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婚期
41婚期
林氏——林蕪然死了?
顧元錦不禁瞪大了眼睛,上輩子那個藏在背後攪風弄雨,仿佛無所不能的貴妃林氏就這麽死了?她的心裏陡然升起了一種不可置信的荒謬感。
時間回到袁三姑娘被京兆府尹帶走之後。
袁三姑娘被京兆府尹帶走之後,試圖裝瘋賣傻隐瞞真相。結果卻在看到了那些對她施暴的匪徒之時情緒失控,發了瘋一樣的想要上前殺死這些人。等被阻攔之後,才恍然想起要裝瘋的事。
然而京兆府尹卻不給她這個機會,于是,在親眼見到那些匪徒受刑之後慘不忍睹的樣子,袁三姑娘毫不猶豫的就招認了自己買通土匪,想要假裝受到驚吓然後借機留在徐家的事情。除此之外,袁三姑娘還招認了一件事,這件事從頭到尾都是林蕪然林姑娘在背後給她出的主意。就連這些土匪,也是林蕪然幫她聯系上的,
甚至還有上一次在永寧侯府發生的那件事,也是林蕪然在暗地裏策劃的。
拿到供詞之後,京兆府尹就覺得有些頭大。那些土匪啊包括那位袁三姑娘都好處理,但那位牽扯甚深的林蕪然怎麽處理?
思慮再三之後,京兆府尹帶着袁三的供詞找上了沈妄。
最近這段時間,因為北狄皇子被俘虜的事,京城裏魚龍混雜,錦衣衛已經忙得腳不沾地。好容易歇會兒功夫,就聽京兆府尹說了來意,沈妄直接擺了擺手:“此事你只管寫好陳條,将來龍去脈及一應證據一道呈上去即可。”
看着一臉求教的京兆府尹,沈妄的心情一言難盡。他剛跟東宮劃清界限,京兆府就湊上來了,這都是什麽事兒啊!
京兆府尹猶豫再三,最後選擇老實聽話,把自己查到的收集到的東西老老實實的呈了上去。
皇上看到京兆府尹的奏折的時候,已經臨近子時。看到上面的林氏,皇上才恍然想起,冷宮底下的密牢裏還有個林蕪然。
自從林蕪然被關進去之後,金鱗衛已經審了她不下數十回,來來回回都是那些東西,皇上已經厭煩了。若不是京兆府尹的折子上提到了此人,皇上已經差不多要忘了還有這麽個人。
皇上招來大伴給自己捏肩,然後又招來金鱗衛,詢問林氏的情況。
被問到的金鱗衛神色很是奇怪:“林氏——半個時辰前,林氏忽然變成了滄桑老婦。”
Advertisement
皇上聞言大為震驚,瞬間來了精神,跟着金鱗衛去了密牢,結果就撞見一個鶴發雞皮的滄桑老婦,在瞬息之間變成皮包骨頭,仿佛抖一抖就能骨架分離的那種。
皇上:(ΩДΩ)!
金鱗衛:(ΩДΩ)!
看着林氏詭異離奇的死狀,皇上瞬間後背發涼,心裏也确定了自己先前的猜測,這林氏果然是邪祟!
金鱗衛查驗過後,确定林氏确實已死,皇上就不再關注這件事情了。至于那個先前曾跟林氏對話的東西,除了之前出現過一次之後,就再也沒有消息了。
出了密牢,皇上就把這件事抛到腦後,轉而問起太子中毒的事情查的如何了。
周氏的奶嬷嬷雖然死了,但好在留下了線索。金鱗衛追着這條線索已經開始往下查了,果然查出了點東西。當年那個把毒藥賣給奶嬷嬷的人已經死了,但是他的兒子還活着,金鱗衛已經去帶人了。
得知事情有了進展,皇上頓時松了口氣。自打太子病重昏迷的消息傳出去之後,前朝後宮就人心浮動,皇上為此已經處置過幾個蹦跶的厲害的宮妃和朝臣,可惜見效甚微。如今得知太子解毒有望,皇上心裏着實松了口氣。
東宮裏,太子得知林氏死了之後,就派人把消息傳給宮外的顧元錦。林氏算計了元娘那麽多次,如今林氏死了,元娘終于可以放心了。
眼線把周氏意外身故的消息傳來時,太子意外之餘問了一句,結果就得知周氏得知真相後就想要彌補元娘,結果卻在元娘的院子裏意外中毒。
太子惱火之餘,擡手就掀翻了茶盤,咬牙切齒道:“好一個周氏,好一個周家!真是好得很!”
伺候的人當即跪了一地。
太子殿下已經許久沒有這麽生氣過了,但所有人都還記得,上一次太子殿下這麽生氣的時候,整個東宮都被犁了一遍,幾乎血流成河。
好在這一回,太子并沒有遷怒的意思,只擡了擡手叫人都退下。
周家自己養女不教,縱的周氏蠢鈍如豬犯下大錯,結果到頭來吃苦受罪的是他的元娘也就算了,周家那個老不死的,竟然還敢朝元娘下毒!
簡直罪該萬死!
驚怒過後,太子就覺得不大好。
果不其然,當天夜裏太子剛喝完藥準備睡下,就吐血昏迷。
奉藥的內侍吓得魂不附體,還是太子的近侍當機立斷叫人去傳太醫。
太醫過來的時候,皇上早就到了,等太醫診完脈之後,皇上便問道:“太子的情況怎麽樣?怎麽會突然昏迷?”
太醫弓着腰戰戰兢兢道:“太子殿下的脈象有大驚大怒之狀,情緒起伏太大,故而五髒失和,導致昏迷。若是再來幾次,只怕——”
剩下的話,太醫沒敢說完。
皇上聽懂了太醫的未盡之言,當即把今日在太子跟前伺候的人都叫過來審問。
這一審,皇上就得知了鎮北将軍府發生的事情,也得知了周家老爺子做的事。
得知周家那個老匹夫得知真相之後,第一反應就是要滅口好捂住此事,甚至連他這個皇帝親自賜婚的太子妃都敢暗下毒手,皇上怒極反笑:“來人,傳朕的旨意,禮部尚書周文康養子不教,責令其閉門思過,罰俸三年。”
一旁的太醫聽得兩股戰戰,皇上只說閉門思過,卻沒說時間。也就是說周文康這個禮部尚書算是當到頭了。
且不提這道旨意傳出去之後,在京城裏引起了怎樣的風浪,只說東宮,經過一夜的膽戰心驚之後,太子終于在早朝的時候醒了過來。
得到消息的時候,皇上正支着下颚,聽着朝臣們為了如何處置北狄皇子的事而吵架。
北狄皇子被俘已經一個多月,聽斥候來報,北狄王的使臣已經在路上了。這幾日的朝堂上,文臣武将們為了此事鬧得不可開交。
文臣們主張大周乃天朝上國,是禮儀之邦,應當借由北狄皇子為籌碼與北狄簽訂百年盟約,互不侵犯。
武将們卻不以為然,北狄人兇狠殘暴,這些年死在北狄鐵蹄下的黎民百姓不知凡幾,被北狄人擄走為奴的百姓更是數不勝數,如此血海深仇,豈是一紙盟約就能保障的?且北狄人素來毫無信義,又豈是一紙盟約就能約束得了的?
雙方各持己見,争執不休,誰也不想妥協。
就在這時,随侍大總管忽然附在皇上耳邊說了什麽。
衆臣立時息了聲,就見皇上面帶笑意的看着大家道:“朕欲提前讓太子大婚,衆位愛卿以為如何?”
讓太子提前大婚?
皇上此言,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方才還在為北狄之事争吵的朝臣們紛紛回過神,其中以禮部反應最為激烈:“皇上,太子乃是一國儲君,遵循禮制,儲君大婚流程走下來,最少也得一年半載。若提前大婚,恐準備不周,有違禮制——動搖國祚。”
顧崇武原本是在看戲的,沒想到忽然間火就燒到自己身上了,頓時整個人都不好了。他這才剛回京,他就這一個女兒,都還沒稀罕夠呢,這就要把人嫁出去了?
還是嫁進東宮,一年到頭也見不了幾次?
顧崇武聽着大臣們吵吵嚷嚷的聲音,下意識的擡頭去看皇上,卻看到皇上神色莫測的看着衆人。依着顧崇武對皇上的了解,皇上這樣子只怕是動了怒氣,卻偏隐而不發。
只怕北狄之事結束之後,這朝上就要出現一大批新面孔了。
既是如此,顧崇武哪怕心中有怨也不敢說了。
周家,被聖旨申斥後一夜未睡的周老爺子聽說了太子大婚提前的消息之後,頓時松了口氣。一個即将薨殁的太子,注定沒有未來。元娘嫁給這樣的太子,即便日後事情被人翻出來,也掀不起什麽風浪。
越想越覺得可行,周老爺子甚至試圖讓老妻去勸說顧崇武這個女婿主動上書,讓顧元錦提前與太子完婚。
結果被剛剛喪女的周老夫人劈頭蓋臉好一頓捶打。
周老爺子狼狽的逃回自己的院子裏,然後叫來了兒子,讓他們夫妻去鎮北将軍府勸說此事。
一無所知的周家大老爺夫妻倆,被暴怒的顧崇武直接給轟了出來。
站在鎮北将軍府門外的周家夫妻倆面面相觑,然後灰溜溜的上了馬車。說真的,小妹剛沒就要讓元娘成婚,也就是老爺子的要求,但凡換個人,他自己都恨不得唾到對方臉上。
不提得知大兒子夫妻倆灰頭土臉的回來後,周老爺子有多生氣。但太子與顧元錦的婚期很快就定下來了。
自從皇上有意将太子的婚期提前的消息傳出來,欽天監的人就開始挑日子,最近的吉日有兩個,一個是在八天後,一個是在一個月後。
這兩個日子的确很近,但就是因為太近了,皇上也拿不定主意。于是便想等金鱗衛的消息傳回來再說,結果當天夜裏,東宮再次傳來太子吐血昏迷的消息。
本來還猶豫不決的皇上,當即拍板,定下了八天之後的婚期。大概知道婚期定的太過倉促,準備起來很難,皇上并沒有要求太過,只吩咐禮部和內務府協同,按照儲君大婚的規格來辦,一應事務不必奢華。
饒是如此,禮部和內務府的人也覺得頭痛不已。正常來講,一國儲君大婚,準備一年半載都是常有的事,如今時間縮短到八天,就是要了他們的命也不可能準備好。但因着太子情況不太好,皇上的心情跟着不好,再難他們也不敢吭聲,有一個算一個幾乎都忙得腳不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