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天下掉的餡餅
天下掉的餡餅
七個七,便是49天。
一個多月後,林雲和黛玉動身随白姑姑下金陵時,賈琏已經抵京,不想還未進京,在通州登岸,便聽得一個天大的消息,忠肅王被封為一朝太子,這本與榮國府無關,但來碼頭接人的林之孝卻告訴賈琏了另一個消息:“家裏大姑娘被指給太子,做了側妃。”
林之孝跟大管事賴大八面玲珑不一樣,也比不得王夫人陪房嫁的周瑞會說,但卻是二管事,排在周瑞之上,要擱以前,賈琏只怕不會察覺,但這趟下江南,跟在雲陽候身邊做事,雖然都是庶務,卻着實見着了當真會處理大事的人是什麽樣的,長了些眼見,忙問:“是老太太讓你來接我的?”
林之孝點頭:“是老太太特意點了老奴來接二爺。”
賈琏便覺得這事只怕不是那麽簡單的好事了,也不多問,只吩咐了幾句,将一幹從金陵帶回的東西交給林之孝,自己先打馬進城。
果然,賈母正在榮慶堂裏等着,連一幹人都打發了,賈琏忙上前請安。
賈母說了一句辛苦,問了林如海的葬禮辦的如何。
賈琏:“有雲陽候親自主持,江南官場上來了不少人,真真是十分風光了,不比之前東府的蓉兒媳婦的葬禮差。”
這類比非常不妥當,可居然連賈母都沒有發現不妥。
“風光有什麽意思,人都沒了。”賈母嘆了一句,讓賈琏坐,又叫王熙鳳給賈琏倒茶,才說:“你且把揚州的事詳細說給我聽聽。”她對林如海這個女婿十分滿意,但凡家裏兩個兒子,有女婿五分的本事,她也不用一把年紀了,還得發愁。
賈琏不敢隐瞞,把在揚州所見所知的事情全都一一說了,又道:“我尋思着老太太的意思,甄家老爺派人來請,我就沒見,直接将此事回了雲陽候。幸好,雲陽候說,甄家牽聯進走私販鹽的事,非一兩日,天子早已知道了。我忙打發旺兒回來,後面王家、薛家和一衆老親派人來,我就都沒見。雲陽候還誇了老太太,說老太太高義,還說天子仍記着祖父,說我們府上果然沒有辱沒祖父的名聲。”
賈母聽了,這才露出三分笑容:“若是這樣,倒也說的通了,為何天子會在這個節骨眼上将你大妹妹指給太子,看來是雲陽候在天子面前如實說了這些事,天子念着我們家識大體,這就給了天恩。”
她一邊說,一邊笑,懸着的心此時終于放下來了,元春在宮中這麽多年,突然被指給忠肅王,哦不,如今是太子了,雖是好事,可她也不得不擔心,究竟有什麽緣故:“是了,是了,陛下最重視臣子忠與不忠,要是忠心的,便是犯了錯,真情有可原,也是能說理的。你們祖父當年可不就是一等一的得陛下重用。”又誇,“琏兒,你處理的很妥當,這一趟出門,大有長進。”
賈琏面上藏不得,露出三分得意,嘴上卻謙虛:“都是老太太教導的好,孫兒本來也拿不定主意,甄家來請時,卻想起老太太的吩咐,既然一切都聽雲陽候的安排,犯不着這等小事上卻要瞞着。不想歪打正着,雲陽候着實是個君子,孫兒本以為他那話是哄孫兒的,現在看來,卻是孫兒想多了。”
王熙鳳忙說:“老太太經了多少事,看人自然很準。那雲陽候,我們素無往來,二爺這一趟,倒是留了個好印象,以後說不定可以往來起來。”
Advertisement
賈母點頭:“不着急,緩緩的來。原本送你們大妹妹進宮,是家裏實在無法,珠兒沒了,只得這一條路。如今琏兒這一趟認識了雲陽候,之後我們再慢慢找機會,要是真的能走動起來,以後除了宮裏那條路,說不定琏兒這邊也能走出一條路來。”說到這裏,賈母又嘆息起林如海來,“要是你們姑父還在,兩邊一幫襯,琏兒要謀個實缺,便容易多了。”
王熙鳳和賈琏忙勸解。
賈母到底是遺憾大于難過,不過略一會兒,就緩過來,又問黛玉和林雲的情況,聽說黛玉雖難過,但沒有生病,這才放心:“那就好。要是長公主不接她們去,我都只能派琏兒再跑一趟。她們兩個小姑娘,哪裏能真的長住鄉下,守孝在于心誠,住在鄉下可不安全。”
賈琏:“我看長公主着實是喜歡兩個妹妹,聽說來的白姑姑,是長公主身邊的掌事姑姑,帶了四名長公主的護衛來,都是大內侍衛,兩個妹妹的安全當是無礙的,林家原來的忠仆也都在。”
賈母又問在金陵置田地的事。
置辦祭田一事,原是賈母讓賈琏送林家姐妹回去,話趕話說到那兒了,王熙鳳想起秦可卿托的夢,便如實說給賈母聽。
若是擱之前說,只怕賈母還不會多想。偏趕上天子派雲陽候南下辦差,又聽林雲說之前有欽差已經前往金陵,她心裏咯噔一下,金陵的族人大概是什麽樣,賈母也不是完全不知曉。當年遷來京裏,其實已經分了宗。原來置辦的祭祀田地,都給了留下的族人,榮國府在金陵有田莊,但卻沒有祭祀田地。
賈母人老了,越發相信托夢之事。當即便拿出一萬兩銀子的私房來,交給賈琏,讓他去了揚州之後,再回金陵去置辦祭田。
賈琏忙将地契拿出來,奉給賈母,一共八百畝田地,都落成了祭祀田地,落在賈琏的名下:“這樣好,雖說不多,以後慢慢添置,我們這一支,進了京就遷出來了,原來你們祖父置辦給族裏祭田,不好再要回來。這地契鳳丫頭收回,若有一個萬一,這便是一家老小的退路。”
王熙鳳喜笑顏開地收下,賈母這個舉動,才讓她覺得賈母是真的會讓她以後來當家。不過也因此想到一宗事,趁着賈母高興,好問上一問:“老太太,按說,大妹妹在宮裏,也是幫一家子掙前程。我這個當嫂子,原該盡力幫襯。
只是昨兒太太找我說,甄貴妃下個月過壽,說是禮不能備得簡薄了,我尋思着,是不是不太對,大妹妹如今可是指給了太子,甄貴妃到底是忠定王的養母呢。”
賈母不知此事,忙說:“虧得你機靈,這事以前都是太太負責,我也沒有多過問,如今可不能照舊例了。”說到這,賈母想了一下,覺得還是要細說分明,省得王熙鳳誤了,惹出事端來:“原本你大妹妹進宮,我求了甄貴妃,托她照拂,後來貴妃留了你大妹妹在她宮裏當差,我們與甄家又是老親,我們府裏自然要承這份情。今是不同往日,甄貴妃的壽禮自然是要準備的,但也不宜過重,春天裏慧妃過壽,那是太子的生母,我們府上的禮單你回頭找出來,比照着那禮單,略減一二,就可以了。以後甄貴妃宮裏,便按這個例,可明白?”
王熙鳳點頭:“老太太放心,回頭我揀好東西,再拿來給老太太過目。”
賈母又問:“你且說說,明年慧妃的壽禮,該如何準備?”
王熙鳳在人情世故方面素來通透,又聽了賈母剛才的話,如何會不明白,說:“以前慧妃與府裏并無幹系,如今則不同,那是大妹妹的婆婆,既是親家,自然不能照往年的舊例,何況又是太子的母妃,更要再添上一二,才顯得尊重。依孫媳婦的淺薄見識,明年送禮,應比往年給甄貴妃的禮,再添一二,才顯得出我們府上對大妹妹的重視。老太太,我說的可對?”
賈母露出滿意的笑:“很好,很好,你比你太太拎得清,等正月裏我進宮請安,就同你大妹妹分說,以後這事,便交給你來操辦。如今離過年也不過兩月的功夫,暫時仍由你太太負責,但事情都你來辦。這次的禮單你先拟出來,到時給我過目,沒有問題,再送給你太太,且看看她的态度。”
這就是要試一試王夫人到底能不能擰得清輕重,看得清形勢了。
王熙鳳忙道謝:“多謝老太太疼我。”
賈母又問:“你且說說,我這樣安排,是不是過于勢利,眼見你大妹妹做了太子側妃,便不顧甄家與我們家的老交情?”
王熙鳳知道這是在點她,細想了想,才說:“世交多年,甄貴妃當初既把大妹妹要去了,卻又留着大妹妹多年,這麽多年,但凡她有念着兩家世交的情份,早給大妹妹指了人家。”
賈母點頭:“這是一宗,還有一宗,則是忠肅王既封了太子,天子下了旨意,那就是名正言順的儲君。太子本就比旁的皇子王爺貴重,母憑子貴,單就這兩點,我們以後便要将送甄貴妃與慧妃的禮分出輕重來。這樣才表示我們對天子的忠心,對太子的重視。更甭提你大妹妹是太子的側妃,這又是另一重情份。你們大妹妹既入了天家,只怕年後的人情往來更多,不拘與哪家往來,以後你們兩個做事,都要多考慮。”
王熙鳳和賈琏都忙說知道了。
賈母這才說:“琏兒辛苦了幾個月,回去好生歇兩日。”又吩咐鴛鴦,鴛鴦捧出兩個匣子來,一個是給賈琏的,一個是給王熙鳳的,賈琏的是一塊漢白玉,普通的玉佩自然不值什麽,但這塊玉佩顯然不同。王熙鳳的是一對金鑲各色寶石的滾珠手镯。
賈琏和王熙鳳忙推辭。
賈母:“行了,你們兩個辛苦一場,我老婆子看在眼底,東西給了你們,就好生收着。以後這個家要你們操心的事還多着呢,快回去歇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