讓孟建凱着迷,但他也喜歡陳淑蘭的清幽美麗。
他還沒親過的舊愛,當着這麽多人的面,被別人占了便宜。
段景昭恢複了氣力,大大方方的向顧辛夷道謝:“你好,我叫段景昭,多謝救命之恩。”
孫武躍擠眉弄眼,笑嘻嘻的說:“救命之恩,必須——”
他拉長腔調,被段景昭瞪了一眼才收住。
聽到段景昭三字,郭麗芳心怦怦直跳,難道他就是段老那個下鄉時因救落水兒童英勇犧牲的孫子?
姓段的人很多,但叫景昭這樣名字的人卻很少,因救落水兒童犧牲的更少。
郭麗芳怪自己看報紙時沒記仔細,竟不知段老孫子下鄉的地點,跟她上輩子做知青的地方離得那麽近。
上輩子她嫌鄉下苦,待了三個月不到就走了,壓根兒不知道有知青因救落水孩童犧牲。
“段知青,你是江市人嗎?”
郭麗芳搶在顧辛夷前面問話,還特意擺出最漂亮的姿态。
女同志問話,段景昭不好不理睬:“是從江市來的。”
沒錯,肯定就是他了。
郭麗芳羨慕起表妹的好運,随便救個人,就是某政壇大佬的唯一孫子。
反過來想,這也多虧她跟孟建凱在一起,才讓陳淑蘭有了救人機會。
上輩子可沒聽說,陳淑蘭曾經救過大人物的孫子。
四舍五除二,段景昭的命也算是她救下的。
“段知青好,我叫郭麗芳,也是江市人,救你的人是我表妹。”
她的熱情和自來熟,讓段景昭有些尴尬,“哦”了一聲後,再次向從陳淑蘭道謝:“你好,能知道怎麽稱呼你嗎?”
郭麗芳被下了面子,心裏不太痛快,怕惹人厭煩,又不敢繼續搶答,便抱住顧辛夷的胳膊,假裝兩人關系好。
顧辛夷将胳膊抽出來,朝段景昭大方的笑了笑:“我叫陳淑蘭,豐收大隊人。孩子家長過來了,大家趁着時候還早,趕快上車吧。”
孩子家人趕來,抱着孩子先打一頓屁股,接着又哭又笑的拉着孩子向顧辛夷和段景昭道謝。
家長讓孩子給顧辛夷二人磕頭下跪,還問清楚他們的姓名住處,要給他們送紅旗。
好不容易勸走了熱情的孩子家長,一夥人重新上了拖拉機,話題還是顧辛夷和段景昭兩人見義勇為的事跡上。
眼看顧辛夷成了話題中心,郭麗芳緊抓着衣角,心裏很是嫉妒。
早知道下水救人的是段老孫子,她一定第一個下水救人。
陳淑蘭運氣太好了,她肯定是看段景昭模樣長得好,才給他做人工呼吸的。
萬一她借這個機會,搭上段景昭怎麽辦。
一想到這個可能,郭麗芳心裏燥的像貓抓一樣。
雖然段景昭是高幹子弟,但現在他爺爺還沒平凡,選兒媳未必那麽重視家世。
郭麗芳懷着陰暗的心思,怎麽看顧辛夷,都覺得她在勾引段景昭。
看着他臉說話是暗送秋波,不看他臉是欲擒故縱。
到了縣城,顧辛夷謝絕郭麗芳的熱情邀請,獨自跳下拖拉機。
等她走遠,郭麗芳不太好意思的跟大家說:“我表妹人很好,就是不太合群,大家別往心裏去。”
“嗐,這有什麽,陳同志見義勇為,有一顆金子般的心,值得我們學習。”孫武躍接了話茬,不忘誇顧辛夷一句。
郭麗芳明明心裏不贊同,還要笑着應:“是啊,我表妹一直很善良。我們要到公園開展知青文化交流會,你們要參加嗎?”
都是年輕人,孫武躍一行人來縣城也沒大事,沒多猶豫就應下了。
唯獨段景昭笑着搖頭:“我還有點事,以後有機會再聚。”
他的拒絕,讓郭麗芳有些遺憾。
1977年,國家政策已經有所松動,黑市漸漸有公開化的趨勢,做小生意的人膽子也變大了。
顧辛夷耳聰目明,在黑市轉悠了一會兒,就找到合适的買家,二十塊錢把修好的舊收音機賣了出去。
新收音機得四十多人民幣一臺,還得有票證。
顧辛夷覺得自己把廢品換成錢,心裏高興,買東西的人也覺得自己撿了便宜。
賣了收音機後,顧辛夷在黑市轉了一圈,尋找其他賺錢法子。
黑市賣的東西五花八門,從手表、糧食、罐頭、小吃到衣服,什麽都有。
手裏有錢心中不慌,顧辛夷步行到縣城新華書店。
這年頭書便宜,她打算買幾本機械維修的書,也好讓自己的維修技術過明路。
“陳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