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提送禮王夫人失态
提送禮王夫人失态
方才林雲在賈母面前提到給三春帶了揚州和金陵的特色小玩意兒,打發雪柳雪見去取,這時回來了。
不想領她們去的鴛鴦手上提着一個小籃子不說,還有一個眼生的丫頭也跟着一并進來了,手裏也提着一個小籃子。
三春與黛玉都好奇不說,連賈母都有幾分新奇,問:“錦書,這是準備了什麽,送給她們,還用籃子裝着?”
林雲還未開口,鴛鴦已經笑着說:“老太太,您一看就知道了。”
說着将籃子提上前,雙手往賈母面前一捧。
賈母和黛玉便看個正着。
賈母笑了:“這水蜜桃可不易得,運到京裏來,損耗大不說,等閑商販都不敢做這生意,只怕賠的比賺的多。錦書,這是你帶進京的?”
林雲輕笑:“我也想啊,不過采買的蔬果,半途都壞了。這一籃子水蜜桃、一籃子鮮李,是昌遠候府送的,鮮李還罷了,這水蜜桃着實不好運輸,雖不是什麽貴重的東西,卻勝在一個新鮮,便分了一半,送來給老太太嘗個味兒。”
說到長公主,雖說是天子胞妹,卻遠在金陵,且堂堂一個長公主,跑去那麽遠的地方隐居,中間有沒有矛盾,賈母都揣測不準。因此哪怕人人都覺得長公主尊貴,可也沒有太多想法。
但昌遠候府就不一樣了。哪怕榮國府的下人都以國公府的奴才而自覺高人一等,賈母卻是深知,如今自己家不過空有面子,因為自己活着,“敕造榮國府”的牌匾還能挂着,不算違制。要是自己一走,家裏老大空有一個一等将軍的爵位,除了年初年末的封印開印的大朝會能去一次,連一個能上朝聽政的都沒有。昌遠候府,聽着比國公府低一等,可如今這位襲了爵,憑的是自身的本事,領了吏部尚書這樣的官事,得皇帝重用,又将爵位賜還,完全是錦上添花。
昌遠候府,除了李尚書實權在握,更是有嫡長女嫁給了如今最得天天子重用的忠肅王,做了正妃。
便是聽見林雲提長公主,也能沉住氣的賈母,此刻也免不了幾分意外:“我久不出門,不知道你們父親同昌遠候府有往來。”一邊說,一邊看黛玉和林雲。
這個你們,當然指的是林家。
黛玉尚沒察覺,林雲心裏卻是想笑,她從進門到現在,坐了快半個時辰了,這可是賈母第一次承認她是林如海的女兒。
長公主說的沒錯,賈母很是精明,不過長公主大概也沒料到,老了的賈母可能眼看着榮國府一天天沒落,已經耗盡了耐性,缺乏戰略定力了。不過一個昌遠府候,就讓賈母在她這個小輩面前,完全漏餡了。
Advertisement
黛玉一頭霧水,賈母對這個外甥女兒很是了解,心裏便明白,看來這關系,不是林如海這邊的了。
可惜了。
果然,聽聽林雲說:“老太太誤會了。父親同昌遠候府素無往來,不過是長主公見我進京,正好她也要派人給昌遠候府送東西,便一道行船,說是互相照應,其實是我沾了光。估計我貪吃的事兒被長公主當笑話說給李夫人聽了,這不,什麽事也沒做,就白得了尚書夫人送的好東西。”
她說的俏皮,仿佛得了李夫人送的鮮李和水蜜桃,便占了好大的便宜,便是賈母心裏方才琢磨了許多事,聽了這話,也忍不住笑了。這話擺明了林家與昌遠候府沒有交情,昌遠候府不過是看在長公主的面子上,拿兩籃子水果打發小姑娘。
賈母:“你這丫頭,倒是會逗趣。”卻也的确不好再問什麽,哪怕她有一肚子想問的話。
王夫人卻不死心,也挺沒眼色的,問:“這麽說,長公主和昌遠候府一直在走動?那必定和忠肅王妃也極熟了。”
不知道見好就收也就罷了,問題問的這麽蠢,賈母狠狠地瞪了王夫人一眼,王夫人卻裝沒有看見,還盯着林雲。
其實也不怪王夫人這麽沒眼色,她不過是替在宮中做女史的元春着急。
太子壞事之後,寧榮二府可謂折了個幹淨,這才把元春送進宮中做女史。帶着宮女進宮做女史的,自然不是沖着女史去的。
天子記着榮國公,爽快地給了恩惠,讓元春在甄貴妃宮裏當差。甄家與賈家是老親,即便賈家遷來京城多年,交情也一直沒斷。當初榮國府上下都為此喜氣洋洋,畢竟太子壞了事,甄貴妃雖然沒有兒子,卻有養子——正是太子之後風頭最盛的忠定王,第一個封親王,可不是最得天子喜歡。
忠定王風光了六七年,甚至天子秋獵,都留他監國,誰知就在衆人都以為會是鐵定的下一任儲君時,卻曝出了黃河決堤案,先是被天子革了監管工部的差事,令閉門思過,本以為事情過去了,複出之後,領了吏部的差事,不想去年山西大同的一宗換囚案,天子震怒,下令徹查,查到最後,山西官場上落馬了一大批官員不說,又牽聯到忠定王身上,勾聯受賄,買賣官職,不僅免了忠定王的差事,還直接降為郡王。
相比之下,原來不起眼的六皇子——如今的忠肅王卻是冒了出來,先是監管吏部,如今又執掌戶部,春天裏更是升了親王,成了衆皇子中唯一的親王。
這時朝臣們也回過神來,天子早年是不是真的看重忠定王不好說,畢竟幾年前忠定王風頭最盛的時候,朝中有大臣提議立儲,卻被天子駁回了。如今卻是擺明了重視忠肅王,忠肅王的王妃,當年不顯,不過是頂着老昌遠候的嫡長孫女的名頭,父親當時只是四品的郎中。
誰能想到,十幾年過去了,如今她的父親成了吏部的尚書,管轄整個進行官員的考核評績。
再看天子為忠肅王選的吳側妃,當初不過是刑部四品郎中的女兒,如今吳大人也升了侍郎。至于去年才擡進忠肅王府的周側妃,是國子監掌監周大人的次女。
忠肅王府的正妃側妃,細一盤算,朝中六部便占了兩部,國子監更是多少官宦子弟讀書的地方,都要從周大人手上過。
反觀忠定王的內宅,正妃側妃看起來一個個出身高,正妃是金陵甄家甄應嘉的嫡長女,兩個側妃分別出自理國公府二房的嫡長女和平原候府蔣家的嫡長女。
早年甄家更是有“江南王”的隐稱,可自打甄應嘉卸的鹽政的差事,升了金陵體察院總裁,不過是明升暗降,在江南官場上早不複當初呼風喚雨的态勢了。柳側妃的家裏還算有人得用,理國公柳彪之孫現襲一等子的柳芳如今也不過在禮部攬了個外藩進貢時管禮儀朝見的差事,可以說一聲清貴尊榮。平原候蔣家,這一代的家主蔣子寧襲二等男,老候爺一去,家裏連個正經上朝聽政的都沒有。
王夫人,或不,應該說,榮國府并不擔心甄貴妃将元春指給忠定王,畢竟忠定王不是甄貴妃的親兒子,甄家已經搭進去一個嫡出的姑娘了不說,還掏空了大半家底,要是忠定王真沒指望了,甄貴妃還指望用元春去搭上忠肅王的線,到時讓甄家能借着賈家改換門庭——這話是年初一宮宴時,甄貴妃和賈母親自暗示的。
如今榮國府擔心的是,甄貴妃要是不能将元春指給忠肅王,那元春這八九年的青春可是白白折進去了,到時放出宮來,可就是二十五歲的老姑娘了,高嫁是沒有指望了不說,榮國府徹底失了往上攀的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