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藺紹安确實來了, 在正堂裏和顧老太太一起坐着閑聊, 此次他來,換上了一身暗紅色的錦袍,比起上次文人氣息足的直裰來, 此番裝扮令他的身姿英俊挺拔了起來。

玄色的披風被下人收在一邊, 藺紹安輕輕抿了一口茶,和老太太說道:“此次晚輩來,是想借表妹一用。”

顧老太太明白他的來意,他是想來帶雲瑤去玩兒,剛過了小年, 剩下沒幾天要除夕了。他難得從邊關回來一趟, 從雲瑤出生到現在, 也只見過他兩面,不管什麽原因将侯府與顧府之間重新拉近, 都是好事, 她希望藺紹安能一直作為雲瑤的後盾存在,答應道:“即是如此,我命個房裏的丫頭, 去把雲瑤這孩子叫來。”

藺紹安還是很有禮的:“多謝老夫人了。”

沒想到,還沒請丫頭喊人過來,顧雲瑤當先跑過來了,她原本總給表哥找借口, 想他為什麽還不來見她, 是不是回京一趟, 身邊的親朋好友太多了,叫他抽不開身來,一天天的等待叫人心裏揣着着急,又不能故技重施,像上次那樣再寄一封信過去,顯得唐突了。

藺紹安原先在喝茶,突然看到門口立着他的表妹,好像是跑過來的樣子,口裏喘着氣,不點自紅的櫻唇微微張開,天氣冷,她呵出的氣都白了,一團白霧中迷迷蒙蒙的能看到她的臉,有點惹人憐惜。

今天穿了一身粉紅色的花襖,還是那麽讨人喜歡。藺紹安情不自禁又想起往年他趴在姑母藺月柔腿間的樣子,聽她念《論語》中的為政篇,聲音猶在耳邊:“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顧老太太沒奈何地嘆了口氣,笑她:“你呀,又是哪裏聽來的,知道你表哥過來了,連丫頭、婆子們都等不了。”

顧老太太話音剛落,藺紹安看到正堂外面有不少丫頭、婆子跟着過來,氣喘籲籲,都是怕雲瑤摔倒的。

為首的正是薛媽媽、桃枝等人,跑得上氣不接下氣,也都不明白她們的姐兒個頭小小的,怎麽就是這麽能跑。

顧雲瑤跨入正堂裏來,才走到顧老太太的身邊,又被她拉着把小小的手心遞到藺紹安的手裏。

藺紹安手裏一片溫軟,注意到她的手背有幾個小窩,一時覺得有些可愛,恍惚中好像看到了縮小版的二姑母。

顧雲瑤被這麽一觸,他的手指溫熱的,虎口有點粗糙,她擡臉瞧了瞧,看着他堪比女人一般明豔無雙的臉容,有點失神。

前世她就覺得他好看,原來是這麽好看。側臉被闖進正堂的日光一照,好像在生輝。

被他牽住手領着往前走了幾步,都忘了要問情況。藺紹安先想起什麽,腳步一頓,回身又對站在他們身後看着的顧老太太說道:“老夫人如此放心把表妹交給我,不怕表妹有什麽閃失嗎?”

顧府自然沒有侯府在京中,在皇帝跟前的地位高,但是顧雲瑤從小到大也是被顧老太太當成掌上明珠的嬌嬌女來養着的,若是有個什麽意外,藺紹安當真覺得縱使讓他送了這條命,顧老太太也瞧不上。

Advertisement

顧老太太聽他這麽說,反而放心了。如果他什麽也不交代,才叫她難以安心。先前藺紹安已将來意都明說了,他此次來“借”表妹,其實就是因為顧雲瑤外家那邊的人都想念她了。顧雲瑤的外祖父早些年已經離世了,家裏還有顧雲瑤的外祖母在,很想瞧瞧她。聽說這次譽王帶着王妃藺月彤來了,藺月彤出嫁了整整六年,去往江西以後就沒回過京城了,此次來也極是想看看姐姐的女兒。

說來,顧雲瑤對姨母藺月彤的印象也很淺。也不知道她前世死的時候,她外家的人會不會傷心。

兩個人一起走到了顧府門口,顧老太太嘴裏說沒事,還有點不放心,一路跟,一群丫頭婆子簇擁着他們到了門邊。顧雲瑤的心裏有點異樣的感覺,他還是言而有信的,說好了會來,就真的會來。上一次來送別的人裏有大房的兩位哥哥,時候早,顧鈞書和顧鈞祁現在在進學,顧雲芝被拘在房裏抄《女戒》,她也從送別者的身份變成了被送別的人。

前世怕是不可能與外家有這樣的機會去見面。

府裏有小厮早早地将藺紹安的馬牽出來,恭候在門邊多時。府前的兩座鎮宅用的石獅子威武雄壯,顧雲瑤只堪堪頂到它們咧開的嘴的位置。

還有些困惑地問道:“表哥,馬車呢?”

馬車……藺紹安當真沒有準備那樣東西,他比較随性,來的時候也就是一個人加一騎紅塵,顧雲瑤馬上明白了她會有怎麽樣的遭遇,藺紹安的雙手扶在她的腰間,很輕松地把她舉到馬背上,那雙溫熱的掌心觸到她的腰間,有些酥酥麻麻的,顧雲瑤外表是孩子,內裏早就不是了,他溫熱的氣息好像就在身後,能直撲她的耳際。顧雲瑤忍不住往前縮了縮。

藺紹安開始沒在意,看到顧老太太露出擔憂的神色,且已有要準備馬車的準備,藺紹安告訴她萬不用擔心。其他一衆丫頭婆子的臉色則更誇張,有幾個臉都白了。藺紹安再三道:“老夫人請放心,縱是摔着我,也絕不會摔着表妹的。”

京城裏如今沒有禁馬令,但主要道路也不能輕易騎馬經過,藺紹安選擇了一條少有人途經的小道先走。接下來也都是穿行在人少的巷道。噠噠的馬蹄聲悠悠,顧雲瑤很拘謹地坐在馬背上,往前挪了挪,挪了又挪。

他剛才跨馬而上的時候,前胸不小心貼住了她的後背。顧雲瑤渾身不自在,幾乎能騎到馬脖子上。

藺紹安看到小姑娘如此,把她往懷裏扯了扯,縱馬同游,他一個長期習武、在邊關歷練的人,沒有京中那些個文人雅士的規矩多,何況表妹才只是一個小孩子,若是再大一點的話,他也不能這麽沒規矩了。想到這裏,他就把她扯進懷裏,想多同她親近一點,也怕她掉下去。年後回邊關,可能要一別幾年,再見面時沒準她都能出嫁了,到時候他可能連揉她臉的機會都沒有。

顧雲瑤往常都可以仗着是孩子的身份,做些前世不敢做的事情,這次卻是有點不敢了。很想和他避嫌,又覺得她才七歲大,表哥都沒有起其他的心思,也不可能起,她先亂了陣腳,反倒有點怪異。

她仰頭,看到他嘴角含着一絲微微的笑意,低眉和她說話:“你這小丫頭,還知道要害羞。”

居然被他看出來了……顧雲瑤有點無語。

兩個人到了侯府,仿佛經歷了幾個時辰,顧雲瑤一路縮着脖子不敢動彈,整個後背都僵了。有下人一直候着,藺紹安在門口立定好,绛紅色的朱門輕掩,朱門上面是兩個面目有點猙獰的獸首,銅制,嘴裏各自叼着大環。

藺紹安解了披風,下人接過去。又把馬給牽走了。

顧雲瑤才開始觀望眼前的忠順侯府,先是牌匾,好像是先皇親自賜的筆跡,蒼勁有力。從影壁轉進去,裏面處處透露了熟悉的感覺。侯府委實大。她前世也來過,在藺紹安大婚的時候,此次見也不覺得有什麽稀奇了。

藺紹安卻以為她是第一次來,帶她從影壁一路走到藺老太太的居所,靜雅堂。

忠順侯府分了三個園子,裏面的陳設,包括那些個藺老太太精心收藏的,在冬日裏也能傲雪挺立的盆景,一草一木的位置她全有印象。她的舅舅和她的表哥住在西園裏面,她的母親和姨母原先住在東園,靜雅堂則坐落在北園裏。

外祖母一個人住偌大的北園,兩個兒子常年在外征戰,一個女兒走了,還有一個女兒嫁去了江西做王妃。總覺得她的祖母很孤獨,到晚年沒有兒孫繞膝,反而落得個冷清。她的祖母還有她能陪,父親不疼愛她,起碼對祖母孝順。

還沒見到藺老太太,顧雲瑤的心裏居然有了別樣的滋味。

和藺紹安兩個人走在雕梁畫棟的回廊裏,路上有幾個小丫鬟看到世子爺回來了,屈身向他行禮。

藺紹安不想驚動旁人,這次他帶顧雲瑤回來,是臨時之舉,想給祖母和姑母一個驚喜。

免了小丫鬟的行禮,兩個人在回廊裏走了許久,終于能看到門楣上面挂着的“靜雅堂”的匾額。

可能是近鄉情怯,顧雲瑤的腳步反而放慢了一些,門口有幾個丫鬟守着,看到世子爺來了,統統要行禮。他笑着“噓”了一下,丫鬟們都比較機靈,不說話了。

雅堂裏傳來藺老太太和藺月彤的說話聲。

顧雲瑤杵在堂外的角落裏立定一會兒,她們居然在說她母親和當年被她母親悔婚的那個王爺之間的事。

同類推薦