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第46章

徐雪筠家裏種的梨都是雪花梨,最适合做秋梨膏。

“其實之前還種了鴨梨,因為鴨梨比雪花梨軟一點,更好煮爛,但是來的客人果盤都只吃雪花梨不吃鴨梨,每次都剩下,所以後來就把鴨梨樹給拔了,種了別的。”

說話間就來到了梨園。

“雖然我一點也不清楚為什麽要叫雪花梨。”徐雪筠,“明明這個梨長的一點也不好看。”

黃綠黃綠的,是個頭尖的橢圓形。

“可能是因為它的花朵吧。”蘇轼回憶道,“我記得梨花都是雪白雪白的。”

徐雪筠卻還是不理解:“可是其他梨的梨花也都是白的呀。”

但這事嬴政卻知曉。

“是因為平棘的一個傳說。”

平棘,也就是現在的河北趙縣。

雪花梨自古以來便是此處的特産,嬴政在河北邯鄲出生,那時河北最易得的水果便是雪花梨。

相傳在比他出生還要早許多的時候,城東的一個小村莊內住着賣豆子的老兩口,他們有一個女兒天生就是白白胖胖細皮嫩肉,出生的時候天上又下着雪花,所以她的父母便給她起名‘雪花’。

嬴政讓扶蘇在彈幕上打上這個故事。

“雪花姑娘傳播了梨樹接穗,使全縣的梨樹都結出了又大又甜的果子,平棘梨年年都大豐收,所以為了感謝她,人們便把平棘梨喚作‘雪花梨’。”

只是嬴政也沒想到,這名字竟然在兩千年後也一直沿用,甚至久遠到難以找到名字的根源。

Advertisement

秦漢時期水果少,雪花梨已經算的上是不錯的水果,所以嬴政把它選做了貢品,現在正是吃梨的季節,所以嬴政手邊便有一枚。

他拿起梨子,沒想到竟然會在這一枚小小的梨子上看到他之朝代和後世的聯系。

當真是奇妙。

他喚來侍者:“讓人學着天幕上的方法制作一份‘秋梨膏’。”

蜂蜜不易得,但是也不易壞,嬴政不注重口腹之欲,那幾瓶蜂蜜放了許多年也未食用過,今日剛好拿出來體驗一下。

徐雪筠沒想到自己直播間竟然有人能解答她的疑惑,哇了一聲。

說起來她直播間裏的游客都挺沉默的,好像是感覺她的直播間挺有意思,但是卻總是不說話,農産品哐哐買,門票連看都不看。

徐雪筠是真的很發愁這個,開播五天了,一張門票都沒賣出去。

她可是信誓旦旦和他哥打過包票,說她一定能賣出去很多張門票的。

觀看天幕的衆人發現,天幕突然放了三張優惠券。

【僅限購買門票使用。】

他們腦袋裏甚至都沒反應過來,就已經被天幕鍛煉的下意識伸手去搶。

直到一巴掌狠狠拍在他們投影天幕的物件上,被震得手發麻後才緩過神來。

無論搶到沒搶到的都仔細看了看天幕放出的優惠券。

滿六百減五百五十。

徐姑娘放的門票是六百六十六元。

也就是說減完門票是一百一十六元。

沒搶到的所有人都沉默了。

你直接說你白送呗,還放什麽優惠券啊。

【下一批游客請做好準備,明天早晨到達農家樂,時間三天。】

天幕沒有任何解釋,好像很忙的樣子,撂下這一句話之後任人再怎麽發問都沒了動靜。

劉邦激動的拍着蕭何的肩膀:“乃公搶到了!果然咱還是有點龍運的!”

嬴政有些意外的挑眉,他也沒想到他只是順手一點就搶到了。

再一看,這還是一張套票,可帶一人随行。

嬴政想都沒想:“扶蘇。”

扶蘇尊喏,接着退下去去準備給徐姑娘的見面禮。

最後一人......

朱棣此時欲哭無淚。

讓你手欠,讓你手欠。

搶上了吧。

完了,這下是真完了。

*

徐雪筠還在敲梨,雖然下面的梨好摘,但還是有些在頂上的梨是伸手夠不到的。

平時她都是搬個板凳踩着摘,但是今天剛好旁邊不知道誰放了根棍,徐雪筠幹脆就直接敲了。

一個個圓滾滾的梨被敲落下來,再被等在下面的幾人穩穩的接住。

“應該夠了吧。”蘇轼都快拎不動了,“能熬多少啊。”

下一年又不是不結了。

徐雪筠低頭數了下:“再把這顆樹上的敲完。”

她一邊敲一邊回答:“我奶奶每年都要送好多秋梨膏出去——你們走的時候也給你們裝一瓶,冬天的時候喝點對身體好着呢。”

蘇轼一聽自己走的時候還能拿一瓶,嘆氣聲一下子就斷了,甚至還指揮着:“往左,往左,诶對,那有一個大的。”

諸葛亮笑着搖頭,把自己手上已經滿了的布袋用旁邊的繩子系起來。

敲完梨就該回去做秋梨膏了,這可是個大工程。

先要把這幾袋子的梨洗幹淨削皮然後切成小塊。

技術指導——劉姨。

“市面上大部分賣的都是純的梨膏,但是我們家裏老人小孩多,所以一般都還會再加點東西。”

徐雪筠一邊說一邊往案板上放東西:“老姜,紅棗,羅漢果,川貝,冰糖,蜂蜜。”

劉姨诶了一聲:“對,就是這幾樣,老姜去皮後切成絲,紅棗去不去核都行,反正之後會撈出來,但是得切成兩半,這樣更好出味,羅漢果捏碎,川貝一小把就夠了,用藥碾子碾碎。”

徐雪筠沒忘提醒他們:“這是我們梨多,你們回家要做的話,這些東西放一點點——”

她掐了個指尖關節:“就這麽一點點就夠了。”

好像生怕他們回去自己把自己毒死。

劉姨笑呵呵的:“做法其實一點也不難,難的是處理食材的步驟。”

都要切要洗,麻煩着呢。

幸好他們人手多,一個負責洗,兩個負責削皮,剩下的負責切,沒一會,一袋袋雪花梨就變成了一盆盆的幹淨梨塊。

徐雪筠平時自己不怎麽吃梨,但是見到被洗幹淨削好皮切成塊的梨就有點忍不住了。

她舉着手機,鬼鬼祟祟的蹲在盆後,裝作是給他們介紹梨,但實際上嘴巴裏咔嚓咔嚓的聲音就沒停過。

看天幕的人一聽就能聽出來這梨有多脆多清甜,一咬滿盈的梨汁就被牙齒壓榨了出來。

嬴政看了眼自己面前被削好的同款梨。

他怎麽總覺得自己的梨沒有徐姑娘面前的梨好吃呢。

不過沒關系,他搶到門票了,等明天他就可以去吃梨了。

徐雪筠還是被逮到了。

更準确的說她是被劉姨逮到了,其他人早就發現她在盆後起伏不定的腦袋還有咔嚓咔嚓的聲音了,只是一個個都當自己聾了瞎了看不見而已。

劉姨把徐雪筠從雪梨盆邊驅趕走了。

徐雪筠就換了個地方蹲着,偷偷拽了一截中午做飯用的哈爾濱紅腸啃着。

誰讓她的客人說中午想吃一吃豆角宴呢,這下劉姨高興了,她是不高興了。

可不得現在多吃點,吃飽它。

梨洗淨切好之後放到鍋裏加一半的水,把所有材料都一起放進去。

劉姨一邊攪拌一邊說:“不過現在不能放蜂蜜呢,蜂蜜黏,一放就攪不動了,過濾也不好濾,所以一開始得放兩塊冰糖給個底味,之後再放蜂蜜。”

其他幾人還真是第一次看見秋梨膏的制作方法,皆目不轉睛。

看天幕的許多有條件的人家,已經準備之後自己也去做兩瓶了。

梨廢什麽功夫呢,徐姑娘放的蜂蜜他們沒有,冰糖難道還沒有嗎,加點紅棗,喝個有趣罷了,反正冬日也是要喝甜飲的,這可是宮廷秘方,錯不了的。

小販們更不用說,甚至有不少已經跟着開始做了,争取天幕播完他們也做完,剛好上街去賣。

一定有不少人會來賣。

他得想想,定多少價格合适。

*

梨在鍋中熬煮按壓,直到都成了什麽也看不出來的果肉泥,煮到顏色變得稍微深一些,劉姨就招呼着人拿盆。

盆中有一塊大紗布,把梨汁倒進紗布裏,再把紗布提起來過濾。

“一共七袋梨,就出了這麽一盆半的汁水。”徐雪筠湊近給他們拍,“等會過濾完還要熬,熬的稠稠的,那個時候估計能剩個小半盆就不錯了。”

過濾完的汁水又被倒回鍋中,重新開大火熬煮。

“這個時候就可以加蜂蜜了。”劉姨取出來了李炎之前看到的兩大罐蜂蜜,“秋梨膏是要沖水喝的,糖不夠不好喝,所以冰糖和蜂蜜都要給夠量。”

把蜂蜜加進去融化在一大鍋梨湯裏,徐雪筠拿熱水涮了涮玻璃瓶,給幾人一人來了一小杯:“別浪費,別浪費。”

這蜂蜜老貴了老貴了,別人送禮送的。

幾人哪裏會不喜歡喝蜂蜜水,就像是李炎生氣說他每日喝兩大碗秋梨膏一樣,不知道的還得讓人以為他多勞民傷財一樣。

糖是貴物,蜂蜜則是貴物中的貴物。

幾人覺得自己來到後世之後是真的吃了不少好東西。

“熬到水量減少三分之一,就需要一直攪拌,防止黏鍋。”劉姨拿了一個比平時炒菜要大得多的勺子過來,“然後水量再減少四分之一就可以盛出來了。”

“香味已經出來了。”蘇轼吸了吸鼻子。

現在偌大的廚房裏全部都是梨糖的香氣,這味道聞着好像都能起作用,溫暖又潤人心田。

最後呈漂亮的棕紅色時劉姨就把秋梨膏盛到了一個個小玻璃罐裏。

徐雪筠擰上蓋子,貼上标簽,美滋滋的:“和外面賣的一樣。”

對美食的最高評價,賣的和家裏做的一樣,家裏做的和外面賣的一樣。

徐雪筠突然有了靈感:“我想畫一副秋日雪梨圖!”

蘇轼都快感動哭了。

“畫!我在旁邊給你打下手!”

他本來以為這個任務是絕對完不成了呢。

他的三百塊啊!終于要到手了嗎!

天老爺诶,他們的主播終于有上進心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