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共情

第九章共情

确認刊登《母親》的期刊雜志出版發行這一天。

從早早起來開始,就感到難以言說的焦躁,整個人完全坐不住,不管在做什麽,心思都會飄到這件事上。

偏偏在意識到這一點時,神木柊又會惱恨自己,強迫自己轉移注意力。

他心不在焉地吃完早餐,把家裏重新收拾打掃了一遍,仍然覺得渾身不對勁,還下樓散步了一圈。

熟悉的景色沒能給他帶來任何放松,反而叫他視線不自覺停留在行人拿在手中或夾在胳膊下的書上,将封面在腦海中替換成自己所想的那一本,将他們在看的內頁标記起來的書簽,放在自己所寫的那一篇。

是的。

他很難不對這件事感到期待。

雖然不喜歡與人打交道,也不喜歡暴露在大庭廣衆的視線下。

可自己也能做出這樣的成就,獲得來自難以想象人數的注目,就像是人生達到了以前沒想過的裏程碑一樣。

就連打工時拿到了店內獎勵員工努力的獎金,都會感到心潮澎湃,他怎麽可能不在意這件這麽大的事呢?怎麽可能不為此感到忐忑不安呢?怎麽可能不産生十足的期待與幻想呢?

神木柊又為這樣的自己感到羞恥。

這可以是他實現目的的手段,但不該是他值得驕傲的事。

別人不知道,他自己還不知道具體是怎麽回事嗎?

讀者們會因為共情異能痛哭流涕,也會發現除去共情後文章本質是多麽的差勁。

他将一篇上限為平庸下限為爛俗的文章擺在了大衆面前,就像他以前吐槽過那些不好看卻享有不相配熱度的書一樣,用自己的異能,去傷害大家的眼睛和心靈!

Advertisement

他所感到的每一份期待和喜悅,他都該為此感到同等分量甚至更重幾倍的愧疚和羞恥!

否則他就是個毫無自知之明的惡心小人!

懷揣着這樣沉重的心情,返回家中後,看着倉田先生提前給他的嶄新雜志,神木柊連再翻開的想法都沒有。

此時書店已經開始營業了,這本雜志會擺在他曾看到過的上期期刊的位置,封面上關于幾篇內頁文章的推薦語裏有他的一席之地。

訂閱的學校、公司等地也應該有郵遞員開始送過去了吧。

會有人開始看了嗎?

不會的吧。

誰會一大早看文學雜志啊,能記得早上去買就不錯了,能算是忠實受衆了。

會不會有人已經開始看了呢?

喜歡看書的人,站在書架前翻閱起來,恰好翻到了他那一篇。

會驚訝于他拙劣的文筆淩亂的情節居然出現在這本雜志上嗎?

會因共情感受到他當時的痛苦而惡心厭惡嗎?

會覺得他就是個将情緒價值發揮到極致消費自己死去的母親實際上一無是處的垃圾作者嗎?

也許還會覺得他壓根不能稱之為作者。

倉田先生把雜志交給他時,臉上仍是紅光滿面的。從收到這篇稿子後就維持着這樣的亢奮狀态,甚至還真誠的稱贊他絕對會成為震驚世人的作家。

太誇張了。

本質上,他什麽都不是,所擁有的也只是任何一個人都擁有的情感,是世界上最廉價的原料。

只不過取巧了而已。

換一個人擁有這個異能,一個比他聰明一點的人,有野心一點的人,沒底線一點的人,能做出來的事都比他厲害的多。

說不定這段時間已經夠那個人成為世界級的大人物了。

而他甚至只用了一次臨時異能。

神木柊決定無視這件事,他捧起新買的沒看完的書來讀,感覺身體酸痛在房間裏踱來踱去轉着圈算作運動。

最後,他認命的打開了那塊半透明面板。

第一下他不敢睜眼看,睜開眼睛後視線也強制性停留在任務欄,可眼睛能看到的範圍不是他能控制得這麽精準的。

他還是看到了。

情緒值正以他完全看不清的速度飛快向上滾動刷新着,每一秒不知道要飄過去多少數字。

他按在屏幕上,使它暫停在當前頁面,終于才算是看清了這些叫人眼花缭亂的文字和數字。

情緒值+80

情緒值+100

情緒值+50

情緒值+90

情緒值+120

……

和之前從債主們身上薅的情緒值比起來,當時他們的情緒已經足夠激烈了,但這些讀者的情緒顯然遠超他們。

松手結束暫停,一長串數據立刻飛一般滾了上去。

底下未使用情緒值的總數,正在以最直觀不過的方式展現着這篇文章所影響到的人。

八十三萬。

九十一萬。

九十九萬。

一百零五萬。

一百二十萬。

……

神木柊的心像是飛了起來。

這才是剛剛開始!

今天才過了幾個小時!

已經有這麽多人看到他的文章,并為此産生情緒值了!

這本雜志是半月刊,也就是說,它還會待在架上半個月。

到那時,會有多少人看見這篇文章,為他提供多少情緒值?

如果這本雜志賣的特別好,賣斷貨,出版社要不斷加印,這篇文章在社會上引起讨論,引起橫濱以外的讀者關注……

不是神木柊擅長妄想,作為一個讀者,他清楚這篇文章的異常,更清楚這個異能會造成的效果。

複活母親的目标,突然變得如此之近。

神木柊就躺在床上,看着這個數字不斷上漲,甚至漲的速度越來越快。

總數過五百萬時,他接到了倉田先生的電話,說是雜志大賣,網上也出現了大量關于《母親》的讨論,已經快要登上熱門話題了。

還說出版社給他準備了一份禮物,包括三十萬現金和一套電腦,電腦他可以自己選想要的品牌。

一般來說,刊登在雜志或者報紙上的文章結的是一次性稿費。

如果後續這篇文章單獨或者與該作者的其他文章一起出版成書,作者才會有版稅收入。

這點是倉田先生告訴過他的。

《母親》太短了,等他多寫些短篇中篇,累積的名氣也足夠後,就可以湊在一起出本書,到時候就能有源源不斷的版稅收入了。

總數超過一千萬時,倉田先生說相關詞條已經成為熱門話題了,各個書店已經斷貨了,還有以前沒有供貨的書店在聯絡出版社,出版社正在加印中。

總數超過兩千萬時,倉田先生不僅為他帶來了一份打包好的大餐,還有一箱讀者寄來的信件。

“現在的成績還不遠遠不是這篇文章的極限!”

倉田先生志得意滿,似乎不明白他為何如此平靜,也想要他高興起來。

“你看看,你多麽受到讀者喜歡啊!他們都為你感到瘋狂!”

神木柊比他更早知道,也更直觀的知道。

可過了最開始那陣震驚喜悅的心情後,他迎來了堪稱幾倍重量的難受。

不能高興。

他怎麽能高興呢?

他憑什麽高興?憑他成功欺騙了讀者嗎?憑他将這篇文章以不講理的方式塞進讀者腦子裏成為一份難以忘記的記憶嗎?

把刀放進他人身體裏是犯罪,把情感放進他人靈魂裏為什麽不是?

難道他還要為此洋洋自得嗎?

神木柊不想看倉田先生筆記本電腦屏幕上網頁中關于《母親》的讨論,不想看到這些相關的報道,也不想看那一箱寄托了沉重喜愛的讀者來信。

讨論了一些關于後續寫作計劃的事後,他将倉田先生送出門,回來對着信封裏不厚不薄的三十萬現金發了會呆。

然後他拆開了一封讀者來信。

——一日冬先生/女士,您好,我從未想過會有這樣一篇文章如此打動我的心靈,我的母親在我中學時……

疊起來,放回去。

第二封。

——我太喜歡您了!我好久沒這樣哭過了,您的筆是有魔力嗎……

疊起來,放回去。

第三封。

——這是我今年讀到的最震撼人心的文章……

神木柊把這封信也放回去,沒了再拆的心情。

作者與讀者之間的溝通不在于語言,在于文章。

一篇文章,會體現出作者的觀點、學識、思想、執念等。

作者再怎麽進行掩飾,總有一部分會無比真實的暴露在文字裏,甚至是作者自己都沒意識到的事。

但他的讀者們,只會看到他的異能,只能看到他的異能。

他受到多少誇獎也沒什麽好高興的,反倒讓他感覺到了沉重的壓力。

正如他自我責備的那樣,這些都成真了,他們都被蒙在鼓裏,并因此為他鼓掌歡呼。

他不會再看這些了。

他與讀者之間是單方面的欺騙,隔着不平等的鴻溝,對方因文章所産生的一切感想都投射到了厚厚的鏡子上,與他沒有多大關系。

他不會再看了。

沒有意義。

神木柊用兩千萬情緒值完成了任務,獲得了效果為百分百無限期使用的小說共情異能。

他本可以再等一段時間,等情緒值達到五千萬,那樣的話,可以去除掉這個異能需要抽取他的感情凝聚到小說中的負面效果。

但他只想在完成目标前少花費情緒值,讓這場欺騙持續時間短一些。

并且,抽取感情對他來說不是壞事。

他讨厭敏感的自己,也許這樣能讓他變成一個情緒穩定的人。

一切就緒,他該動筆寫第二篇文章了。

一篇能讓他短期內快速賺取到大量版稅和情緒值的中長篇小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