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民國世界(六)

第64章 民國世界(六)

連沈秉都無可奈何, 更不用說依附于他生存的蘇玉翡母女了。

而蘇玉翡也明白了,這是在為當年的事付出代價, 就像是軟刀子割肉一樣,讓人有苦說不出來。

唐宛卿宣布離婚本應該對她來說是好事,可是沈家當家做主的人不過是換成了沈秋,宗族還告知他們這一家被分了出去,沈家大宅也是歸在沈秋名下。以後他們就像沈氏其他的旁系族人一樣,頂多每月能從族裏領些銀錢生活。

到頭來她的女兒明月,除了姓沈, 其他的什麽也沒有。

蘇玉翡忍不住對女兒苦笑道:“也許這就是報應吧。”

“什麽報應?明明你和爹爹才是真愛, 爹爹離婚了, 以後就我們一家團圓了, 難道不好麽?”

如今十三歲尚且天真單純的沈明月, 還看不懂母親眼裏的苦澀, 還有分家塵埃落地意味着什麽, 反而還高興自己終于不用再擔着什麽庶出女或是私生女的名頭, 在江城受人嘲笑了。

或許這樣許伯母就不會看低了她, 允許她與清鶴哥哥往來了吧。

#

但沈明月不知道的是許家此時也遇到了困難,甚至比原劇情中還提早了數年。

說來與沈秋也有些關系,

當初沈家落到了唐宛卿手上, 沈秋自然不會白白浪費了現有的資本,就讓唐母變賣轉移了不少田産店鋪,轉而投資到滬都開辦的新産業, 也是順應工業革命的大勢。

對能看清未來變化的沈秋來說,賺錢從來不是什麽難事。

但許家就不一樣了, 作為世交最初就與沈家在江城産業上有不少來往,沈家這一資産轉移, 許家不可避免會受到了影響。

偏偏那時候許家還因為不看好唐宛卿一個女人當家,加之非議甚衆,許家便下意識與其遠離了,結果等到唐宛卿在生意投資上大獲成功,名利雙收,再想修複關系攀上去,可就不容易了。

眼見沈家發展得越來越好,還有了全國聞名的商號。

自家卻江河日下,甚至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更別說送兒子出國留學了。

許夫人看到唐宛卿意氣風發登報離婚卻備受贊譽的樣子,也禁不住嫉妒又兼之後悔地道,“若是當年與沈家結為姻親就好了。”

想當初許家和沈家相比也不差什麽,不過幾年光景已是天差地別了。

很難不後悔錯過了一個大好的機會。

收到兒子書信的許老爺也是眉頭緊鎖,以許家現在的家底,便是掏空了也無法供養獨子在國外留學,畢竟這可不是一天兩天,而是至少好幾年的,長期在國外的花銷開支。

他嘆了口氣,“即便定下了,放在現在也不可能了。”

正所謂門不當戶不對,更別說人家背後還有一個至親關系的名門望族唐家。

許夫人擰着手中的帕子,誰能想到唐宛卿當家後這般厲害,而且還真由沈秋繼承了家業,那樣偌大的家産,居然就讓一個女兒家收下了,沈家那些族人竟也一聲不吭認了,簡直是匪夷所思。

但許夫人還是忍不住心思蠢蠢欲動,想到沈家的財富,還有聽聞唐家人在政府身居高位要職,

“說不定人家會顧念一些過往情誼?不如還是試一試吧。清鶴小的時候還見過那位沈家大小姐幾面,也在一起玩過,也算是青梅竹馬吧。”許夫人愣是強扯出這樣的關系來。

想到自家的困境,許老爺貌似無可奈何地同意了妻子的說法。

……

但許家想得再好,也得有機會見到人才行。

沈秉頂着沈秋生身父親的名頭,來了沈公館一趟後都被強制送了回去,更別說其他人想要随便登門拜訪拉關系人情了。

沈秋當上沈家家主後,日子也沒什麽變化,過往因為年紀小所以多隐于幕後,少顯露人前,可現在有了足夠的勢力以及資本,也更不需要去應酬交際什麽了。

平日裏除了去工廠實驗室,就是待在公館裏。外人對這位沈小姐也知之甚少,反倒是真正的上流圈子,與唐家交好的人才清楚那沈記商號,還有唐宛卿的名望地位背後都有這位沈小姐的影子。

唐老太爺也曾對外言過後代中最像他的還是這個外孫女,更令人稱奇的是其他唐家人竟也沒說什麽。

事實上唐家人這些年處處享受到了與沈家合作的好處,當然了這個沈家主要還是唐宛卿與沈秋。

唐大夫人對唐宛卿也拿不起架子,反而親近的很,等她一從北方歸來就來沈公館了,還帶來不少帖子。

“你不在,阿秋又是個不喜人打擾的性子,所以那些人家邀請你的帖子都送到我這來了,生怕你不去。”

這其中官方私人的宴會都有,還有舞會沙龍等等。

即便是離了婚,但名聲好身家無比豐厚的唐宛卿在他人眼裏依舊是個香饽饽,甚至還有人找上唐家想拉媒保線的,介紹的人選個個都光鮮亮麗,外交官到銀行家,還有教授學者等等。

這要是放在幾年前,唐宛卿還真指不定會動心,早早地和離婚再嫁了。

但現在麽,唐宛卿無一不是回絕了,表示暫時沒這個心思。

唐家大夫人也就是唐宛卿的大嫂,見了也有些驚訝,“這些人可個個比沈秉要好多了,而且我們女人家以後還得要有個歸宿的,總不可能以後都單身吧。”

唐宛卿搖了搖頭,“現在時代不同了,真要我像以前那樣過回內宅相夫教子的日子,我也不習慣了。”

“而且阿秋才剛當家,何必給她平白添上一個長輩。”

站在高處久了,見識多了,身邊又不缺聰明人比如唐老太爺和沈秋,

這樣的條件下*,唐宛卿傻也傻不到哪裏去,知道那些人不找年輕小姐黃花閨女,而來求娶她,看中的不就是她的名望地位財富麽,好娶回去後面子裏子都有了。

說來和當年的沈家沒兩樣,她又何必跳進同一個坑裏去。

而且沈秉之前來沈公館鬧的事她也知道了,若不是為了女兒的孝道名聲不染上什麽污點,唐宛卿可沒那麽輕易放過沈秉,但也讓族人看着他少來添堵什麽的。

唐宛卿或許理解不了什麽新思想,但就像唐老太爺一樣,知道利益實惠落在何處。

至少新思想讓她可以光明正大站在臺前,像唐家的男人一樣獲得贊譽,不必受人質疑抛頭露面什麽的。所以唐宛卿無疑成了站在新時代這一邊的人。

并且還在報紙上表示願意為更多女性提供工作機會。不光是這樣說,這些年在沈秋的支持下,唐宛卿也開了許多福利院救濟所,包括這次在北方也招收了許多難民進工廠農場工作。

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能幫多少是多少。

而唐大夫人聽了唐宛卿的話也沒再勸下去,她何嘗不羨慕這個小姑子,什麽賢良淑德相夫教子這些都是說的好聽的,都知道當小姐姑娘的日子比嫁人後要舒坦。

如今唐宛卿更是想做什麽就做什麽,不需要看任何人臉色過活。

說起來她這位小姑子前二十餘載平平無奇,放在唐家也只是個普通小姐,不甚亮眼,嫁的也不過是個鄉下的地主商戶人家。

偏偏如今氣運各種旺順風順水,饒是唐家也因為與其合作在各方面更上一層樓。

歸根究底是唐宛卿生了個好女兒。

要不是有唐老太爺壓着,家裏人早就巴巴地想着親上加親了。

不過看樣子,沈秋也不會随便嫁人,日後恐怕是要招贅了。唐家大夫人想了想也沒說什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