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處罰周瑞家的
處罰周瑞家的
王夫人雖然趕得急,可到底慢了一步。
還沒進門時,只聽見正堂裏傳來的笑聲,心裏一片狐疑,面上卻做出一片急切,一邊進門,一邊觀察房裏衆人的神态,賈母坐在正上方,身邊坐着黛玉,東邊下方坐着迎春和林雲,對面坐着探春和惜春。
幾個姑娘裏頭,只見黛玉眼圈發紅,王夫人暗道:只怕林雲已将方才的事情說了,黛玉這個小性子的,必定認為自己是刻意怠慢。
她自以揣測的事十有八九,當即便說:“老太太,方才真不是我要怠慢林大姑娘,老太太是知道的,自打珠兒去了,我便開始理佛,每日上午必定做一個時辰的功課。前兒林大姑娘派人送了貼子來,也沒定下時間,我便吩咐下去,不拘林大姑娘什麽時候來了,要好生接待,第一時間來回我。誰知下頭的丫頭婆子都是榆木腦袋,想着我在佛堂裏,便請林大姑娘在東邊房裏清坐,也不知道及時來報。虧得金钏兒辦了事,回來瞧見了,急忙來回我,我一邊打發金钏兒去接林大姑娘,一邊更衣出來,到底遲了一步,誰知林大姑娘等不及,便直接往老太太這裏來了。”
此話一出,坐在賈母身旁的黛玉忍不住輕聲叫了一句:”姐姐……“話是說不出去了,落下淚來,急忙轉頭拿帕子拭了。當年她進府時,也是受了這般苦,可自己到底是親的外甥女兒,林雲吃這個苦頭,完全就是王夫人羞辱人。
林雲并不覺得委屈,擺明了王夫人給她的下馬威,她又不把王夫人真的當舅媽,晾一晾自己,有什麽值得委屈的,一個陌生人給自己使絆子,頂多是生氣。
何況,她早知道王夫人的為人,對黛玉尚且惡毒如此,何況她這個半途認來的林家姑娘。只怕王夫人還以為這個不像認錯的認錯,給賈母表了忠心呢。
這麽一來,倒是幫了她的忙,可以測探到賈母的态度。
賈母的反應沒讓林雲失望,當即罵道:“不會說話,就甭說話,沒人當你是啞巴!“不管王夫人一臉錯愕,轉頭安慰黛玉:”你在家裏住了幾年 ,當知道你二舅母信佛,并非有意怠慢你姐姐。”又沖林雲說:“你二舅母是個嘴笨口拙的,不愛責罰下人,又一慣慈和,下頭的丫頭婆子又懶會偷奸耍滑,只怕沒把你二舅母的話放心上,老太太我替你二舅母跟你賠個不是。”
林雲聽了,只覺得好笑,賈母看來是真的疼黛玉,不過當着衆人的面,也不能真的打自己家人的臉,王夫人再怎麽不是,卻是榮國府的當家太太,賈母雖然罵完她,也得幫她描補。
黛玉卻越發難過,并沒有接賈母這話,一雙美目望過來,看着林雲,好不可憐。
林雲想:果然美人落淚,惹人心疼。黛玉只這麽望着自己,便把心事給說了個透,她又如何舍得黛玉為難。當即笑道:“老太太的話太嚴重了,我一個晚輩,您這話太折煞我了。二舅母信佛,我也聽張嬷嬷說過,這是好事,我一個晚輩,又沒什麽正經差事,多等一會兒,本來也不是什麽事。方才進門,我不是還向您老賠罪,都怪我着急來跟您請安,想早點見到妹妹,倒越過二舅母,很是失禮。”
王夫人一聽這話,才知道林雲根本沒說在她院子裏的事,心裏後悔不已。可惜晚了,她話已經說出口,這時也收不回來了。都怪林雲在金钏兒面前放的狠話,否則,她也不至于一來便開口賠罪,把自己給繞進去了。真真是姓了林的,都可恨,心眼子多的很。
王夫人就是這種人,錯處總在別人那,卻不想想自己身為一個長輩,行事多沒道理,當初對黛玉是如此,如今對林雲,也是如此。
賈母卻十分滿意林雲的态度,要知道她打心眼裏是不喜歡林雲的,半途冒出的野丫頭,也不知道長公主從哪買來的丫頭,如今卻占了她女兒女婿名下嫡長女的名頭,今兒一來,又說是來接黛玉回揚州的,就更不喜了。不過此時林雲這番話說的很是漂亮,場面上圓了這個大家都知道的謊,行事很有大家小姐的風範,就這一點來看,即便是長公主府的丫頭,教的也很不錯。
Advertisement
賈母點頭:“林丫頭心寬,這一點,跟玉兒倒是一模一樣,很好。難怪女婿認下你當女兒。你們姐妹二人雖然今兒是初見,性子倒有相通之處,以後相處必定和睦。”她雖然看林雲順眼了一點,可心裏仍然是不喜的,借着這話,點出林雲不過是認養的:“方才引你們去榮禧堂的丫頭婆子,是哪一個?你二舅母不知你來了,她們也該去通傳一聲,這樣失責,不能不罰。”
林雲這下是真的開心了,笑着說:“我聽張嬷嬷叫她周妹妹,說是二舅母的陪房,穿的十分富貴,要不是張嬷嬷陪着我來,我差點要以為那是哪位舅母呢。”
賈母一聽,自然知道是周瑞家的,要知道,林安進京來接黛玉時,她才發作了王夫人一通,當時王夫人說了些什麽,她還沒忘,如今正好可以懲罰一下這樣挑弄是非的婆子,當即便說:“老二家的,你一慣心慈,倒縱得周瑞家的越來越沒規矩了。今兒居然鬧出這樣的事來,你且說說,怎麽辦?”
王夫人十分難堪,心裏對林雲恨的咬牙切齒,面上卻還得穩住笑,說:“老太太說的很是,依我說,暫且罰她半年的月錢,這半年,也不必來內院當差了,先去漿洗房,好好學一學規矩。”
賈母對這個處理還算滿意,點頭:“林丫頭,你覺得呢?”
林雲雖然早想過要給周瑞家的一個教訓,但沒想到頭一朝上門,不用自己出手,就能得到這個結果,着實是十分滿意。賈母都當着衆人的面,讓王夫人處理周瑞家的,主要就是處置給她看,原因無非兩個:一是表明公正;二是修複與林家的關系。
她自然要給賈母這個面子:“這原不是什麽大事,我原也沒有放在心上了。只是啊,老太太叫我林丫頭,我都有點不太反應得過來。回鄉入族譜進宗祠時,父親為我取了字,名為錦書。老太太喚我錦書好了。”
又說,“我進京之前,去探望長公主,長公主還教我,說老太太有大智慧,看人看事都特別準,通情達理,京中的高門大戶,皇親國戚,老太太也是數一數二的有遠見,讓我來了之後,老太太有教誨,虛心聆聽,認真接受。”
提到長公主,賈母尚且忍得住,王夫人卻是沉不住氣:“你進京之前,還去看過長公主?”
三春也都幾乎同時看過來,便是素來被稱着木頭的迎春,也忍不住好奇。
林雲卻只裝做未知,笑道:“是啊。長公主囑咐我,接了妹妹家去,先解了父親和妹妹的思愁,便讓我帶着妹妹去鳳栖山莊避暑。金陵的夏天炙熱,不過鳳栖山莊卻十分涼爽,也是一年之中,最宜賞玩的時節。栖霞山的幾個山峰,各有特色,一座山上有瀑布,另一座山上有湖,不管是乘船游湖,還是瀑布邊上乘涼,都十分惬意。”
探春飛快看了一眼王夫人,笑着問:“聽林大姐姐這麽說,必定是乘船游過湖,也在瀑布邊乘過涼了。”
這話說的很妙,乍聽以為探春是恭維林雲,細想之下,卻有幾分試探之意。畢竟林雲說的話,也可能是純屬虛構,誰也沒法去驗證。湖也好,瀑布也好,要是當真賞玩過,姐姐妹妹們追問,必定能說出個一二三來。
/
林雲輕笑:”是啊。長公主夏天不出門的日子,多在鳳栖山莊避暑,一半時間住在山上的幾處別苑,即使最熱的三伏天,也無需用冰,涼爽得很,對身體也好。“這話也答的很妙,答了和沒答,差別不大。
//
惜春年紀小,還有幾分天真爛漫:“栖霞山,名兒也好聽,又有瀑布又有湖,不知道該是什麽樣的美景。”
林雲:“我文采有限,可形容不好。那瀑布雖不及李太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可遠遠望去,只覺讓人身心都涼爽了。我聽父親說,妹妹文思敏捷,等妹妹去看過了,回頭寫信給四妹妹,或者讓妹妹畫幅畫兒,到時你們不就知道了。”
黛玉聽到這裏,也笑了:“姐姐可真是,我還沒回家呢,你就給我派上活計了。”
林雲雙手一攤:“有什麽辦法,我不擅此道,若讓我寫,只怕廬山的瀑布在我筆下,也平平無奇,不值一游了。”
三春俱笑了不說,連賈母都樂了,指了林雲說:“錦書,你這丫頭,我看你啊,說話逗趣倒是擅長的很,比得上我們府上的鳳丫頭了。”
探春忙道:“老太太口中的鳳丫頭,是琏二嫂子,今兒不在,回頭林大姐姐見了,便知道了。”
黛玉原本想說的,倒慢了一步。但探春這個比喻,她心裏并不喜,只是當着衆人,也不好說什麽。
賈母毫無所察,問:“許多年不見了,錦書,長公主身體可還好?你身上這玉佩,我怎麽看着眼熟,倒像是天子當年賜給長公主的。”
林雲:“老太太眼力真好。這确實是長公主給我的,說這樣連環的玉佩适合夏天壓裙子。我的槍法就是跟着公主學的,公主精神極好,笑我耍的是花槍。”
這下真的是全部的人都吃驚極了,齊刷刷看看林雲,只不過賈母與王夫人吃驚的是玉佩之事,而三春又不同,惜春更是心直口快:“林大姐姐還習了武?”
林雲輕笑:“是啊,學了六年,不過公主說頂多算是花架子,上陣殺敵估計是不行的。”
王夫人聽得眼皮直跳,心裏着急,哪有正經人家的姑娘要習武,還喊打喊殺的。正想着如何說這話呢,這時鴛鴦提着籃子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