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計劃

計劃

第五十八章  計劃

朱.祖宗.大俠思考再三,帶着楊木匠去了一趟衙門。

她把雪爬犁和小冰車的分解圖和技術要點給配圖标注出來,附加還有鐵條鑲嵌。

冰刀就算了,正經老百姓用點鐵器都費勁巴力的,拿去做玩耍的東西,有些浪費材料。

這個不急一時。

不過,謝老大差點氣歪了鼻子,這玩意兒又不是多難,他咋又沒想到呢。

朱令儀挑眉一笑,揣着官府獎勵的十兩銀子和蓋着官府大印的首造文書,出了衙門。

還不忘叮囑楊木匠,“我這十輛要大尺寸的,材料不用搞多精致,要紮實耐造,尤其是前面牽拉的杠子一定要卯牢。”不然,牲畜在前面牽着跑,後面杠子拽掉了,丢下貨,直接拉着杠子跑了。

“您放心,這個我親自上手。”

“就是,您看,咱第一次做,怕是掌握不好,您能不能給指點指點?”

這個倒是沒問題。

一連在楊木匠那跟着弄了三天,第一輛雪爬犁算正是出爐了。

朱令儀直嘆道:祖宗不是那麽好當的。

=========================

萬事開頭難。

Advertisement

為了真正測試使用情況,朱令儀還特地帶着店裏和家裏的閑人,往城外的大河裏去鑿冰打魚。

這次特地趕了兩頭大青騾子拉着雪爬犁。

楊老實父子都會趕車,不過另一輛爬犁還是朱令儀親自趕,她可不敢讓一個十幾歲的孩子駕車。(她完全忘記自己也才十五歲,也算是孩子。)

車上裝着幾摞大筐,有幾片挂網,繩索,撈子,木棍、斧子,鐵叉子等,有用沒有的,反正不用自己背就都帶着。

幾個小夥計和梁七,小八都大呼小叫地搶着坐雪爬犁,根本不在意什麽冷不冷的。

梁七是師傅給放了冬假。

到開春前這段時間沒啥活兒,大小夥子能吃能造的,半飽都養不起,只能讓放假回家吃自己老子去。

朱令儀讓他跟着小八蹭吃蹭住,幫着幹點雜貨,好歹掙幾個零花錢。

“駕,駕,喔喔喔——太好玩兒了。。。。。。”

“呦呵~”

一群半大小子興奮地坐在上面嘻嘻哈哈地往城外飛馳而去。

“這是什麽玩意兒?咋這麽快?”

“嗖一下就過去了。”

“我咋沒看清呢,啥車這是?”

抛下身後的各種議論,朱令儀一行人在雪地上飛馳。

幾個大男孩興奮地不行,他們很少能如此暢快地在冰天雪地裏玩耍,今天算是開了頭了。

朱令儀見慣了隊員們的各種奇葩舉動,早見怪不怪了,很是淡定。

一路趕了将近一個小時,他們才到了一處大河的邊上。

“就是這裏。老七,你會吧?”

朱令儀看着人把爬犁停放好,讓楊家父子看車順帶着喂騾子點草料,自己帶着一群半大小子去冰上看場地。

梁七拎起兩片挂網,“會,咱這小子幾乎就沒有不會的。”

他和小八這些男孩子,十來歲就開始跟着父兄鑿冰窟窿打魚了,這點小技能要是都不會,都算不上好小子。

“那就行。”

朱令儀看小子們快手快腳清理出一大片地方,她趴冰面上仔細看下面的黑影和水聲,選了個地方,抽出多功能鏟開始咔咔一頓戳,不一會兒就弄好一個冰窟窿。

“來,我先下一挂看看這邊魚多不多,大不大。”

朱令儀選中這條河,主要是看中這河是明陽山那邊過來的支流,她可知道明陽山那邊河裏的魚可是賊多,還大。

畢竟去那裏打魚的人很少。

果然,冰窟窿才戳好不久,就有魚接二連三地往外跳。

“啪~”

“啪~”

。。。。。。

那邊老七和小八幾個撿魚已經撿得樂得不行,一邊撿一邊滾雪,當玩兒似得。

“來了。老七,過來搭把手!”

“哎,來啦。”

老七丢下手裏滾一半的魚,就連出溜帶跑地過來幫她扯網,水下扯網比平常更沉,為了防止魚跑掉,要盡快拽上來。

小八和大有也過來幫忙,幾個人合力把漁網快速倒騰上來。

果然,這裏的魚獲更大,更多。

網上的魚就沒有小于一尺的!

“看,這魚肚上有紅色的,這就是有魚籽,我跟你們說,魚籽用醬炖特別好吃,賊香!”

說得朱令儀都分泌口水了。

上次在梁家炖了那條大魚肚子裏也有魚籽,不過,梁家孩子多,她就吃了幾口,沒好意思多吃。

這回一定讓楊嬸子專門給她做一回魚籽醬!

看着這邊魚獲不錯,朱令儀又去戳了個冰窟窿,把人手分開。

“你去看着點兒,那幾個小子不大穩重,我不放心。”朱令儀讓老七帶着幾個小子守着第一個冰窟窿,自己帶着小八和另外兩個小子守另一個。

梁七本來不大樂意,但聽了這話就咧嘴樂了,“那行,你也注意點啊,別出溜下去,魚上來的時候帶着水可滑了。”

朱大俠這是看重他啊,梁七精神頭格外足,幹活嘴角都沒壓下去過。

======================

他們整整打了大半天魚,運回去滿滿兩爬犁。

不是不想繼續打,而是實在太冷,在冰天雪地裏呆久了,人受不了,騾子也受不了。

他們提前帶着嚴師傅熬的姜湯,實在冷了就灌一碗,不過,到後面連姜湯都凍住了,只好收拾收拾往回走了。

不然,不論人還是騾子,凍壞哪個都不值當。

隔天,明陽山貨鋪子外面就貼出告示:即日起,本店有新鮮凍魚出售!

昨天參與打魚的人,每人都分到3條大魚,十來條小魚,說小也不算小,每條至少也有三四斤重,大魚更是七八斤。

沒去打魚的也有一份,每人五條大小不一雜魚,小的三斤左右。沒法子,他們這次的魚獲都賊大個,小的也沒低于三斤的。

夥計們各個樂得合不攏嘴。

石掌櫃也覺得自己真是撿大便宜了,這樣不愛找茬,不亂插手,還總有福利發的,簡直就是神仙東家!

他現在有一個新愛好,沒事兒就跟原來圈子裏的人低調炫東家:

瞅見我身上的皮袍子沒?東家發的,專門給掌櫃的撐門面的;

看看腳上的靴子,裏頭帶毛的,可暖和了,也是撐門面的。

還有皮毛帽子,手套,這個不光掌櫃的有,夥計啥的也有,保護不受凍的。

當然,撐門面的東西如果三年內被辭退或者主動辭職是得完好交還給店裏的,三年後就徹底歸個人,而且,還每三年新做一套!

瞧見沒,今天又又又發了凍魚,這還不是年貨呢。

氣得別人咬牙:這樣的神仙東家還有沒有?

再來一打兒!

=========================

店裏有石掌櫃看着夥計們熱火朝天的賣凍魚,朱令儀帶着雪爬犁找到楊木匠,做改進。

這次打魚也是通過實際使用測試這雪爬犁。

結果還真有不少小問題。

“底下的木料最好用桐油浸泡,來不及就刷幾層,不然太容易濕了,雖然也滑,但濕了幹,幹了濕,不禁用。”

“再一個,上面這些木料都不需要打磨多光滑精細,浪費功夫,咱們這批不圖精美,拉貨的就圖個結實。”

“這幾個杠子加粗,看看這才拉一爬犁凍魚四五十裏路就這樣了,這不行,至少得千把百裏一去一回才行。”

楊木匠認真地記下,然後建議道:“刷桐油這個季節不容易幹,烤幹的話對木料影響大,不如底下都用鐵皮或者兩根細鐵條包起來?這樣又結實又耐磨,滑起來也順暢。”

就是成本大一些。

鐵貴嘛。

朱令儀想想自己的計劃,咬咬牙:行,包鐵條吧。

反正就十幾輛爬犁,這點錢她還出得起。

順便把車輪都給她用鐵皮箍起來,行遠路結實。

====================

楊木匠這邊忙着改進爬犁,應付前來打探的同行和客戶。

朱令儀則又帶着人手忙忙碌碌不斷的在大冰河上鑿冰打魚,位置也從二十多裏地,走到了将近百裏。

這些魚獲種類很雜,有狗魚、鲶魚、黑魚、雅羅、細麟、草根子、紅鳟等等,五花八門,還有順帶挂上來的青蝦、蝲蛄、瞎裏疙瘩魚啥的。

石掌櫃沒賣過魚,讓嚴師傅看過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結果,在嚴師傅眼裏,就連最遭人嫌棄的醜得不行的瞎裏疙瘩魚也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按照嚴師傅的标準,把這類不大被人認可的美味都挑揀出來,自己人吃,其他按大小差不多尺寸和類似品種的,一起賣。

原本冷冷清清的山貨鋪子頓時熱鬧了起來。

雖然大河就在城外不遠流過,但冬天能鑿冰打魚的人并不多,市面上賣魚的也極少見。

畢竟幾尺厚的冰一般工具鑿不動,家裏最常用的鐵器,能用得上的也就是斧子了。

而斧子,不是朱令儀說,那東西砍冰太菜了,完全不給力好麽。

她的多功能鏟咔咔開一個冰窟窿才十幾分鐘,用斧子得幾個人輪流砍大半個時辰,沒等打魚就把人累夠嗆了。

朱令儀問過老七,鐵匠鋪裏也有鐵镩子,就是鋼性不夠,兩頭都容易卷,還賊貴,一般人家真買不起。

一句話,工具不行趁手。

所以,山貨鋪子自打一筐筐新鮮的凍魚擡出來,三斤左右的二十文一條,五斤左右的40文一條,再大的按十五文一斤算。

三斤一下的按堆賣。

不管有錢沒錢的,都能買上一些,這好歹是肉,可比肉便宜多了。

現在豬肉還十五文一斤呢。

等到楊木匠那邊把十幾輛改進後的雪爬犁做好,都試過一遍,沒問題了,朱令儀存在大宅子這邊的凍魚山貨也堆成幾座小山了

==================

這天,朱令儀特地到了向陽村。

“什麽?你打算去京城賣魚?”

梁三哥實在沒忍住驚訝地小聲叫了起來。

京城哎,人家那裏達官顯貴遍地,冬天會沒有魚吃?

他們這上千裏地,能不能運過去還不好說,就是運到了,那合上成本得多錢啊?

能有人買嗎?

梁老爹這回也不敢挺朱大俠了,他也覺得有點不靠譜。

從這裏到京城,騎馬都得十來天半個月的,帶着辎重啰嗦,走走停停,順利的話一個月都不知道能不能到京城。碰到下大雪,路都看不清,更是寸步難行,把人在凍個好歹的。

不值當。

沒看這邊人不論村裏的還是城裏的,到了冬天就都貓冬不咋出門麽。

大多數人家,幾個大人才能湊一身棉衣,哪能輕易出門呢。

夏天秋天一件單薄的破爛衣衫加草鞋就對付了,冰天雪地可是會凍死人的。

唉,都是窮鬧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