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89

由于許顏華想自己報仇, 所以并沒有喝周氏說起已經查出的那些人。

待及夜, 勇毅侯回來後, 周氏便趕緊将今日許顏華在女學遇險的事告訴了他。

“定然是那個所謂的鳳命給鬧的……”

到底是誰幹的,周氏縱然還沒有查明, 但是總歸是那麽幾方勢力, 大體上脫不了幹系的,最大可能就是五皇子了。

如今朝堂上的幾方勢力博弈,局面亂糟糟的, 自從五皇子被皇後記入名下後,更加勢如破竹, 連四皇子和六皇子都有不如,最近甚至已經有兩三個官職不顯的朝臣向皇上提出了“正嫡”的名號。

若五皇子的嫡子之名坐實了, 到時候便是皇上堅持不立太子, 五皇子也是諸皇子中身份最高的一個,萬一皇上有什麽意外,他就可以嫡子之名繼承大統。

但是偏偏皇上雖然答應了皇後尋一名皇子記入名下,但是皇家玉碟上登記的五皇子,卻仍然是皇後的“養子”。

皇後之子與皇後養子之間, 只差了一個字, 但是歸根結底地位卻千差萬別, 一個養子,很多事情就不那麽名正言順了。

所以率先跳出來要求“正嫡”的,便是五皇子抛出來試探皇上心意的引路石了。

歷朝歷代都沒有說記入皇後名下的皇子,格外的在玉蝶上加上“養子”備注的, 皇上的舉動既有些不太合規矩,又實在讓人捉摸不透。

鑒于上次怿國公的事有了五皇子和皇後暗中做推手,這次周氏依然覺得還是五皇子的可能性最大,說不準因六皇子搶先一步提親,五皇子生怕許顏華的“鳳命”之說是真的,自己得不到了也不能讓別人得到。

其實這想法很對,周氏算是恰好猜到了重心,五皇子施計挑動着穆念琪動手,可不就是打着這樣的主意。

若許顏華死了,那大家誰也得不到,鳳命之說只當看個熱鬧。

而許顏華沒死,摔斷腿或者破了相,做不成六皇子妃,到時候五皇子說不定還能撿個便宜,娶了她做側妃,這樣人還在他的後院裏,哪怕許顏華真有鳳命,也便宜不到別人身上。

原先五皇子自然還有別的辦法,但是許顏華的身份怎麽說也擺在那裏,是勇毅侯唯一的嫡女,更是周家目前的家主周在桐的外甥女,還有六皇子和朝中的新貴周澄的看重。

故而等閑他便是想渾水摸魚,也不敢動作太大,生怕一朝踏錯連累自己,如這般利用別人動手,躲在後面坐收漁翁之利才是最好的,事後也找不到他的身上。

“我知道了……必然會給顏姐兒個交代。這陣子就讓顏姐兒別出去了,等六皇子的事情有着落了再說。”

勇毅侯聽說許顏華差點被人害的從馬上摔下來,也神情凝重起來,如周氏想的一樣,也是先讓她在家裏別出門了,起碼侯府是安全的,勇毅侯總算也是經營多年,不管是哪一方的勢力,目前都滲入不進來。

“你說五皇子怎麽就和顏姐兒過不去呢……他這般行事,豈非不把我們勇毅侯府放入眼裏?”

周氏對于五皇子異常的惱怒,心底充滿怨言。哪怕是為了侯府和五皇子之間的梁子,她也不願意心胸狹窄的五皇子将來做了太子。

“不過是跳梁小醜罷了……你瞧着這些年皇上可有真的把吳皇後和吳國公看入眼裏過?吳國公現在是叫豬油蒙了心,一心想扶了五皇子上去,可是當年便是真的吳家所出的大皇子,也不見皇上如何的愛重。”

勇毅侯不屑的輕哼,話盡于此,可能京師裏大部分人都忘記了,原先吳皇後生的大皇子,那才是真的嫡長子,一出生就注定了身份不凡,可謂是半只腳都接近龍椅的角色了,最後什麽下場?

大皇子雖然說是沒活到成年便因病過世,可是他活着時已經是太子了,小小年紀就住進了東宮,可是皇上該有的都給他配備了,卻等閑不會召見太子。

當年太子早夭不止一方在裏面攪渾水,甚至東宮裏都不太平,太子小小年紀的人生生熬死了,皇上也就只在太子死後草草封了個“思悼太子”罷了。

皇上若真的有心大皇子做繼承人,當年也不會如此放任太子,雖然吳皇後的位置一向穩固,宮外也從未傳出什麽關于吳皇後的不足之處,但是相應的,吳皇後也是很沒存在感的,聽說早在貴妃入宮前,皇上便許久不去皇後宮中了。

吳國公和皇後若是老實不參與幾位皇子的角逐,也還是能過得滋潤,畢竟皇後有着名分在,哪一位皇子将來繼位,都得奉她做太後,如今卻睜着眼往溝裏走,惹一身泥不說,也終究落不到好。

況且叫勇毅侯說,吳國公可真的不算什麽人物,志大才疏的狂妄之輩,得志便猖狂,如今五皇子還未真的起勢了,吳國公就撐不住了,上蹿下跳的到處讓人上書求皇上“正嫡”不說,連同家中子弟在外面惹事打死了人,吳國公也一概一床被子掩過去。

就憑着國公府這般做派,還有皇上晦暗難明的态度,勇毅侯覺得十有五六皇上不想叫五皇子做太子,他若真的願意太子出自國公府,當年也不會不保太子了。

不論是因為四皇子還是六皇子,勇毅侯和五皇子都注定不是一條船上的人,更何況現在還結了梁子,所以勇毅侯比誰都盼着五皇子和吳國公鬧得越大,摔得越慘。

到底也是貴胄世家出身,周氏從勇毅侯的态度上觑見了端倪,也就不再多言,這一點勇毅侯還是靠譜的,她知道勇毅侯必有別的應對,不會叫人欺到侯府頭上的。

“女學那裏,我會親自去找掌事說的,不管是查出什麽來,都得給我們個交代,至于五皇子那裏,我自有安排。”

勇毅侯眼神沉沉,他得用的也就是一個嫡女一個嫡子而已,因而把孩子看的還是很重的,嫡子成器與否還看不太出來,但是嫡女卻是已經長成了,眼見着要嫁出去了,差點折在他們手裏,這口氣可是讓人無論如何都咽不下去。

其實自從覺察到怿國公那件事時,勇毅侯就接收到了五皇子的示好,五皇子扶持着老于氏用香囊“碰瓷兒”,說來也不過是小打小鬧的,後來于氏折了他也不怎麽在意,反而因四皇子與勇毅侯無法結親而轉頭拉攏勇毅侯。

五皇子也是得意過頭了,以為勇毅侯不把女兒嫁給四皇子便不會徹底的倒頭轉向他,五皇子也不求勇毅侯改變心意,只要他持中立态度,就能斷了四皇子一條胳膊,甚至五皇子自己得了勢,以利相誘,勇毅侯只要不傻,都會心裏重新衡量要站在哪一頭的。

只是他沒想到,勇毅侯壓根看不上他,而且除了嫡女,他還有一個養女做底牌。

如今勇毅侯既然架不住六皇子把他放在火上烤,被迫同意将許顏華嫁給他,心裏也不是沒有打算的。勇毅侯不僅不傻,反而十分精明,無利不起早的人,便是對四皇子,沒有徹底的把握也不會傾盡全力扶持。

當今只有六個皇子,二皇子已是公認的廢棋,自己也破罐子破摔,三皇子腿腳不好,已經是離大位最遠的人,剩下的三位皇子,勇毅侯除了不看好五皇子外,原本最看好四皇子。

只是六皇子這些年也表現不俗,能力卓絕,年紀稍小一些,可是接觸朝政,幫皇上辦差卻是最早的一個,雖然勇毅侯還是覺得扶持六皇子得到的不如扶持四皇子多,但還是肯承認的,六皇子心志,能力确實不似凡子,絕對是不可小觑的人物。

而且也沒有人願意把對自己示好的人往外推,六皇子先前也給足了勇毅侯甜頭,為了能夠讓勇毅侯點頭應允親事,暗示了要幫勇毅侯聯系南方諸将的人脈,若勇毅侯能将南派武官們收歸己用,在武将中就是鐵杆定釘的第一人了。

之前勇毅侯只是不願意京師的武官勢力由南方官員們插一腳,但若是南派的武官諸人肯低頭退半步,他自然只有再願意不過的。

六皇子下足了本錢,待兩家真的結親後,将女兒嫁過去,成了他的老丈人,勇毅侯更不怕六皇子空手套白狼不兌現了。

勇毅侯目前是在四皇子和六皇子之間兩方□□,比起原本的立場,自然是改變了不少,也确實因為六皇子的強勢插入,加上四皇子娶了要娶常國公之女為妃,正經的岳父是常國公,而對四皇子不如原先的上心了。

四皇子也覺察到了勇毅侯态度的改變,心裏扼腕之餘,一方面更加迫切的去發展其他勢力,另一方面也想借着許宜華的關系,不想失去勇毅侯的支持。

一般人要想左右逢源自然是很大可能兩頭都得罪了,但是勇毅侯卻因為四皇子和六皇子之間相互防備,又有親事做樞紐,四皇子不願意勇毅侯徹底倒向六皇子,六皇子必須要娶許顏華,所以勇毅侯反而就立于不敗之地了。

第二日,勇毅侯果然一下朝便為了許顏華的事親自找了女學的掌事,督促女學盡快查明問題。

許顏華的馬除了女學放長假時會帶回來,其他時候為了方便打馬球和騎射課,都是放在女學裏專人看管喂養的。

女學更是為了學生們專門開辟了馬廄,有養馬倌負責幫學生們照顧馬匹,許顏華的馬莫名的出了事故,第一個有責任的必然是女學了。

掌事壓力也很大,自然沒人比他更希望學生們全都平安康健,得知許顏華驚馬後的第一時間,他就使人去查了。

雖然穆念琪安排的還算隐秘,那個婆子是借着幫穆念琪給馬刷毛的機會出入了馬廄,給養馬倌們送了幾次的燒鵝燒雞,趁人不備撒下了鐵釘,出入過馬廄的婆子下人也有幾個,但是有養馬倌在那個婆子走後打掃馬棚時撿到過鐵釘。

當時馬倌只是偷偷收了起來,後來掌事讓人調查時,教谕問起,才說了出來。

穆念琪是宰相之女,這事兒到底揭發還是不揭發,若是被宰相穿了小鞋,女學下一年的朝廷撥款就有可能受影響。

作者有話要說: 拖延症害死人,對不住大家了,這是補昨天的,今日的更新還在碼,今天熬夜寫完。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